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学生问:
“老师您好,我发现老师的书中或者文章中,经常使用“可能”这个词语,对于求学者来说会不会给人感觉不太自信?
有点像让人拿一个自己不确定的东西去验证一个不确定的东西,这感觉给人没什么动力去学?”
答:
“之前跟一位与电子行业的朋友聊天,在谈论如何判断一个人的虚实的时候,对方就有了以下类似一番话:
“我见过很多人,大大小小的供应商都有过来喝过茶,判断他是哪类人,很容易的!你看那些给你打包票,给你说绝对的,百分百的,看起来信心满满,口若悬河的,那些基本上都是搞业务的。
那些略有犹豫,对事情有多个方向的考虑,那些多数是研发出身的,他们的信息会更贴近真实的情况!”。”
笔者想,这个道理应是相通的。
——很简单,像市面上的一些专家学者那样,如果那么厉害,那么肯定,那何不投入股海中呢?
或者说很中肯,最贴近真实的情况的用语应是“可能”。
即整个完整的思考判断的过程中,一个最终结论的出现,其背后往往是从很多种“假定”的情况中筛选出一个最有“可能”的情况出来,成为最终的结论。
如果没有这个过程,基本可以判断对应的问题上你不会思考。
故而,在太极博弈原理第一部中就有了太极,阴阳,万象这三大内容都在引导读者去将一个点如何去展开为一个面。
时刻想想,结论是怎么来的,为什么想得到,又为什么会这样想!
…………………………………………………………………………………………………
如在2019.12.10 16:02分
一读者留言:
“2007年左右我在部队服役时在兰州认识一个女孩,留下了QQ一直到现在,退伍后用视频联系上了一次确认是她本人,过几年后我再联系她QQ每次必回,又过了几年我再联系回复说不是本人,昨天联系了她/他,也没正面回应是她,我把以前的种种事给她发过去,她说自己前几年生过小病有些健忘,说有些事情我讲的对有些不对。
但,我清楚记得给她发的以前事都是她告诉我的,随后我要了她微信号码聊到刚才前,这么多年能联系上老朋友真的很开心,所以昨天就问她要照片看下,她转移话题说忙,空了讲。
今天我又说下班后视频下哪怕几秒我看下是她不,又是东扯西扯,什么相信就相信类的话,但以前我认识她时不是这样的性格还主动给我她自己的照片,我现在很迷茫所以想请老师帮忙解惑下这个人是我认识的她吗?”
(注:修复了原话中的错别字)
看到消息后,笔者留意身边是否有可以取象的事情发生,16:10分,打开一个群,见到有如下信息:
群对话的意思是原来的文件不对(即含非应有的象),需要使用新的文件。
故判断为不是本人。
此时,有效的思考应该需要想想:笔者究竟想到了哪些可能性,怎么去一一排除,从而推出最终结论?
如果想不到这些,那通过这个案例你最多只是知道有这件事情或你会觉得笔者很特别或很棒或很胡扯,但对于你自身来说就没有多大意义,因为你没办法复制这个思路去实际运用起来,重现这个过程!
…………………………………………………………………………………………………
但也不要太神化或期望太高,在《命运含章》里面已经说过:
命运是可改的,而可改的命运又是注定的。
即,每个人都有其难以彻底克服的弱点(无论家庭背景出身或内在个性)。而,你未必最终能大富大贵,但至少能做到的是:可以一点点地进步!
而剩下的,交给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