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上帝的视角来看,古今历史大?;居幸惶跻烨さ娜松旒?,这条轨迹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总结的最典型: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此皆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
承天大任的人必定要经历世间的诸多磨难,才能有一番造化。这似乎成为了公式一般的成功逻辑学。
典型牛人在命运受挫时会追古抚昔,在上帝关上的那扇门上画一幅梅兰竹菊图,以张示我超乎命运之洒脱。而辛弃疾不然,面对命运的磨难他选择了一条不同以往的路,这也是为什么说辛弃疾是非典型牛人的原因。
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可是命运多舛,备受排挤。
二十三岁开始步入政坛的他,一心想要实现自己的报负。却处处受到打压(和其出身有关)。朝廷对这个生长在敌占区的高级将领是有防备之心的。
面对如此遭遇,辛弃疾没有踌躇不前也没有哀怨自怜(也和他出身有关)。
生于金人统治区的辛弃疾,从小见识的是人间生离。他的性格的养成绕开了两宋文化中颟顸软糯的泥沼,在少数民族那种粗旷的生存环境下,他仿佛直接汉唐,袭承了燕赵奇士的悲歌壮烈。这种气质在他的词作中可见一斑。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即使白发丛生,也要为了却君王天下事,夜夜梦回连营。命运的困顿有多深,他的抗争就有多坚决。
嘉泰三年,廉颇已老。六十四岁的辛弃疾被再次启用,任为绍兴知府兼浙东安抚使,年迈的老辛精神为之一振。第二年,他晋见宋宁宗,慷慨激昂地说了一番金国“必乱必亡”,并亲自到前线镇江任职。
那年两鬓斑白的辛弃疾登上临江而建的北固亭,望着长江对面的故国山河,回想自己一生报复、一生遭遇,写下了传唱千古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我毕业实习所在的城市就是镇江,千古江山的美誉实不过誉。
镇江任期不久,辛弃疾又一次因谏官的攻击被迫离职。但是随后,开禧三年秋,朝廷再次起用辛弃疾为枢密都承旨,令他速到临安(杭州)赴任。但诏令到铅山时,辛弃疾已病重卧床不起,只得上奏请辞。辛弃疾真的应了那句:大宋虐我千百遍,我待大宋如初恋。
就在那个断云依水晚来收的初秋,历经六十八个春秋的辛弃疾走到了人生尽头。临死大呼“杀贼!杀贼!”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