中华语言文化博大精深,很多词在不同场景下,往往可以有很多意思。就比如可用性这个词,在有些场景下可用性指的是对象持续提供服务的能力。对于这种能力在英文中最准确的单词是Availability(可靠性)。而另一些场景中则可用性指的是对象的易用程度。对于这种能力在英文中最准确的单词是Usability(易用性)。
在卖弄了老土强大的“东北英语”能力之后,下面进入正题,今天讲的是近期的一则关于易用性的事儿。
夏威夷当地时间2018年1月13日上午8时7分,夏威夷居民收到手机短信。
紧急警报:夏威夷正面临弹道导弹来袭威胁。立即找地方躲避。这不是演习。
同时,电视台和广播电台暂停节目,播放警报信息。
如果你在室外,立即进入建筑物内躲避。待在室内,远离窗户……
大约10分钟后,夏威夷紧急措施署借助社交媒体网站“推特”澄清。
没有对夏威夷的导弹威胁。
美军太平洋司令部发言人随后证实,探测显示。
没有对夏威夷的弹道导弹威胁
收到警报38分钟后,夏威夷居民收到短信。
没有导弹威胁
故事读到这里,老土不禁对夏威夷的居民们深表同情,实在无法想象这帮人在那38分钟经历了何种煎熬,在得到辟谣后心中跑过多少奇形怪状的马。
然而更有意思的段子则是来自随后进行的官方澄清。夏威夷州州长发表电视讲话向公众道歉,称当天夏威夷紧急措施署工作人员交接班时,例行测试警报系统、以确认它正常工作,“一名雇员按了错误的按钮”。
于是有人马上在网上贴出了示意图,如下。
虽然不知道这个示意图与实际情况到底有多接近,但很多人在看了这个示意图之后马上指出这种将测试按钮和实际功能按钮放在一起的界面设计是脑残的行为。
然而老土觉得这种设计似乎也并不是没有道理,因为从测试的角度讲,测试代码的运行路径应该跟真实代码的运行路径尽可能的相似,从而保证测试的覆盖度尽可能高。
同时将功能和对这个功能的测试放在一起,从培养操作人员的操作习惯的角度讲似乎也是合理的。毕竟这种功能按钮是极少被用到的,而测试按钮则要经常用。如果将测试按钮和功能按钮分开,导致相关人员能够熟练的找到测试按钮,但在真正需要的时候却找不到功能按钮,那才叫真正的悲剧!!
因此老土认为解决这个问题的核心不在于是否可以将两个功能按钮放在一起,而是要仔细设计点击两个按钮的提示和确认。所谓“提示和确认”指的是在点击了相关菜单项之后,应该马上会弹出一个框,询问用户是否要继续后面的操作。设计这种提示的时候还有一个小的技巧,那就是提示框中默认选中的按钮不应该是继续后续操作的按钮,从而防止用户因为连续点击而跨过提示!
在上面提到的应用中,点击测试按钮和功能按钮都应该有相应的提示,但两个提示的样式和文字内容都应该不一样!考虑到功能按钮的重要性,甚至可以为功能按钮设计多重提示。不过老土实在是无法相信夏威夷的那套系统竟然连提示都没有,或者在提示的设置上出现了超级低级的错误(比如:测试按钮和功能按钮的提示完全一致,只要用户在入口处点击错误,后继是无法发现的)。
综上老土认为上面的事件的真实情况有三种可能。
第一,夏威夷的那套系统真的犯了极其低级的易用性设计错误。
第二,夏威夷那套系统的操作员脑残突破了天际,以至于他能克服重重提示,最终完成了错误操作。
第三就是导弹事件是真实的,但是复仇者联盟或是正义联盟出手解决了导弹?;?。
最后的最后,老土想对超人说:“谢谢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