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纪二,癸卯(223年)—丁未(227年),共5年
世祖文皇帝下
黄初四年(癸卯,223年,汉·建兴元年,吴·黄武二年)
1.春天,正月,曹真派遣部将张郃向吴军发起进攻,成功将吴军击破,并占据了江陵县的中洲。
2.二月,诸葛亮到达永安(即 白帝城,巴东郡的治所)。
3.曹仁率领几万名步兵骑兵向濡须逼近,同时扬言要攻打濡须东边的羡溪,于是吴将·濡须都督朱桓分出一部分兵力前去羡溪防守。
朱桓去羡溪的军队上路之后,曹仁便发动大军直指濡须城,朱桓这才明白自己中了曹仁的调虎离山之计,赶紧追回发往羡溪的部队,但是已经来不及了,此时曹仁的军队已经出现在了濡须城附近。
当时,朱桓手底下的兵力加起来只有五千人,众位将领面对如此危急关头全都心里没底,一个个惊慌失措、举止失常。
为了稳住军心,朱桓对大家说:“两军交战是胜是负,主要是看主将怎么指挥,兵马多少起不了决定性的作用。各位觉得曹仁的军事能力与我比起来怎么样?
《兵法》上不是说了吗?‘即使守城人数是攻城敌兵的一半,也能成功将城池守住。’这说的还是在一马平川的旷野且没有护城河的情况,只要守城的将士们士气、勇气与敌兵不相上下,就算人数远不如敌兵多,也是完全有能力守住城池的。
如今曹仁并非是什么智谋超群的勇将,他手上的士卒也都是贪生怕死、畏缩不前之辈,再加上他行军千里、跋山涉水来到这里,早就已经没有足够的战斗力和士气再与我军交战了。
我与诸位镇守在这固若金汤的高大城池之中,南边就是长江,北边靠着高山丘陵,还有比这更稳固的防守局吗?我军将士只需要养精蓄锐、积攒力量,等着曹仁这支筋疲力尽的队伍打过来就行了——我们是守城方、他是攻城方,这濡须城不可能守不??!
就算曹丕亲自下场来攻城我都不怕他,更何况现在面对的只是区区一个曹仁呢!”
于是朱桓下令放下战旗、收起战鼓,以一座安静得出奇的营寨迎接曹仁的到来。
曹仁见状,果真中了朱桓的计策,以为吴军已经被吓破了胆,便下令要求儿子曹泰出兵直攻濡须城,又另外派出将军常雕、王双等人带着一支油船(由牛皮制作)队伍顺着濡须水而下进攻濡须中洲——朱桓军中将士们的家人都被安置在此处。
魏·蒋济说:“吴军占据着西岸,他们的战船都在上游,如果现在我们发兵中洲,就相当于进入了吴军的下游地区,这不就相当于把自己逼入了绝境吗?太危险了!”
曹仁根本听不进去蒋济的劝说,亲自带着一万人在庐江郡居巢县的橐皋驻军,当做曹泰的后援兵力。
朱桓派出其他将领去濡须中洲袭击魏·常雕和王双等人的部队,然后亲自率兵与曹泰对阵。
曹泰力所难敌,烧毁军营之后匆匆撤退了。
常雕死在了吴军的乱兵之下,王双被朱桓活捉。
此战,有上千名魏兵被杀死、溺死。
早在吕蒙重病的那段时间,孙权问他:“如果您这病好不了,谁能接替您呢?”
吕蒙回答:“ 朱然胆气十足且有底线有操守,我认为他是个不错的人选?!?br>
朱然是九真太守朱治的姐姐的儿子,原本姓施,叫施然,后来被朱治收为养子,于是便改名为“朱然”。
孙权任命朱然为昭武将军。
吕蒙去世后,孙权授予朱然节杖,赋予他统兵指挥的权力,安排他在江陵县镇守。
曹真出兵包围江陵县时,吴将孙盛惨败,孙权派遣诸葛瑾等人前去救援孙盛,但是诸葛瑾又败在了魏将夏侯尚的手上。
因此,江陵县守城中的吴兵彻底断绝了与外界的联系。
很快,疫病就在江陵城中传开了,士卒们一个个都病得手脚肿胀,只能勉强凑出五千有作战能力的人。
曹真在城外搭起土山、高台,挖掘壕沟、地道,瞭望台差不多都已经怼到吴军的眼前了,曹真下令让人不停地朝着江陵城中发射矢石飞箭。
吴军面临着漫天的箭矢以及逼得越来越急的魏军,全都大惊失色、魂飞魄散;而朱然面临如此困境,却仍旧稳重淡定,胸有成竹地巡视军营、激励将士、鼓舞士气,从他身上根本看不到一丝恐惧和紧张。
朱然看似优哉游哉,实际上一直在默默观察着魏军的情况,终于被他敏锐的发现了一丝破绽,于是朱然抓紧时机,朝着魏军的薄弱之处发起进攻,当即就拿下了魏军的两处营屯。
江陵城整整被魏军围困了六个月,江陵县县令姚泰率领城中将士在北侧城门守卫,看到城外的魏军兵强马壮、士气高昂,再反观城中的战斗力却寥寥无几,就连粮食也快消耗殆尽了,姚泰担心城池迟早会失守,于是暗中计划作为魏军的内应、以求献城投降;朱然识破了姚泰的阴谋诡计,二话不说便将其诛杀。
当时,正值枯水季,长江水流平缓且并不是很深,夏侯尚打算带着步兵骑兵乘船进入江陵县的中洲屯兵,因此夏侯尚下令修建浮桥,保证南北向的正常通行;当时有很多人都认为夏侯尚一定可以成功把江陵城给攻克。
魏·董昭上书说:“武皇帝(曹操)用兵打仗的时候思虑周全、重视对手,他从来不会仗着自己军事才能高超而骄傲轻敌,像夏侯将军这样草率轻易的举动,武皇帝是绝对不会做的。
一旦战争打响,所有人都希望自己的队伍能够勇往直前、长驱直入,没有人愿意灰溜溜的撤退,这是人之常情;然而即使是在没有任何艰难险阻的平地上作战,都不一定能够保证军队可以百分百顺利撤退,就算真的决定深入敌境,也必须要为撤兵作准备,思考如何将损失降到最低。
进兵、撤兵一定要经过深思熟虑,而不是将领一拍脑袋就随随便便做决定。
第一点,在江陵县的中洲屯兵,这已经属于是深入敌庭了;
第二点,仅靠着浮桥渡河是非常危险的,一旦水势暴涨,将面临全军覆没的危险;
第三点,只有一条行军通道,退路太少、容错率太低,万一遇到变故,情况将极为凶险。
以上这三点,都是用兵打仗时的大忌,然而现在夏侯将军却三条全占。
如果吴军选择进攻浮桥,使得夏侯将军守不住江陵中州,那么在中洲的我军将士岂不是都成吴军的帐下俘虏了吗?
我一直想不通为什么夏侯将军要这么做,为此我吃不下睡不着,然而我看好多人竟然都对这一计策表示赞同,我真是越来越搞不明白了!要是到时候江水上涨,又该如何应对呢?
就算夏侯将军此次出兵没有大举击溃敌兵,至少也得保证我军将士能够全身而退吧,为什么现在突然要冒这么大的风险,完全不顾士兵们的死活呢?希望陛下好好想想,赶紧叫停这次军事行动吧!”
于是曹丕赶紧下诏要求夏侯尚率兵撤出将领中洲。
令夏侯尚没想到的是,吴军早就已经分道从中洲浮桥的南北两侧逼近而来,夏侯尚所率的部队只能从一条通道撤退,花了很大的功夫才好不容易勉强在吴军靠近之前全部撤离。
吴将潘璋当时已经准备好了荻草制作的船筏,打算轻船速进火攻夏侯尚在中洲的营屯,结果到底还是晚了一步,潘璋到达中洲之前就得知夏侯尚已经全军撤退,于是也就只好作罢。
后来过了不到半个月,传来了长江大涨潮的消息,曹丕对董昭说:“先生可真是料事如神??!”
正好那段时间出现了严重的疫情,曹丕便下令要求军队全部撤回。
三月丙申日,曹丕返回洛阳。
早先,曹丕问贾诩:“我想讨伐那些不臣服我的势力,您觉得东吴和蜀汉我该以谁为先呢?”
贾诩说:“征战天下,最重要的是战略和计策;安国固本,最重要的是庇护百姓、保境安民。
陛下顺从上天的旨意、接受大汉的禅让,成为统领天下万民的人主,如果您能够推行法治、崇尚教化、安抚民心、营造淳风,一边让国家逐步发展壮大,一边等待着蜀汉和东吴出现变故,到时候再趁虚而入,想要兼并这两股势力其实并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
吴地和蜀地,虽然算不上什么地大物博的地方,但是再怎么说,都是有名山大川、悬崖峭壁作为天然屏障的,要是就这么直愣愣的打过去,一旦对方采用以逸待劳的策略,那么对我军没有任何好处。
刘备胸怀权谋、韬略深远,诸葛亮治理国家得心应手、井然有序;孙权审时度势、进退自如,陆议(陆逊)是个善于用兵、眼光独到的军事人才——如此天作之合的君臣,又配上如此险要绝远的地理条件,而我军得跋山涉水、千里奔袭,这两者确实不那么好对付?。?br>
就算要打响战争,也要先做好各项事前准备工作以确保我方立于不败之地,然后再好好分析敌我双方的将领、军情,只有这样才能算无遗策、百战百胜。
我认为现在满朝文武之中,没有人是刘备、孙权的对手,就算您亲自出兵攻打蜀汉和东吴,怕是也不能保证一定可以取得优势局面。
舜帝让人挥舞着盾牌和斧头跳舞(也称 舞干戚),靠着这一仁德之举平息了有苗的叛乱,希望陛下效法虞舜的美德,把法治、教育、民生、农耕放在第一位,然后再考虑打仗的事吧!”
