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的起因很简单,前两天有一则新闻。说的是一个7岁的小学生碰到老师的胸部,结果被老师判断为学生再做和性有关的行为……于是,便对学生进行一顿暴打。这则新闻迅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两个主要议题又成为人们讨论的话茬:老师是否师德缺失?小朋友是善是恶?在这两个主题之外,还附带有关于性教育,成人世界与儿童世界的区分以及女性对于自我及社会的认知等方面。
老师的师德问题似乎不是现在才有的,一个教师的道德修养最初靠家庭熏陶,之后靠学校教化,但这两方面的影响最终都需要依靠个人的自我要求和超高水平的认知做保障。九十年代的时候,一些教师的素养还是很高的,靠的是家庭中父母的精心栽培,但是学校在这个问题上下的心思几乎就没有,因为当时的社会风气不需要。但这并不是说不存在有问题的教师,只是彼时人们的观念认为,孩子随便打骂也是没关系的,体罚,惩罚,关禁闭这些在我上小学的时候是非常普遍的事情,此时还没跨过千禧年。
各行各业都有守规矩的,不守规矩的。我大概觉得,教师行业可能是潜在的不守规矩的人最多的吧。曾经,一些教师的恶言恶行摧毁了一个个本可有光明前途的少男少女;现在,一些教师的碎言碎语伤害了一位位鲜活的灵魂。学生还是稚嫩的学生,但教师却不再是曾经的教师。因为时代虽然在变,?和学生有关的始终是学习,但和老师有关的却不仅仅是教学?;褂醒沽Φ谋浠肷缁峄某沙?。
为什么师德问题在现今如此受关注?是因为国民素质提高了?还是因为这样的事件太多了?我想都不是的。一个滑稽的原因可能是曾经被老师虐待的一代长大了,她们不想自己的孩子也遭受自己的痛苦,所以她们关注了;一个颇具说服力的原因是时代环境不一样了,社会风气、儿童精神面貌和人们的观念变了,相比曾经,我们发现了更好的对待孩子的方式,因此我们发自内心的要维护关于儿童的权益,这也就意味着,一旦出现此类问题,师德便成为一个绕不开的话题。作为一个亲身经历着,我想,大概?第三种解释,那就是,这些事情之前本来就存在,之后可能也不会消失的无影无踪。九十年代的社会还没有手机与电脑这样普及的高端设备。在那样的环境中,即使发生体罚打架等事件,这样的丑闻顶多会通过学生传到隔壁班那么远,或者至多再告诉家长而已。即使发生死亡事件也不会激起太大的舆论波澜,因为口口相传的方式不会形成压迫的集中力量。反观今日,随便一个伤害学生的事件都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传便整个网络,立马就成为人们当天讨论的话题,继而舆论形成压迫的力量,迫使施害或者责任方放低姿态。就像我说的,这些事情一直就存在,诸如打骂学生,校园霸凌,性骚扰,攻击学生的价值性。现今与以往不同的是,曾经的老师们可以肆无忌惮地做着一些事,而现在的老师却需要小心翼翼地与学生相处。当时肆无忌惮的?老师可以随意对任何学生做一些伤害之言行,现在小心翼翼的老师却会有选择地对一些低风险的学生进行伤害。虽然伤害事件减少了,但是却变得更加隐蔽和具有破坏力了。越来越多的隐性伤害正在侵袭年轻一代的健康心灵。
当前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虽然新引起了家长的重视,但是当前家长在儿童教育中的作用和影响似乎不如以前的家长发挥的作用大。因此,当前对儿童的教育主要靠学校教育的影响。学校对于一个儿童的影响是任何组织都替代不了的。在学校里,儿童可以接触和获得大量的游戏,同伴,知识与快乐等。儿童从家庭到学校的转变。对于个人成长和发展具有非凡意义。进入学校的那一刻,孩子开始明白学校与家庭的功能与意义。也是在这时,孩子从一个无规则意识到规则意识的转变,从一个任性行事到合理行事的转变,从对什么都无所畏惧到心中有敬有爱,从依附成人到依靠自己与同伴……渐渐的,孩子对越来越多的事物有了一个从模糊到清晰的认识转变。
