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微信公众号Jason夏)曾经有个目标是坚持每天跑步5公里。为此下载了咕咚app,准备了运动服和跑鞋。刚开始也有多巴胺涌出的兴奋感,和在朋友圈晒出战绩的满足感。但是,渐渐地我被一些未曾预料的困难给绊倒了。有时候工作太累,回来就没有心思跑步了,甚至有时候有未完成的工作需要加班。有时候需要陪孩子玩,没有时间。再到后来,天气凉了,每次洗澡换衣服感觉很麻烦。慢慢地,我的跑步时间重新又被玩手机、看新闻所占据。
为此,我觉得自己在面对懒惰的时候,意志力不足,无法长期坚持、完成一件有挑战的事情。然而,直到有一天我才明白,这次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缺乏目标感。
正如《目标感:28天养成卓越人士的思维和行动模式》一书所指出的,所谓“目标感”,就是在意识上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并在行动上心无旁骛、朝它靠拢。
目标感的核心不是“目标”,而是“感”。它意味着要感受到目标的感召力和吸引力,感受到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感受到哪怕付出一定的代价也愿意一往无前的能量。只有这样,在出现意外的困难的时候,才不易退缩。
定一堆的目标,那不叫有目标感??吹奖鹑说纳詈芫?,一受刺激就立的flag,在现实的困难面前会立马现回原形。
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当现实中的各种场景和问题出现的时候,我们常常不由自主地做出了选择,把精力分配在那些看起来更为急迫的事情上。而匆匆忙忙立下的目标就容易成为牺牲品。
笔者跑步失败就是因为缺乏目标感带来的强大动力。这也是人们在达成目标的过程中反复遭受挫败感的常见原因之一。
在立下跑步的目标之前,跑步于我就是能实现当然好,有利于身体健康,不能实现也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影响。潜意识里早已为失败留好了退路。
真正的目标感能够让我们更加清楚地知道我们想要的成果,帮助我们更加积极主动,对生活充满信心,向着一个又一个目标进发。
那么,如何建立目标感呢?以下方法也许可以有所帮助。
?1.感受愿景的力量
想想你曾经立过多少flag,定过多少目标,而随后却弃之不顾。如果你正经历这样的苦恼,不妨想一想,你清楚自己的愿景吗?那些目标和你的愿景之间有联系吗?
笔者后来把跑步换成了上下班走路,也能达到保持身体健康的目的,关键是就可以不仅不需要花费额外的时间,而且可以利用这段时间思考一些问题。这对于视学习为信条的我来说,更接近我内心的愿景,那就是成为一个不断有成果的个人成长爱好者。
正是愿景引导我们走向成功。如果我们能够看到成功之后自己的样子,看到成功之后想要的结果,我们的大脑就会相信它,潜意识就会让我们按成功之后的那种方式去做事情,就会有更多实现它的机会。也就是说,越是能够看见愿景实现的情景,潜意识越是相信它并促发行动。这就是看见即行动技术。
关键的问题是要把愿景看成真的,好像它真的发生了,联想到有关愿景的一切,创造一种更棒的感觉。潜意识分不清某个场景是真实的还是你想象的。一旦“看到了”,潜意识便会按照愿景产生的联想发挥作用。
就好像在看恐怖片的时候,即使你明知道那只是一部电影,但你的潜意识却无视你的想法,依然就像在真实场景中一样感受到恐怖。
例如,如果你想成为一个优秀的演讲者,那么不妨看看马云的演讲,TED演讲,看看他们在台上是如何得潇洒自如、自信而坚定。想象自己也具备如此魅力的时刻,将最酷的照片打印并贴在办公桌前。你是不是就会更加渴望有一天也会在台上展现如此迷人的风采,并且相信能够做到?!这种愿景的力量会让你在付出很多时间以及努力的时候充满热情。
2.把平庸的目标删掉吧
厘清愿景之后,很自然地,就容易建立起宏大的目标。
如果目标非常吸引人,那么便开启了自己真正的渴望。这会促使我们释放能量、投入全部身心。例如,一年看完十二本书,写四十篇文章,学会一个乐器。
然而,每个目标提供给我们的动力并不总是那么一目了然。我们需要检视它,看看达成它我们能得到什么。问自己,这确实是我想要的吗?我有多想要它?我为什么想要达到这个目标?可能会出现什么样的困难?我愿付出代价克服这些困难吗?达到目标之后会怎样?把时间拉长比如一年、三年,我会为达到这个目标而感到自豪和满足吗?