曹丕没有听贾诩的,非要出兵,结果没有任何收效,只是空自浪费兵力罢了。
4.三月丁未日,魏·陈忠侯曹仁去世。
5.早年间,汉·汉嘉太守黄元一直不被诸葛亮待见,后来黄元得知刘备病重,担心刘备晏驾后诸葛亮会出手对付自己,于是便占据了整个汉嘉郡发动兵变,把汉嘉郡的临邛县给一把火烧烧了个底朝天。
当时,诸葛亮离开成都前去白帝城见刘备,使得成都没有一个重量级的人物坐镇,因此黄元就更是肆无忌惮的胡作非为了。
益州治中从事杨洪建议太子刘禅派遣将军陈忽、郑绰出兵讨伐黄元,而朝中的大臣们都认为“黄元如果不包围成都,那么他就会通过越巂郡占据益州郡和永昌郡(也称为 南中地区)”。
杨洪说:“黄元性情凶险、残暴不仁,他怎么可能获得众人的支持,怎么可能有这么大的影响力?就算他想占据南中地区,当地的人民会买他的账吗?
他沿青衣水东下,只不过是希望陛下能够病愈,然后当着陛下的面认罪道歉罢了,一旦无法得偿所愿,也就只好继续向东进发前去投奔东吴而已。
只需要让陈忽、郑绰在南岸峡口拦截黄元,便可将他活捉?!?br>
黄元兵变失败,果然如杨洪所说,他沿着青衣水顺流而下,被陈忽、郑绰给俘获后斩杀。
6.刘备病重,委托诸葛亮辅佐太子刘禅,安排尚书令李严当诸葛亮的副手。
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刘备对诸葛亮说:“先生您的才能是曹丕的十倍,保住大汉江山、光复大汉社稷的重任就交给您了,您必然能够不负所托。
如果我那儿子(刘禅)值得辅佐,那么您就帮帮他;如果他不是当皇帝的料,那么这个位置就由您来坐?!?br>
诸葛亮泪流满面、痛苦万分,说:“我怎敢不用尽全身的力气辅佐太子!即使我拼上所有的身家性命也要为陛下尽忠效力!”
刘备写下一封敕命叮嘱刘禅:“人活到五十岁以后去世,那不叫短寿,更何况我现在已经六十多了,还有什么好不满足的!我唯一担心的就是你们兄弟几个啊,一定要努力,知道吗!
不要因为某些恶行无伤大雅就觉得做了也没关系,也不要因为某些善举微不足道就觉得不做也无所谓!记住,只有仁德和贤明,才能真正令他人信服。
你父亲不是个什么德行深厚的贤人,别学我。
以后就由丞相(诸葛亮)来辅佐你执政了,你一定要把他当成父亲一样对待。”
夏天,四月癸巳日,刘备在永安驾崩,在位两年,享年六十三岁,谥号定为“昭烈”。
丞相诸葛亮带着刘备的灵柩返回成都,按照刘备的遗旨任命李严为中都护(负责统领内外军事),留在永安镇守。
五月,刘禅(字 公嗣)即皇帝位,时年十七岁。
尊称皇后吴氏为皇太后。
赦免天下全部囚犯。
刘禅下诏将年号从“章武”改为“建兴”。
刘禅封诸葛亮为“武乡侯”,兼领益州牧;此后,国家政务全都由诸葛亮决断。
诸葛亮精简官职、除去冗余官位,完善并确立明确清晰的法律制度,然后给众官员传达了的自己理念:“我选人来参与政事的决策(也称 参署,即 参与决策并签署意见),就是为了让各位多多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以求同存异、确定出最合适的方案。
如果因为害怕得罪人,就选择盲目跟风、随波逐流,不敢发表真实的看法、观点,那么时间一长,纰漏就会越来越多,弊病就会越来越明显。
允许不一样的声音存在,并且能从中得出最优解,那么也算是克服了人情上的弱点、留下了真正对国家有价值的内容。
可惜,把话说全讲透、彻底表达自己的想法,是大多数人很难做到的事情,这么多年来,也就只有徐元直(徐庶 字 元直)能够一直坚持这么做,即使情况再复杂、艰难,他也从来不会有所避讳和隐瞒。
董幼宰(董和 字 幼宰)参谋政事已经有七年了,一旦他觉得有什么事情处理得还不够到位,便会不停的来找我沟通,有一次他甚至不厌其烦、来来回回的跑了十次。
像董幼宰那样勤于思考、勤于政务,可以算得上是做到了徐元直的十分之一,要是大家都像他那样的忠义直言、毫不避讳,那我也就不会犯那么多错误了?!?br>
诸葛亮还说:“我之前与崔州平(崔烈之子,崔均之弟)在一起相处、游历的时候,他总是会指出我的过失;后来我与徐元直(徐庶)共同辅佐先帝,他也常?;岣姨嵋饧?。
前点时间,我与董幼宰(董和)在一起商讨政事,他有什么就说什么,从来不藏着掖着;再后来,我又与伟度(胡济 字 伟度)一起共事,经常能对我有所规劝。
我虽然悟性差、水平低,我也做不到每句话都吸纳、改正,但是我与这四个人的关系一直以来都非常融洽和谐,这大概也足以说明我不是一个小肚鸡肠、听不进劝的人吧!”
有一次,诸葛亮正在亲自校对书簿,主簿杨颙连招呼都没打,直接就进到了诸葛亮的办公室内,对他说:“治理国家是有章法的,领导和下属之间分工明确,不可相互干涉。
我就拿一户普通人家来打比方吧:
有这么一个人,他让奴仆拿着农具下地干活,让婢女拿着厨具做饭烧火,让鸡来报晓打鸣,让狗来看门驱盗,用牛来拉货负重,骑着马匹跋山涉水——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专门的人或牲畜来负责,一切日常事务都井井有条的运行,这家的主人只需要优哉游哉的生活享乐、吃饭睡觉就行了。
如果哪天让这个人亲自去干这些奴婢、牲畜的活儿,这哪里干得过来呢?这些琐碎繁复的工作,消耗体力和心神不说,只靠着他一个人,最终每一样都会被搞砸的。
这人作为一家之主,难道他的智力水平、办事能力还不如奴才和畜生吗?只不过是因为他没掌握经营家庭的方法罢了。
所以古人才会说:‘安坐屋中谈论治世之道,这是王公、君主应该做的事;身体力行的将政策实施落地,这是臣子、士大夫应该做的事?!?br>
当初丙吉对路上被殴而死的人视若无睹,却对一只牛粗重的喘息声表现出了极大的关切,是因为管理打架斗殴是京兆尹、长安令的职责,而牛的异常反映出来的是节气失常、气候反常,这才是身为三公的丙吉应该操心的。
汉文帝刘恒询问陈平粮食收成时,陈平理直气壮的表示自己不知道,并说:‘自有主管部门清楚?!?br>
由此可见,他们二人都非常清楚自己的职责所在,不会为职责范围以外的事情过多操心劳神。
您身为丞相,肩负治国重任,竟然连这小小的书簿都要亲自校对核实,每天就没有闲下来的时候,是不是过于忙碌劳累了呢?”
诸葛亮对杨颙的关心表示感谢;后来,杨颙去世,诸葛亮为他哭了整整三天。
7.六月甲戌日,魏·任城威王曹彰去世。
8.六月甲申日,魏·魏寿肃侯贾诩去世。
9.发生了严重的洪灾。
10.吴·贺齐进攻蕲春郡,活捉了魏·蕲春太守晋宗(本为吴将,背叛孙权投降于魏,被曹丕任命为蕲春太守),并将他带回了江东。
11.益州郡的耆帅(武装力量首领、豪强)雍闿杀害了汉·益州太守正昂,然后通过士燮牵线,前去投靠东吴;后来,雍闿又把益州太守成都人张裔给抓了,并将他带到了东吴,孙权任命雍闿为永昌太守。
永昌功曹吕凯、府丞王伉率领官兵们关闭城门、关隘,以抵御雍闿的进攻。
雍闿没法成功进入永昌郡,于是找到了当地的蛮夷首领——孟获,联合孟获一起煽动当地的少数民族,成功召集了一帮蛮夷加入到了雍闿的队伍之中。
牂牁太守朱褒、越巂夷王高定全都背叛汉廷、响应雍闿。
由于那时刘备刚刚晏驾,正处于国丧期间,诸葛亮对于雍闿等人的叛乱采取的都是安抚的措施,并没有发兵镇讨;为了一进步保障局势的稳定,诸葛亮号召百姓种地耕田、桑蚕纺织,增加粮食、布帛、钱财的储备,关闭通往越巂郡的灵关——打算等粮食物资囤得足够多、军士马匹都训练得足够好了之后再对付这些叛乱的势力。
12.秋天,八月丁卯日,曹丕任命廷尉钟繇为太尉,任命治书执法高柔为廷尉。
当时,三公没有具体的岗位职责,且很少有机会参与朝政,于是高柔上书:“三公按理来说应该是辅佐陛下执政的股肱之臣,是国家的栋梁,也是人民群众所瞻仰、效仿的对象;然而现在陛下却完全不让三公参与政事,把这一职位完全变成了给重臣安养天年的荣誉称号,而处于三公之位的人也很少主动向陛下进言献策——
这还叫尊重大臣吗?这还能让大臣有话语权吗?
古时候,但凡在政务决策、刑事案件中有什么拿不定主意的地方,群臣们就会在槐树和棘木之下商议决断;所以微臣认为,从今往后,只要朝中有什么疑难杂症或者刑狱大案,都应该先去问问三公的意见。
像什么朔望朝会这种特殊的日子,陛下可以把三公延请入朝,为众臣好好讲讲行政执法、治国安民的道理,讲讲国家荣辱、社会兴衰的发展规律,各方各面都可以有所涉及,希望以此拓宽陛下的视野,也有助于思想教育的宣化推行。”
曹丕对此表示非常认可。
13.八月辛未日,曹丕在荥阳打猎,然后向东开展巡视工作。
九月甲辰日,曹丕到达许昌县。
14.汉·尚书义阳人邓芝对诸葛亮说:“如今天子太过年轻,又刚刚登基即位,为了避免被曹魏趁虚而入,应当派遣使者与东吴言归于好、重新结为盟友?!?br>
诸葛亮说:“这件事我已经想了很久了,只不过没有找到合适的人选而已,现在我终于找到那个人了?!?br>
邓芝问:“您说的那个人是谁?”
