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位,我先过河,献丑了?!闭啪霸雷詈笏档馈?/p>
“张兄勇冠书山,佩服!”
“天下行走大人好样的!”
众人纷纷称赞,没有丝毫不满之意,毕竟在场的八成都是儒家子弟。
张景岳昂首挺胸,奇风临身丝毫不惧,举手投足间隐隐有大将之风。
一人低声称赞:“张行走真不愧出生兵家,他虽然没有文胆,但恐怕已经凝聚出文胆漩涡。果然不是我们这些凡夫俗子能比的。”
“我们恐怕也只能在这里见见这种大人物,等出了书山,他们几乎会一直在圣地或家族学习,学成后出世行走,我们还能有幸一见。若只隐世追寻大道,世间便难闻其名。这些人,从小就有自己的大道方向,从小就可参悟先祖圣文,不像我等要不断积累文名、四处游历慢慢成长?!?br>
“你说的是众圣世家,行走大人可不是半圣后人。”
“虽不是半圣后人,却两位半圣师长,让人羡慕不已!”
“他上桥了?!币蝗司舻?,众人都紧盯着张景岳。
只见他踏上独木桥,一开始毫无异样,才走了几步,他身上的衣服被奇风吹得更厉害,而他脚步没有半分停顿。
独木桥长十丈,桥宽一尺。张景岳走到一半之时,速度才稍稍减缓,心道奇风虽对自己影响不大,可也做不到踏空而行。至此方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就这样张景岳在狂暴的奇风中安然渡过独木桥。过了独木桥,便没了奇风。张景岳转过身,果然过河便开不了口,只得冲众人一拱手,转身向第一山第一阁走去。
十座独木桥上,于张景岳一起过河之人中,他是最先踏上对岸。虽不及朱燮元的惊艳,却也第一次在世人眼中为自己扬名。
张景岳之后,不少人都自信地向独木桥走去。这些人大都身形稳健,哪怕被奇风吹动也能没太大影响,过河速度虽不如张景岳,却也比之最开始过河那批人要快许多,不一会,就有数百人过了河,开始登山。
此时张景岳还在通往第一山第一阁的山道上,这时第六座桥上的一位生员发出惨叫,众人看去,就见那人栽倒在河水中,然后那河水如同沸水一样咕噜噜冒泡,吞噬那人。
袁中道提醒道:“诸位,量力而行是我辈读书人的准则,既然过不去,那就在这书山下接受奇风洗练,也是大造化。这河中之水乃是‘弱水’,一旦不慎跌入水中,轻则文宫动摇,重则才气受损,需要多年才能恢复,得不偿失!”
经此之后,再无生员尝试过独木桥,纷纷给举人让位,而举人也互相谦让,强者优先。
百万生员汇聚一堂,加上出去也带不走记忆,众人很快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位置接受奇风洗练。
还一个个开始点评过河之人,仿佛看戏一般。
“你们猜张行走能到哪一阁?”
“只论登书山的话,他必然能登上第三山第三阁,摘得文心?!?br>
“未必吧!他虽侥幸拜得两位半圣为师,可都是近年来突破的,成圣后,徐圣坐守阳明洞,周圣坐镇蜀山,根本没时间教导张行走,他怎可能比得上半圣世家子弟?”
又一人说道:“我没有看不起张行走的意思,我也知他必定有真本事,不过,他恐怕连这第二山都过不去。你们谁见过有多少寒门子弟过了第二山的?”
许多豪门世家子弟也随着笑起来,点点头。虽然他们此时没有登山资格,可在书山攀登史中,不同于科举,寒门真难有佳绩。
“也是。倒不是寒门子弟天赋不足,而是他们学的东西太少,不像我们生来就为书山学海而学。”
“这倒不能怪他,听闻他此时还只是秀才,历届天下行走都有两次攀登书山的机会,等考中举人后二入书山,或许可以直上三山,摘得一颗文心?!?br>
“你们看,张行走已经到了第一阁?!?br>
当然不是所有人都在关注张景岳,众人都是生员,具有秀才文位,是大明江山的根基,都有明眸夜视之能,书山上的一举一动,都看得清清楚楚。
与此同时,在圣院正中的众圣殿里,孔、颜、曾、孟四圣当代家主,也正在观看书山情况。
而在他们眼前浮现九座由光芒组成的山峰,在第一座山峰下面,有许许多多的光点,每一个光点代表一位举人的神念。
“今年的书山,才气消耗的似乎比前些年都多。天地似有大变,圣人都托梦给我们了?!备词ス肇纷诳谒档?。他是两年前袭爵,对书山情况并不是很了解。
衍圣公孔尚贤开口说道:“这书山的题目与举人的潜力之和有关,登山举人潜力越高,那么题目越难,这对杰出之人自是无碍,可普通的举人就要倒霉了?!?br>
孔尚贤乃孔子的第六十三世孙,坐镇圣院三十二年,是当今大明当之无愧的第一人。其人虽只有翰林文位,可在衍圣公文印加持下,有堪比大儒的实力。而坐镇圣院更能调动圣力,能镇压所有半圣。
也正因衍圣公能力压半圣,故衍圣公兼领儒家的家主,圣院统领天下儒生。
“你们说今年可有人能到三山三阁?”亚圣公孟彦璞说道。
宗圣公曾承业一言不发,曾承业乃曾氏东宗,曾氏不同孔、颜、孟,世代固守祖地。
自一千五百年前,王莽当权掌国,宗圣曾参十五世孙,曾据公遵循宗圣“爱忠中君,驱邪匡正”之训,弃官倾族两千余人,尽徙江南,自此世居豫章庐陵(今江西吉安)。
鉴于宗圣祭祀,旁落千余年,嘉靖帝特颁旨,让曾氏一支迁回祖地,承袭爵位。自此五十余年,形成了如今曾氏东宗一脉。
四年前,天下物议沸腾,呼吁圣院改革,为平复舆论,吸收曾氏入院。自此圣院由“三氏学”时代,迈入“四氏学”时代。
如今,虽是曾承业第二次监考书山,可没有孔、孟、颜三家底蕴,曾承业很有自知之明,他也就是圣院和天下学子,双方妥协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