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岁。我在深圳。迎来难得的“猴年马月”里的生日。我必须要提高觉悟,先祝贺我党95岁生日快乐。
这一年似乎经历了很多很多的事情,试着回想去年生日的场景,已经几乎记不得了?;蛔鲆郧?,两个间隔的生日总是会有清晰的联想,然后就会慨叹时光过得飞快。而这次,不同。
我想冲击掉这种清晰回忆能力的,抛除开因为年龄问题而造成生理机能上的一些不可抗力的原因外,我能想到的解释无非就是:A.生活太过平淡,以至于记忆只能靠特殊的日子所赋予的特殊意义来支撑;B. 生活太折腾,以至于记忆力那些以为是重要日子的日子,也会因为折腾而忘记它究竟是什么日子。 我的这个年轮,我想原因应该是后者。
折腾是件洋气且时髦的事儿,尤其是在这样一个节奏的时代。在这一个年岁轮回里,折腾最大的事,是重新翻新了自己价值认知上的一些事儿。不至于颠覆,只是重新排列折腾了一下,但还是感觉敞亮了许多。
我不敢说“价值观”这么大的题儿,所以所谓的价值认知方面的折腾,就是和自己较劲,把自己原先的一些认知开始逐一地去推翻,而残酷的事实往往是,一个信仰的颠覆并不意味着新的信仰会新生。守望着被自己摧毁的残局,却突然觉得束手无策,也是正常的事。所以有勇气去推翻一些认知和教条,对我来讲,已经是一个进步。
好在,我在这一岁,通过推翻那些壁垒,我隐约能看到一个更有可能性的自己:对自己的“短板”有更直观的认知,对自己的潜能有更客观的评判。我觉得能了解清楚自己是个特别了不起的事情。混淆我们清楚认知自我的有两个层次上的事:一个是外部环境和传统教育所赋予我们太多关于"我应该如何成为一个大家认为‘我’应该成为的人";另一个就是在自我摸索和生活信仰的理想层面下所赋予我们内心关于“我究竟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的质问。
我曾经非常自以为是的把自己的影响力想象到超几倍现实的夸张程度。就拿写东西这件事来讲,以往每每提笔,总会想着大家看到我文字后会是什么感受,我来预设和引导我想要读者应有的情绪格调,说白了,就是太把自己当回事了。所以有段时间不想写,是因为我自己都觉得我写的东西越来越无聊了。后来,一个平台的爱好写字的陌生人给我说:其实,写作就是在刻画另一个自己啊,当你对生活没有了新的感知,停留在同样的生活环境下,笔尖的文字怎么能突然跳跃出来,焕发新的生命力呢?坚持按照自己的喜好写文字,其实就是在坚持自己的生活态度。珍惜自己对自我文字的挑剔和批判的态度,也是自我对生活条框的感知体现。你看生活的角度拘泥于一格,你的文字也就落入俗套。
对呀,生活不好感知,但是随处可见的一些小事情其实都在按照你对生活的态度在用同样频率的声音反过来倾诉给你。我今年年初就决定再次把写字儿的习惯捡回来,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与我生活了四年的泰国告别有关,还是和我在去年新认识的一些朋友有关。我开始不再为文章的题目而发愁(我是最不会给文章起名字的了),也开始不在乎格式和内容,甚至我在有想法的时候可以同时起草写10篇文章,然后在某个合适的心情和时间下,一点点再去完善当时起笔的文字,慢慢的沉淀归类在10篇文章中,直到最近,我才知道,原来这么懒散、随性的玩儿文字,也有一个好听、有逼格的名字,它叫“意识流”。真实的生活需要过多的演技,那么文字里就不需要再加那么多的修辞了。而写作中我想锻炼的,更多是如何把外部的因素从自己的大脑中剔除。也算是在历练心智吧。