诸葛亮说:“就是邓使君您?。 ?br>
于是汉·朝廷任命邓芝为中郎将,派遣他出使东吴与孙权结盟。
冬天,十月,邓芝到达吴国,当时孙权还没有彻底与曹魏断干净,听到邓芝想要代表汉廷与吴国结盟,孙权心中疑虑重重,没有立刻做出决定,也并没有立刻召见邓芝。
邓芝上表请求面见孙权,说:“我这次出使江东,也是为了大王考虑,可不仅仅是为了我大汉。”
这时,孙权终于决定召见邓芝,说:“我不是不想与汉结为盟友,只不过担心你们的天子实在太年轻,而且国家又小、实力又弱,要是曹魏稍稍发力,怕是你们都自身难保呢!那到时候还何谈与我结盟?”
邓芝回答:“吴与汉所统治的地区加起来,足足有四个州(益州、荆州、扬州、凉州)。
大王您英雄盖世、勇略无双,我大汉丞相诸葛亮也是当世名满天下的雄杰;蜀地通往外界,有斜谷、骆谷、子午谷三重险阻,蜀地内部还有剑阁天险,吴地有吴淞江、钱塘江、浦阳江这三条天然的阻隔带——既有英明神武的统治者,又有山川峻岭作为屏障,只要吴与汉能够精诚合作、互相扶持,有什么是做不到的?
想要进取,完全可以与曹魏掰掰手腕、争夺天下的控制权;
想要守成,也完全能够做到各自统领一方领土,与曹魏分庭抗礼、互相牵制。
这就是吴与汉展开合作之后的必然局面。
如果如今大王打算臣服于曹魏,那么曹丕肯定指望您能亲自入朝觐见,还得要您把儿子送去当人质,要是您敢不听从曹丕的要求,那么他完全可以以您叛变为由发兵讨伐江东;到那时,我大汉再趁着这个机会发兵东下,您能抵挡的了吗?真到了那种局面,长江以南的这片广袤土地可就不再属于您了!”
孙权听完邓芝的这番话,沉默了许久后才说道:“先生您说的有道理?!?br>
于是,孙权当即决定与曹魏彻底断绝往来,并同意与汉廷结盟联合抗魏。
15.本年,刘禅册封妃子张氏(张飞的女儿)为皇后。
五年(甲辰,224年,汉·建兴二年,吴·黄武三年)
1.春天,三月,曹丕从许昌县返回洛阳。
2.从汉献帝刘协初平年间以来,教育学习这事儿就已经被荒废很久了,于是夏天,四月,曹丕下令设立太学,设置了博士这一岗位,要求博士按照汉室的制度修订“《五经》课试法”,用来考核学员、选拔人才。
3.孙权派遣辅义中郎将吴郡人张温出使汉廷。
从这以后,东吴与蜀汉之间的使者、信件往来就一直没有断绝过。
孙权经常叮嘱陆逊要多给诸葛亮写信,加强吴蜀之间友好的政治交流。
不仅如此,孙权自己也经常给刘禅或诸葛亮写信,为此他还刻了一个自己的印玺特意放在陆逊那里,每次给刘禅、诸葛亮写完信后,都要先拿给陆逊看看,让他把那些不是很合适的地方稍作增删修改,改好了之后再由陆逊替孙权盖上印章封好,然后送去蜀汉。
刘禅再次派出邓芝出使东吴。
孙权对邓芝说:“要是将来灭了曹魏、天下太平了,我和刘禅将天下一分为二,一人统治一半,这样不是也挺好的吗?”
邓芝说:“天上不可能同时存在两轮太阳,天底下也不可能同时存在两位帝王。
如果真的有兼并曹魏的那一天,而大王您又不知天命会归于何方,那么我主将与您各自推行善政、庇护百姓、招贤纳士,双方的臣子们各自为主效力尽忠、竭尽全力——到时候战鼓敲响、号角吹起,战争便真正拉开序幕了?!?br>
孙权听完爽朗大笑,说:“先生您这话说得可真实在!”
4.秋天,七月,曹丕前往东部展开巡视工作。
曹丕到达许昌县。
曹丕打算大举出兵伐吴,侍中辛毗劝道:“现如今天下刚稳定不久,虽然国土面积大,但是人口资源并不充足,这时想要征调大量兵力讨伐吴国,是不会有好结果的。
先帝(曹操)也不是没有出兵攻过吴地,可是他多次率领精锐部队决定要攻打江东的时候,每次都是刚到长江边上就无功而返了。
目前国家的军队储备不如先帝那时多,如果在这时想要报仇雪恨、攻打江东,这并非一件容易办到的事。
现在对您来说最好的选择就是让人们修生养息、种地囤粮,至少得休养十年,然后再考虑用兵打仗的事。到那时,士民们的战斗力已然拉满,一举便可将江东连根拔起?!?br>
曹丕说:“要照您这么说,不就是把吴国留给我的子孙后代去打吗?”
辛毗回答:“当初周文王把商纣王留给儿子武王姬发去讨伐,就是因为他知道时机何时才能成熟?!?br>
曹丕不听辛毗废话,仍旧决定攻打吴国,安排尚书仆射司马懿留在许昌镇守。
八月,曹丕组织了一支十分壮大的水军军队,亲自乘坐龙船,沿着蔡河、颍水进入淮水(蔡河从陈留郡浚义县东南流入颍水,继续沿着东南到达慎县东南部,流入淮水),然后一路乘船到达寿春县。
九月,曹丕到达广陵郡,此时已经离建业很近了。
吴·安东将军徐盛用大量的木头和苇草棚子搭出了一座假城,这座假城从石头城一直绵延到丹阳郡的江乘县,有好几百里长。徐盛的“筑城”行动相当高效,一个下午就全部搞定了。
随后,徐盛又安排了大量的船队在长江上往来游荡。
当时正值丰水季,正是长江涨潮、水势盛大的时候,曹丕在对岸远远眺望,看到江东那若隐若现的绵延不绝的城池,以及江面上来来往往的战船,感叹道:“虽然我大魏有数不胜数的勇武骑兵,但是也拿江东没办法?。∠衷谌肥挡皇枪ゴ蛭夤氖焙?。”
突然天色一变,刮起了剧烈的大风,江水汹涌澎湃、卷起层层波涛,差点就把曹丕乘坐的那只龙船给掀翻了。
曹丕问跟随而来的大臣:“你们说孙权会亲自来迎战吗?”
群臣们都说:“陛下您都亲自统兵出征了,孙权还不吓得魂飞魄散?他肯定会动用全国的兵力与您决战,又不放心把这么多人交给其他将领,必然会亲自督战的?!?br>
刘晔说:“孙权只会认为陛下是个烟雾弹,起到的只是牵制、迷惑的作用,他肯定会猜想您派了其他将领从其他地方跨越长江偷袭他的后方,为了防止堕入声东击西之计,孙权绝对会按兵不动,不会如此鲁莽的亲自与您对阵?!?br>
曹丕在广陵郡滞留了好几天,都没有等来孙权的军队,于是曹丕只好下令返回了。
当时,曹仁军中的吴国降卒说:“孙权现在就在濡须口。”
中领军卫臻说:“孙权有长江天险作为屏障,他绝不会离开武昌(东吴国都)、主动进兵至濡须口;这肯定是吴军怕了,说来诈我们的!”
后来,曹仁经过对降卒的一番拷问调查,终于查明这果然是濡须坞的守将担心魏军攻打过来而故意放出的吓唬人的假消息。
5.吴·张温从年轻的时候开始就是出了名的才子,顾雍认为当今社会上没有人能够与张温相提并论,诸葛亮也对张温极为器重。
与张温同郡(吴郡)的暨艳受到张温的推举,被孙权任命为选部尚书(主管人事任命)。
暨艳很喜欢高谈阔论、评议事物,弹劾群臣百官无所顾忌,三署部门(五官署、左署、右署)的郎官在他的监督审查之下,基本都要降职贬官,情况严重时甚至还会被连降好几级;但凡被暨艳审核考察过的人,能保住自己原来的官位的人不足十分之一。
那些懒政渎职、行贿受贿、徇私枉法的贪官污吏,全都被暨艳弄去当军官,把他们安置在各个将军的军府里任职。
对于大臣、官员的错误纰漏、不讲究、不注意的地方,暨艳总是毫不留情地予以批评指出,而且还要让他们在大庭广众之下接受惩罚。
暨艳的同郡(吴郡)陆逊、陆逊的弟弟陆瑁以及侍御史朱据都劝暨艳收敛一点,不要得罪太多的人。
陆瑁给暨艳写信:“圣贤之所以是圣贤,那是因为他们常常着眼于他人的优点,不会总是盯着他人的错处;常常铭记他人的功劳,不去计较他人的失误——只有这样,人与人之间相处起来才会和谐团结,整个社会才会繁荣稳定。
如今大王的霸业刚刚有点起色,他的目标可是一统中原、君临天下,这时正是起用各种人才的时候,即使有那么一点缺点,也不值得斤斤计较;完全可以只看一个人优秀出色的一面,让他发挥自身对国家有利的才能啊!
如果非要分出绝对的善、绝对的恶,像当年许劭、许靖的月旦评那样对士人贴一个明确的标签,这确实有利于教育宣化、思想建设,但是真要严格的把善与恶完全划清界限,怕是根本就做不到。
往远了说,孔夫子博爱众生;往近了说,郭泰包容世人——这不都是对整个国家发展非常有意义事的吗?”