如果目标定得更宏大、更大胆,想要得到更多、更好的结果,就会激起我们的斗志。面对不寻常的挑战的时候,我们也许会感觉紧张,害怕,犹豫。但是,当做出大胆决定的那一瞬间,肾上腺素就会被释放出来,我们的勇气和信念会把决定转化为行动。
做其他人认为“疯狂”的事情似乎总会产生不可思议的结果。做“疯狂”的事就是不断迎接挑战,并且坚持不懈。这是大多数人永远不会做或想也不会想的事情。
如果你记不起自己上次是什么时候有这种感觉了,那很可能是因为你对自己的挑战不足。
米开朗基罗(Michelangelo)曾经说过,对大多数人来说,他们最大的危险不是把目标定得太高,实现不了,而是定得太低并且实现了。
我们习惯于在制订目标的时候为自己留有余地,甚至准备退路。实际上这已经是为失败埋下了隐患。因为我们已经为没有全力以赴做好了准备。与其制定十几个平庸的目标,不如拥有一个让自己兴奋的、更有价值的宏大目标。
笔者为自己走路定下的目标是一年走路365万步,也就是平均每日一万步。这对于我来说,意味着不仅要坚持每天上下班走路,而且去附近的任何地方、以及周末也要多走路,才能达到目标,有一定的挑战性。同时,这个目标也会让自己感到自豪。
3.专注意味着做更少的事
二八原则对实现目标也适用。20%的行动会导致80%的结果。因此,将注意力集中在那些关键行动上就是非常明智的。也就是把正确的事情做得更好,而不是正确地做很多的事情。专注意味着做更少的事!成功就是持之以恒地做好少数事情。
试图在不同方面进行“平衡”,会容易因为尝试过多而分散资源。专注于少数几个重要的行动,能够比同时做很多不重要的事情更快地带来结果。
所以,忘了九宫格和那些可有可无的待办事项吧。可以把所有事情今为两类:必须做和可以做。然后把第二类删掉。对必须做的事情,坚持要事优先的原则。
笔者总是害怕遗露邮件和任务。因此长期保持着一些低优先级的邮件。待办事项清单也比较长。这给自己造成了不必要的压力以及分心。就像整理我们的桌面和抽屉一样,应该及时清理掉那些可以略过的邮件及任务,轻装前行。如果担心自己有遗漏恐惧症,不妨在桌前贴上这个问题:这件事必须要做吗?
那么,如何能够专注于关键行动呢?
第一,安排专注时间。当待办事项太多,尤其有很多紧急的事情的时候,会严重打乱我们的节奏。因此,每周、每天列出计划,并标出优先事项,保证你的关键行动已经列在计划中。每天都安排至少一次黄金一小时时间,在这个时间段内避免干扰,高度专注地只做优先事项,即重要不紧急的任务。而那些分散我们注意力、不是那么重要的事情,比如未读邮件,就安排在黄金时间段外集中处理或利用碎片时间处理。更多专注时间的内容,可以参见文章《如何践行深度工作?》。
固定时间,甚至场所,是最好的计划,因为不需要刻意安排。上下班走路就是这种情况,很少有干扰。
第二,关注行动本身,而不是即时的结果。有时,结果并不如意,或者不明显。尤其像跑步这样的事情,在刚开始的阶段,甚至还没有结果。但一定不要让它影响你的决心。大多数人放弃了正确的行动,不是因为太困难,而是因为看不到进步,因为没有马上得到结果,变得灰心丧气。他们想速战速决,对少量的进步感到厌倦,很容易分心。常规的行动(即使那真的是进步)对他们来说太无聊了。
高成就者关注的是导向结果的行动,而不是专注于结果。这需要下定决心把正确的事情做得更好,不对点滴进步感到厌倦。
可以用每天打卡或计时、计次数的方式创建引导性指标。这样的指标即时可见,可以对自己产生即时的反馈和激励,而不是像滞后性指标那样,在事后才能知道达成情况。例如,笔者下载了iHabit这个app,用于通过打卡而让关键行动的进步即时可见。
电影《肖申克的救赎》(The Shawshank Redemption)有一个寓意,就是展现了坚持不懈和拥有惊人计划的价值。之所以惊人,是因为没人可以做到坚持一件简单的事情那么长时间。有了清晰的愿景、宏大的目标,并按照惊人的计划专注于关键行动,我们就可以获得突破、拥有一个更好的生活和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