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里,有好多个雨天我都会给奶奶洗头,像今天一样。
每次给奶奶洗头,她都会把自己全副武装,像理发店的老师傅用毛巾把顾客的脖子掩得严严实实,生怕我把她倒腾成湿身诱惑。
昨天看新闻,今年的第二个梅雨季节要来了,像98年的两个梅雨季节一样,我有些期待将要来临的梅雨季。很喜欢在家的日子里,能碰上这样空气清晰的雨天,因为,只有在下雨的时候,爷爷奶奶会一起安分地在家忙一些琐碎的事情,听听收音机,看看CCTV-11,我坐在一旁的小板凳上帮忙择菜。
年轻人喜欢淋浴,一把水从头浇到脚,干净舒爽。但奶奶不喜欢,总觉得这样站着洗澡会滑到,所以爷爷奶奶的浴室里至今仍留着浴缸,虽然没有花瓣浴,但是有满满的安全感。奶奶也不喜欢去街上潮流的理发店洗头,她说那里的年轻人手脚太利索,三两下就冲洗好了,才躺下就要撑着坐起来把头发吹干。
如今,无论你怎样花费心思走街串巷,想找一家老式的理发店,都是一件稀罕事。赶潮流的年代里,谁还会执着地秉持传统的老行当。
跨进门,地上满是绒绒的残发,靠墙的沙发上人们紧挨着,齐刷刷仰头看师傅一丝不苟给客人一刀一刀理去长了的,白了的,不齐的碎发,干净,利索。
那时候手机是个稀罕的玩意儿,在沙发上等待的没有低头族。那时候老师傅的手里是梳子和牙剪,还没有会员卡的推销。那时候老师傅与顾客之间是家长里短的闲聊,还不是一声声违心的“姐”与“哥”。
奶奶试了试脸盆里的水温,很满意地说道:“今天小赵师傅水平不错,水温正好,不冷也不热。”说着便低下头,乖乖地等小赵师傅开工。
我一直不留长指甲,给奶奶挠头都用指腹。奶奶说:“小赵师傅,我头顶痒的厉害,你就用力挠挠头顶吧。”以前的理发师傅都会用心地给客人挠头,好像他们手里有种魔力,这一挠呀,烦恼携同脏祟的都被撇了干干净净,被洗头的人一脸舒服与享受。
如今的理发店里,给你洗头的工作人员都会想尽办法向你推销他们的会员服务,似乎给你洗头只是他们展开游说的一个契机。确实是周到的服务,在他们看来其貌不扬与五官精致的都是美女与帅哥,你听到了赞词,愉悦了心情,有音乐欣赏有茶水享用有人把你当上帝,花了钞票心甘情也愿,消费不就是为了买享受吗?
奶奶常常说起住在路口的赵爷爷,年轻时候他理发的水平人人称赞,给人掏耳朵的技术也是一流,老少爷们儿都喜欢去他那里剃胡子。后来生意黯淡了,年纪上了身,老店关了门,但他还是会受邀去办丧事的人家,给那些逝者的子嗣们理头,分文不取。
一盆温水,一条毛巾,一把梳子,一把牙剪,一番修饰,一生的手艺。
当下的人们习惯了在花洒下冲洗,水温自动调节,省时省力。但奶奶依然喜欢用大锅里烧开的水洗头,热腾腾地冒烟,再加几瓢干净的井水,心里舒坦。
我们被一双无形的手推上潮流的前沿,更新了理念与方式,把落后的与那些可以被永恒传承的,都一批一批地格式化。迫于科技传播与时尚定义的压力,我们之间有太多人放手了质朴的过去。
人们在钢筋水泥的框架里游走,为了生活奔波,却不能在奔波中享受,一切皆是目的与结果,迷失了自我,也迷失了真正的生活。
打一壶大锅里烧开的热水倒进脸盆,烫了掺瓢井水,凉了再从水壶里倒些,一凉一热腾起的,都是温馨的人情味儿。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