朱据对暨艳说:“现在天下尚未完全统一,正是各种各样的人才百花齐放、尽心效命的时候,如果一定要让您看不惯的恶行全部在这世间消失,这会打击很多人的进取之心的;如果您就这样突然给人贬职、降级,恐怕时间长了以后您会给自己惹祸的呀!”
暨艳把这些人的劝告全都当做了耳旁风,从此以后,痛恨暨艳的人越来越多,甚至是从路边随便抓一个人都对他恨得牙痒痒。
那些被暨艳得罪的人争着在孙权面前说暨艳的坏话,说他“与选曹郎徐彪选人用人随心所欲、毫无公平可言”,最后孙权给暨艳和徐彪定罪,二人双双自杀。
张温与暨艳、徐彪关系很好,而且对他俩的行事风格和观点常常表示赞同,这次也受到了暨艳的牵连,被遣返回老家吴郡,在官府上当一个身份低贱的小厮。
最终张温在家中去世。
早先,张温深受孙权的重用,手上的权力很大,余姚人虞俊见状,叹息说:“张惠?。ㄕ盼?字 惠恕)是很有才华,但是不够聪明,光有一副空架子、实则脑中空空;喜欢发表观点、评议他人,然而不是个脚踏实地干实事的人,像他这样,迟早会成为众人的眼中钉肉中刺,会给自己惹来灭族之祸的!唉,我已经能看到他的下场了!”
过了没多久,张温果然跌落了神坛。
6.冬天,十月,曹丕返回许昌。
7.十一月二十九日(戊申),发生了日食。
8.步度根的兄长扶罗韩中了鲜卑首领轲比能的圈套,被轲比能杀害了;从此,步度根就对轲比能怀恨在心,经常发兵攻打轲比能想要为兄长报仇。
后来,步度根(檀石槐之孙)手上的人马越来越少,很明显不再是轲比能的对手,于是就带着剩下的一万多人退入太原郡、雁门郡休整。
本年,步度根来到洛阳皇宫向魏廷进贡宝物。
轲比能的部落人马越来越多、战斗力越来越强,便发兵攻打鲜卑东部大人素利;魏·护乌桓校尉田豫发现轲比能的营寨后方防守薄弱,为了营救素利,田豫从轲比能的后方出兵以牵制他的军事行动。
轲比能派出部将琐奴前去与田豫对阵,但是成了田豫的手下败将。
从这以后,轲比能对魏廷就不再像之前那么恭敬顺从了,萌生了叛变的念头,多次率兵侵扰魏廷边境,导致幽州、并州地区的百姓苦不堪言。
六年(乙巳,225年,汉·建兴三年,吴·黄武四年)
1.春天,二月,曹丕下诏任命陈群为镇军大将军,跟随天子车驾出征,负责统筹监督管理军队,并总领行尚书事务(尚书部门跟随天子而行 即为 行尚书);任命司马懿为抚军大将军,镇守许昌,负责管理许昌的尚书台(即 后台)事务。
三月,曹丕到达汝南郡的召陵县,下令开凿人工渠,将其命名为“讨虏渠”。
三月乙巳日,曹丕返回许昌。
2.魏·并州刺史梁习出兵讨伐鲜卑轲比能,将其大举击溃。
3.汉·丞相诸葛亮决定出兵讨伐反贼雍闿,在大军即将出发的时候,参军马谡(马良之弟)一直送行到几十里之外。
诸葛亮对马谡说:“我虽然与你共事了这么多年,你也提过不少奇计良策,但是现在我还是希望你能为我出出主意?!?br>
马谡回答:“益州郡、牂牁郡、越巂郡、永昌郡这些南中地区仗着拥有得天独厚的天险屏障,早就不愿意接受中央的管理了。如今就算出兵将叛乱讨息,等大军离开了南中,这些人又会死灰复燃的。
如今丞相您的头号任务是要解决北方的曹魏,这一点南中叛贼的心中十分清楚,他们知道您不会把主要精力放在南中叛乱上;而且先帝(刘备)晏驾、天子年幼,国家局势脆弱易动,南中地区这么快就叛变也是情理之中。
然而,如果想把这些反贼全部殄灭殆尽、不留活口,也很难做到,一来这过于残忍、不近人情,二来这也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实现的事情。
用兵打仗最好是打心理战,最次的才是攻城略地;动刀动枪不算真本事,能让敌人从精神思想上彻底服气才是最好的选择。
我认为,丞相此次出兵,要以使得南中人打心眼儿里臣服为战略目标?!?br>
诸葛亮采纳了马谡的建议。
4.三月辛未日,曹丕再次提出想要发动水军讨伐吴国,把群臣召集起来商议。
宫正(即 御史中丞,负责监察、执法)鲍勋(鲍信之子)劝道:“陛下您多次出兵伐吴但是都没有取得什么可观的结果,就是因为吴国和蜀汉抱团取暖、互相依存,又依靠着山陵河流的阻隔,这是一块难啃的骨头是再明显不过的事实。
去年陛下亲自乘坐龙舟下江东,看到吴国在长江南岸的架势,陛下就什么都明白了,当即决定回兵。
当时风浪急切、波涛汹涌,差点掀翻了陛下的龙船,大魏的江山社稷在那一刻差一点儿就倾覆败毁了,这实在是让微臣揪心!希望能引起陛下的重视,将来不要再这么冒险了!
然而刚刚经历过这样一场风波,陛下却又准备兴师动众的出兵伐吴,大军一旦集结,战火一旦打响,那么将是大量的钱粮、人员消耗,使得老百姓流离失所、国家府库赤字连连;如果临了又决定撤退,反倒会让敌人小瞧了您,那么您的权威和神勇会在这一次次出兵又撤退之中消耗殆尽的呀!
我认为现在绝对不是讨伐东吴的最佳时机?!?br>
曹丕被鲍勋的这番话气得直上火,当场把他贬为了治书执法(侍御史的属官)。
夏天,五月戊申日,曹丕到达沛国谯县。
5.吴·丞相北海人孙卲去世。
当初,孙权在挑选丞相的时候,群臣都觉得丞相的人选应该是张昭,孙权却说:“如今战事、政务各项事务繁重,职位越高肩上的担子就越重、处理的事情就越多,现在让张昭担任丞相,这不是对他的优崇和尊敬,而是对他的消耗??!”
孙卲去世后,群臣再次提议让张昭做丞相,孙权说:“难道我就那么不想让子布(张昭)当丞相吗!毕竟丞相要处理的事情太多了,而子布性情急躁强硬,万一有人的观点与子布的想法相悖,那么肯定是要闹矛盾、生是非的,这对行政治国也没有好处?。 ?br>
六月,孙权任命太常顾雍为丞相、平尚书事(协助帝王处理尚书事务)。
顾雍性情安静、沉默寡言,做事也都是中规中矩、符合时宜,孙权曾经如此感叹道:“别看顾先生不说话,但凡从他嘴里说出来的话,没有一句是不合乎道理的?!?br>
孙权在喝酒饮宴的时候,身边的人担心他喝醉了会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来,于是就会把顾雍请来见他,孙权无论当时酒精有多么上头,一看到顾雍就瞬间老实了。
正因如此,孙权常?;崴担骸肮讼壬谡饫?,我喝酒都喝不痛快!”
由此可见,孙权对顾雍有多么尊敬、畏惧。
在孙权刚任命顾雍为尚书令的时候,就一并将他封为了“阳遂乡侯”;顾雍获得侯爵之后返回家中,对此事一个字也没提,家里也没有一个人知道发生了什么,后来过了很久才得知顾雍已经成为了“阳遂乡侯”了,都吓的惊掉了下巴。
顾雍当上丞相之后,他能够按照每个人各自的能力来确定其岗位职责,从来不会因为私人感情而有所偏袒、偏恶;因此无论是文官武官、还是基层小吏,全都获得了适合自己的岗位,每个人都能够发光发热、尽职尽责。
有时候,顾雍会在民间进行走访调查,然后把社会上发生的事件以及对当前政务的看法秘密汇报给孙权。如果自己的提议被孙权采纳、并取得了良好的收效,顾雍也从不揽功,而是默默的让这份功劳全部属于孙权;如果没有得到孙权的采纳,那么顾雍也不会把这些事情向外泄露一个字。
因此,孙权对顾雍相当器重和信任。
在上朝的时候,顾雍偶尔也会当朝发表看法,虽然表面上和和气气,而仔细听他说的东西就会发现他有自己的风骨和底线,并不会光想着如何顺从、讨好孙权;然而一旦涉及到军国大事、军机要务的时候,顾雍必须要单独与孙权面对面交谈,其余的时刻对这些话题只字不提。
孙权有时候会让中书郎去顾雍的府邸请教事情,如果顾雍表示认可,那么他就会马上给中书郎安排饮食,并且反复分析、叮嘱政策推行时的细则;如果顾雍对此表示不同意,那么他就会一脸严肃、正襟危坐,什么话也不说,也不为使者安排酒席。
中书郎离开顾雍府邸后,便回去向孙权做汇报,孙权说:“顾先生如果表现得开心热情,那么就代表这件事儿十有八九就成了;如果顾先生一言不发,也就说明这件事还有待商榷,还需要我再多想想。”
那些在长江附近防守的将领们都想出兵曹魏以建立功名、博取前程,不少人给孙权出谋划策,提出了各种对付曹魏的办法;孙权跑去咨询顾雍,顾雍说:“《兵法》上说了,打仗切不可贪功冒进、贪图一时的利益和胜利,这些将领说了这么多,归根到底都是为了立下战功、换取高位罢了,这哪是真心为国家着想?
