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有时候像静静流淌的河水,下一秒是上一秒的复制,日夜不曾停歇。而真实情况是,在水流的下面总有些不同,在一点点积攒孕育,推动着所有的即将成为别无选择的现在。
第一部第一节,第十页的中间部分,女主人公阿米莉娅羊毛衫的袖子勾起了一摞差不多有一百本书的书堆——那摞书轰隆隆地砸倒在地板上,令她窘迫不堪。这时门开了,男主人公AJ出现在门边,他看了看那堆乱摊子,又看了看那个脏兮兮的金发女巨人,她正手忙脚乱地重新摞好那些书。
这样的一个时刻,怎会让人想到,作为出版社销售代表的她生命中普普通通的一次书店店主拜访,将会彻底改变她的命运。不,甚至可以说,用“改变”这个词是错误的,因为这就是她的命运本身。
想要用几句话描述一下这个故事的梗概,似乎也并不是很难,却难免显得干枯杂乱——如果不是A.J和前妻妮可想拥有一种“文学生活”,如果不是妮可的家乡没有书店,他也不会成为“小岛书店”主人。如果他不是小岛书店的主人,也就不会在妮可因车祸丧生几年后与某出版社销售代表的阿米莉娅相识相爱;如果不是A.J价值不菲的收藏书《帖木儿》丢失,他就不会在晚间散步的时候把门留着不锁,他后来的养女的生母,就不会把年仅两岁的女儿玛雅留在书店里。几番犹豫后,A.J最终收养了她。而玛雅的真实身世,是妮可的姐夫与一名年轻女子所生下的孩子。
故事里所有的线索交叉缠绕,与情节相伴随的,是一个个人物命运的河流逐渐饱涨。潮汐起落,留下了太多的遗憾——与A.J情投意合并能够使得小岛书店一直保持不错销量的妮可,在车祸中丧生;妮可姐姐的丈夫到处拈花惹草甚至连自己的孩子都置之不顾,而走投无路的玛雅的年轻的妈妈把玛雅一人独自留在书店后就去了海边,再也没有回来。A.J与阿米莉娅婚后平静幸福的日子持续了几年后,得了脑癌,最终没能与阿米莉娅和玛雅继续生活下去,小岛书店自此没了主人。
生活还在继续,故事也还没有完结。
小镇上的警长兰比亚斯对自己退休后的生活规划是,买一条船去弗罗里达群岛生活,就像某本长篇中的退休警察那样。最终却是他,决定买下书店成为了小岛书店的新主人。用他自己的话说,在认识A.J和开始去小岛书店之前,从来不怎么读书。在A.J收养了玛雅之后,兰比亚斯似乎是带着对A.J的一丝疑虑,常常以读书为由进书店看看他们生活的怎样,所以一直是A.J给什么就读什么,从此竟然喜欢上了读书。
为了给玛雅更适合和稳定的生活,A.J死后,在将自己出版社销售代表的工作辞去的时候,阿米莉娅为所有订货频繁的客户写了笔记,以留给自己的接替者。阿米莉娅写道:“……我全心全意地爱着小岛书店。我不相信有上帝,我没有宗教信仰,但这家书店对我来说,是最接近我这辈子所知道的教堂的地方……”。
“是最接近我这辈子所知道的教堂的地方”——读到这句话的时候,心底里的暖意瞬间骤升,一直升到眼窝的湿润,让我在初秋的清凉午后,双手摩挲着这一页对着面前的白墙发呆了许久。
或许是因为阿米莉娅深爱着小岛书店,才使得它成为了最接近教堂的地方,也或许是它原本就是最接近教堂的地方,才使阿米莉娅深爱上它。是的,我相信在每个人的心里,都有这样一个地方,我们从此处出发,我们在此处休憩。我们可以因此而行走的更远,它是我们的来处和归处。
再回到开头,阿米莉娅和A.J的第一次相遇,这段文字在我脑海中的景象是清晰而明亮的。虽然实际上在书中AJ的办公室只是一个小储藏间,没有窗户没有挂画没有家人照片没有小摆设,但我分明看到一面宽阔的窗户,阳光从玻璃窗照耀进来,明晃晃地投在他们的脚下。
如果是这样,那或许就是另外一个故事了,是另外一条河流,有着另外的脉络,和另外的流向。无论怎样,推动水流的都是我们心底所拥有的爱,和对爱的期待。
——它们是连接自己当下和未来的触点,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全心全意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