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在苏北淮阴这个小城里,对外交通还没有火车,没有高速公路,更没有飞机,人们要想外出,只能通过几条如羊肠般蜿蜒曲折的石子路向外延伸。
那时,上南京都要起早摸黑,破旧的客车要歪歪扭扭地如醉汉一般在路上走上大半天,如果是走亲戚,等你摸到的时候,正好赶上人家的晚饭。
那时,从淮安到南京只有一条路可走,那条路是沿着洪泽湖大堤修建的,道路陕窄,按照现在的标准,也只够一辆走的,可在当时,这条路上南来北往的车辆特别多,由于要赶时间,车子还不能开得特别慢,有时感觉对面的车子就要撞上来了,要到跟前,嗖地一声从身旁擦过去了,让人惊出一身冷汗。
那条路弯弯曲曲,路两边栽没了树,让你望不到道路向远方延伸的模样,你只能能到一小截路,路的尽头就是树,不经意间,就有一辆汽车从绿树后面突然闪出来,在这样的路上行走,令人心里感到憋曲,不敞亮,不知道前方突然会发生什么事情。
就在你头被绕得头昏脑胀时,天也将近中午了,驾驶员突然把车停在了几间简陋的平房前,然后慵懒地站起身,向后边的昏昏欲睡的乘客宣布:蒋坝到了,大家下车吃中饭了!
听说蒋坝到了,大家有种终于走出了迷宫一样的如释重负,大家心里都清楚,到了蒋坝,就相当于下来了一半的路程,目的地由遥遥无期变为指日可待了。
等到大家都陆陆续续下了车,驾驶员早已钻进一个专门接待驾驶员的包间里去了,那时候,这些驾驶员就是这些定点饭店的财神爷,当汽车还没到刚有尾气飘过来的时候,饭店的营业员就像猫闻到了鱼腥一样,一起从里面冲出来,众星拱月一样把驾驶员迎进去。
那时候,只要是经常外出的人都知道,这些驾驶员吃饭是不要钱的,并且他们都是二菜一汤,吃的与外面卖给乘客饭菜的粗糙形成鲜明的对比。这在当时就是公开的秘密,大家也心安理得地接受,大家还指望着驾驶员把自己平安送到目的地呢。
当驾驶员掀开包间的门帘,一边用牙签剔着牙一边慵懒地向走上走的时侯,乘客们早已在车外面等得不耐烦了,他们有的人是在饭店里吃了些便宜的饭菜,有的人干脆没进去,只是站在外面吃了点自己带的干粮——自己烙的饼和自己煮的鸡蛋。他们不想进去坐在人家的板凳上,怕因自己没能给人家带来收益而惹人家生厌。
车子又发动了,继续向前走,下面车子很少停了,偶尔会因部分乘客的强烈要求,在不固定什么地方的一个农家厕所前停下来,让大家方便,或是遇上前面发生车祸,驾驶员就会吱呀一声打开车门,让大家下车放放风,透透气。
我今天要说的故事就发生在这时候,有一年,我陪Pansy常驻在我们淮安工厂的一位日本人到南京出差,车子在中途的时候,车子发生了一点小故障,驾驶员就把车子停在路边,钻进车肚下面去修。
那时好像正是秋天,路两旁的水稻己经基本上收割完毕,只剩下遗留在路旁的零星的稻草,我和日本同事没有下车去,透过窗户在欣赏外面空旷的田野,突然,一个不雅的画面闯进了我们的视野:
一名男子就在我们的车窗外面,他先是左望望,然后又是右望望,在确定近距离的左右无人后,他低下头去,专心致志地去解起小便来。他以为自己暂时进入了安全状态,却不知他的一举一动此刻正在我们的眼皮底下直播。
面对这一镜头,我本能地掉过头去,不忍直视,我的日本同事刚哈哈大笑,笑过一阵之后,还使劲地点头,继续笑,仿佛在说,这些人真是的,竟然随地大小便,这也太不文明了,人与动物不应该有所区别吗??吹饺毡就碌男Γ业牧承叩猛ê?,仿佛他就是在笑我。
我知道日本同事的笑并没有什么恶意,他们只是觉得太不可思议了,是啊,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日本的经济发展正如日中天,而中国的改革放才刚刚开始。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没有物质文明哪来的精神文明。
如今,淮安这个苏北小城已日益成为苏北交通枢纽,高速,高铁,飞机,各种快捷的交通工具任你选择。高铁、飞机上有方便干净的卫生间自不必说,就是每条高速路上间隔几长里就有一个的服务区,不仅有饭店,有超市,有加油站,有免费的开水,更有超极大的卫生间,方便极了。你说在这种情说下还会有人随便在路边大小便吗?
如今在中国,随身携带名片的商人正不断减少,取而代之的是在手机端利用社交软件直接交换个人信息。社交平台彻底改变了全球化商业习惯。
近日,在参加一场有中国各地240名企业家出席的座谈会时,时隔2年出差至中国的笔者特意随身携带了300张名片,准备与企业家们进行交流。但是,最后一张名片都没用出去。
因为,与会者中近百位企业家在与笔者交流时,自己想拿出名片,但对方却不是递名片,而是主动用手机来与笔者交换信息。再看看周围,同样是用手机互换信息的场景。企业家们相互握手、谈笑,并用手机相互扫描对方手机微信中的二维码,保存对方信息。甚至在中国知名的企业家中,也有人一张名片都不带。这令笔者很吃惊。
在日本,企业新员工在接受职业培训和商业道德研修时,首先要演练交换名片的方式。但是,或许今后不再需要进行这样的培训了。只需掌握手机互相扫码的方式和商业道德研修就行。虽然日本的商业人士有很多优点,但却不善于交流。如果日本商业人士也能利用方便适用的社交软件,或许能大大提高他们的交流水平。日本商人都惊呼:中国人竟然不用名片了!
其实这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这是社会向前发展的必然结果,从这件事情来说,我认为是中国走在了日本前面。但是不可否认,日本人在使用名片时所体现出的国民精神还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记得多年前,我和一位日本同事到到上海去参加会展,下午撤展前,有一个中国商人来到我们的展位前,和我的日本同事相互交换名片。
由于拿出的名片有点卷角,中国商人显得很不安,抱歉地说,对不起,这是最后一张名片了。我的日本同事连连躹躬说,没关系。
我本来以为这件事就到此结束了,可是他却吩咐我把照相机拿出来,把名片用手小心地抚平,铺好在展台上,然后他自己亲自用相机把名片拍了下来,然后又用双手捧着名片还给了那位中囯商人。
我站在一旁,深深地被这样的细节所感动着,为他人着想,不要给他人添麻烦,这样的理念真是扎在了心里才能表现在行为里。日本人的许多日常行为都可以用这个理念来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