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市,小生活。
昨天闲来无聊,跑完步就去了趟阅读室。
看着很长时间之前就看过的书和杂志,就突然有了种恍如隔世的感觉。除了经济学人、哈佛商业评论、福布斯、彭博等这些商业气息很强的专业杂志之外,最吸引我眼球的,是有种似曾相识之感的孤独星球。
我想起了之前在家乡的小城里度过的那些岁月。虽不是车马都慢的日子,但每天的事情不多,节奏并不快。我每天有大把的时间能用来阅读,当然是在瞒着爸妈和老师的情况下。除了充满文学气息的书之外,我看的多是和旅游摄影、自然科普之类的杂志。每月一本,我都会定时到那个小摊上买回来。
科学美国人后来渐渐不买了,因为实在太专业看不懂,就只看旅游和摄影。但是我买的杂志很杂,现在也记不清都叫什么了,但那种翻开书页就能看到大千世界的感觉,却总也忘不掉。
上了大学之后,我不知道是因为在深圳的原因,还是我学商科的原因,一切变得很赶。学习的时候唯GPA论,就算偶尔想放松一下,也只是离学校最近的KTV和酒吧;放假了就算出去旅游,也都要赶时间,赶快拍完照片回学校准备各种考试面试...
好像我就与享受生活无关了。平时不会看图书馆里的各种专业杂志,放假回到家也再想不起来那个买杂志的小书摊和陪伴了我多年的杂志们。
直到昨天,因缘际会地我来到了没有人的阅读室,里面摆放着十几本孤独星球。
那是我第一次打开这个杂志。
孤独星球。我没有去查阅它的名字的来历,因为它带给我的感觉无需解释地就能填饱在某种程度上我灵魂的饥渴。
可能每一个旅行者,都是孤独的吧。也可能,人都是因为孤独才选择旅行的吧。
在路上行走的人,自己就是一个个孤独的小星球。他们相遇、碰撞,在贫瘠里各自开出一朵寂寞的花。再分别,相忘天涯。
可能我就是骨子里孤独寂寞的人,才会如此热爱。它是不断变换的,常遇常新,不会在某一个地方逗留太久的时间,来不及熟悉、来不及融入、来不及归属。总能以最美好的姿态,欣赏着表面的美景与风情,然后华丽的转身,奔向下一个人间天堂。
适度的热情与疏离,新鲜自由、陌生却不冷漠的一切,美好、沉醉。
一下子,好像停滞了两年的感觉回来了。我看见那个捧着图说天下的女生,冬日的下午,裹着棉被陷入遐想,阳光透过玻璃洒下来,像是马尔代夫的日落,又像是科罗拉多的日出。
我很感谢偶然,让我能有一次又一次发现不一样或是重拾内心的机会。千与千寻里面有一句话我视为珍宝,发生过的事情不会忘记,只是想不起来而已。我们经历那么多事情,有那么多的感悟和想法,都是镌刻进骨子里、流淌在血液里的东西,但我们要通过某些行为,适时地提醒自己,不要让他们被冷落的太久。
看完了几本之后,我感觉自己那颗躁动了很久的心,稍稍安静了下来。
我向往过很多种的生活,纽约曼哈顿的步履匆匆寸土寸金、台湾暖风下的清新文艺、西西里米色墙壁边的可望而不可即的浪漫爱情、撒哈拉漫天黄沙与落日的孤侠风骨... 既然现在不能立刻一一前往,那么就在摄影师的绝美定格下、在指尖翻动彩页间领略和陶醉于它们的美和卓绝。
每看完一本,就像去旅行了一次,身上的戾气、血液里的懒惰、心中的焦虑,都能得到不少的缓解。仿似深潜过海底、翱翔过蓝天,再回到身边的市井街区、才能仍热爱生活却不沾染烟火之气,才明白现在的努力,是为了以后更好的出去见见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