我认为您应当定下一条死命令:如果提不出令敌人损兵折将且让我军耀武扬威的计策,那么一律不予采用?!?br>
孙权对此表示极为赞同。
6.魏·利成郡的郡兵蔡方挑头造反,杀了利成太守徐质,并把一个名叫唐咨的本地人推为首领。
曹丕下诏要求屯骑校尉任福等人出兵讨伐唐咨、蔡方等反贼。
唐咨被魏军打跑,漂洋过海来到了吴国,孙权任命他为将军。
7.秋天,七月,曹丕立皇子曹鉴为“东武阳王”。
8.汉·诸葛亮在前往南中的路上,与雍闿等人的反贼队伍展开了大大小小好几场对战,全都取得了胜利;随后诸葛亮便从越巂郡深入南中,斩杀了雍闿和越巂夷王高定。
诸葛亮安排庲降都督益州人李恢从益州郡出兵、安排门下督巴西郡人马忠(原名 狐笃)从牂牁郡出兵,两路军队同时向南中进发;李恢和马忠攻陷了沿途的各个县邑,然后与诸葛亮会合。
孟获整合了雍闿剩余的部众继续与诸葛亮进行着顽强的对抗。
由于孟获在当地的蛮夷、汉人百姓之中声望极高,诸葛亮不想伤他的性命,于是放出悬赏告示打算捉活的。
后来,诸葛亮成功俘获了孟获,然后带着他参观了汉军的军营,边游览边问道:“这军营怎么样?”
孟获回答:“我之前不知道具体情况,所以败在了你手上;如今得以参观汉军军营,是我三生有幸。不过,如果只是这么个水准而已,想要赢你也很容易!”
诸葛亮会心一笑,二话不说便放了孟获,让他好好准备一番之后再来与自己对战。
孟获果然再次发兵来攻,但是又被诸葛亮打得节节败退,成为了诸葛亮的帐下俘虏,然后诸葛亮再一次放走孟获,让他重新再战。
就这样,孟获一连被诸葛亮活捉了七次,最后一次被捉时,诸葛亮仍旧打算将他放走,而孟获反倒不愿意走了,他说:“丞相您就是上天降下的天神!我们南中再也不叛乱了!”
随后,诸葛亮到达益州郡的滇池县。
益州郡、永昌郡、牂牁郡、越巂郡的动乱全部平息,诸葛亮安排当地的首领担任长官。
有人劝诸葛亮应该由朝廷派遣官员前去负责管理这些郡县,诸葛亮说:“第一,如果我要用外地人来当长官,那么就不得不留下部队进行镇守,而现在这里没有那么多的粮食物资来供养部队;
第二,南中地区现在刚刚经历过战乱,不少家庭变得支离破碎、妻离子散,如果我只安排外地来的长官却不留下部队协助,那么这不利于长官开展治理工作;
第三,这些造反、作乱的夷人之前杀害过朝廷安排的太守、郡将,他们很清楚自己身上罪孽深重,如果我再安排外来长官管理他们,怎么保证双方能互相信任、付出真心呢?
综合上述三点,我顺势安排当地的首领为长官,既不需要额外运粮食、也不需要留兵镇守,还可以让官民之间和谐相处,让人们尽快恢复有序的生活——这正是为了确保夷人、汉人总体上的安宁才做出的决定?。 ?br>
于是诸葛亮把孟获以及南中地区的那些能力出色、资质过人的俊杰挑出来,安排在当地官府中任职,当地出产的金银、丹砂、生漆、耕牛、战马全都要求按时向朝廷进贡,以确保国家的军事物资储备。
从这以后,一直到诸葛亮去世,南中地区的夷人再也没有发起过动乱。
9.八月,曹丕让水军从谯县出发,沿着涡水驶入淮水(连接淮水与长江的是中渎水)。
尚书蒋济上表提出水路不好走,但是曹丕仍然一意孤行。
冬天,十月,曹丕到达广陵故城(即 芜城,具体位置不可考),在长江边举行阅兵仪式:军队浩浩荡荡有十多万人马,旌旗遮天蔽日、连绵几百里,将士们一个个踌躇满志,大有要渡过长江直指东吴之势。
孙权安排兵力加固防御工事、严防死守。
当时气候严寒,天寒地冻,江面有许多地方都结上了冰,魏军的水军无法顺利驶入长江。
曹丕看到长江在寒风中卷起惊涛骇浪,又是一阵胆战心惊,感叹道:“唉,不愧是上天划分出来的南北之界??!”
然后曹丕下令撤军。
吴·孙韶派遣将军高寿等人带着一帮五百人的敢死队,从小路拦截曹丕的归路,把曹丕吓得不轻;经过高寿等人的一顿混战,缴获了曹丕的羽盖、副车,然后就扬长而去了。
由于结冰,中渎水非常难行,几千艘魏军的战船艰难的向前挪动着,水道拥堵不堪,严重拖慢了回军速度。
于是有人建议把士兵们留在附近的地区屯田,等水涨起来了之后再把这些船开回去。
蒋济认为:“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东边是高邮湖(即 樊良湖)、北边又靠近淮水,如果开了春进入丰水季,吴军借着水势入侵我魏地,而我方大量的军士都滞留在这里,如何及时支援受侵扰的郡县呢?肯定不能留在这里屯田!”
曹丕听从了蒋济的建议,于是立刻加快了撤军的脚步。
行进到山阳(位于下邳郡淮阴县)的精湖(也称 津湖)时,基本已经没有什么水路可走了,曹丕就从陆路自己先行离开,把船只全都交给蒋济处理。
当时,魏军的船队足足排了几百里的长队,蒋济下令开凿了四、五条平行的河道以连通高邮湖和精湖,把分散在中渎水中的船只全部聚集到了精湖之中;然后修建土墩堤坝堵住了高邮湖的北部,以抬高精湖的水位;蒋济把前船与后船一个接一个的连起来,随后下令掘开土墩,利用水势的推力将战船从精湖全部冲入淮水之中,成功避免战船搁浅、顺利将船队带回了谯县。
10.十一月,东武阳王曹鉴去世。
11.十二月,吴·番阳郡的贼人首领彭绮发起动乱,占据了番阳郡,手底下聚集了几万人。
七年(丙午,226年,汉·建兴四年,吴·黄武五年)
1.春天,正月壬子日,曹丕返回洛阳,对蒋济说:“做事不能不掌握方法。
之前那么多战船在山阳造成了拥堵,我还打算把一半的船只都烧掉呢,没想到您竟然把船队全部都带回来了,竟然差不多与我同时到达谯县。
先生您每次提出来的建议,总是能够正中我的下怀,那么往后该怎么对付东吴和蜀汉,就全靠先生好好规划了!”
2.汉·丞相诸葛亮计划从汉中郡出兵。
由于诸葛亮即将离开成都,处理政务的主要职责就都交到了前将军李严身上,于是他就把驻扎点从永安转移到了离成都更近的江州;诸葛亮安排护军陈到留在永安镇守,归属于李严统领。
3.吴·陆逊的屯兵之处产粮较少,于是上表建议大面积开垦田地、种地囤粮。
孙权回复说:“好得很!这次我和儿子们也都亲自下地耕作,由八头牛拉着四个耦(一耦由两个耜组成,耜的形状类似于锹、铲)犁地,虽然我这么做比不上贤德的古之君王,但是也好让大家明白我与诸位同甘共苦的心意!”
4.在曹丕还是魏太子的时候,郭女王当时是他的夫人。
郭女王的弟弟犯了事儿,由魏郡的西部都尉鲍勋负责调查处理此案;曹丕跑去找鲍勋说情,想让他放郭女王的弟弟一马,结果遭到了鲍勋的拒绝。因此,曹丕一直对鲍勋心怀怨恨。
后来,曹丕即皇帝位,鲍勋经常言语直接、毫不避讳的极言直谏,惹得曹丕对他更加看不顺眼了。
曹丕出兵讨伐东吴返回之后,暂时在陈留郡屯兵,当时鲍勋是治书执法。陈留太守孙邕在出门前去迎接曹丕大军的时候,顺道去拜访了一下鲍勋。
由于曹丕的大军刚到陈留,营寨堡垒还没有完全搭好,只是草草的在地上竖立了一些标的物而已,孙邕见状,也就没有走规定的路线,直接找了一条捷径前去面见鲍勋;结果被军营令史刘曜发现了,于是刘曜做势就要举报,而鲍勋站出来为孙邕解释,说:“军营还没有建完,虽然触犯了规定,但是也情有可原?!闭饧戮驼饷垂チ?。
然而这事到底还是传到了曹丕的耳朵里,他本来就对鲍勋有非常大的偏见,正好借此事抓到了整治他的机会,曹丕绝不放过这大好时机,下诏道:“鲍勋颠倒黑白、扭曲真相,给我打入廷尉监狱!”
经过一番调查,廷尉认定:“根据相关规定,应该判鲍勋五年有期徒刑?!?br>
后来,此案又经过廷尉正、廷尉平、廷尉监调查核实了三次,认定:“根据相关规定,应该??疃锘平稹!?br>
曹丕看到这个结果非常不满意,当场大发雷霆,说:“鲍勋犯下这种罪行怎么还能活命?!我看你们就是想要包庇罪犯!把廷尉正、廷尉平、廷尉监及以下的那些官员全都交给刺奸(调查奸臣污吏)部门处理,让这些阴沟里的老鼠全都死一起!”
钟繇、华歆、陈群、辛毗、高柔、卫臻等人都上书为鲍勋求情,说:“鲍勋的父亲鲍信可是太祖(曹操)的大恩人?。 ?br>
但是曹丕打定了主意要处死鲍勋,对这些人的求情奏疏完全无动于衷。
廷尉高柔坚持自己的看法,坚决不在处死鲍勋的文书上签字。
曹丕火冒三丈,立刻下诏把高柔从廷尉调去了尚书台,然后派使者向廷尉官员传达了处死鲍勋的旨意。
鲍勋被处死后,曹丕才重新让高柔返回廷尉继续开展工作。
骠骑将军·都阳侯曹洪是个视财如命的守财奴,明明腰缠万贯,却一毛不拔。当初曹丕还是魏太子的时候,曾经找曹洪借一百匹绢布,但是曹洪给出来的东西数量不足、质量不好,并不能让曹丕满意,于是曹洪就这样把曹丕给得罪了。
后来,曹丕找了个理由,说“曹公的门客违法犯禁”,打算借此将曹洪打入监狱处以死刑,群臣都纷纷上表替曹洪请命,但是也于事无补。
卞太后得知曹丕睚眦必报、害死了这么些个忠臣良将,气得狠狠谴责曹丕:“当初要不是因为子廉(曹洪 字 子廉),你父亲哪里会夺得梁国、沛国这块地盘!”
