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未等我从荣升大三学叔的惆怅中有所调整,便陷入了大三已近半的焦虑。有时真的很想矫情一句,岁月是把杀猪刀啊!
? 其实是在最近才领悟了大三的真义,这并非只是老了一岁那般简单,它还代表着,你将与很多过往分道扬镳,以及无所适从的焦虑。
? 同寝的几位同学,有人去了宁波做交换生,有人为了创业奔波,有人奋斗在学生会和社团之间,也有人沉迷于游戏。同样的,也有我这般默默读书,暗中寻找出路的。我们选择了不同的方向,但相同的便是,我们都焦虑着,不明缘由的焦虑着。
? ? ? 这半年,我很忙,在两个校区之间来回往返,迎着晨光,趁着月色,没有享受过一个寻常的周末。习以为常的末班车,是难得的舒缓,有时真想就这样一直坐下去,直到世界尽头。
? ? ? 友人说,最佩服的便是我几年如一日,从不无故旷课,特别是跨校区的二专。然而只有我才知道,我在硬撑着,甚至不知道能撑到何时…
? ? ?室友也很忙碌。为了处理几无利润的订单而四处奔走,为了不拉下学生会工作进度而做综合测评至凌晨,为了考研而天天去自习室,为了游戏段位和胜点在网吧通宵战斗…
? ? ?然而不论我们如何忙碌,都掩饰不了心头的不安与焦虑。年轻人,你在焦虑什么?没人能说出个所以然。这其中便有了几个误区,亦或者是我们潜意识里的逃避。
? ? 很多人将焦虑归因于庞杂的工作,沉重的学习压力,艰难的创业处境,又或者生活中的各种挫折,归结于旁人的不理解,他人的轻视以及自己的庸碌。此言大谬!上述情况虽然确实会让我们焦虑,但远远不是问题的根源。简而言之,我们不是因为工作忙碌而焦虑,我们是为了掩饰焦虑而忙碌。至于无所事事,却山呼空虚无聊的,更是连掩饰都欠奉。
? ? ? 我今年大三,20岁,出现这种情况,按照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理论来说,是典型的同一性混乱,简单来说,对自己缺乏清晰的同一感,不清楚或者回避考虑自己的品质、目标、所要扮演的社会角色以及价值观等问题。
? ?对自己的认知不足,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知道自己的方向,这才是焦虑的根源。盲目的随大流般地忙碌。表面上掩饰了我们的迷茫和无助,在深层次上却是加剧了我们的焦虑。
? ? ?大学这段时间,本身就有延缓我们承担社会责任的作用,因为我们的能力也好,认知也罢,还不够适应社会的各种状况。而这段时间,在独立承担社会责任与自我能力发展的矛盾面前出现迷茫与焦虑,其实也是正常状况,但不正常的是我们对焦虑的处理方式。
? ? ?扪心自问,焦虑如你,忙碌如你,你所忙碌的,真的是你所向往的么?答案自知,但我相信,即使忙碌,若心向往之,又何尝会焦虑?
? ? ?会有人问,道理我都懂,可如何认识我自己呢?我照镜子照了二十年,也没认识了我自己。
? ? 这可丢给了我一个大难题。认识自己,是我们一生都要考虑的问题,让我区区几句话就点明方法,我自认没有那么高的境界。不过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更准确的说是要形成自我同一性。下面是我的一些简单的看法,或有疏漏,权且一看。
? ? 首先,要有认识自己的动机。只有我们内心想要改变,才有改变的可能。我们要有意识的反省自身,要沉静的思考,追求成为一个有思想的人,而不能麻木的活着。正如我的简介,在自我批判和反思中创作,以反思来探索灵魂。
? ? 其次,在与别人的沟通中增加对自我的认识。人的思想闭塞,就难免狭隘,难免僵化,那么对自己的认识自然就是不客观的,甚至偏激。增加和别人的沟通,可以通过了解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从而完善对自己的认知。虽说只有自己才能完全理解自己,但也容易陷入自我暗示的怪圈。
? ? 比如,我自认为我是一个偏激的人,而在我的一天中大约会对自己暗示五万次,那么经年累月,就算我本不偏激,也会按照偏激的标准去做事。自然,也就印证了我自以为“我是一个偏激的人”这个看法,从而再次强化这个观念,这就是一个怪圈。
? ? 再次,积极参加社会活动以增加社会能力。焦虑,一定意义上是对即将步入社会的茫然无措,自我同一性也是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参加社会活动,可以增加对社会的了解,增强自己的能力,从而减少焦虑。
? ?最后,学会接纳你自己。我们之所以混乱,之所以迷茫,就在于对自己的不接纳。我承认我没颜值,承认我贫穷,但我在思考,在努力,我在寻求进步与改变??凸鄯治鲎约?,只有自己接纳自己,才能被别人接纳,才能有所进步。
? 另外,文章最末,分享一个可以帮助我们认识自己的小游戏,得自毕淑敏的著作《心灵七游戏》。游戏名字叫做“我的五样”,即在一张白纸上写下人生中最重要的5样东西,什么都可,然后一样一样的舍弃,直至留下最后一样,或许那便是你想要的。
? 大三,焦虑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知道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