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地求学、工作多年,对我来说,关于「吃」的一切大概在日常生活中最容易感知家乡和他乡差异的事情。偏辣还是清淡,米饭还是面食,食材的选择到料理的享用,在不断地与昔日经验做比较,不断地尝试新的滋味,口味的保留或突破,都是一次次更看清自己的个人喜好,以及一直在路上移动的生活轨迹。
这也是为什么会被《食光记忆:12则乡愁的滋味》这本书吸引,从日常小事中挖掘宏大而严肃的城市故事,研究饮食与宗教、艺术、政治和文化的关系,用给人以温暖的食物串起个人与家族、他乡与异乡等等的故事,在理解不同城市饮食生活的趣味同时,也在感受些过往那些爱恨情愁、悲欢离合带来的复杂情绪。
三位食物故事诉说者,三种书写方式,透过十二种饮食小品,聚焦于东京、上海和纽约三座国际大都市,每一则故事都是无数的生活夹杂其中,背后关联的是大时代特定的政治和宗教文化需求,小人物的逃亡、移民和聚散离合。
东京的食物故事见证了东西方的交汇影响,平民料理里藏有异国文化、生活习惯碰撞交融的脉络。上海的食物故事有亲切感,因为前些年短住上海,追着时光流逝一样,踩着单车在梧桐街道寻找过这一章节提到过的餐厅。纽约的则能看到中餐如何扎根于美洲大陆的打拼奋斗史。
以东京的日式烧肉、咖喱、红豆面包、麻婆豆腐为例,每一种食物都是一段文化交流的缩影,有日本和西方、日本和印度、日本和韩国,以及日本和中国,在吸取和转化了异国饮食,因地制宜地孕育出不那么「日式」却很能代表日本的饮食文化。
印象深刻是讲述面包这一外来物如何被日本人们接受,在如今与我们生活有着紧密不可分关系的面包,在江户时代不仅是一个远方的奇风异俗,更因为宗教和文化差异而受到排斥。
到后来,日本人大量接受面包与全民皆兵制后借鉴西方饮食结构有很大关系,一个饮食习惯的改变,靠的不仅仅是食物本身是否可口美味,更多是人们在意识上的驱动,要让新食物的存在有合理化的理由。
这样看来,突然很好奇现在一日三餐能够接受的那些食物,都是经历了什么样的故事才能被我们所接受,送到嘴边。
人与食物的关系千丝万缕,回到这本书的标题提到的乡愁,对我而言,乡愁是一种记忆,朦胧之间带着疏离感,总是会被这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怀牵扯着,而食物是放大镜,能够帮助每一位游子清晰地看到过往的每一段生命记录,往外走的时候,也提醒往里看。
历史和文化的发展也是如此,「在拿起筷子的那一刻,看到了自己,也看到了别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