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生活的老一辈人,没有不劳动的,年轻时候的他们,不过为了过上好日子而劳作,然而一辈子如此辛劳,与土地的关系也就不仅仅是为了生活而已,而是建立了一种必然的融入血液的真正劳动者的本色,那几乎是命定的一种生活方式了,就像母亲,由于年岁已大,身体又不好,我们都说辛苦了一辈子了,就不要再下地劳作了,然而,每次的苦口婆心,也不过是白忙活,最终还是惹得母亲不高兴,还是每天照样辛劳。
这次回到农村,再次参加劳动,说实在的,觉得自己已经远离了土地已久,对曾经农民之子的自己好像也已经对农活有点嫌苦怕累的了。也许,是毕竟十多年的在外上班,与农村生活疏远了,与农村的生活方式——下地劳作也自己就疏离了。正如00后一代,几乎可以说是出身农村,也已经与土地无关,自然也就没有对土地或劳作的那种痕迹,更不用说长久的农村劳动生活所建立的对土地涂油的情感了。对于,他们而言,几乎可以说假农村人——因为不劳动而四肢不勤,因为远离土地而变得五谷不分,这对一个00后的农村一代而言,一点都不奇怪。我曾经说过,父母一代真正生活农村一辈子自已劳作为生的农民离去后,也许,中国真正的农民就基本没有了,而我辈人也许算得上半个农民,因为一般是农村生活劳作的经历,另一大半生活基本是外出务工,远离农村走进城市流浪罢了,如此对农事已渐渐陌生,甚至也开始染上了一些假城市人的不良作风,比如说怕苦怕脏怕累,甚至逐渐看不起农民,说白一点就是忘了本。
然而对于母亲的劳作,她其实不是为了挣钱了,主要是一辈子的劳动养成了勤奋的习惯,也自然就有了自力更生自给自足的劳动者的生活方式。一旦闲下来就不知道怎么样过日子,连手脚都不知道怎样摆放,好似整个人儿丢掉了魂似的,父亲在世时,曾经和母亲一起到城里帮我带小孩月两年左右,到了城里的那两年的日子,脱离了田间地里的劳作,整个人似乎傻了一样,在城里有失去了在村里的人际圈,连语言都是个问题,整体连说话的人都没有,本来就不爱言语的他,更是整体坐在家里看看电视,有时候带着孩子出去逛逛,因此,手脚都肿了,自己调侃自己说,我们就是些苦命的人,离开农村闲下来就不对劲了,非得每天到地里背着锄头挖挖才舒服的。现在父亲走了,母亲的生活也是如此,本身自己也知道一辈子劳作的苦,但是离开了劳动,就不知道如何过日子了,整个人都视乎闲置下来,日子也就没有滋味了,因此,对于母亲他们这一代人而言,劳动,真正是他们的一辈子集聚而形成的魂,这就是真正的农民或劳动者的本色??嘤肜塾朐啵杂谒嵌裕巧钣τ械淖涛?,也是生命不改的本色,劳动,或者说与一辈子土地建立起的关系,是融入血液或骨髓的,这一点,我们后辈人是很难理解的,因为我们对劳动或对土地的认知就是与他们南辕北辙大相径庭的。正如当代读书人口口声声念着:“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但是仅仅是把它当文章来读,或者即使能理解始终意义,却没有能也无法真正从劳动者的角度对劳作不易以及对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的本质了。所以,劳动者身份的褪色,或许才是我们对今天很多诗文读不懂的根本原因,因为我们当下的人与土地的疏远,对劳动的厌恶,已经使我们与土地和建立在土地上劳作产生了真正的隔阂,这样的隔阂让我们没有真正进入诗文内容的真实情境,无法建立联系或产生共鸣与共情了。
所以,劳动,真的不仅仅是强身健体,更是增智益情的,不必说是从生存能力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也不必说我们对劳动成果的珍惜与爱护,单说我们对诗文内容的理解,对经典文化的共情这一精神的赏析与品位,就是必须亲身参与才能体味各种滋味以及深入其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