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讨厌的勇气》| 幸福,就是拥有被讨厌的勇气

这是一本值得打5星的好书,语言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曾经,我也是一个讨好型人格的人。

我尽可能满足他人的需要、不擅长拒绝、也不喜欢冲突。

比如吃饭时,害怕被孤立而假装合群,不敢说任何让他人觉得不好的话语。

按照书中的观点,过去的我,大概就是寻求他人认可、害怕被讨厌的典型案例吧。

《被讨厌的勇气》通过青年与哲人的对话形式,探讨原生家庭、自卑、友谊、爱情、勇气等困惑不已的问题,带我们走向通往幸福的道路。

?

?01我们的不幸究竟是谁的错?????


听过太多人说这句话:我现在之所以这样,都是因为当初……

比如说:我之所以对待感情不认真,都是因为父母离异给我造成心理创伤;我之所以没考好,都是因为母亲早上做的饭不好吃。

这是典型弗洛伊德的原因论——将现在或者未来的发展全都归咎于过去、外部因素。

但真的是这样的吗?你的过去真的能决定未来吗?

如果当今世界是原因论的话,那为什么会有那么多贫穷人士逆袭的故事呢,他们的父辈一直都很贫穷,那他们也应该一直保持贫穷才对。

阿德勒说: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要想获得幸福,首先应该将原因论思想转为目的论思想。

我赞同阿德勒的目的论——为了达成你心理的愿望,所以你采取了当下的行动。

因为你不想与这个人在一起,所以造就了分手的现象,将原因归因于父母不睦;因为你不喜欢学习,所以考取了较差的分数,将原因归因于母亲。

书中用三个案例向我们证明,我们所采取的一切行动均是目的论:

案例一:男子一直将自己关在房子里,青年认为是童年与父母关系不和/学校、职场受过欺辱(原因),导致踏出房间会心悸、手脚发抖(结果)。

但是哲学家的几个问题让青年哑口无言:男孩子的父母是不是特别内疚,一直在关心他?他自己是不是就算在父母的陪伴下也不愿出门?

男孩因为不想出门,所以将原因归咎于父母,父母的内疚感让他得以获得久违的重视,待在家可以得到父母的关心,受尽万千宠爱;在社会上只是芸芸众生的一员,如此大的落差,他又怎么愿意走出房间呢?


案例二:从不在公共场合发火的青年,却因服务员误将咖啡撒到青年的好衣服上(原因),从而在公共场合对服务员大发雷霆(结果)。

哲人说:青年是为了达到让服务员擦拭衣服/洗衣服的(目的),采取大发雷霆的手段(结果)。

讲道理固然也能达到这个目的,但是太麻烦,服务行业就怕顾客发火,所以愤怒只是他采取的手段。

你不认同?

那再举一个生活中的例子:在训斥孩子的父母,如果突然接到老师的电话,一定能瞬间变得和颜悦色,与老师亲切地讲电话,在挂断电话后,又将愤怒拾起,对孩子大发雷霆。

为什么情绪能转换得如此之快?

因为愤怒其实是一种可收可放的“手段”,家长需要让孩子听从她/他的话(目的),所以采取发怒的手段(结果)。


案例三:脸红恐惧症的女学生,一到人前就脸红(原因),无法向喜欢的男孩表明心意(结果),到哲人的心理咨询室来咨询,找寻解决“脸红恐惧症”的方法。

哲人听到后,认为女孩是害怕被喜欢男孩拒绝(目的),所以制造“脸红恐惧症”(结果),抱着“如果治好了脸红恐惧症,我也可以跟喜欢的男孩子表白成功”的幻想,一味逃避被拒绝的可能性。

哲人拒绝给女孩治疗“脸红恐惧症”,而是给予她鼓励,让她去“接受现在自己”,后来听说女孩跟男孩一起出去玩,男孩向女孩表白了。

自此,女孩再也没有到诊室来找哲人治疗“脸红恐惧症”了。


现在,你再回想一下,生活中的案例,是否是由目的论决定的呢?

有些人接受了父母离异、家庭不睦的生长环境,他就会对人生自暴自弃,将自己所有人生的不幸都归结于原生家庭。

他之所以这样做的原因是:这样可以给自己找理由,给自己找不去改变的可能性,让自己心理舒服。

他不去做改变,因为他害怕:如果我改变了还是不成功,那该怎么解释?

改变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当下的状况虽不喜欢但也可以接受(你可能反驳我说:我才不是这么想的!但是你的行动证明了你内心深处的想法)。

你接受当下,并且知道改变就会面临着痛苦,不做出任何改变,用“要不是......的话,我也可以”的假设去蒙蔽自己。

阿德勒的心理学是残酷的心理学,让我们撕开面容下的伪装,直面鲜血淋漓的真相。

让我们将事件归因于自身,而非他人,从自身找原因,进行正面突破,寻找改变的可能性。

让我们意识到:幸福是由我们自己构造的,不是由谁来替我们完成的,更不是因为谁,我就不能幸福。

?

??02?幸福需要构建健全的自卑感????


“健全的自卑感”这词听着是不是很疑惑?自卑感不是一个贬义词吗?为何还要健全呢?

