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明德皇后,马氏,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南)人,是伏波将军马援的小女儿。
马援早年领兵攻打五溪蛮人,不幸死在军中,虎贲中郎将梁松、黄门侍郎窦固等人,趁机将其诬陷,其他朝中权贵也跟着落井下石,马家由此日益衰落。
兄长马客卿天资聪颖,却早夭而亡,母亲蔺夫人悲痛欲绝,渐渐变得神志恍惚。
虽然马氏当时只是一个十岁的小女孩,但她料理家事,管教仆人,都很在行,精明能干,如同成人一般。
自幼体弱的马氏,曾经长时间患病在床,蔺夫人便找人给她占卜,没想到卜筮者说:“这女子虽然是有病的样子,但是她必将大贵,其兆不可说出?!?/p>
母亲将信将疑,又叫来另外几个相面的人,继续给女儿们占卜,相面的人见到马氏后,全都惊异地说:“我必将对此女称臣,然而她虽然尊贵,却少有子息,若是养育别人生的孩子得力的话,比自己亲生的孩子还要强?!?/p>
马氏堂兄马严,为了保全马家其余人的性命,不受叔父被陷害一事的牵连,特意上书请求将马氏进纳掖庭。
就这样,马氏被选入了太子宫,时年十三岁。她尽心侍奉皇后阴丽华,与周围的嫔妃和睦相处,谨守礼法,行事低调,后宫上下都对她赞许有加。
马氏凭借自己的良好品行,逐渐受到了太子刘庄的宠爱,随后,她就经常居住在刘庄寝宫的后堂内,贴身侍奉太子,照顾他的日常生活。
公元57年(建武中元二年),光武帝刘秀驾崩,皇太子刘庄顺利即位,为汉明帝,立马氏为贵人。
当时,马氏异母姐姐的女儿贾氏,也在后宫之中,并生下了刘炟,这位日后的汉章帝。
汉明帝考虑到马氏没有儿子,就提出让她来抚养刘炟。并对她说:“人不一定要自己生儿子,怕的只是不精心爱护养育而已?!?/p>
马氏体会到明帝的一番苦心,心存感激,从此,对待刘炟犹如亲生儿子一样,不辞辛劳,无微不至地细心照料和教育。
好在刘炟也是一个天性淳厚善良的孩子,对马氏充满感恩之心,很是孝顺,所以,即便不是亲生母子,他们却依然母慈子孝,没有想象中的那些隔阂与冲突。
贤惠的马氏,时常为明帝子嗣不多而忧虑不已,她主动引荐身边之人,希望她们能为皇家开枝散叶多做贡献。
后宫嫔妃当中,有受到皇帝召见和宠幸的,她都不会心生嫉妒,反而还会加以提点。如果有谁得宠胜于他人,她还会大度地建议皇帝,提高该嫔妃的相应待遇。
公元60年(永平三年)春,主管官员上奏要立长秋宫,即确定皇后人选,明帝没有立刻表态。
皇太后阴丽华对他说:“马贵人的德行在后宫当中是数第一的,就立她吧?!?/p>
于是,仁孝的明帝,听从母亲的安排,立马氏为皇后。
成为皇后的马氏,并没有得意忘形,傲慢无礼,反而愈加谦逊守礼,勤俭度日。她背诵《易经》,读《春秋》和《楚辞》,最爱《周礼》和董仲舒的著作。
马氏经常身穿粗帛,衣裙不加边。每逢初一十五,众妃嫔和公主前来朝见,远远看去,马皇后的疏衣糙裙,反而被认为是精绸细丝,走近一看,大家才了然一笑。
马皇后还找借口说:“这种丝织品特别适宜染色,因此才穿用?!敝谌颂?,无不面露羞愧之色。
明帝喜欢到苑囿离宫,马皇后总是不厌其烦地提醒明帝,注意天气,小心饮食,言辞恳切,态度恭顺,明帝也很愿意接纳。
一次,明帝到濯龙园中,把众才人聚集一处,下邳王以下的人也在一旁,他们请求唤出皇后,一同游乐。汉明帝笑着说:“她生性志趣不喜欢游乐,即使来了,也没有欢乐?!?/p>
明帝深知马皇后生性娴静,工于诗书,所以,出游娱乐等活动,很少让她跟随,却又没有因此影响夫妻感情。
公元72年(永平十五年),明帝查案地图,准备给众皇子封地,却都只有其他诸侯国的一半大小。马皇后晋见说:“诸位皇子的封地,才只有几个县,从制度上说,不是过分节俭了吗?”
