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没有更新文章了,前段因为工作的需要,探究现在火热的社群转化,也有一些自己对社群经济的理解,这次就拿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交流一下。
百度百科对“社群经济”一词的解释是这样的:是指互联网时代,一群有共同兴趣、认知、价值观的用户抱成团。发生群蜂效应,在一起互动、交流、协作、感染,对产品品牌本身产生反哺的价值关系。
可以看出来有这样几个关键点,第一,一群用户。第二,群蜂效应。第三,反哺。对比粉丝经济来看,更为突出的是群蜂效应和反哺。
这里还是要说个常识性的问题,社群不仅仅是指向微信群、qq群这样的依赖于IM软件的形态,豆瓣小组、知乎、贴吧、BBS都是很具体的社群承载形式。
对比之前的粉丝经济,社群经济更具有“去中心化”的特点。
不再是单一以被关注者为核心的连接行为,而是圈层内用户、甚至是不同圈层用户彼此间产生关系,从点对多到多对多的转变,共同作用形成的自运转、自循环的范围经济系统,从而基于产品本身产生口碑、圈层文化,建立信任关系链。
既然如此,我们来探究一下社群经济的几个特征。
第一,聚合力,很具有代表性的就是米粉,听上去更像是粉丝经济,但如果你看一下小米的论坛,以及每次发布会,线下的小米组织,会发现米粉之间是有更多连接的,每一个用户都很乐于做小米的宣传者,去反哺这个组织。
第二,传播力,“人以类聚”很好的反应社群的传播力,有了第一点提到的聚合力,自然会让更多的人参与到相同兴趣的社群组织中来。我们可以这样想,一个人的兴趣点不可能是单一的,可以是几个,甚至十几个,所以同一个个体可以加入多个社群,这也就带来了打破圈层的裂变路径,会将“志同道合”的人引入到共同社群中来,甚至可以去影响那些有相关意愿的人但还没有行动的人,更早的开始加入。
第三,自组织,共创内容环境,移动互联网的便捷性,让信息可以快速流通,社群内不再是单一的组织者做内容供给,而是每一个“社员”都可以完成自己的分享,从PGC到UGC的转变,参与感和成就感是以往难以得到的体验。
我们再来看几个社群经济在我们身边的案例。
以兴趣为导向的内容社群组织-豆瓣。
豆瓣中以小组为社群的基本单元,每一个豆瓣用户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加入到不同的小组当中,比如是一个北漂,想租房子,这就是你的兴趣点,就可以加入北漂租房的小组中,你可以浏览组员们提供的房源信息,也可以自己发布求租信息,彼此之间就发生了基于需求性兴趣的连接。
以转化为目的营销型社区组织-微信课程群。
年初,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低龄儿童的亲子英语启蒙课程突然火爆,一些大的互联网公司也已经开始入场,最早的实践者是一个品牌叫做“宝宝玩英语”的教育公司做的,他们的传播营销就是基于线上的微信群裂变,宝妈们相对是时间比较充裕,有一部分还是专职妈妈,所以从可用时间上,她们就是很好的参与者,在宝妈中发现小的kol,由她们来牵头去发展自己的宝妈群,完成背书,形成口碑传播,再加以裂变玩法,很快就形成了一定体量的用户群。
以社交为基础的服务型社群组织-樊登读书会。
全国各地都有线下的樊登读书会,他们线上交流线下交互,经?;嶙橹恍┬巳せ疃潦橹皇瞧渲械囊坏?,也会有插花、陶艺等聚会,一旦“会员”之间产生了连接,他们对于产品的用户粘性也会随之增强,给到的是一种集体参与感。
以学习为目的的社群组织-打卡群。
相信很多人都或多或少地参加过打卡活动,目的是为了督促自己完成某个“反人性”的目标,比如学习、早起。组织者也是利用用户的这种心理,形成了这样的圈子文化,曾经和一位组织者聊,他们是押金制打卡,可能会有人问,这样能有收益吗?有,而且还不少,就像健身房一样,比如一家健身房的容客量是200人,但就有胆量卖出1000张健身会员卡,赌的就是你坚持不下来每天都锻炼。同样,打卡也是如此,总有一部分人完成不了,在打卡机制设定的时候就已经预估了收益情况。
简单的介绍这几种社群存在的形态,也有基于社群经济进行变现的产品,比如上线叫“小密圈”,现在更名为“知识星球”,kol形成自己的圈层文化进行组织运营。
无论哪种形态,社群经济有效的将传统的“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证明了以用户为中心的商业模式的重要性,这一点也和运营之道不谋而合,在用户体验的上做到极致,才是社群经济真正的着力点。
欢迎大家留言交流~
欢迎阅读我之前发过的《运营之光2.0》的完整版读书笔记,相信对你也会有所帮助,尤其是想从事运营工作的孩纸们,也欢迎交流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