然而,在这所有的转变中,要数儿童对自己生命诸事都要依靠和仰仗他人来解决转变为认识到凡和自己相关诸事都应该有自己来决定和解决最为重要。这需要儿童开启一段长时间的自我探索之旅,明白自己作为自己意识主体的非凡意义在于哪里。倘若儿童能够感受到生命的与众不同与美好,他便在意识中为了维持和追寻这种感觉而开始对自己提高要求。这将会使他迅速成长为一个超前发展的儿童,远离“熊孩子”的标签。在我看来,常人口中的那些熊孩子最典型的特征不是不守规则,唱反调,故意肆无忌惮。因此,即使很多家长去好言相劝,威逼利诱也不能改善儿童行为。因为这些熊孩子之所以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是因为,他们缺乏对于自己的了解。缺乏对于自己作为一个儿童的权利与义务的了解,他们对自己最了解的就是欲望,要求和欢乐的追求。自己的这些欲念作为自己应对世界的规则与标准,因而才造成了成人世界的麻烦。因此,对一个儿童得教育,从引导儿童认识自己开始,他的优秀品质的培养与他对自己提出的自我要求分不开。成年之前,进入社会之前,一个人拥有最好的品质养成的时期,这需要儿童自己进行自我努力。因为如果一直是外界对儿童进行要求的话,那么一旦要求撤出,儿童则会轻易就迷失自我,被欲念包裹。人如果对自己没有一点自我要求和约束,即使他的品质再高,当他身处在人际环境中,所有一切美好都变得没有价值。不再正如卢梭在爱弥尔中描述的那样。在爱弥尔离开家庭进入社会以前,他几乎拥有一个最完美孩子的品质,但是这都是别人对他提的要求。大概在爱弥尔心中,拥有这些品质对于他人的意义大于对于自己的意义。因此,虽然这些品质在其身上,却并没有能够让自己真的因此而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和道德美感。于是,当他进入社会之后,便成为了一个世俗的人,和其他人没有什么两样。我想大概只是因为他对自己没有要求的缘故。
有句话说,孩子大概是最容易犯错的,但我想并不是孩子真的会犯错,想犯错。首先,我们所谓孩子犯错是以成人世界的规则和逻辑来下定论的。其次,对于孩子来说,他们更愿意用快乐和不快乐来进行区分。按照对与错的规则行事对他们来说是最难受的事情。儿童从出生开始,他们就在本能地追求感官的快乐和舒服,这有利于个体身体发育与心理成熟。随着年龄发展,这种快乐和舒服的感官体验转换为心理与情感需要,因此,快乐不快乐成为了他们最关注的事情。再随着年龄的增长,发展为通过做事来维持和延长自己的快乐体验,此时转为了精神舒服与心灵自由的层面。但本质上,都是为了追求快乐。这种转变的发生是因为儿童从最初生活在别人的怀抱里转换为要成为一个规矩的独立生活者?;肪秤胱晕易刺谋浠且桓鋈丝炖肿费胺绞奖浠木龆ㄒ蛩?。
也许可以说,那个七岁的孩子只是为了追求快乐而已。但即使不是追求快乐那又怎么样呢?假设以最恶意的想法来说这个儿童,也不是什么严重事。因为在佛洛依德的眼里,一个人终其一生都在追求性的满足和体验。尤其是一个儿童表现得更加强烈与不受自我控制,但他自己并不知道。但是随着成长,这些会发生变化。
关于性,由此我想到,在非现实世界里,绝大部分性成就了最美好的艺术话题和精神探索;在现实世界里,绝大部分性造成了最紧张的人际关系和人生悲剧。如果不是,那些最具性暗示的艺术作品也不会成为最具光芒的划时代作品,在所有的关系类别中关于异性或两性冲突和矛盾的事件就不会占据最多的那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