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涯规划的本质是用思考框架来分析职业发展的问题,避免非理性的选择和无味的纠结。
01
看看这些真实的案例,是不是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案例一
林先生今年24岁,是国内某知名高校人力资源专业的应届毕业生。
在选择职业时,林先生不知道如何确定自己的职业方向。他投出了不少简历,有应聘人事岗位的,有应聘企业培训岗位的,有应聘猎头公司的。由于自身能力强,加上大学时丰富的实习经历,林先生得到了几个很不错的公司offer,但他还是没有办法决定去哪一家公司工作。
案例二
闫小姐今年23岁,是一名新入职的某大型国有银行的理财产品销售专员。毕业于普通三本院校,专业又是相对大众的中文专业,林小姐对在银行的这份工作非常珍惜。林小姐是公司里最努力的,她每天打超过200通销售电话,想方设法与来到银行的每一位客户交谈,但到了月底,销售额仍然不达标。面对不合格的KPI和银行里连续三个月不合格就将被辞退的奖惩制度,林小姐十分着急,但又不知道怎么办。
案例三
方先生今年32岁,是国内某著名互联网公司的高级程序员。几天前,方先生在公司内网上看到了新一轮的内部招聘通知。作为一名有6年工作经验,精通各种程序语言的职场老司机,他想要让自己晋升一步。方先生发现,招聘信息中的项目主管和研发主管都是自己能够胜任的岗位。眼看着下周二就是申请的截止日了,他还是拿不定注意,非常纠结。
02
当人民面临职业发展问题时,经?;嵊幸韵乱恍┍硐?。
焦虑、迷茫
焦虑是担心自己无法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情况而产生的一种紧张情绪。职业发展问题引发的焦虑会让我们在头脑中反复预演每一种选择所可能导致的最坏的结果,使我们队未来感到害怕,停滞不前。这种停滞不前引发我们更大的焦虑,形成恶性循环。
苦思冥想
这种人有改变现状的勇气,也希望通过理性思考来寻求更优的行动方式。然而,把问题放在头脑中不断思考,使他们觉得自己的脑袋里彷佛有一团浆糊。虽然花了很多时间,但最后还是没有办法做出让自己满意的选择。
让别人替自己选择
这种人不愿意主动思考,他们总想要等待别人的答案。大学毕业时,他们把进入什么职业的选择交给老师和家长;在职场上,他们将晋升的选择交给自己的老板。这些人十分害怕自己做出决定,同时又对别人给予她的选择表示不满。
03
无论是无味的迷茫、焦虑,绞尽脑汁的苦思冥想,还是把选择权交给别人,都不能为我们带来好的职业发展。真正的生涯规划是通过一套系统化的思考框架帮助你理性的做出决策,避免非理性的冲动和决策的奔溃。
让我们回到文章开头的案例,看看一位专业的生涯规划师会如何帮助这些遇到困惑的职场人解决他们的问题。
职业定位问题
案例一中的林先生遇到的实际是职业定位问题。解决这类问题的思考框架叫做“职业定位的三点一线模型”。
首先,林先生需要了解自己的兴趣和兴趣对应的目标职业。我们可以通过人格测验和面谈帮助林先生做到这一点。其次,我们需要帮助林先生梳理他的能力。我们可以从知识、技能和才干品质三个方面了解林先生目前的能力,与林先生分析他的目前能力与各项目标职业的匹配程度。最后,我们还要帮助林先生澄清他的职业价值观,我们可以借助一些价值观列表完成这个任务。
最终,那些既满足兴趣又具备能力,还符合职业价值观的项目就是林先生的最好选择。林先生只需要在给offer的几家公司中选择一家与以上结果最相近的一家入职。
这就是运用生涯规划的思考模型解决职业定位问题的过程。它使林先生能够快速决策,把握住最适合自己的机会。
职业适应问题