随后,卞太后前去威胁皇后郭女王:“曹洪要是死了,我明天就逼皇帝废了你这个皇后!”
郭女王吓得魂飞魄散,赶紧梨花带雨地求曹丕放曹洪一命,最后终于免去了曹洪一死,只是罢免官职、削减爵位和封地而已。
5.皇后郭女王一直都没有诞下儿子,于是曹丕就把甄夫人的儿子·平原王曹叡交给郭女王抚养;由于甄夫人当初是被曹丕下令赐死的,所以曹丕一直没有将曹叡定为自己的后嗣。
曹叡对皇后郭女王非常孝顺恭谨,深得郭女王的喜爱,二人相处得十分和谐。
后来的某一天,曹丕和曹叡一起出去打猎,在猎场上出现了一只带着小鹿的母鹿,曹丕拈弓搭箭当即射死了母鹿,然后要曹叡去射杀那只小鹿,曹叡顿时失声痛哭,说:“陛下您已经杀死了母亲,我不忍心再杀死它的孩子?。 ?br>
听了这话,曹丕也不觉心中泛起一阵酸楚,默默的放下了手中的弓箭。
夏天,五月,曹丕生了一场大病,在病床上下诏立曹叡为太子。
五月丙辰日,曹丕召见中军大将军曹真、镇军大将军陈群、抚军大将军司马懿,立下遗诏要求他们辅佐太子曹叡执政。
五月丁巳日,曹丕驾崩,在位七年,享年四十岁。
陈寿点评:
【魏文帝曹丕天资聪颖、文学造诣极高,写文章行云流水、信手拈来,爱好读书、学识广博,拥有超强的记忆力和悟性,艺术水平也远非常人可比。
要是曹丕能够再宽厚包容一点、处事更加公平公正一点、更加遵守道德底线一点、心中的志向更远大一点,那么古时候那些贤明仁德的君主,少说伸伸手也能够着吧?】
6.太子曹叡即皇帝位。
尊称卞太后为太皇太后,尊称皇后郭女王为皇太后。
在曹叡还身处东宫的时候,从来不与任何大臣有往来瓜葛,也从不过问任何有关政治方面的事务,一门心思就是看书学习,别的什么事都不管;即位以后,满朝文武都想看看曹叡是个什么样的帝王,对他的水平和资质抱有极大的好奇心。
过了几天,曹叡单独召见刘晔,与他一谈话就是一整天,群臣们都在宫外眼巴巴地盼着、等着,好不容易等到刘晔从宫中出来,所有人都一窝蜂凑上前去你一言我一语的问:“皇帝怎么样?”
刘晔点点头,说道:“与秦始皇(嬴政)、汉武帝(刘彻)不相上下,也就是个人能力还需要打磨打磨?!?br>
曹叡即位后不久,陈群写了一封奏疏:“如果无论天子说什么,臣子都与之意见一致,这就会使得天子看不清事实真相、分不清是非对错,对于国家来说这是十分危险的。
人与人之间如果无法和睦相处,那么少不了就会有仇怨、对家;一旦出现了仇恨、不满,就会拉帮结派、结党营私;一旦出现了小团体,那么就少不了诋毁非议、少不了谣言事端;一旦人们按照自己的喜恶随意称赞诋毁,那么必然会影响天子对真实性的判断——这都是需要陛下密切关注、谨慎识别的呀!”
7.五月癸未日,曹叡给甄夫人追加谥号为“文昭皇后”。
8.五月壬辰日,曹叡立弟弟曹蕤为“平阳王”。
9.六月戊寅日,魏文帝曹丕在首阳陵下葬。
10.孙权得知曹丕晏驾的消息,便打算来一波趁虚而入,出兵攻打曹魏。
秋天,八月,孙权亲自带兵攻打江夏郡,魏·江夏太守文聘死守城池、顽强抵抗。
魏廷中的大臣们都说要赶紧发兵营救江夏郡。
曹叡说:“孙权擅长的是水战,这次他之所以敢在陆地上作战,就是认为我朝处于国丧期间,没空对付他罢了。
虽然他现在在与文聘交锋,但是吴军是攻城方,文聘是守城方,说到底还是攻城的比较吃亏。孙权身经百战,他不是不明白这个道理,等他打一阵子捞不着便宜,自己就撤走了,不会持续太久的?!?br>
早先,魏文帝曹丕派遣治书侍御史荀禹去魏廷边境开展慰问安抚工作;在荀禹到达江夏郡的时候,正好遇上孙权率领大军攻杀而来,为了帮助文聘退敌,荀禹把自己途径所有县邑的兵力全部召集起来,带着这些人以及自己队伍中原本就有的一千名步骑兵,登上江夏城附近的高山燃起火把、助长声势。
孙权看到山上突然出现那么多火把,以为魏军的救援部队来了,黑暗之中又分辨不清到底有多少人,于是孙权出于安全起见,只好下令撤退。
11.六月辛巳日,曹叡立皇子曹囧为“清河王”。
12.吴·左将军诸葛瑾等人攻打襄阳县,魏·司马懿出兵将吴军击退,斩杀了吴军将领张霸。
魏·曹真在寻阳县击破了另一支东吴的军队。
13.吴·丹阳郡、吴郡、会稽郡中那些山越(居住在山林中的越人)又开始作乱,攻陷了不少郡县。
孙权把丹阳郡、吴郡、会稽郡中地势险要的区域划分出来设置为“东安郡”,任命绥南将军全琮为东安太守。
全琮上任之后,约定了明确的赏罚制度,动用大量的财货物资吸引、诱惑那些作乱的山越投降;几年过去了,全琮成功招降了几万人。
孙权让全琮返回牛渚(即 牛渚矶,长江下游重要渡口)继续镇守,并且取消了东安郡。
14.冬天,十月,魏·清河王曹囧去世。
15.吴·陆逊为孙权提出了治国安民、促进发展的建议,劝说孙权减轻刑罚、放宽政策、减少赋税、暂缓徭役,以保障人民群众休生养息、积攒财富。
陆逊还说:“真正为国家好的那些批评建议,很少有人能毫无保留的表达出来;大多数人都希望能讨君主的欢心,尽可能的说些对自己有利的话?!?br>
孙权批复道:“《尚书》中都说了:‘我有什么过失,你就应该指出来?!?br>
不敢吐露心声、不敢直言极谏的人,怎么敢标榜自己是忠臣!”
于是,孙权就让有关部门把各项制度、政策全都写出来,然后让郎中褚逢将其带给陆逊和诸葛瑾,要求他们如果觉得有什么不合适的地方,就相应的予以修订。
16.十二月,曹叡任命钟繇为太傅,任命曹休为大司马、仍旧负责统领扬州的军队(也称 扬州都督),任命曹真为大将军,任命华歆为太尉,任命王朗为司徒,任命陈群为司空,任命司马懿为骠骑大将军。
华歆提出把自己的太尉一职让给北??ぶ煨槿斯苣⒚挥械玫讲軈钡呐?。
曹叡征召管宁为光禄大夫,要求青州刺史带着安车(带座位的车)和从属官前去接管宁入朝,但是管宁拒绝接受曹叡的任命,始终都没有动身前往京师。
17.本年,吴·交趾太守士燮去世。
孙权任命士燮的儿子士徽为安远将军、兼领九真太守,任命校尉陈时接替士燮为交趾太守。
由于交趾郡离吴国的中央实在是太过遥远,交州刺史吕岱上表建议“将交趾郡、九真郡、日南郡(也称 海南三郡)划分出来设置为交州,由将军戴良为交州刺史;将苍梧郡、南海郡、鬱林郡、合浦郡(也称 海东四郡)划分出来设置为广州,自己担任广州刺史”。
孙权下令要求陈时和戴良一同出发奔赴南边上任。
当时,士徽自称“交趾太守”,将自己的宗族之人组织成一支武装力量,阻止孙权安排的交州刺史戴良的到来。
戴良只好暂时留在了合浦郡。
交趾人桓邻之前是士燮提拔过的一位官吏,看到士徽与孙权叫板,连忙磕头劝士徽打消反动的念头、赶紧将戴良接到交趾郡(交州刺史的治所)上任。
士徽看到桓邻不站在自己这一边,气得七窍生烟,当场就把桓邻给打死了;桓邻的兄长桓治得知自己的弟弟被打死,马上发动宗族武装攻打士徽,想要给弟弟报仇,但是并没有战胜士徽。
广州刺史吕岱上书请求讨伐士徽,得到了孙权的批准,于是吕岱率领着三千名士兵,乘船入海日夜兼程地朝着交趾郡赶去。
有人对吕岱说:“士徽家世世代代都在交趾这里扎根,其名望早已深入当地人心了,整个交州的百姓都依附于士徽,您可不能小瞧了他?!?br>
吕岱说:“虽然士徽有造反的心思,但是他不会料到我能这么快就杀过去。只要我偷偷行动、快速前进,趁他不注意的时候发起进攻,想要击败士徽并不难。
如果现在我慢吞吞的行军,要是被他探查到了我的军事行动,使得他采取了防御准备措施,到时不仅他的城池固若金汤,还会煽动、连结这七个郡的蛮夷之人团结一致抵御我军,那么,就算是用兵打仗的天才来了也不顶用了!”
