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雨天的周末待在家里,三刷电影《美丽心灵》。
《美丽心灵》是以20世纪伟大数学家小约翰·福布斯·纳什为原型的人物传记片,讲述患有精神分裂症但却在博弈论和微分几何学领域潜心研究的纳什,在妻子与朋友的帮助下,在自己强大意志力的克服下,数十年如一日的专注研究,最终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故事。
影片于2001年在美国上映,获得第2届美国电影学会奖年度佳片,并获得第74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等,豆瓣9.0分。
电影中,纳什在普林斯顿大学念研究生时,便发表了著名的博弈论,该理论虽只有短短26页,却在经济、军事等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一突破让他毕业后直接进入惠勒研究室。但就在纳什蜚声国际时,他的出众直觉因为精神分裂症受到困扰。
他的身边时常出现三个人:研究生时期就存在的浪子室友查尔斯,查尔斯的侄女,声称自己是国家间谍部门的老大威廉·帕奇。他开始长时间生活在幻想世界里,直到被带去医院接受精神病治疗。
治疗的过程很痛苦,药物治疗使他没办法正常生活,无法继续研究。妻子艾丽西娅面对着巨大的压力,一边工作,一边照顾刚出生的孩子和纳什。纳什二次病发时,差点害死了儿子,杀死了妻子。医生建议纳什回到医院接受新药物的治疗,可是纳什拒绝了,他想要靠自己战胜精神病。
之后的日子,他努力让自己适应团体生活,去到普林斯顿校园。在妻子的鼓励和朋友的帮助下,他慢慢走出自己臆想的世界,虽然走得很慢,但是他不停地走着。他开始一边在学校图书馆研究数学问题,一边在校园里给学生授课。终于,十几年如一日的努力下,他如愿以偿。
第一次看这部电影是在2015年,被影片中主人公的爱情打动,彼时电影原型约翰·纳什夫妇还在世;第二次看是2016年,那时的生活有些颓丧,所以对电影剧情颇有感触,觉得伟大的人都是历经风雨坎坷而涅槃的;而这次重温,却有了不一样的想法。
电影在香港上映时,片名被译为“有你终生美丽”。在一定程度上,这个名字更能让人一目了然。这个“你”,是纳什自己,是他的妻子艾丽西娅,更是他的朋友们。
纳什是广为人知的“用自己的精神战胜自己的精神病”的人,一个人要有如何强大的毅力,才能做到这个地步?伟大的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的生命总是伴随着传奇,然而在这传奇的背后,我看到的是: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只要你愿意走出来,会有许许多多的人给予你爱和拥抱。
人生是你自己的,如果你都放弃了,那还有谁能救你——这也是贯穿整部电影及纳什一生的基调
纳什是个英俊的男人,非常受女孩子的追捧。一群人闹哄哄的在酒吧,唯独安静坐着沉着思考的他最惹眼。然而他太古怪,过于直白的语言总是把女孩子激怒,令她们暴走。
他是个杰出的数学家,研究生时发表了著名的博弈论,年轻有为。但天才总是孤独的,他曾对幻想中的挚友查尔斯说,我有两个脑袋,却只有半颗心。学术上赏识他的人太多,但真正走近他的人几乎没有。
艾丽西娅是纳什的学生,以大方漂亮的形象出现在纳什的生命里。他们的第一次约会是艾丽西娅提出来的,那晚,在碧空繁星下,纳什握着艾丽西娅的手,指着夜空绘出一个个奇妙的图案。浩瀚宇宙就是纳什的江山,那一刻,艾丽西娅深深为他打动。