案例二中闫小姐的问题实则是职业适应问题。解决适应问题的思考模型是CD模型。听起来有些抽象,其实很简单。
首先,我们要与闫小姐访谈,了解她的适应问题是由于“不成功”还是“不幸福”。所谓不成功,是指自己的工作不能达到组织的要求。所谓不幸福是指自己无法从职业得到成就感。在这个案例中,显然闫小姐更主要的问题是“不成功”。其次,我们可以与闫小姐讨论导致“不成功”的因素。一般来说,导致“不成功”的因素分为两类,一类是自己的能力达不到职位的要求,即“能力不够”;另一类是自己对职位的要求理解不清,即”目标不清“。与闫小姐深入访谈后发现,她对银行的KPI要求清晰,问题主要是自己缺乏销售的能力。到这里,闫小姐的职业适应问题就转化成了如何帮助闫小姐提升销售能力的问题。
值得多说一句的是,职场中的能力提升是有时限的。没有一家企业会无限制地容忍你提升能力的时间。因此,如果经过三个月试用期后,闫小姐依然无法提升自己的销售能力。这很可能是因为闫小姐的职业定位有问题,需要回到案例一中的方法重新思考定位问题。
职业转型问题
案例三种方先生的问题是职业转型问题。解决职业转型问题,我们首先需要使用职业四看工具。
所谓职业四看是指,当一个人想要获得职业转型时,他有四个方向。
方向一:向上看
所谓”向上看“,就是寻求目前职位的上一级职位,如人力资源专员晋升为人力资源经理,培训师晋升为培训主管,程序员晋升为项目经理都属于向上看。
方向二:向内看
所谓”向内看“,就是想办法成为自己当前领域的专家,如程序员成为资深研发人员,心理咨询师成为心理学家,教师成为高级教师都属于向内看。
方向三:左右看
所谓左右看,就是在现有的职位之外寻求新的职位,例如教师成为教育专栏作家,人力资源从业者成为培训讲师都是左右看。发展副业也可以看做左右看的一种类型。
方向四:向外看
向外看指的是,将工作看作是一种获得基本收入的手段,而在工作之外寻找自我实现的价值。例如发展自己的爱好、回归家庭、热心公益等都是这种方向类型。
我们往往会高估前三种方向的价值,而认为第四种方向是无求上进的表现。事实上,四种方向并没有好坏对错之分,选择哪一种取决于你的性格和价值观。
在帮助方先生解决职业转型问题时,我们首先要告诉方先生职业转型的这四种可能性。其次,我们让方先生分别列出这四个方向上的所有可能选择。结果可能会是这样的。
向上看:项目经理、项目主管、大区经理、CEO。
向内看:资深程序员、研发工程师、研发顾问、研发主管、计算机科学家。
左右看:程序设计培训师、计算机专业书作者、互联网项目合伙人、投资人。
向外看:发展摄影爱好、环球旅行、资助困难儿童、带孩子。
职业转型的下一步,也是最难的一步就是帮助方先生在这么多可能性中做出选择。这里,我们需要回到案例一种的职业定位方法,利用测验和访谈了解方先生的性格特点,将方先生的性格特点与各种可能性进行配对,找出最佳可能。
通过测验和访谈,我们了解到,方先生最主要的人格是研究型人格,他擅长独自钻研问题,能够对问题有深刻的理解;擅长解决艰深的技术难题,不擅长与人交流,不擅长领导他人。
根据这样的性格测评结果,我们发现,”向内看“的发展方向更为适合方先生。我们建议方先生在”方向二“中选择自己的转型方向。
经过这样的梳理,方先生对自己的下一步职业发展有了清晰的认识,他终于在周五下班前坚定地向”研发主管“的职位投递了申请。
当你出现职业发展困惑的时候,不妨利用我们上面说到的方法进行有框架的思考。当然,生涯规划是一门很专业的咨询服务,为了使这些方法达到更好的效果,你最好找一位有经验的生涯规划师与你一起完成这个过程。
微信公众号搜索:麦大大聊幸福
在这里,我是一个死磕幸福的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