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很小的时候,就经常听爸妈说,人生要有目标,做人要脚踏实地。那时候,不知道人生是什么,也不知道什么是目标,脚踏实地也搞不懂。在考试达不到父亲的理想状态时,才知道考试要考满分,或者95分以上,就算全班第一、全年级第一也不行。在作文没有成为班里的范文时,才知道原来作文写得不好就是不脚踏实地。诸如此类的事情多了,渐渐明白了原来脚踏实地就是指的,做好当下的该做的每一件事情,就是每一步都要不辜负父母的期望。
渐渐地,父母的期望,成了自己的目标。让父母满意,不让父母灰心伤心,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也就成了自己的最大的目标。其实,那时候的父母的期望也没觉得有什么很明确的可以描述的一个基准点。现在想起来,也就是要刻苦,要有出息,不能浑浑噩噩。时间长了,满足期望这个目标,竟也慢慢内化为自己的期望了。跟着这个目标一直走,一直走下去,后来已经分不清哪是父母的期望,哪是自己的期望了。
所以,很多时候,看着别人树起的远大目标,觉得自己好渺小的感觉。因为自己好像是没有什么目标的人,只知道遇到一个事,就无怨无悔地把这事做好。很多时候,在外人看来,都有种很傻的样子。
很认真地想目标这个问题,发现,我虽然没有一定要赚多少钱的目标,虽然没有一定要成就什么辉煌的目标,但我也是有目标的?。鹤鲆桓霾还几鹤约旱娜?,算不算人生目标?当然算!不做一个碌碌无为的人,算不算人生目标?当然算!做一个不辜负他人的人,算不算人生目标?当然算!扩而大之,不辜负自己的小伙伴不辜负客户的重托,算不算人生目标?当然算!
有人说,在一个组织中,目标很重要。要有目标,有了目标,才可以号召人,召集调动资源。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当然可以根据此时此地的情形,对目标适当做出调整。这种调整,恰恰是为了实现更适合自己的目标。
查了查资料,资料上说,“目标是对活动预期结果的主观设想,是在头脑中形成的一种主观意识形态。以主观意识反映客观现实的程度,可分为必然目标、或然目标和不可能目标。”我想,目标当然还可以分成准确的目标,和泛化的目标。准确的比如我要在什么时间考上什么学校,我的公司要在几年之内达到产值多少数额。泛化的目标就是那种不是像靶心那么明确而具体,属于不太好用定量的指标衡量的状态或者属性类的东西,比如做一个有教养的人,做一个有学问的人,等等。
现在觉得,如果一个组织,应当有一个目标体系,既有战略目标,又有现在就要去达到的目标,既有长期目标,又有短期、中期目标,既有具体的可衡量的目标,也要有需要综合评价、体现在方方面面的虽不好衡量,但却又可以切实感知的、可描述的目标。
有了目标,避免行进时的盲目性,有了内心中的那种渴望与激情。让行进的每一步都坚实有力,每一步都面向前方,不走弯路。
而对于脚下的路,很显然也需要踏踏实实。每一步都是通往目标之路这条锁链上的一环,一环走不好,说不定通往目标的锁链就没法再接的上,有可能就无法达到自己的目标。即使有时有些事情可以弥补,也要走弯路,费气力,白白浪费了时间、精力、物力、财力。
远方的目标与脚下的路,当然都是记在心里,看在眼里,走在脚下。但还要好好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太关注于目标,紊乱了脚步,最终有害于目标的实现。太关注走路,忘记了远方的目标,又有可能像无头的苍蝇,方向成问题,到最后导致脚步本身也会成了问题,目标也无从实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