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如何面对养育孩子这件事呢?我们大部分父母一提到育儿问题,更多的是困惑和烦恼。孩子是每一个家庭的未来和希望,所以孩子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父母的心。当面对孩子在成长过程出现的种种问题,我们做出的反应往往是对其进行批评,当面对孩子做出我们认为正确的事情时,理所当然的对其进行表扬。有时候我们会意识到自己在对待孩子时的做法是不够理智的,却因为找不到一个正确的引导只能按着曾经父母对我们教育那样对待自己的孩子。
今天阅读的这本书《不管教的勇气》作者是日本的哲学家岸见一郎,他从1989年起就开始致力于研究人本主义心理学先驱、个体心理学创始人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的心理学。本书则是基于阿德勒的理论而创作的一本育儿书籍。书中提出了教育孩子既不能批评也不能表扬的观念,并指出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自立。
作者认为教育的目标就是自立,真正的自立需要三个条件:
1.能够独立做出选择
也就是对必须由自己来做决定的事情能够独立做出选择。
2.能够独立判断自身价值
判断一件事是否有价值不应该基于别人的反馈。有的人无法独立判断自己的言行是否合适,如果得不到别人的认同就不能认可自己的价值。这种想法一般都来于父母对其进行批评和表扬的结果。他们会为了满足父母的期望而好好表现,而好好表现的想法一旦无法达成就有可能会有坏的表现。
3.摆脱自我中心主义
当孩子错误的把自己当成了家庭的中心,他们会认为,只要遇到麻烦,别人就必须为自己解决一切困难,自己是众人关注的焦点,如果得不到关注,哪怕做坏事也要想办法得到。
接下来我们就讲一下如何培养出自立的孩子,答案就是我们需要采既不批评也不表扬的育儿方式。批评不利于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表扬不利于形成正确积极的行为目的。
关于批评
在父母眼中,孩子经验不足,令人不放心,所以父母总是想批评指导孩子的行为。当孩子不听话、犯错误时我们认为需要对其进行批评,让其听话,让其认识到行为的错误。但事实上,孩子即使被批评也不会改变自己的行为,然后父母不得不日复一日的批评孩子。结果表明批评并不是改变孩子行为的好方法。首先要明白孩子为什么会犯错误呢?一种是因为孩子小,不懂得怎么做是正确的,这个时候,父母需要做的是耐心的解释给他。孩子明明懂了却还是犯错误呢?作者指出孩子会故意做一些被批评的事情,寻求批评往往是为了寻求关注。我们要相信孩子,他们知道自己正在做的事情的意义,如果父母不停的唠叨,很有可能会打消他们做事的积极性。面对孩子犯错误时,有的父母会处于愤怒的状态,导致体罚孩子。阿德勒说:“体罚往往伴随着愤怒,它根本就无任何意义,不过是为了报复?!备改覆灰约旱姆吲被?。
关于表扬
表扬是一种有能接的人对没能力的人所做的自上而下的批评。总是被表扬的孩子导致的问题是一旦得不到表扬,孩子就不好好做。比如关于学习,我们时常因为孩子取得了好成绩,就对其进行表扬或者给予物质奖励。如果一直如此,孩子会认为学习的意义是获得物质奖励,或者为了得到表扬,所以需要好好学习。身为父母,我们需要做的是让孩子知道学习是他自己的课题,不要为了父母而学。对于理所当然要做的事情提出表扬,是因为我们不够相信孩子能持续做好这样的事。
既不能批评也不表扬,那家长该怎么做呢?
首先父母要愉快的接纳孩子的真实面。他不是我们理想化出来的人,每个人都存在着一些问题,但我们必须要意识到,虽然跟理想有差距,但这个孩子是我无可替代的重要的人。
我们要相信和尊重孩子,当父母的目标和孩子的目标不一致时,我们不要横加干涉,让他自己选择。哪怕这个选择是错误的,只要不是致命的错误,我们就不应该剥夺他犯错学习的机会。我们要相信孩子有力量承担失败的责任。
但是我们可以提前告知孩子,目标可以改变,允许随时调整目标方向。
仅仅爱孩子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努力学习与孩子的相处之道。需要学习父母究竟该如何跟孩子对话。只有和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孩子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才会想到我们,主动像我们求助。他们主动求助,我们才能够进行有效的帮助。
赋予孩子勇敢面对人生的勇气。父母需要赋予孩子独立解决自己人生课题的能力,需要培养孩子自身的价值认同感,发现自己的闪光点。孩子的短处和缺点就像是黑暗,父母往往只关注孩子的缺点,可是无法移走,我们需要投以光明,不要看短处,要看长处,或是把看似短处的地方当作长处来看待。
关于学习
首先学习是必须由孩子自己来解决的课题。父母一再强调孩子要好好学习,要让他懂得学习的喜悦和获取新知的快乐,还有获取到的知识可以贡献社会,让社会更加美好,这是培养孩子的贡献感。这种贡献感会使孩子更加喜欢自己,进而树立可以独立解决包括学习在内的各种课题的自信。有的孩子有时候确实明明拼命学习了,但成绩却总是不理想,这种情况的解决对策就是不要只关注学习。能够在学习之外的地方找到贡献感的孩子会形成自我价值认同感。阿德勒认为自我价值认同感有利于培养直面自己课题的勇气。
在养育孩子之前先让自己学会不管教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