汉明帝答道:“我的儿子怎么好与先帝的儿子相等呢?每年得到的供应二千万就足够了?!?/p>
此时正逢楚王刘英的案件频发,困扰颇多,囚犯之间互相指证揭发,获罪被捕之人超出想象。马皇后担心此案牵连甚广,遂趁机提到此事,不免心中悲恻。
明帝闻言似有所悟,夜间辗转反侧,思虑良久,还是采纳了马皇后的提议,令子嗣们得到了应有的封赏。
面对朝堂之上,各位公卿大臣讨论激烈,难以定夺的事情,明帝曾多次尝试着,让马皇后参与评定。她总能客观公正的分析问题,实事求是地看待各种意见,绝无偏袒打压之意。
每当服侍明帝的时候,他们谈论最多的不是儿女情长,却是国家大事,马皇后的很多观点,都对明帝的决策起到了极好的辅助作用。
但是,马皇后却从不曾以权谋私,为自家私事向明帝吹枕边风。正是因为她的大公无私,明帝对她的宠爱和敬重,与日俱增,经久不衰。
公元75年(永平十八年),汉明帝去世,汉章帝刘炟即位,尊马皇后为皇太后。
明帝生前的诸位贵人,按律应当迁至南宫,马太后难掩伤心之情,特赐她们诸侯王赤绶,另加安车驷马,白越布三千端,杂色帛二千匹,黄金十斤。
她还亲自撰写《显宗起居注》,这是历史上最早的专门记录皇帝日常言行的著作,为后世开创了“起居注”这一新的史书体例。因其比班昭续写的《汉书》早了约二十多年,由此被称为中国第一位女史家。
行事谨慎的马太后,刻意删去了其中有关哥哥马防,参管医药事务的内容。章帝请求她说:“黄门舅马防朝夕侍奉将近一年,既没有褒扬显异之举,又不记录他的勤劳,不是太过分了吗!”
马太后则回答说:“我不愿意让后世之人,听到先帝多次亲近后宫家属的事情,所以不著录?!?/p>
公元76年(建初元年),章帝想给他的几个舅舅封爵,马太后果断拒绝。
第二年夏天,旱灾严重,大家都认为这是没有封外戚的缘故,很多官员为此上奏章帝,请求应该依从以前的典章制度办事。
太后为此亲自下诏,义正言辞地表明立场,坚决不许给自家外戚封爵。
她详细陈述此前汉朝那些权倾朝野的外戚,对国家造成的种种无法挽回的伤害。
恰逢国家遭灾之时,粮食溢价,百姓民不聊生,如若此时接受大臣们的讨好谄媚,至天下苍生于不顾,对上不配先帝的厚爱,对下有损马家的德行,终日粗帛示人,不就成了面子工程了吗?
章帝看过此诏,被母亲的深明大义所感动,同时更加哀叹不已,何至于公正到如此地步啊。
他进一步请求说:“汉朝兴起之时,舅氏亲族封侯,犹如皇子封王一样。太后诚心保持谦虚,怎能让儿臣偏偏不对三位舅舅加以恩赏呢?
况且担任卫尉的舅父年纪已大,另两位担任校尉的舅舅也是身患重病,如果出现不可讳言的情况,将使儿臣长怀刻骨铭心的遗憾。应趁着他们都健在的好时机,给予封赏,而不可拖延。”
马太后听后,还是坚定自己的立场,语重心长地对明帝说,自己的兄弟们,并没有为国家建功立业,开疆拓土,完全不能和中兴之时的阴氏与郭氏两位皇后的宗族相比,没有军功,受封爵位,有违祖制,断不可行。
直至晚年,马太后依然秉持着她一贯的节俭低调的本性,毫无僭越之嫌。
起初,其母埋葬时,起坟略高,太后为此不满,其兄马廖等人,立即把坟减削到了合适的高度。
她的外戚当中,如有谦虚朴素品性仁义的,她就给予鼓励褒奖,赏赐财物官位。如有骄奢淫逸仗势欺人的,她便加以谴责,甚至断绝与其亲属关系,遣返回乡种田。
马太后常常与章帝谈论国家政事,还不忘教授诸位小王子诗书礼仪,使后宫一派其乐融融的景象。
公元79年(建初四年),粮食丰收,边陲无战事,汉章帝再次封他的三位舅舅马廖、马防和马光为列侯。三人都推辞不受,无奈之下,只领爵号而不受封地。
太后听说此事,依旧不改初衷,坚决不同意,于是,他的三个哥哥在接受了封爵后,很快又将其辞退,安心回家,不问朝政。
即便后来卧床不起,马太后始终神志清醒,她不信巫术游医,多次敕令禁止祷告祭祀,要求一切顺其自然。
公元79年(建初四年)六月三十日,马太后逝世,终年四十余岁,谥号明德皇后。七月初九,与汉明帝合葬在显节陵。
—END—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在此谢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