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这是本讲建筑的书,但书中的道理可以迁移到其他领域,比如编程,不过那不是我重点关注的东西了,我是学建筑的,自然从建筑学的角度来看这本书。
书中提到了一个核心概念“模式”,什么是模式?它是事物的本质特征,举个例子:怎样的西餐厅才是高级西餐厅?一间高级西餐厅,入口有侍者接引,偏暗的环境,桌上有盏精致的台灯或者烛台??梢允韵胍幌?,没有这些东西,餐厅如何显得高级?有人在这里就说了,这个模式有时候也不准啊,这完全是凭经验,或许现在的米其林餐厅会很明亮,但他一样高级。这里就要提下模式的产生了,模式产生于生活,它来自各行各业,它会随着时代环境而变,作为建筑师,要设计出符合当代环境的建筑,我们设计别墅不再是添置马厩而是设置车库,当建筑师为其他行业的人设计建筑时,建筑师需要去学习、体会业主的模式,这种学习过程掺杂了许多个人因素,所以可以说在某种意义上,这种“模式”是形而上的产物。
那这种形而上的“模式”靠谱吗?我认为这种争议正是建筑的灵活性所在。书中做了一个非常好的比喻:建筑师就像一个语言使用者,模式就是他的单词,用不同的单词构成一句话,再由一句句话构成文章,也就是最终的建筑。模式的学习也是如单词的学习一样,要在一个动态的环境下去学习,去体会,这避免不了经验主义。其实大可不必深究它单词上的形而上,我们要的是最后的文章,是最后的建筑,那是灵活的,可以是理性的,也可以是艺术的。我们不需要像做科学一样,分析出不相干因素剔除,剩下相干原因去一一对应结果,书中的“模式”概念不是这种科学实验般的方式得到的,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它:“模式”是加入了多方物体后的动态联系规律,而这个规律是人们内心的认可,这种认可可以来源于文化的认同,也可以来源于人的本性。有两个例子,我们做别墅不可能做一个金字塔形的别墅,因为在文化中金字塔对应的是坟墓,活人愿意住在坟墓里吗?当然不愿意,所以金字塔模式不适合别墅,这便是文化上的原因。另外一个例子,任别人把一个金属质感的房子说得天花乱坠,说它多么多么科学,但你任然更愿意住在一个有木质质感的房子里,因为那更接近自然,比如无印良品风格的那种,这便是人亲近自然的本性。
那么我们如何去寻找发觉这种”模式”呢?作者告诉我们要”排除意见和想法“。这句话怎么理解?我还是用之前我举的例子,一个无比科学的金属房子推荐给你,你的理智知道这房子有着高科技,使生活更舒适,但你的感觉上还是倾向于有木质质感的房子,从这个例子里怎么提取模式呢?剔除你理智上知道的金属房子有高科技,用你的本能去感受,你倾向木质质感的房子的原因是因为它有木质构件,那么”木质“的模式就被提炼出来了,它的作用是可以使人产生亲切感,以后在需要营造轻松,亲切的环境时用”木质“这一模式就可以有助于你的创作主题。
我一直在举例,因为作者的观点只能从案例中体会到。如果要积累这种”模式“,便只能亲自去实地体会,在生活中处处留心观察,当”模式“这种词汇积累到一定量时,建筑就能像写文章一样创作而出。
最后,这本书给我指出了以后建筑的学习思路——留心生活,积累模式,解答了我一直在思考的"为什么医院像医院,学校像学校"的问题(因为医院有医院的模式,学校有学校的模式,平时不注意根本体会不到,但人的空间记忆和图像记忆很强,所以给我们强烈的直觉觉得那栋建筑就是像医院或学校)。如果要给建筑学初学者推荐一本书的话,这本书我强烈推荐,正如书名中提到的“永恒之道“,它教给你的方法是学习建筑的永恒之道。
时隔一年,今日我才明白为何亚历山大的《建筑的永恒之道》是程序员必读书目之一,建筑又和计算机发展有如何的联系。
60年代建筑和计算机的影响是相互的,正如控制论创始人之一的帕斯克(Gordon Pask)所撰写的文章的题目那样《控制论的建筑学关联》(Architectural Relevance of Cybernetics),两者之间在思考和行动上都相互促进(而并不是一个行业用另一个行业所创造的工具),亚氏的几本大部头专著直到90年代末还是计算机科学基础研究的必读书目,在计算机的理论体系尚未完全发达的时候,计算机专业通过模式语言来寻找自己的方法。其中设计方法和模式语言对于计算机语言设计的影响直接导致了现在被广泛使用的“基于对象的程序语言”的诞生。而建筑学知识在这方面的影响和作用尚没有被深入研究。
除了亚历山大外,还有富勒,尼葛洛庞帝这两位建筑师提出来的建筑思想影响到了计算机界。
作为一个环境主义者,富勒相信“另一种环境”的需要最小的物质消耗,换言之,通过最少的物质资料消耗覆盖最大的面积。测地线穹窿在结构和空间上都完成了这种需求,有两个特征:一方面结构的最小化做到环境消耗的最小化,另一方面又对现有环境的效果有最大的改变。如果这种新环境物件中每个杆件可以是“非物体”的话,那么这种模式似乎预测了一个和实体环境并存的环境模式——连线和互联网。
在《建筑机器》(1970)和《柔性建筑机器》(1975)两本书中,尼氏将设计过程界定为一种对话,这一观点改变了传统的人和机器的动态。他写道“这些对话如此紧密甚至独有,因此只有通过相互之间的互相说服和妥协方能获得观念,这种观念并不能通过任何一方独立的努力而实现。
这三位建筑师的理论让我对建筑学有了另一种理解:建筑学学到深处是一种观察和思考世界的方法,它从构建房屋这种针对“物体”的活动上升到一个构建"非物体”的活动中去,建筑学似乎成了一种人处理问题的方法论。
引用文章来源于知乎,作者范凌,http://zhuanlan.zhihu.com/sheji/20166582,建议各位建筑学人与程序员读一读,文章改变了我一贯以来觉得建筑师不说人话的观点,看来还是自己太过浅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