这个时候,纳什其实已经患病了。因为迫切地想要声名鹊起,他幻想自己为政府的最高机密工作。因为“工作”的特殊,“上司”不希望他建立家庭,但纳什拒绝了。纵然此时的纳什已经深陷于自己的幻想中,他却很清楚对艾丽西娅的爱,想跟她结婚。
纳什说,我试图去改善我的社交,但是并没有用,我的逻辑和表达常常不能让人接受。艾丽西娅言笑晏晏地说,试试我。也是艾丽西娅用心告诉纳什,别人不理解你没关系,我懂你就够了。
事实证明,纳什的选择是正确的——艾丽西娅对他的人生影响颇深——这也是纳什试着走出内心,去改变,去接触世界的第一步。
在经历了长期的药物治疗后,纳什开始偷偷地停药,这导致精神分裂症的再次复发??墒牵庖淮?,纳什很坚决地选择自我疗愈——他希望用自己的意志力一步步摧毁幻想,回归现实生活。他甚至想要赶走妻子,独自一人面对。
纳什并不确定自己能否成功,可是他毫不犹豫地去做了。在这之后,他尝试着回到普林斯顿校园,回到自己熟悉的环境,希冀更好地抵抗病魔。
心理医生说,得精神分裂症的人一般都是偏执的。事实上,偏执不仅仅是负面的。长期药物治疗或许能够使纳什变得正常,但是可能就不再会是头脑灵敏的伟大数学家了。正是这样的偏执,让他有动力赤手空拳与精神病作斗争,用强大的精神力战胜它。
曾看到一句话:其实一直陪着你的,是那个了不起的自己。是呀,失去自我的人又怎会在意别人为他的付出,更谈何从泥地里将自己拯救。
如乔丹·彼得森所说:
“你需要认清自己是谁,想要什么,愿意做什么,然后你就会发现,解决自己特有问题的方案是需要量身定制的?!?/p>
如何解决眼前的难题,关键还是自我。
爱情不仅仅是肉体的彼此照料,更是灵魂的朝夕相伴——这是影片中纳什站上诺贝尔领奖台最重要的原因
有一句特别俗套的话:每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总有一个伟大的女人。但古往今来,这句话几乎无法反驳。
无论是电影中的纳什还是现实生活里的纳什,他这辈子做的最重要的决定就是和艾丽西娅结婚。
纳什是人类智慧的巅峰,地位,名誉,权力,物质是无比充盈的,精神却是匮乏得可怜。幸而,他有艾丽西娅。从最开始的相识,到决定一起生活,直到最后陪伴纳什站在最高处,一直都是这个女人无条件的理解、信任、支持、鼓舞他。
我无法界定怎样的一个女人才能为人所佩服称道,但是看似柔弱的艾丽西娅却蕴藏着常人无法匹及的坚忍。
拥有一个天才却走火入魔的丈夫,腹中孩儿刚刚降临,事无巨细需要自己去打点,甚至要多打好几份工来维持生计。在纳什接受一年治疗以后,好友阿苏问她还能坚持下去吗?她说,慢慢的,纳什成了我内心最深爱的人,而我也成了纳什最深爱的人,我会为曾想离开他而感到羞愧。
但一个人的承受能力总是有极限的。艾丽西娅独自照顾嗷嗷待哺的孩子,照顾因服药而变得迟钝的丈夫,操持家业,莫大的生活压力积压多时,她意识到因为药物作用致使他们连正常的夫妻生活都丧失时,艾丽西娅猛灌了一杯冷水后,无助地打碎了一面镜子。四处飞溅出来的碎片,就像压抑太久受不住压力而迸飞的心。
可是艾丽西娅做的也仅是发泄而已,情绪过去后,她依然陪伴在纳什身边。
感情的交流,心灵的沟通都是双向的,有回应的才是能继续下去的。一段好的感情,不可能只有一个人的苦心经营,那样的结果只会更糟。当纳什发病,艾丽西娅因害怕而在雨夜开车离开时,纳什冲到了车前,他告诉艾丽西娅,那些是假的,他知道,因为那个小女孩儿一直没长大。明明已经在失控的边缘了却硬生生将自己的神志拉回来,那种力量大概就是爱吧。
