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泽小哲
图|孤残儿童书画及手工作品
你还记得小时候妈妈温暖的怀抱,爸爸甜蜜的宠爱吗?大多数人都有这样一段被捧在掌心的童年时光吧。
可是有一群孩子,他们自出生便走上了崎岖、晦暗的人生路……没有父母的宠溺,没有完整的家庭,没有健康的身体……
幸好,这其中有一部分是“幸运”的,他们找到了“家”和“妈妈”,那就是福利机构以及里头的工作人员。
当我从一群孤残儿童的全世界路过,我似乎也看见了他们的美丽和勇敢,阳光与蓝天,希望及梦想……
01.
周末,单位组织去了一家福利院。我第一次见到那么多孤残儿童,第一次走进了他们单纯美好的世界。
这家福利院在城南郊外一处偏僻的山脚下,我们颠簸了个把小时才到。接待我们的是一位单瘦单瘦的女院长,她与我们合影完后便赶往另一家福利机构开会去了。
我从院长的眼神和微笑里,能看出她的疲惫,她的善良,以及由心散发的温厚之感。
听同事说,她确实是一个“好妈妈”。每到周末她便会带一个孩子回市中心的家里住,让他过上正常的家庭生活,融入普通人的世界当中。
她说:这里的每个孩子都是一位折翼的天使,他们或许智障,或许残疾,或许自闭,但他们一样也拥有正常人的情感和被关爱的渴望,我把他们领回家,只是希望带他们慢慢地回归正常,哪怕一点点的进步,都是很大的欣慰了。
我感动于她的平淡话语,也震撼于她的无私举动。像她一样的工作人员,散布在院里的每个角落。
那个做接访工作的女大学生自毕业就在这里扎根,一守就是五六年,她觉得自己已经离不开这帮孩子了。
那个做护工的阿姨自福利院成立就在这伺候孩子和老人,算起来快三十年了,她觉得平凡的人生在这绽放了不平凡的光彩。
尤其是那位做修理工作的老大爷,二十多年前他也是作为智障人士进入福利院,经过有效的康复性治疗,慢慢的学会了一门技能,成为院里技术精湛的修理工。不仅如此,他还在这里结婚生子,如今儿子已经成为一名人民警察。我想,他对于福利院的感情将深于任何人,是这里给了他第二次人生,也给了他全世界。
我多么希望,眼下这些天真的孩子,他们有一天也能像修理工大爷那般,走向正常,亲手触摸到自己幸福的模样,回归他们本该应有的人生。
02.
而实际上,在这里,幸福就是一个艰难的发音,亦或是一声踉跄的步调。
来到他们的活动室,两个生活老师在耐心带着孩子们玩耍,教他们说话,行走,以及一些日常生活的自理能力。
迷茫的眼睛,似是分不清是非黑白;懵懂的意识,像是道不明喜怒哀乐;残缺的身体,许是担负着不为人知的苦涩与无奈。
我试图与他们进行沟通。我知道他们一定能读懂我们的善意。
他们之中,有人会喜出望外地用手势跟我们打招呼,有人会拼尽全力地跟喊出一声“Hello”,有人会兴致盎然地拿出自己的玩具邀请我们跟他一块玩……
一个坐在轮椅上的偏瘫女孩,吸引了我的注意。她缓缓地把自己推到了门口。吃力地说:我想给大家唱首歌。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彼蒙逞贫突旱纳舫隽苏馐住熬惨顾肌薄K淙桓枭缓⒆用堑耐胬稚诟橇?,但我们还是给了她热烈的掌声。
而我是贴近她听完的,我能听出她渴望得到别人的关注,期待有人为她喝彩。
经过短短几句聊天,得知她11岁了,语言能力欠缺,但是表现欲很强烈,记得很多首歌。我问她在这里过得开心吗,她不假思索地点头,然后吞吞吐吐地告诉我,这里有很多好朋友,她每天都很快乐。
离开活动室时,我跟她握了个手,希望她能记得我这位朋友。她总是很友好很热情地回应我的一举一动。
谁说她没有情感意识呢,谁说她没有表达欲望呢,谁说她没有梦想的渴求呢?