说完,吕岱继续催促着队伍加速前行。
吕岱到达合浦郡,与在那儿滞留的戴良会合,二人合兵一处向着交趾郡进发了。
士燮弟弟的儿子士辅是吕岱的下属,吕岱任用士辅为师友从事,让他前去给士徽做思想工作,劝士徽投降。
经过一番谈判,士徽带着他的六位兄弟出城投降于吕岱,吕岱将其全部斩杀。
孙盛点评:
【吸引远方的人民、种族前来归顺,最重要的就是可靠、守信。
吕岱把士辅当成自己的师友从事,让士辅前去劝降士徽,肯定是许下了承诺、定下了条件的;士徽和他的兄弟接受了吕岱的条件,袒露出上身请求投降,这已经表现出了他们对吕岱足够的信任,也体现出了十足的真心。
然而吕岱为了博取功名、扩大战果,直接出尔反尔,把士徽兄弟几个全部给诛灭了,大概这就是吕氏一族走不长的原因吧!】
18.士徽手下的大将甘醴(音“里”)和桓治带着交趾地区的官吏和百姓攻打吴·广州刺史吕岱,吕岱率兵与之进行了一番激烈的对战,最后成功将甘醴、桓治击败。
孙权取消了广州,重新将苍梧郡、南??ぁⅣd林郡、合浦郡划入交州。
吕岱发兵讨伐九真郡,斩杀了上万人,随后又派了一位从事继续向南进发,给南部地区的郡县开展“东吴的军威、国力十分强盛”的宣传工作,经过这么一番宣传,边关之外的扶南国、林邑国、堂明国的国王都纷纷派使者向吴国进贡。
烈祖明皇帝上之上(名 曹叡,字 元仲,曹丕之长子)
太和元年(丁未,227年,汉·建兴五年,吴·黄武六年)
1.春天,吴·解烦督(本是孙权为了应对刘备的进攻而设立的“解烦军”,缓解军事压力)胡综、番阳太守周鲂出兵讨伐番阳郡的贼人首领彭绮,成功将彭绮活捉。
早先,贼帅彭绮打出的名号是“率领正义的部队,为魏廷讨伐东吴”,魏廷中大部分的臣子都认为如果此时借着彭绮闹事的时机进兵讨伐东吴,肯定能有所收获。
曹叡问中书令(原 秘书令,负责递交尚书部门的文书)太原人孙资应该如何抉择,孙资回答:“番阳地区的这些宗族武装势力,起义也不是起了一回两回了,每次都是因为实力太弱又没有像样的谋划,要不了多久自己就败散了。
之前文皇帝(曹丕)与我私下里谈论东吴的军事情况,提到黄初三年(222年)那一次的伐吴行动,说那回在洞口(即 洞浦)遇上了暴风雨,把吴军的船队全都吹了过来,曹休当即就杀了上万人(实际为一千多人,曹魏有虚报战绩的习惯),还俘获了上千只战船,然而过了没几天,吴军的支援部队就赶到了,把这些战船又全部带回了江南;
还有我军围困江陵城那次,足足包围了好几个月,孙权只是派了千八百人守在江陵城的东门,我军硬是攻克不下——
这就已经足以看出东吴的军法军纪、制度号令是有多么严明完善了,他们的军事实力还是不容小觑的。
由此可见,像彭绮这种小打小闹根本就不会对孙权造成任何影响。”
过了没多久,就传来了番阳贼帅彭绮战败的消息。
2.二月,曹叡在邺城设立了文昭皇后(甄夫人)的陵寝。
王朗奉诏前去视察文昭皇后的陵园,发现当地的百姓饥困交加、穷困潦倒,而曹叡这边却正准备大肆修建宫殿、室屋,于是王朗上书劝谏道:“当初大禹想要救天下百姓于水火,他过着节俭朴素的生活、住着低矮简陋的宫室,一心扑在在治理洪水、挖凿沟渠之上;
越王勾践想要开疆拓土,把自己的国土向北延伸到禦儿之地,也是率先崇尚节俭、约束家人,尽可能减少自己的吃穿用度来满足国家的需求;
汉文帝(刘恒)、汉景帝(刘启)为了发扬汉室、安宁社稷,即使是一个仅仅花费一百金的露台都不愿意修建,身上穿的衣服也都是又黑又粗的丝织物所制;
霍去病只是一名德行普通、才能中等的将领,而他都知道只要一天不消灭匈奴,就一天不住富丽堂皇的府邸。
由此可见,志向远大的人,对眼前的排场不会太过讲究;保境安国的人,不会把心思放在宅院装潢修饰之上。
如今的建始殿已经足够容纳朝会的规模,如今的崇华殿也足够安置皇宫内官部门的人员,如今的华林园、天渊池已经足够陛下游观享乐了。
如果陛下一定要搞土木工程,那就先把宫门前的楼阙建起来、好好加固城防就行了,其余的都等到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之年再说吧!
现在最重要的就是号召人民种地耕作、桑蚕纺织、囤粮积谷,抓紧军事训练、加紧兵器制造,以实现百姓富足、社会繁荣、兵马强盛的盛世,那么贼人、蛮夷自然而然就会归顺于我大魏了!”
3.三月,汉·丞相诸葛亮统领大军向北进发在汉中郡驻扎,安排长史张裔、参军蒋琬留在丞相府处理政务。
诸葛亮在即将出征前,写下了一封奏疏:“先帝(刘备)这一生都在为光复大汉拼搏,然而他的霸业尚未完全实现,就过早的离开了我们;现如今整个天下被一分为三,我大汉所统治的益州地区衰弱贫瘠、地势狭小,形势万分危急、局势大为紧迫。
然而面对如此窘迫的境地、如此残破的国家,护卫、侍者仍旧尽心尽力的守卫着皇宫的安全,能臣勇将仍旧忠心耿耿的在外为国家舍生忘死,这都是因为他们深受先帝(刘备)的恩遇,想要把将这份恩情报答在陛下(刘禅)身上。
陛下应该广开言路、听取各方意见,招贤纳士、起用多种人才,这样才能将先帝的遗志和仁德继续传扬下去,怀有报国之志的贤人才能振奋精神、为国奉献。
陛下千万不可对自己的能力和水平有所怀疑,说些有失帝王身份和风度的话来,要擦亮双眼、分辨是非,不可被蒙蔽了真相、混淆了视听,以免阻挡了忠臣的直言进谏的通路。
在法律制度的执行上,皇宫和丞相府应该是保持一致的,无论是提拔还是罢黜,无论是奖赏还是惩罚,都不可特事特办,一定要统一标准:违法犯禁之人或者正直良善之人,都应该由相关部门根据具体规定进行惩?;蚪鄙?;这样便能体现陛下的公平公正、明断果决。
切忌感情用事、随心所欲,万不可破坏执法的统一性。
侍中郭攸之、费祎,黄门侍郎董允等人,都是忠正纯良、踏实肯干的好官,品行醇厚、作风优良、志向坚定,这都是先帝(刘备)精心选出来辅佐陛下的能人。
我认为,宫中政务无论大事小情都可以先去问问他们,然后再确定做法、敲定方案,这样基本上就不会出什么岔子,陛下也能从中学习治国理政的方法学问。
将军向宠,性格纯良、为人公正,是一个非常有能力的军事人才,之前考核过他一段时间,先帝说他干得还不错、任务完成得很好,也正是因为如此群臣才推举他担任都督一职。
我认为,如果在军政事务上有什么疑问,陛下都可以去问问他、参照他的意见行事,肯定能让将士们和睦相处,也能给各军官按照能力高低分配合适的任务。
多与品行优良端正的贤人在一起相处,远离那些唯利是图、谄媚逢迎的小人,这也是大汉之所以能兴旺发展的根本所在;
与心怀狡诈、利欲熏心的奸猾小人混在一起,排斥压迫那些正直忠诚的贤人,这就是大汉末期之所以衰败覆灭的原因。
先帝(刘备)在世的时候,与我一谈起过去发生的那些事情,常常惋惜痛恨于汉桓帝(刘志)、汉灵帝(刘宏)的昏聩无能。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这些人都是脚踏实地、朴实纯正、恪守臣节的忠臣,希望陛下能信任他们、与他们多多交流沟通;只要陛下能接纳、任用贤臣忠臣,罢退、远离奸臣小人,那么大汉就克复有望了!
“我曾经只不过是一个在南阳种地干活的普通农民,能在这战火纷飞的乱世之中保下一条命就是我最大的心愿,从来没有想过要成为什么王侯将相之类的大人物。
先帝不嫌弃我低贱卑微,反倒放低姿态、自降身份、一连三次亲自来草庐中找我,就是为了让我为他分析分析当世的格局与发展。
我被先帝的真诚所打动,于是答应当他的左膀右臂,帮助他实现心中的理想。
后来历经四处转战奔波,在曹军的逼迫下,我奉命接下任务促成孙刘联盟;入川之时,我也是在危急关头接下命令,率兵西进助先帝一臂之力;最终帮助先帝即位登基、建立大业——至今已经过去二十一年了。
先帝知道我做事谨慎小心、思虑周全,所以他临终时把治理国政这一艰巨的任务委托给了我。
自从接受了先帝的遗命,我每天都尽心竭力地处理国事,生怕哪里做的不好,辜负了先帝对我的信任、有辱先帝的英明神武。
所以我五月率兵渡过泸水,进入寸草不生的南中之地,讨伐谋反动乱的蛮夷之人。
现在南方的叛乱已经平息,武器、战马、器具也都准备齐全,士卒们也都斗志昂扬、蓄势待发,是时候激励三军将士、向北进攻中原,把大汉的江山从曹魏手中夺回来。
我现在要做的就是让大家各尽其责、各司其职、众志成城、团结一致,扫除篡夺汉室的奸贼,复兴大汉的江山社稷,让我大汉朝廷重新回到原来的国——如果我能实现这一目标,也算是报答了先帝对我的赏识之恩,这也是我效忠陛下应该尽的本分。
至于辅佐陛下决策、帮助陛下纠错、进言献计出谋划策,这些就是郭攸之、费祎、董允的职责了。
希望陛下把讨伐国贼、复兴汉室的重任交给我,如果我没有完成这一任务,就请陛下治我的罪,也让先帝知道我没有完成他的遗愿、让他失望了;如果陛下听不到治国兴邦的良策忠言,那么就是郭攸之、费祎、董允没有恪尽职守,请陛下一定要严加惩处。
而陛下您自己也要注重自我提升、自我约束,培养更优秀更成熟的治国能力,多咨询精于政务、熟悉法制的贤臣,多听听群众们的批评建议以求砥砺改正,多看看先帝留给您的遗诏、常常反思——如果陛下能牢记这些叮嘱,就算是陛下对我的恩惠了,那么我也就能放心离开中央、发往前线。
现在大军即将出征,我看着这份表文不知不觉眼眶湿润、视线模糊,接下来也不知道还要说些什么了?!?br>
奏疏上交之后,诸葛亮便率领军队在沔水北部阳平关的石马山上屯兵。
诸葛亮任命广汉太守姚伷为丞相掾,姚伷向诸葛亮推荐了好几个能力出众的文武官员。
这一点得到了诸葛亮的赞赏,他说:“为国尽忠最重要的就是要推举人才,而推举人才的那个人首先就要有辨别他人才能和特长的能力。
如今姚先生推荐的人既有文臣又有武将,可见您是个勇武刚强与宽厚仁和并存的人才啊!这不就是人们所称的‘博才雅正’吗?
