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来自昼夜厨房与爱,却囿于江河山川及湖海
我们这些人,看起来活得普普通通,脑子里打的算盘却是最精明的,后者往往是前者的原因。
我们一边眼红着高晓松的“远方的田野”,一边深深地明白这种“田野”并非普通人能经历得起的。我们想要的“田野”是梁朝伟式的“烦闷时搭班飞机去伦敦,在广场上喂鸽子”。在消费时代,这种“田野”所制造的精神愉悦要么出现在梦境和幻觉之中,要么就必须建立在富足的物质基础上,否则就是贫瘠的“荒原”。这就是当代人的困境,渴望鲍鱼熊掌兼得,然而没有条件也缺乏勇气,明明“来自昼夜厨房与爱”,却“囿于江河山川及湖?!?。
因此,陷在“眼前的苟且”的肉体需要一个精神寄托来存放“向往田野”的灵魂。这时候,随着麻油叶的异军突起和《中国好声音》第三季张磊的夺冠,以“流浪”、“理想”、“诗意”为标签的民谣及音乐人逐渐进入大众视线。
民谣界的传说赵已然,界内对他的普遍评价是“说一句牛逼都显得轻浮了”,与这毫无争议的高评价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他困窘的生活处境。2014年,赵老大被查出癌症,一贫如洗的他,医疗费也堪忧,大部分靠捐款和借钱。他早在2002年的自述里似乎已经预示了悲情的未来:“我本该是一名化学教师,阴差阳错,不幸做了鼓手。十多年来,不求上进,碌碌无为,从没有过工作,后以借钱为生。因为我越来越没钱,以至于常常被迫求告家人,艰难度日。”物质生活的匮乏与身世的悲剧性给他抹上了一层传奇色彩,以至于在听闻他的故事后,人们争先恐后地去朝拜他,赞美他,不曾听过他唱歌的人点评他:“做民谣本该就如此纯粹,不商业,没有杂念?!?/p>
在人们强硬地给赵老大定义成“为了理想牺牲生活的人”的同时,他们未曾实现的“远方”情怀在其身上达到了高潮。紧接着人们又轻舒了一口气,把赵老大的例子引以为鉴,他们在私下耳语,你看,理想主义就是这么惨。情怀与商业成为了二元对立的东西,情怀必须高于商业,商业必须远离情怀,不然就是投机,就是功利,就是不“纯粹”。赵已然是个极其纯粹的人,所以他是伟大的,但这也是他生命中最无奈的部分。
在独立音乐圈,不断地发生着叫好不叫座的事情,大部分乐队死于职业化后的资金不足、入不敷出。大连的Herz酒吧,滨城唯一的livehouse,陈粒在这里举办她的第一场全国巡演时为捉急的现场效果感叹道:“这间酒吧是惘闻的吉他手开的。像惘闻这么注重表演质量的乐队也难以开出音响质量满意的livehouse,地下音乐真的很艰难?!?/p>
一些人喜欢民谣未必是因为它的音乐性,而是着迷于民谣其背后所暗示的漂泊、困苦、迷茫等等,从而把民谣的表达形式局限在了一个单一乏味的框架里,因此他们也并不会去刻意改善民谣缺乏市场的现状,也不关心独立音乐人缺乏体面的生活,反而隔岸观火,歌颂那些一个个要音乐不要生活的传奇。也因为这样,他们通过歌词,虚幻地满足了自己的“自我实现”,他们只是为自己开心,却不为音乐人们考虑。音乐人认为自己的音乐的到了共鸣,但这种共鸣并不能带来什么实际利益,反而是朝商业化发展的阻力,而大多数独立歌手却也同样渴望一个体面和有尊严的生活。
在音乐人被乐迷的“情怀”困住的情况下,一些机智的音乐人看到了发展方向,他们开始收编“情怀”,将“情怀”纳入商业版图。这些年轻一代的音乐人在自己身上挖掘了其他的个性特征,微博时时更新自己的动态,与歌迷互动频繁,他们的微博满篇段子,不见节操。另一方面,他们在歌词中写下所谓关于成长、爱情的痛苦,以此来彰显其音乐的复杂性与深刻性,他们把情怀的商业性开发到了极致,而乐迷们很吃主动贩卖情怀这套。因此他们受到乐迷和市场的热烈欢迎,有些人甚至将演出开到鸟巢。
第二季《中国好歌曲》,马条叔的出现让我几乎落泪,民谣歌手参与选秀节目,是很容易受乐迷非议的,但是马条坚定说:”今年我的儿子出生了,我想让我儿子看看,他爸爸到底在干什么?!澳歉龀蹦慊广露诔蹩轳迹以缫亚榧0卟?的马条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家庭归宿。这才是民谣的初心,不谈表现形式也不可可以卖弄,不谈其后天附加的种种属性,而是真正为自己的生活歌唱。
马条作为老前辈表现出来的包容也让我安心:
“我这一次见到很多年轻的小孩,作品很有感觉。别倚老卖老,赶紧多做一些作品,是骡子是马,大家都拉出来遛遛,我就喜欢这种状态。大家的意识形态才会往上走。我们有时候是活在自己的内心世界里,不够谦虚。一遇到点问题,就说‘丫不朋克’。"
马条在四十多岁时展现出了他的开放和包容,我们又什么时候才能有几分诚实地面对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