我还是自信于生活和工作的协调,我不知道持有“工作服务于生活”的观点正确,还是持有“生活贡献于工作”的论点值得推崇。我只是越来越发觉,相比一个学历和一段经历,甚至薪水和职位,现阶段,我更应该在乎的是脑洞的面积。无论我有多老的面孔,我都希望我的脑子里不断有新鲜和好奇,它是我追求生活的唯一中枢。现在的生活不知是不是因为“压力”过大的原因,似乎过度的娱乐化成为了一个趋势,当然也可能和90后当道有一定的联系,似乎越来越割裂的生活本质和生活表象把大家搞的多了些浮夸,在口口声声喊“创新”的时代,反而觉得更多的人只是把一些热点词汇堆积在自己的语言当中,略显附和,随波逐流。身边能有心写点带观点的文字、说点经得起推敲的话的朋友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微博微信上的图片+短语的快餐式推广;身边能有勇气敢于呈现自我生活价值观念的人越来越少,取而代之当是在不断转发的各种网络软文、机构报告、公司宣传的“快消品”文章中,淹没了敢于发声的自己。 不同以往,这一年里我反而加班的时间更多了,当然我依然不推崇这种overwork,只是,当换个角度来理解工作的时候,会发现,其实某一些小细节还是蛮有趣的,追溯下去,能看到一局更大的棋;深究下去,能发掘更多的未知。似乎很多研究和涉猎都和我的本职工作没有太多的关联,但是到最后,却又巧妙的回归、反作用于自己的工作之上,从而让我对它,依然保有一份难得的热情。
所以,在前几年关注了太多与城市、风景、宗教相关的非人类的外部因素之后,我在这一年,尤其是最近小半年,就更加关注了与“人”相关的元素:我自己,我身边的那些“有趣的人”。人这个元素是最复杂的,但是能结实一些“有趣的人”这简直是太美好的一件事情。一定是得到了幸运之神的眷顾,才能让我在过去的一岁里遇到很多可爱的朋友们。有的是老友重新认知,有的是半路结识,有的是工作所得,总之他们的出现让我深刻的明白:原来在这个原本以为是“浮夸”和“匆忙”的生活环境中,还会有这么多扎实生活、心向美好、理想驱动、向死而生的精灵,他们用敢作敢为、守望坚持、自娱自乐的style呈现给我另一扇理解世界的窗口。以前年幼,总觉得所有的美好都应该伴随一个伟大的背景故事,或者应该呈现在银幕上伴有音乐的背景、长短焦镜头的切换,只有在特定的氛围中才能捕捉到那一特定时间炽烈,却很快稍纵即逝的感动和思考。其实呢,什么样的认知最深刻?不是故事、不是榜样、不是历史,而是自己在踏踏实实的走在自己成长的道路上的时候,那些平淡无奇,有点苦、有点涩、有点扭曲的现实中所传递给我们的那些平凡的人和事儿啊。把生活回归平淡,不是说丧失去追风逐浪、血气方刚的那份豪情壮志,而是在平淡中找寻到那种可以感知到、可以看到,甚至可以触摸到的力量,让自己更踏实、更自信、更稳健的向前迈出一步步啊。
伴随而来的,就是我认为这一岁里获得最大的财富,这是一段感悟:浮华的生存只是增加了人们相互沟通了解的交际成本而已,其实,每一个人都是精彩、都有值得自身感动和学习的地方。生活的精彩就在于这么多平凡而普通的人用千变万化的生活方式来经营和打造不一样色彩的生活,这些多样化 的元素,本就不应该加以对或错,推崇或指责的标签。当能想这些的时候,老板骂就让他骂好了,朋友误解就让他误解好了,父母挂念就让父母挂念好了,没必要因为一时的情绪而左右自己前行的道路,而这些不太让人容易接受的感知,说白了,也就是一点生活的佐料而已嘛。对的起自己、对得起他人,对得起青春,何必让自己局限在靠外部情绪所搭建的牢笼? 我想,应该让自己变得再平凡一些,让自己的心态变得再空杯一些,我所要做的努力,只是通过我的强大来维持我看世界的角度和方式,如果再奢望一点,希望它能得到大多数人的尊重;而对于周围的人和事,当成是一段故事,就好。房贷也好,学费也罢;工作也好,情感也罢,经济和精神的投入和期望管理等等,这些其实都是自己的选择。莫让快节奏的时代慌乱了自己的步伐,如果我做不到伟大,那就让我体会到这个世界的伟大,让我依然带着一种骄傲的心态,好好生活。我要负责的是,让我当一个有意思的人,做一个“新鲜”的人。
我十分感谢和珍惜在过去一年里给予我影响的人们,我也就不一一点名罗列了,也许你们压根儿就不知道对我施加了什么魔法,但是我都能接收的到来自你们善意的馈赠。又老了一岁,不该惋惜,应该憧憬,因为坚信了生活中处处都有精彩,所以就会有向往和追逐美好的一份动力!
我过了一个伟大的27岁,所以我相信我28岁的这个轮回,不会差到哪里去。
Happy Birthday To 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