希望丞相府中的掾属们也都以姚先生为榜样,不要让我失望?!?br>
曹叡得知诸葛亮在汉中驻扎,打算发兵迎击诸葛亮,在下决定前先问了问孙资,孙资说:“当初武皇帝(曹操)征讨南郑、攻打张鲁,在阳平关展开交战,遭遇了险绝难行的山路、折损了大量兵力,最后也算是运气好,转危为安获得了险胜。
后来夏侯渊被刘备斩杀,武皇帝还要亲自出兵将被困在汉中的军队给解救出来,此后武皇帝多次感叹:‘南郑这地方简直就是天然的牢笼,这五百里斜谷道简直就是个巨型洞穴?!獠唤龅莱隽撕褐械厥葡斩?,还能体会到武皇帝成功将军队从汉中解救出来的欣喜之情。
就连武皇帝这样的军事天才,在看到蜀地那巍峨险峻的山峦,看到东吴江河湖海的天然屏障,都会选择绕开、躲避,他不要求将士们正面迎难而上,也不因一时怒火上头而冲动行事,知道自己打不过就选择暂避,也算得上是量力而行、知难而退了吧?
如果现在主动出兵南郑讨伐诸葛亮,行军道路是非常难走的,不仅要派出精锐部队、后勤部队,还要安排一部分人守卫荆州、徐州、扬州、豫州去防范东吴的袭击——这些人加起来少说也得要十五、六万人,而且还不止,因为后续肯定还要继续发兵增援、补充。
消耗如此大量的人力物力,天下老百姓是承受不了的,希望陛下能再仔细合计一下。
而且如果就这样冒冒失失的进兵攻打,那么诸葛亮属于防守方,您属于进攻方,您也知道,攻城的兵力就算成倍于守城的人数也不一定能将其攻克。
我认为,陛下只需要安排大将带着现有的兵力守住险要关隘,就足以震慑住敌兵了,汉军看到这架势绝对不敢轻举妄动;如此一来,无需动刀动枪、将士们也不用长途奔波,老百姓也不用累死累活的服兵役了。
我想,再过个几年中原地区人口繁盛、储蓄充沛、钱粮富足了之后,东吴和蜀汉自然而然就消亡殆尽了?!?br>
于是曹叡放弃了攻打诸葛亮的想法。
4.黄初元年(220年)魏文帝曹丕取消了五铢钱的流通,使得市面上的流通货币变成了布帛和米粮,时间一长,人们便开始动起了歪脑筋:为了获得更多利益,故意把粮食用水浸湿增加重量、故意用轻薄的布匹来以次充好。
即使这种行为被法律明令禁止,即使犯法的人要处以极刑,也无法阻止人们追逐这大量利润的脚步。
魏·司马芝等人在上朝的时候提出:“铸造货币进行流通不仅是为了国富民强,也是为了尽量不让老百姓触犯刑法,微臣认为如今应当重新流通五铢钱?!?br>
夏天,四月乙亥日,曹叡下诏重新恢复五铢钱的流通。
5.四月甲申日,曹叡在洛阳设立魏·宗庙。
6.六月,曹叡任命司马懿为荆州·豫州都督(负责管理军事),带着所部军队在宛县镇守。
7.冬天,十二月,曹叡册封贵嫔河内郡人毛氏(典虞(负责管理山泽物产)工卒毛嘉之女)为皇后。
在曹叡为平原王的时候,娶了河内郡人虞氏为平原王妃,后来曹叡即位,没有立虞氏为皇后,为了防止虞氏太过伤心,太皇太后卞氏专门跑去安慰她。
虞氏却完全没领会到卞太后的好意,她吐槽道:“曹家人向来就喜欢把一些身份低贱的女人扶为正室,谁也不敢对此说什么。
皇后管理的是内宫中的事务,皇帝管理的是朝中、朝外的政事,虽然职责不同,但从本质上来说,治理的规律和思路是一样的。
只可惜曹家从根儿上这件事就走偏了,一开始就出错,最后怎么可能会有好结果呢?大魏将来怕是会毁在这件事上了!”
由于太皇太后卞氏一开始并不是正室,而且出身也不高,这番话听在卞太后的耳朵里当然觉得阴阳怪气、含沙射影,于是很快虞氏就被赶出了洛阳,迁居到邺城宫殿。
8.太祖曹操、世祖曹丕都提出过恢复肉刑(黥刑、刖刑、劓刑、宫刑、死刑),但每次都是刚提出不久就因为打仗而搁置了。
曹叡即位后,太傅钟繇上书说:“应该重新使用汉景帝(刘启)时期的律令,本应处以弃市之刑的犯人砍去右脚;本应处以黥刑、劓刑、宫刑或者应当砍去左脚的犯人,按照汉文帝(刘恒)时期的律令所写,可以用剃光头发(髠刑)、笞刑(打板子)来代替。
按照这样的方式执行,每年可以保住三千人的性命?!?br>
曹叡把这一方案交给公卿大臣们商议,司徒王朗认为:“自从废除肉刑以来,已经经过好几百年了,现在突然一下恢复肉刑,恐怕会引起人民群众的恐慌。
就怕到时候老百姓还没搞清楚到底减轻了什么刑罚,我朝恢复肉刑的这则消息就先行一步流传到敌对势力那边去了,要是被敌国进行妖魔化宣传,那还有人愿意主动归顺吗?
如今最合适的做法,就是把钟繇提出的那些可以免去死罪的刑罚,改为髠刑(剃光头发),如果觉得这么做又太宽松了,那么可以增加犯人的服刑时间。
如此一来,既能够保住犯人的性命、让犯人感受到我朝的再生之恩,又让犯人承受了与罪行相符的惩罚,而且对外也不会因为肉刑的重现而出现影响不良的社会舆论?!?br>
当时在场的有一百多人,大多数都赞同王朗的观点,曹叡考虑到大多数人的意见,又想到目前还有蜀汉、东吴这两大敌对势力尚存,于是又一次搁置了恢复肉刑一事。
9.本年,吴·昭武将军韩当去世,他的儿子韩综罔顾礼法、私生活极为混乱,做了很多上不得台面的丑事,害怕被孙权降罪,于是在闰十二月,韩综带着自己的家人和部伍投降于曹魏。
10.当初,孟达投降曹魏的时候,深受魏文帝曹丕的喜爱,与桓阶、夏侯尚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后来,曹丕驾崩,紧接着桓阶、夏侯尚也去世了,孟达自知看不惯自己的大有人在,而靠山和后台基本上都倒了,于是一直对此惴惴不安。
诸葛亮完全拿捏了孟达的心态,便给他写了封信诱使他重新归顺于蜀汉,孟达也暗中盘算着归汉一事。
由于孟达与魏兴太守申仪之间有矛盾,这件事被申仪给泄露了出去;孟达得知自己的阴谋败露,更是惶惶不可终日,打算直接起兵叛变。
为了安抚孟达的情绪,魏·司马懿给他写了封信以示宽慰,孟达看着这封言语温和、态度和气的书信后,一时间也拿不定主意了,不知道到底应不应该发起叛乱。
看到孟达犹犹豫豫的样子,司马懿便赶紧调集军队,偷偷朝着孟达的方向进发了。
司马懿的部将们都说:“孟达与蜀汉、东吴之间相互勾结,将军您应该再观望一下再说吧!”
司马懿反驳道:“孟达这人不守信用,毕竟当初他背叛了蜀汉,现在他担心蜀汉不会真心接纳他,这正是孟达拿不定主意、下不了决心叛乱的时候。应该趁他犹豫不决时赶紧出手?!?br>
说完,司马懿下令军队全速前进,只花了八天时间就来到了孟达的守城之下。
蜀汉、东吴派遣将军带兵前往西城郡的安桥、木兰塞营救孟达,司马懿分出一部分兵力前去安桥和木兰塞迎击汉军、吴军。
早些时候,孟达给诸葛亮写了一封信:“司马懿屯兵于宛县,他离洛阳有八百里远,距离我有一千二百里远,就算他得知我要起兵造反,肯定要先向曹叡汇报消息,等他的信使一来一回怎么也得要一个月;就这么一来二去,我的城池早就已经固若金汤,各项军需物资也早就已经置办齐备了。
我所在的位置地势险要、四周都是悬崖峭壁,司马懿是绝对不会亲自来对付我的,如果曹叡派来的是别人,那我完全不需要担心?!?br>
过了没多久,司马懿就神兵天降了,孟达又对诸葛亮说:“从我说要起兵反魏开始,仅过了八天司马懿就到了,怎么如此之快?。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