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纣王在即位初期为了加强殷商部落对天下的掌控,任命了三个天下一流豪强的部落首领为三公,其中之一就是周部落的首领西伯昌,也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周文王。
三位部落首领表面被赐予高官厚禄齐聚朝堂任职,实则身家性命以及言行举止都被纣王掌控在手里,所在部落自然不敢轻举妄动,天下局势自此安定。
纣王执政期间通过确立任人唯贤的用人方针任用了费中、恶来这样一批出身卑微但负有才干的新官员,使国势日渐衰微的殷商扭转颓势,实力不断得到恢复,三公的重要性自然与日俱减。
伴随着国力的恢复纣王发起一系列的军事行动平定边患以及开疆拓土,向天下宣示那个曾经强大无比的殷商部落再次王者归来,天下豪强纷纷再次表示纳贡臣服,一片盛世景象。
此时的三公对于纣王非但没有多少利用价值,反而三公在朝堂多年来培植的势力对于自身王权构成了威胁,铲除三公已是势在必行,只剩下罗列罪名而已。
根据《史记》记载位列三公之一的九侯之女因对纣王寻欢作乐不满而被诛杀,其父九侯竟也被剁成肉酱,同样位列三公之一的鄂侯为此上谏,被施以脯刑,也就是被制成肉干。最后一位西伯昌对此私下叹息竟被纣王安排的眼线崇侯虎举报,囚于羑里。(西伯昌在此推演伏羲八卦作《周易》)
由此可见纣王任命的这一批新官员对于纣王实在是忠心耿耿,替纣王办事是真的上心高效,有这样一批官员的存在,也难怪殷商的国势能迅速得到扭转。
周部落在得知首领被囚后,迫于此时殷商实力的强大也只得采取大量进贡奇珍美人,各种言辞恳切表忠心的方式请求纣王释放西伯昌。
纣王之所以决意铲除三公就是要进一步强化王权,现在周部落相当于主动投诚,威胁不但能得到清除而且还能成为自己有力的棋子,自身利益最大化,因此纣王下令释放西伯昌其实是情理之中。
说到这里也许你会认为纣王的这个选择是一个昏招,但是正如我们之前所说的这难道不是因为我们知道后来事态的发展才会做出这种事后诸葛亮的观点。
首先结合纣王执政期间做出的那些举世瞩目的成就就可知纣王绝非昏庸无能之辈,说是当时天下一等一的人杰也毫不为过。其次仔细想想当时的局势,纣王在快速铲除三公后,天下仍旧保持安定,就足以证明此时天下豪强已无力再与殷商对抗。纣王在下手之前就一定有绝对的把握平定三大部落可能发生的叛乱,更何况面对一个明确表示投诚的周部落,这是当时最好的一个选择。
西伯昌在返回周部落后向纣王进献洛西之地,请求纣王废除炮烙之刑。结合当时情形我们可以理解为西伯昌为防止纣王起疑心,上书纣王再次言辞恳切表明周部落一片竭诚为殷商效忠之心,大肆肯定纣王的功绩标榜千秋的同时委婉的表示古来贤王普遍仁德,为了您以后也能和那些先贤们流芳百世,不如废除严刑峻法,宽仁爱民。
总之不管是不是真心为之,至少给纣王的感觉是西伯昌确实是在为自己着想,给被严刑峻法压迫已久的天下苍生的感觉则是西伯昌是个宽厚长者。
结合以上可以概括为一句话,装孙子的人都是以后想当爷的。纵使纣王再雄才大略,再天资卓越,但只要是个人都会喜欢听顺耳的话,更何况从逻辑上来看这样做确实对殷商江山有好处,于是不但答应了,还赐予了西伯昌征伐叛乱之权。
由此也可见纣王确实是被西伯昌这一番言论打动,并且打心底里觉得之前确实对不住这个一心一意效忠殷商的大忠臣,才会额外赐予征伐之权。
我们可千万别小看这个征伐之权,这正是周部落崛起其中至关重要的一个因素。下一回我们就来说说周部落是如何利用征伐之权一步步壮大自身,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