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初三杰”之一的韩信用兵如神,但是他的成功要感谢一个人,这人是萧何;然而韩信后来被杀也要“归功”于一个人,这人还是萧何。这便是著名的“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而今天我们要讲的却是“成也鸡肋,败也鸡肋”,故事的主人公一个是魏晋名士刘伶,一个是三国时期的大才子杨修。
刘伶是“竹林七贤”之一,此人嗜酒如命、常常喝得酩酊大醉。有一次刘伶喝醉酒又开始撒酒疯,结果不小心得罪了一位五大三粗的壮汉,那人抡起砂锅大的拳头就要打他。
这时,刘伶怕挨打,关键时候灵机一动,大喊一声:“壮士且慢!我有话要说!”
壮士不耐烦:“有屁快放!”
刘伶笑呵呵地说:“鸡肋岂足当尊拳?”(白话就是:我这软骨头挡不住壮士的拳头)
壮汉本来还很生气,见刘伶这般奉承讨好就不再追究。
由此可见,刘伶虽然嗜酒,却也十分惜命,在关键时刻懂得示弱,以鸡肋的谐说保全了自己的性命。
实际上,“鸡肋保命”的故事也反映了刘伶的处世之道——对司马政权既不像嵇康那样公开对抗,也不像阮籍那样委曲求全。所以刘伶面对执政者大谈虚无,让执政者觉得自己百无一用,最后得以寿终正寝。
但在早些时候,也就是三国曹魏时期,有一位叫杨修的大才子却因鸡肋丧命,成为“聪明反被聪明误”的范例。
杨修本是曹操身边的主簿,曹操用他用的也很顺手、很满意。史载,“是时,军国多事,修总知外内,事皆称意”。
可是,这位曹操身边的得力助手最后(公元219年)却被曹操给杀了,理由是杨修在汉中之战中扰乱军心。但“扰乱军心”只不过是曹操随便找的一个借口。
那么,曹操为什么要杀杨修?原因是什么呢?
罗贯中认为是“身死因才误,非关欲退兵”。也就是说,在罗贯中看来,杨修之死完全是因为其才华高于曹操、遭到了曹操的妒忌。
杨修曾先后妙解“阔字谜”、“合字谜”以及曹娥碑谜面(曹操走了三十里地之后才想出答案),在曹操用兵进退维谷之际,杨修又以“鸡肋者,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先行洞察了曹操的心思、并自作主张让夏侯惇安排退兵。的确,这些都足以引起曹操的不满。
罗贯中无非想用这些故事告诉读者:曹操善妒、不能容人,杨修屡次看穿他心思、并且恃才放旷(有人或许觉得杨修要能做到“看破不说破”就能免于一死),所以才招致杀身之祸。
但是,别忘了,罗贯中本身就具有明显的“尊刘贬曹”倾向。所以他的话不可不信,也不能全信。
其实作为一代枭雄、一个成熟的政治家,曹操并非不能容人,而且曹操身边也确有不少人比杨修更富有政治谋略和军事才华;但曹操最终却将自己曾经的这位得力干将给杀了。真正的原因是什么?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其实不小心“泄露”了真相。
一是杨修犯了古代皇室权力之争中的大忌,参与了曹丕与曹植的夺嫡之争(这一点,杨修与“汉初三杰”之一的张良相比就差远了)。杨修不但参与了夺嫡之争,而且还试图打压和抹黑曹丕,并且在曹操意欲公平考核曹丕曹植兄弟二人的才华之时“暗中”给曹植助攻。所以,这才是曹操真正要除掉杨修的原因。
二是杨彪、杨修父子的身份与曹魏政权的利益有冲突。杨彪的夫人是袁术的女儿,杨修是袁术的外孙,所以曹操不放心。陈寿在《三国志》中就曾提到:“太祖既虑终始之变,以杨修颇有才策,而又袁氏之甥也,于是以罪诛修”。
三是杨彪、杨修父子的政治观念与曹操不相符。杨彪和杨修皆与孔融、祢衡交好。孔融崇尚清谈,几次三番阻止曹操推行新令、并且冷嘲热讽;而祢衡此人根本看不起曹操和曹魏政权。所以,为了清除障碍、巩固曹魏政权,孔融得死、祢衡得死,杨修自然也不例外。
以上三点才是杨修真正的死因,“鸡肋之说”只不过加速了杨修的死期。但鸡肋之说毕竟是个导火索(直接原因),所以说杨修因鸡肋而死倒也不过分。
刘伶和杨修,一个因鸡肋保命,一个因鸡肋丧命,真可谓“成也鸡肋,败也鸡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