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矩与本事——说说《师父》
(一)
我是缺个师父的。
心里倒不是没有想把之当做师父的人。
只不过,世事、机缘、相逢、年齿;都对不上。
《师父》里的师父,本事好,人不坏,却不是个好师父。
(二)
教的出好徒弟的,就是好师父吗?
徐皓峰笔下的师徒,太多酷烈了。
李尊吾四个徒弟,两个成才了,一个废了,继承衣钵的,是最没本事的那个。
成才的两个都想杀师父。
徒弟,都惦记着自己的师娘。
何安下拜谁为师,谁就遭难。
(三)
郑山傲说的对,他挑好的人,一辈子不回天津,他认。
耿良辰做不到,死也得回天津。
多少人一辈子没离开过,走不开,不是多好。
那时的天津没那么大,出了城,走几步,就出了天津。
现在的天津也没那么大。
蓟县人一直“天津是天津,蓟县是蓟县”。
规矩多,在北平是摆谱,在天津是保守。
任你天大的劫难,天津这块地方油泼不进,任你天大的好事,天津这块地方冷眼旁观。
铁炮开国关,万国皆占,是吃过见过。
敬重有本事的,也不愿意当出头的鸟。
安稳,可能也叫没出息。
(四)
开武馆的规矩,是为了故事。但像是天津人的做派。
也像是官面上的人的做派。
事儿得办。
面子还不能伤。
各方都得过得下去,各方都得掉块肉。
郑山傲是老江湖。以为都得守着规矩。
但是,江湖变了。
就算江湖不变,老江湖不隐退,新人又怎么出头?
没有一个人一辈子占着名声的道理。
街面上打架不见铁器的事,像是真的。
旧时天津的混混比狠,是对自己下手。
你断根手指,我断条腿。
比着狠的从油锅里捞大洋出来。
谁对自己不狠,谁就不是爷。
落下残疾,帮会里一辈子养着。
官面不管。
谁会管自残的人?
事儿办了,分了高下。
不给道儿上的弟兄添麻烦。
(五)
这都是规矩,规矩好。
有了规矩不乱,什么事都按照规矩来,不伤和气,大家开心。
规矩大了,人没本事。
顺着规矩安逸的熬着,谁还肯玩儿命。
来了外人,就没本事挡着了。
民国武林。
天津、佛山。
不是霍元甲,也不是韩慕侠;不为黄飞鸿,也不为叶问。
民国是功夫末世,也是那些老玩意儿,老手艺的末世。
长衫已是外族妥协的衣饰,西装再笔挺也找不到原来的味道。
宫二说烟消云散的东西多了,宫家为什么就不能散。
东西是好,对这“世事”没用的,都留不住。
文人、武人,都不如军人、商人了。
(六)
那年月,认枪炮,谁能打,听谁的。
大帅换的像走马灯,文人没耽误了学问,武人没耽误了练武。
这年月,认钱,谁钞票多,听谁的。
上市公司多的像牛毛,文人没了骨气,武人只出现在电影里。
文人、武人,都是走在边缘的人。
起源于孤独,还得走向孤独。
陈识每日挥刀五百下,禁止了自己的胡思乱想,不乱想,自己一个人,才能练出真本事。
文人读书写书,也是一个人的事。读后写后切磋交流,读时写时都是自己枯坐。
以文扬名,以武扬名都快。
但也都架不住没落,敌不过年月。
《叶问2》里,徒弟问叶问最多能打几个,叶问说没用,再过二十年,你一拳能打倒我。
拳怕少壮,一代人一代事。
为什么叫一代宗师?
因为每代都有每代的宗师。
赶上了一个时代,或者没赶上一个时代,都是说不好的事。
幸与不幸,得失我命。
(七)
陈识挣来了面子,没能破掉规矩。
有规矩好,还是没规矩好。
我不太知道。
但我喜欢另外一个词。
“讲究”。
二零一五年十二月十三日
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