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看了毕淑敏老师的《非洲三万里》,老师解释,“旅行”的说法不如“旅游”来的确切,“游”汉语词典中的基本解释为:人或动物在水里行动。我们可以想象以下,水是有浮力的,所以人和动物水里应该是让人感到轻松、自由、欢快的。而出游本来就是去放松心情、享受自由的,那以后就只说是旅游咯。
说起旅游,不知大家有没有同感。有的时候就是突然整个人状态都很差,不想上班,甚至不愿意走在上班的路上,开始抱怨,抱怨工资低、福利差等等,负面情绪几乎笼罩了生活的角角落落,甚至开始睡眠不好,饮食不好,总之整个人都不好了。这时候需要非自己以外其他的任何一个人,招呼着我们去爬山吧,我们去逛街吧,可能开始还是在郁郁寡欢脾气中无法自拔,但是被他/她硬是那么拉走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游”(可能是近地徒步或者远地出游,其实第一种的可能性占了95%以上啦)直至再次回归,也就是变了一个人了,满血复活不足为过。
在我看来旅游就是在行万里路,不负年轻。我们也许是向往另一个地方的魅力景色、人文情怀,想去亲身感受、沐浴一下;也许是厌倦了本来的圈子和环境,带着一种逃离的心态,去一个陌生的地方寻找慰藉、放空自己;也许是人云亦云,随波逐流,别人去玩我也就跟着去了……不管开始是什么缘由去的,到了的时候每个人都会有自己不同的感受和理解,就都不会是随波逐流了。
我喜欢看各种旅游类的书,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异国他乡的风景人情,但自己实际走过的地方却不多,也许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会多安排出去一下,自己亲历的会感受更真切一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