听我慢慢道来,人之所以会产生自卑,是因为我们人都有追求优越性的本能。

但是大多数的人都是将追求优越性建立在与他人的比较之上,当我们无法达成理想中的样子,就会产生一种自卑感。

阿德勒认为这种自卑感并不是一个不好的状态,它可以成为自身努力和成长的一个催化剂。

如果说自卑感是0,那自卑情结和优越情结也就相应对应的是-1和1,在这儿并不像数学定义当中1最大,它就最好,在这里讲究的是一个平衡,所以才0是最好的状态。

就拿学历低和是否能够成功这个案例来说,拥有自卑感的人,他会认为因为我学历低,所以我更要付出加倍?努力?来获得成功。

自卑情结把自卑感当作做不成的借口,永远以“因为学历低,所以我无法成功”的借口来麻痹自己,不做出任何努力。

自卑情节发展的比较严重时,就会形成一种优越情结,给别人的表现就是——我现在这样是因为我还没有完全展示,如果我展示出来,我就特优秀。他们这是自卑过了头,无法接受“无能的自己”,只想用“如果我有高学历,我也能够成功”的谎言来欺骗自己。

真正 “健全的自卑感”是不与他人比较,只与理想中的自己比较,不断地超越自我。

???03?构建幸福体系????

要想获得幸福,阿德勒认为应该从心理方面和行动方面均作出改变。

一、心理方面:

①不再寻求认可

阿德勒心理学否定寻求他人的认可。他认为我们不应该活在别人的期待当中,因为这是我们自己的人生,并不是别人的人生。

②不害怕被人讨厌

勇于对不喜欢的人、不喜欢的事说“不”。

想要不被别人讨厌、获得他人认可,说白了,就是想获得所有人的喜爱。

但世上人千千万,连钞票都不可能获得所有人的喜欢,你又怎么可能得到所有人的喜欢呢?

明白你不可能获得所有人的喜爱后,你需要做的只是:想清楚你真正想要的人生是什么样的?

按照自己想要的路坚定地走下去,不再寻求他人的认可,不介意他人的冷嘲热讽,哪怕这人是你的父母。

在犹太教教义中有这么一句话:“倘若自己都不为自己活出自己的人生,那还有谁会为自己而活呢?”


二、行动方面:

①?选择改变

这世界上有太多人,每月1号开始制定自己的目标:我在这个月要完成1.2.3项,但是到每月月末核对这个月做的事情,却发现一样都没有完成。

归根结底在于什么?因为他们不愿意做出改变,比起改变所带来的痛苦以及不确定性,保持现状更加轻松、更能安心。

所以即使他们有些不满或者觉得不自由,他们也还是更愿意维持现状,因为他们拿不出改变生活方式的“勇气”。

他们害怕,如果我改变了还是这样,那我该找什么理由来安慰自己,所以一直抱着“如果我开始了,我也能做的好”的思想来欺骗自己。

很多时候,人并不是因为失败而烦恼;而是因为失败后,找不到任何借口而烦恼。

人生舞台的大幕随时都可能拉开,关键是你愿意改变,还是选择躲避。


②进行课题分离

人世间大多烦恼来源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学会课题分离,是解决人际烦恼的最佳良药。

课题分离,意思是想清楚“某种选择所带来的结果,最终是要由谁来承担?”,把自己的人生课题和他人的课题分开来看,同时,不要去干涉别人的课题。

例如:孩子不听话学习,这个选择应该由谁来承担?

答:孩子,最终考不上好学校、没有一个好前途是孩子自己的事情。

很多人会觉得,你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你还没有孩子,有了孩子以后,怎么能任由孩子这样堕落下去、眼睁睁看着他不学好呢?

但想想你自己,当你为了满足父母的期待进行学习的时候,你真正喜欢上学习了吗?

应付学习是我们大多数人的常态。

为什么父母那么为我们着想,整天在耳边耳提面命地教导我们要好好学习,但是大多数人却毫无意识呢?

因为年轻时候的我们,意识不到:学习是为我们自己学的,认为我们学习好只是为了给父母长面子,不明白学习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自我意识不够强烈,学习的主动性不够强,自然无法真正喜欢学习。

但是父母会认为你是我的孩子,我有必要教导你去做正确的事情,所以他们会介入孩子的生活,督促其完成作业、管控孩子交友、报各式各样的兴趣班,但却从未问过孩子:你喜欢吗?

你可以管控孩子一时,但无法管控孩子一世。

人与动物的差距,就在于我们具备“主观能动性”,如果孩子没有自我意识、无选择权,永远听从父母的安排做事,和一个机器人有何分别呢?

父母要做的事情是:将马带到河边(鼓励、支持),由他自己决定是否喝水。你可以给孩子提供最好的环境,但是不能逼迫孩子去学习。

学会课题分离,会有一个好处,就是永远明白自己在做什么,所做的事情都是由内驱力完成,不论成功抑或失败,都心甘情愿。

③构造共同体感觉

前面说的进行课题分离、不再寻求认可、不害怕被人讨厌,并不是说从此我们要与世独立,而是我们要构造一种“我能够为他人做出贡献”的共同体感觉。

永远只把控自己能做到部分,他人怎样看待那是他人的事情,做到“无愧于心,不愧于情”。

总之,我们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我们应该自由选择自己的人生,同时也注意不得干涉他人的人生。

一个人的价值不应该来自于他人的评价,更不应该来自于他人的认可,而是应该由自己的价值体系判断,由自我贡献所决定。

幸福,就是拥有被讨厌的勇气。

?END?

文章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周周共读”,更多好书点评,尽在其中,欢迎关注~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3,992评论 6 493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1,212评论 3 388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9,535评论 0 349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197评论 1 287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310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383评论 1 29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409评论 3 412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191评论 0 269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621评论 1 306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910评论 2 328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084评论 1 342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763评论 4 337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403评论 3 322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083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318评论 1 267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946评论 2 365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967评论 2 351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