还有一个小男孩,他是唐氏综合症患者。10岁的年龄,身高和行为都像是三四岁的孩子。他看到护工就会往身上贴,于是她们总会给他来个“爱的抱抱”。
护工说,这里的每个孩子内心里都很缺乏安全感,哪怕给他一个简单的拥抱,一个大大的微笑,一个鼓励的眼神,他们都会满足好久好久。
对于这群失能失智的孩子来说,工作人员就是他们的再生父母,来这里慰问的人们就是他们的远房亲戚,而福利院的一草一木、一屋一瓦、一水一山就是他们的全世界。
幸而,这样一个世界,在他们眼里,和心中,都是美好的,安宁的,无忧的……
03.
这次福利院行程,由于是临时性的,我也没做什么准备。于是就顺手把我平日临摹的那盒彩铅笔带过去了。
当我来到他们的书画室,简直是惊呆了。他们的才华远远超乎我的想象。
一张张栩栩如生的水彩画,一幅幅或飘逸或周正的书法作品,一串串看望者留下的祝福和心声,挂满了四面墙壁。
我不禁好奇地问工作人员:这些都是出自孩子们的手笔吗,太厉害了。工作人员说:当然是啊,并且他们没有参照物,都是根据自己的内心所想而作画。
画桌前,三个男孩正在旁若无人地画着画,他们的世界很安静,他们的表情很忘我,他们的画笔很坚定,以至于他们根本觉不出周遭的声响和外界的干扰。
16岁的张乔文,是画画天赋最高的孩子。听说平日他很“酷”,不怎么理人的,但是我们去赶上了他心情好,他大方地把自己的一本厚厚的画册拿出来与大家分享。
漂亮的小房子,俏皮的树先生,奇怪的小动物,创意的电源插头……这些生活中并不为人所注意的元素,都在他的画笔下显得生动,形象,可爱,像是把人们带入了他掌管的那个多彩世界,令人神往着。
我凑近张乔文的耳边,对他说:小朋友,你画得真的很棒哦,继续加油哦,我回去还想照着你的画临摹呢,嘿嘿!他似乎有点儿害羞,嘴角露出浅浅的微笑,然后努力说出两个字:谢谢。
那句模糊的“谢谢”,足以说明,他读得懂人心,也听得懂美言,只是,他没有能力表达而已,只是,他的世界很单纯而已。
在一旁的老师说:跟这些孩子在一起时间久了,觉得自己好像越来越年轻了,思想简单了人也单纯了。
有时候,陪伴孩子,是一种责任,亦是一种成长。
04.
在这里,孩子们能说话,写字,画画,做手工,其实都是经历了千百次的康复训练才达到的效果。音乐治疗,运动治疗,言语训练,感统训练,都是他们每天的必修课。
对于康复老师而言,并不求这些孩子以后能够有什么大出息,能教会他们最基本的自理能力,就已经很不错了;情况好一点能培养一门技能拥有独立生活的本领,那便是他们最大的追求了。
事实上是,大部分孩子都做到了,在他们稍大一点的时候。
看看他们的手工作品展示柜,一颗颗水晶串起五彩斑斓,这些小玩意拿出去卖的钱,还能作为他们的劳动报酬呢。
看看他们的十字绣长廊,一针针彩线绘出美好愿景,常人用一个月能完成的作品他们要用15个月。
看看他们的幸福农场,一颗颗果树结出累累硕果,他们汗流浃背还乐此不疲。
看看他们的绚丽舞台,一个个音符闪耀出生命的律动,他们暗淡的灵魂再焕光彩。
或许,此时,幸福之于他们,就是眼前的风景,就是灵巧的双手,就是重新飞翔的翅膀。
连这样一群特殊的孩子都能挥洒出自己的光热,为自己的生命着上不一样的颜色,我们为什么还要抱怨人生的不公平和世界的不完美?
在他们身上,我看得到残缺的美丽,也听得见梦想的呐喊。如果可以,我们也当为他们做点什么。一声问候,一次交流,一句鼓劲,那都是他们美丽下去的希望。
忙碌的人们,停下追赶的脚步吧。若得闲,若有心,也走到他们的世界去看看吧。
对我们来说,那个院子只是一个社会缩影,对他们来说,那个院子就是他们的全世界,甚至是他们的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