当纳什真正去面对病魔,去直面生活时,那些幻想的人物总是挥之不去,让他在大众面前丑态百出又深感无力。艾丽西娅鼓励他,对他说:
你知道什么才是真的吗?你,我,还有这里(指着心脏),这才是真的。说不定能让你从梦里清醒的东西,并不在大脑里,而在这里。我需要去相信,非凡的事情有可能会发生。
说着重重地抱住了纳什。
艾丽西娅爱纳什,她殷切希望丈夫能恢复正常,不希望他这么痛苦地过一生;纳什爱艾丽西娅,所以他选择直面病魔,选择忘却虚幻的泡沫,回到妻子的身边——的确,纳什是个毅力非凡的男人,但谁能够否定爱情在他心里的分量呢——这也给予了他无穷的力量。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独行侠注定是无法成功的,哪怕获得诺贝尔奖的纳什也是如此
1994年,诺贝尔奖得主揭晓前,组委会秘书提前来见纳什。那时候,纳什已经是个头发花白,有些蹒跚,头脑却依旧灵活的老教授,在母校普林斯顿大学授课。那些臆想中的朋友依旧会出现,总是静静地在远处注视着他。有时候会不忍想去跟他们说话,但每次都克制住了。他说,他们是我的过去,其实每个人都曾被过去缠绕。
组委会秘书表明自己的来意,纳什说:
“哦,你是来看我是不是一个疯子,会不会在台上领奖的时候脱光衣服跳公鸡舞。其实我真的是一个疯子,你看我是不是有点憨呆。”
如果没有纳什自己强烈想要恢复的意志,并数十年地坚持,如果没有妻子艾丽西娅的激励与照顾,如果没有昔日的校友,朋友始终相信他能康复,并支持他在大学校园里研究与工作,也许纳什就等不到这一刻。
与组委会秘书的会面在普林斯顿大学的咖啡馆里。几十年前,在他还是研究生的时候,纳什曾在这里目睹了一位诺奖得主被所有人赠予钢笔。教授告诉他,那支笔代表会员们肯定了他的终生成就。白云苍狗,数十载后,这里的所有人向他赠予了钢笔,肯定了他的一生。已变成一个可爱老头的纳什,咧开嘴笑笑,他说,这真是意想不到的。
诺贝尔颁奖典礼上,纳什发表感言:
“我一直以来都坚信数字,不管是方程还是逻辑都引导我们去思考。但是在如此追求了一生后,我问自己:‘逻辑到底是什么?谁决定原由?’我的探索让我从形而下到形而上,最后到了妄想症,就这样来回走了一趟。在事业上我有了重大突破,在生命中我也找到了最重要的人:只有在这种神秘的爱情方程中,才能找到逻辑或原由。今晚我能站在这儿全是你的功劳,你是我成功的因素,也是唯一的因素。谢谢你!”
当年他决定重新走入人群却因为病情发作而受到异样的目光时也曾胆怯过,是艾丽西娅说“明天再试试”;当他被所有人拒绝,在校园里被学生嘲笑踉跄的步态时,曾经挑衅他的同窗慷慨伸出援手,为他在学校里谋了一席之地,并时刻关心着他。
纳什伟大吗?是的,伟大??墒敲挥刑焓挂谎钠拮硬焕氩黄挥芯墒迸笥盐虑榘镏?,怎么会有那个收到雷鸣般掌声,被世人仰望的诺贝尔奖获得者纳什呢?
孤雁终究会迷失方向,孤狼也抵挡不了成群的敌人,踽踽独行的人难免会迷茫。
写在最后
《美丽心灵》这部电影虽然只是一部人物传记,可是从主人公的一生里我看到了荣光,也看到了不堪。纳什是数学天才,他把一生的注意力都放在研究上,但是他很清楚,如果没有妻子和朋友的帮助,他早已不是他。
所以,这一生里,纳什都在尽力改变,不让自己被困在心灵的桎梏中。结婚生孩子,治愈自己,努力过正常人的生活,无一不是他的回馈。
所以,纳什影响世界和人们的不仅仅是他的著作和理论,更重要的是他传奇的一生中与宿命斗争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