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我在知乎上看到有人问:26岁的女朋友因为没吃到一种蛋糕哭了,正常吗?我觉得原来那个男朋友想得到的回答是“不正?!保铱家簿醯谜飧雠笥涯涿?。但出乎意料的是,评论里大多数都是为女孩解释。然后我看到一个评论"那种一直期待吃到蛋糕,甚至在脑海里已经想到了吃到第一口的感觉,中间夹心是芒果味的,要先从上面的黄桃开始吃,蛋糕边上薄薄的杏仁片又脆又香,已经用意念吃了一整个蛋糕,美剧都备好了,舍不得现在看啊,就等蛋糕回来,一边吃一边看。就抱着这样的心情等等等,然后没有蛋糕。委屈死了好么,不是非得矫情哭啊,是真的太遗憾了,下意识就哭了。"
我突然想起,其实生活中有太多这样的事了。有时候在脑海里想好一大堆骂人的话,想象对方反驳时应该回什么话,看TA被说的哑口无言的样子。但真正到了吵架的时候,想好的话总是卡在嘴边,一句也想不起来。所以每次和别人吵完架,都会很后悔,为什么当时没有讲出来呢?
去年中考题,考的是马德的《寻找》,里面有道题说:父母明明都在家里,为什么作者却说“只剩下气喘吁吁的我”。当那个男孩在漫山遍野的黑暗中寻找丢失的骡子时,心里充满了惊恐。他急需父母的安慰,但他害怕地回到家里时,父亲告诉他,"你说骡子啊,它早自个儿回来了,饭在炕上,你去吃吧。"就是一种空落落的心情,已经想好了对父母哭诉的话语,想好了他们安慰的神情,只是一切都没有发生。
后来,我读到了张爱玲的《爱》,一篇很短的小散文,依旧充满了悲剧的色彩。
这是真的。
有个村庄的小康之家的女孩子,生得美,有许多人来做媒,但都没有说成。那年她不过十五六岁吧,是春天的晚上,她立在后门口,手扶着桃树。她记得她穿的是一件月白的衫子。对门住的年轻人,同她见过面,可是从来没有打过招呼的,他走了过来。离得不远,站定了,轻轻的说了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她没有说什么,他也没有再说什么,站了一会,各自走开了。
就这样就完了。
后来这女人被亲眷拐了,卖到他乡外县去作妾,又几次三番地被转卖,经过无数的惊险的风波,老了的时候她还记得从前那一回事,常常说起,在那春天的晚上,在后门口的桃树下,那年青人。
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要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惟有轻轻地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
这本来可以发展成一篇震撼人心的爱情故事,男孩和女孩互相爱慕,顺理成章地结了婚。他们按照故事情节结婚生子。如果,真是这样,女孩之后的命运是否会被改写。只是一切的设想都没有按照想象发展下去。本可以浓墨重彩,却被一笔带过。
"噢,你也在这里吗?"读到最后一句,我在几十个人的课堂上悄悄哭了起来。千万年,千万人里遇见了你,多么珍贵的一瞬间。本应该浓墨重彩的发展下去,却只是在命运交错的一瞬间说了一句"噢,你也在这里吗?"
我只是在那一刹那想起了一个人,听说他喜欢我很久了。在一个青春期初心萌动的季节,能得一个人喜欢,是如此荣幸的一件事。班里同学每天爱做的一件事,就是调侃我俩的绯闻。他们说,如果你们俩在一起了,以后结婚一定不要收我的份子钱啊。后来,他被高中提前录取,所有人都对我说,你一定要考上那所学校,你一定要和他在一起。我也曾幻想过,如果真的要谈恋爱,那么他也是可以的吧。但是我知道,即使我与他再次相见,我也一定不会如何,惟有轻轻地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所有的结局一定是错过。所以当我读到这句话是,我想起的就是他。无论如何的惊天动地,生活终究不是电视剧,狗血的剧情不会落在我的头上,最后会如很多事情一样,不了了之。
人生就是这样荒谬。很多时候,悲剧就是这样而来的。人们总是将事物想象得无比美好,最令人失望的,不是美好事物被摧毁, 而是发展到最美好时,被戛然而止。就像小时候听妈妈讲海的女儿的故事,我总是不停地问还有呢还有呢。即使当小美人鱼最后一刻化为泡沫时,我仍不敢相信的问,然后呢。
有人说,希望越大失望越大。这是对的。生活本就处处充满悲剧,突如其来的反差,就像引而不发的弓箭,吊足了人的胃口,只是没有意料中的结果。
后记
上课的时候真的感触很深,果然没能写出这种感觉。人生处处都是遗憾,那么就这样吧。
我突然很不知羞耻的觉得,我的文风跟张爱玲有点像呢/捂脸/。(虽然这篇一点都不像)每次写的絮絮叨叨的文章,都会被人说写的好。读了几篇她的散文,发现她也是这样絮絮叨叨的文笔,有很多很多的细节,藏在不经意间,细细读就会有很深的感悟。张爱玲的确是个传奇的女子,看来我要开始读她的小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