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过境迁又如何,还不是一样可以触景生情。每当与父亲回到家乡去祭祖时,祭拜我的爷爷,还有爸爸的爷爷。一路向南这种心情吗,当如何讲?算的上是喜悦呢?还是悲伤呢?朦朦会有一种奇妙的感觉。就在刚刚,我的脑袋刹那间可能卡主了一会会儿。
奥?上一次祭祖,是四个月之前,也就是在清明节的前一天寒食节。那时正是春风吹,梨花舞(树下抚琴更配)。
风声不才。当时,竟也在此情此景中,
触发了一首拙诗。
后两联为“抬头斑片白,取下化人心”。
虽然拙作一首,难登大雅。但,同样也是还需要用丰富感情去吟。如若你在秋季投入不到春天的那个场景,感受不到那种情感。不妨就再直接一些,最简单的,莫不就是拉着长音读一读上面这两联。
.
中元节的到来。也是又一次,来到爷爷坟前古梨树下。当习惯性再一次抬头时,却看不到梨花,也看不到黑与白的斑斑点点。
只有绿绿的叶子,和青青的梨子。要说单纯的绿色?很是单调吗?倒也不完全是。有些时候,睹物思人,思的不只是单指逝世的人,也可以是活生生的人,当然也包括自己。看它看我,也映射出了自己的一股惆怅。对,不是别的,就是这个马蜂窝(马蜂家),也便有了新的感触。它们的家是今年的家、是现在的家。明年的家还会不会在这里?它们活的过冬天明年吗?明年此时、我还会看到今天所看到的一切吗?
(睹物思人,睹马蜂思自己。
看它看我,看马蜂看自己。
马蜂是马蜂,马蜂是马蜂?
自己是自己,自己是自己?
宿命,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