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只要有机会,我就会把这个刻在心里的故事分享给有需要的人,希望可以给对方一点帮助或启发。这里之所以用“刻”,是因为它曾带给我震撼,给我上了一课,让我时常想起并提醒自己……
? ? ? 记得是近七年前,那时我还在寄宿学校任教,一天晚上,生活老师打来电话,刚接通,就听到A老师又生气又无奈的声音:“孙老师,你班上的小C真的是气死我了,你知道吗?他今天晚上冲凉的时候把宿舍里搞得全是水,蓄的水鞋子都能漂起来,他还把门锁上,不让孩子们出来告诉我,水从门缝里流到走廊上,这我才知道,到处都是水……”听到这里,我的血压噌的一下就上来了,头嗡的一阵响,努力压住心中的火苗,说:“不好意思A老师,给您添麻烦了,我这就赶过来?!?/p>
? ? ? “孙老师,您不用来了,水,宿舍我都已经处理好了,我就是告诉你一下,明天真的要好好教育下他,气死我了,孩子们都跑过来看,好一阵热闹。”
? ? ? “好的好的,我会的,我明天一定好好教育一下他,不好意思A老师,给您添麻烦了?!?/p>
? ? ? 挂断电话,我气得跟孩子他爸一顿吐槽,满脑子都是生活老师扫水,处理“水灾”的情形,谁知孩子他爸却说了一句:“你们宿舍不小哦,蓄水?他怎么做到的?”虽然我也很好奇,但我已被情绪冲昏了头,气得几乎是喊出来:“我管他怎么做到的?”满脑子都是这家伙调皮捣蛋的“历史画面”。
? ? ? 不知过了多久,我平静了下来,是啊,宿舍真的不小,这小家伙是怎么做到的?问了A老师才知道,原来是他洗澡时用马桶栓吸住了洗手间唯一的下水口,然后就打开花洒,一直放水……
? ? ? 这都想得到??!!一时之间,不知道该夸他还是气他,聪明的脑袋瓜用到调皮捣蛋上了。
? ? ? 不过静下来想想,从一年级开始,带他也两年多了,这家伙平时是不让我省心,但这种“较恶劣”的行为,这是第一次,心里隐隐觉得有点反常,不太对劲。明天还是先不要直接找孩子处理这件事,稳妥一点,先去请教一下心理老师吧,听听她的建议。
? ? ? 一大清早,我便跑去求助,心理老师半调侃半认真地说:“你可以啊,真是进步了,看来咱俩经常喝茶,聊天,还是很有用的,你还能忍住跑来问问我,没有直接跑去劈头盖脸一顿教训,不错不错,给孙老师的用心和耐心鼓掌。”
? ? ? “行啦,你就别笑我了,我这不是修炼得还不够,找你上课来了吗?”
? ? ? “既然问我,那你就按我告诉你的步骤去做,不管孩子说什么,你都不能表现出个人的情绪,要平静,平和地倾听、适时疏导?!?/p>
? ? ? 我边走边告诉自己:要平和,不要激动……来到教室,孩子已经自觉地站在讲台边等我,满脸的惶恐和歉疚?!爸鞫椅摇笔俏颐前嘁恢币岳吹脑级ā蘼鬯龃砹耸裁词虑椋M隳苤鞫依鲜λ得髑榭?,只要主动说明,勇于认错,敢于承担,我就会酌情原谅,或给你改正的机会。
? ? ? 看到孩子惶恐的表情,应该是已经做好了迎接“暴风雨”的准备,我故作平和地说:“早上好,你有什么事情要跟我说,是吗?”? ?
? ? ? 孩子紧张地点点头。
? ? ? “好的,那你说吧?!?/p>
? ? ? “我昨晚不应该放水,把宿舍‘淹’了,我错了,我下次不会了。”
? ? ? “那你可以告诉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吗?”
? ? ? “因为……因为……”孩子更紧张了。
? ? ? 我温和地看着他,用眼神示意:我在听,等着他讲下去。
? ? ? 孩子看着我,明显不那么紧张了,说:“我……想……游泳。”
? ? ? 当我听到这个答案的时候,我的心咯噔一下,虽然这个理由乍一听有点“荒诞”,但站在孩子的角度,我理解他了,原来……原来行为背后真的是有“动机”的。我好像一下释怀了,一点也不生气了,真的不气了,温和地说:“原来你是想游泳,我明白了,那你为什么不告诉妈妈,让他周末带你去游泳?”
? ? ? “我妈妈总是说她没空,她总说有时间再去,有时间再去,我爸爸经常出差,所以,我好久没有游泳了,同学们都有去游泳?!焙⒆右幌麓蚩嘶跋凰频摹?/p>
? ? ? 孩子还真的如心理老师说的那样,可能是有心理需求没有得到满足。
? ? ? “听你这么一说,我特别理解你,你是真的很想去游泳。那这件事交给我吧,我找时间跟妈妈聊一聊,相信她会带你去游泳的,好吗?”
? ? ? “嗯!”孩子使劲地点头,并微笑着说:“谢谢孙老师。”
? ? ? ? “那……”孩子忽然想到了什么,忙说:“那你会告诉妈妈我蓄水的这件事吗?”
? ? ? “我会陪着你一起告诉妈妈,用我们的真诚取得妈妈的原谅,男子汉敢作敢当,相信妈妈也会像我一样理解你的,好吗?”
? ? ? “嗯!”
? ? ? “那我还想问问你,你昨晚的行为如果没有及时被老师同学发现,会有怎样的后果?”
? ? ? “水会泡坏东西,如果蓄得再高一点,墙上的插孔就进水了,水会导电,会给大家带来危险?!?/p>
? ? ? 看来昨晚生活老师的话还是记心里了。
? ? ? “是的,你说得很对,后果是不可估量的。
? ? ? 后来我先单独跟妈妈沟通了一下,又带着孩子一起和“准备”好的妈妈沟通,自然水到渠成。
? ? ? 又是新的一周,孩子返校了,小C看到我就兴奋不已地告诉我,妈妈周末带他去游泳了,好开心。
? ? ? “哇,那真的很棒呦,我能想象到你玩得多么开心,那下次你有合理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你应该怎么做呢?”
? ? ? 孩子毫不犹豫地说:“我可以找孙老师。”
? ? ? 我觉得我和孩子的心靠得更近了……
? ? ? 往后的日子里,孩子较之前听话了许多。
? ? ? 心理学的研究告诉我们,通常我们会采取某种行为,背后都是有驱动行为的动机和需求。所以孩子也可能会觉得委屈,“我做这个行为,是因为我有某个需求需要被满足,我有什么错呢?”
? ? ? 有关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一个人的需求被满足时,需求和相应的行为就会消失,有机体会保持平衡,直到新的需求产生。当需求不被满足时,就会以各种的行为方式表现出来,寻求满足;或者会将需求暂时压抑到潜意识中,但压抑的需求并不会消失,仍旧会寻找各种机会出现,以各种方式来寻求满足。
? ? ? 让我们遇事先不急着下判断或盲目去处理,多换位思考,站在孩子的角度,用心听听他们的声音,我想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 ? 同时不要停下学习的脚步,要不断地提升自己,修炼自己,努力做一个爱孩子、更懂孩子的好妈妈,好老师。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