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是下午两点多才吃的午饭,这次是去清真食堂,同样是带回宿舍。
好久都没去过清真食堂了,真的,除了今年暑假备考,只能去那里吃饭,不然我大学四年去过多少次清真食堂,我猜都能猜得出来。去那里吃饭都是碰巧了吧。更甚者,我几乎是感觉不到它的存在。只是有时候去其他食堂打完饭,又刚好有快递要拿,于是就会路过清真食堂门口,这时才猛然发觉,原来这里还有一个食堂。
去某个食堂吃饭的次数多了,慢慢的也就腻了,这当然正常。但是我感到我对清真食堂是一种与生俱来的腻感,好像是上辈子在那里吃了一辈子饭一样,吃吐了还在坚持。我也不算挑食,但是我对清真食堂还是有一种抗拒,有一种潜在的排斥,只是有时候不得不选择,不然我是宁愿不去清真食堂吃饭的。当然,我在这里说明一下,不是那里的饭菜不好吃,也不是我有什么偏见之类的,并非如此,只是看个人情况而已。那里的饭菜其实也不错的,比如有一家是我去过几次买鸡腿饭的,那家就很不错,那几次我买的都是鸡腿饭。卖饭的都是一些老阿姨,不过却很相处得来,也极热情,清真食堂那里让你感觉到的就是比较热情,这一点很明显。一般你去别的食堂打饭,假如你看到一个看起来不错的鸡腿,然后你要鸡腿,人家拿过你手中的碗,就给你放上一个,但如果你是在清真食堂,那人家拿过你的碗,不是直接给你放鸡腿,而是先问你要几个,刚开始我还是挺惊讶的,这不一般都是一个就可以了吗?后来我想,几个食堂挨得比较近,风俗竟然大有不同。包括我几次买鸡腿饭的那家,你要鸡腿饭,人家一般都会问你要几个,你要觉得不错,自己也没问题,那多来几个也可以。
不过我要调侃一点就是,那里给你打饭的人员其实没那么主动,就人去打饭的时候都有要先看一看的习惯,别的食堂一般在你还没看好的时候就给你招呼了——同学看看吃点什么,而清真却是,你看好要打了,有要递过去帮忙给打饭的意思,人家也未必马上伸手给你打菜,除非你的动作特别明显,不然别人还都以为你还没看好。
之前假期的时候去那里吃饭,外面的人排成长长的队,那些人员打饭都是只光顾着给一处地方的队伍打饭,好像是要把那边的打完才过来打一样,这种便容易遭到一些情绪容易失控的同学的不满,从而导致一些矛盾。之前有一回,我前面就刚好排着一个脾气有些暴躁的男同学,个子比我高,他在那里时不时的一边骂着那些打饭人员,一边又很无奈,但是那些打饭人员似乎不在乎他一样,任凭他在那里骂骂咧咧的发牢骚,然后也不管,后来排在他后面的那一行人也都纷纷撤走了,等打饭人员过来的时候,是那么镇定地接过他的碗,然后给他打了菜。
之前在卖鸡腿饭那家也是有个类似的情况,缘由我已记不太清。当时那里也有好几个人,阿姨都说了鸡腿还需要蒸一下,因为鸡腿好卖,都卖没了,所以我们几个都是在等鸡腿做好,但是有个男同学却等得不耐烦了,那也是一个男同学,本来他就排在前面一点,阿姨也已经给他装好配菜了,结果他甩下脸色就怒气冲冲地走了。
我想,其实这些也不算什么大事,但是做什么都不能太冲动,有问题就要解决,所幸当时都是些小事,否则闹出大事来就吃亏了。
昨晚开完会去吃饭,正好朋友我们几个都没有吃晚饭。然后我们约着一起去吃饭了。
去的是三食堂,这大概是我们约定俗成的惯例。记得是大一还是大二那会儿,去的最多的就是三食堂。后来又改成了楼下的一食堂,一直保持到现在都没有变过。现在只是晚些时候去吃饭的时候才去三食堂,大家也都觉得那里是适合这样的。我不知道食堂里都发生了些什么变化,只是偶尔去上面吃饭的时候,我还是会想起那些天天去那里吃饭的日子。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我再没有去三食堂吃饭的习惯,感觉隔了很久很久……
有些以前经常去吃饭的地方,现在不知道都搬到哪里去了,只是人来人往,那个地方却还依旧。朋友点餐的地方是另一家,我点的是以前经常来吃的地方,已经不是以前的人在卖饭了,是新开的一家。觉得味道不错,以后还是有必要去个那里几次。
时光荏苒,万千感慨。是“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的不舍,还是“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的遗憾?是“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的可悲,还是“残门锈锁久不开,灰砖小径复甘苔”的孤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