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读书,读书不仅是爱好,更是我的生活。
我喜欢叔本华所说:只有自己的根本思想,才会有真理和生命力。
今天,谈我的读书故事,聊一路的读书修行。
改变,迷途
从喜欢读书到享受读书,前路并不平坦,磕绊一个接一个。
我常常买书,买的也总比读的快,看着桌上的书越堆越高,我想着,是我读的太慢。
于是乎,我练习阅读速度,几种速读方法练来,并没有魔力降临,好读的书更好读了,难啃的书依然寸步难行。
我投入时间,读完了一本又一本书,但隔了几天,脑中还是空空,我想着,是我消化不良。
于是乎,我寻求各种精加工知识,每天听书、周周刷课,并没有什么起色,知识的流量多了,但留下的还是这么点。
我学以致用,在书中,看别人总是轻而易举,但现实中,改变自己则是举步维艰,看着总停留原地的自己,我想着,是我遇书不淑。
于是乎,我开始买更贵的知识,找更好的方法,变化的,是腰间的钱包,不变的,是内心的焦虑。
我努力读书,越努力越焦虑。精力和金钱的消耗还是其次,我开始怀疑读书,我怕成为不想成为的自己。
焦虑来自理想和现实的落差。
宁静的午后,舒适的咖啡馆,摊开一本本书,展开心灵的门扉,沐浴着知识的阳光,期待是美好的。
杂乱的小窝、拥挤的地铁、嘈杂的公园,与一个个文字搏斗,没有茶香,没有阳光,有的只是孤独的苦行,现实是骨感的。
自古,谈读书的结果,尽是美好,书中自有黄金屋,说读书的过程,满是惶恐,头悬梁椎刺股。
心错位了,怎会不焦虑?
幸好,还可以师法先贤。
读书的焦虑不是一夜降临,而是一寸寸长大,抑制住焦虑的生长,是破茧的起步。
瓦茨拉维克在《改变》中写到: 问题的解决之道往往是问题的来源。
好比治疗心理疾病,用了外科的方法,效果不会好,病没治好,还继续乱投医,只会使你更糟。
方向错了,加大投入只会不断放大问题。要解决问题,除了聚焦问题本身,更要反向审视你曾经的解法。
读书更是这样,学会读书,你得先弄明白面临的问题。
马奇在《经验的疆界》中说:学习在三个层面同时发生:学习做什么、学习如何做、学习期盼什么。
学习之难,难在多个问题的纠缠交织,一刀切不出天明,只能抽丝剥茧,分而治之。学什么、如何学、为什么学,来回切换。
他说,别再去寻找什么最优学习方法了,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焦点,聚焦错误,催生落差,这是焦虑的来源。
走出迷途,要对症下药。
从被动读,到主动学
书看不完,怎么办。
行动不利时,首先想到的是反向行动,书看不完,反向是快点看,一目十行。
就好像在黑客帝国里,每个人脑后都有一个接口,插一根线就能吸收知识,但是这只是科幻,真实世界并没这个接口。
阅读时,输入的只有视线中一小块区域的文字,处理时又受工作记忆的制约。在单位时间里面输入的信息有物理限制,世界上并不存在快速输入的方法。
无法提高绝对速度,那要如何更快呢。这时候需要转移焦点,不再聚焦在怎么学,而是聚焦在学什么。
读少点,读重点,自然就快了。
阳志平老师的抽样阅读法,借用了统计学的思路,找准问题,不断抽样,逼近解答。当问题解开,你记住了答案,也记住了求解过程。
了解书是怎么写的,明白作者的意图才能抽样准确。
常见的阅读品类是非虚构的畅销书,这类书的套路是先有1-2个关键概念,再围绕其展开。
关键概念往往简短,并反复出现,比如说《深度工作》中的深度工作 ,《原则》中的形成自己的原则。抓住关键概念,反向展开阅读,事半功倍。
具体地说,多看看书的边角料:
1.看书名、目录:有一个词反复出现,基本就是核心。
2.看序言:相信有了好东西,作者会拿来显摆,找找蛛丝马迹。
3.看书评:借助专家的力量来寻找。
一旦找到了关键概念,就把握住了书的主干,书就立体起来了,接着沿着脉络提问:
- 概念的解释:是什么,不是什么,有哪些组成,作者是如何发现的。
- 概念的引发:是如何被引发的,比如闲暇时如何引发深度工作。
- 概念的应用:发挥什么作用,可以怎么来用。
扫视一遍目录,把每个章节和问题对应起来,哪个部分你最感兴趣,阅读就好。
有小伙伴会疑惑,这个法子挺抽象,会不会很难。
大脑爱解谜,你只要一步一步来就好,行动自然会带动下一个行动。抽样阅读不但节省时间,而且还原了作者的意图,更接近真实的理解。
推荐你找家书店,抽样一批书,你会慢慢找到感觉。
这是阅读的启动,书读不完,问题不在怎么学,而是学什么,从被动读,到主动学。
小卡片,大门道
读完了,但记不住,怎么办。
背单词,只是单单读上几遍,你不会记住多少。你需要背的更主动,默写、做题、背诵。
读书也是一样,读一遍记不住,再读一遍,也差不多。
认知科学家 比约克 发现,存入记忆容易,提取出来会不容易;反之,如果你有些吃力地存入,那么,提取会更牢。
学习时,越舒服,效果越差,越艰难,效果越好。知识和食物不同,精加工反而阻碍吸收。
聚焦在学什么,去寻找更好消化的产品,会让人舒适,学习效果却往往适得其反。
也要看到,提高难度,会损耗动力,你需要补一些能量。这时候,聚焦在为什么学,用目标制造引力,牵引着你向前。
目标可大可小,小目标比大目标更好,给大家推荐的小目标:写卡片。
在阅读的时候给自己提个要求:读完后写几张卡片。
实物卡片,巴掌大小,写不了多少文字,可以随时携带。
具体写什么呢。
从摘录金句、人名出发?;匾湓诶锶媚阌∠笊羁痰挠锞浜腿宋?,描述出来。
再写点反常识,看到一个知识和常识不同,请千万珍惜,把写下来,这是锻炼思维的机会。我们喜旧,而厌新,爱看认同自己的观点。问题是你忽视了其他的,只盯住自己知道的,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比如说今天讲了不少反常识,请控制「这个人在胡说八道」的冲动,不妨先写下来,慢慢品。
最后是术语,新术语总是比较费解的,单纯用文字如果费劲,可以发挥空间思维,用图示来理解。
认知科学家 威廉汉姆说,记忆是思考的灰烬。
记忆不是刻录的,而是构建的,卡片是轻量的火炉,低成本,好上手。
说到构建,会不自觉想到知识体系,卡片也是构建知识体系的钥匙。
制造体系要大量知识,但大脑一下子装不下这么多,你可以安放在卡片上。
卡片让思考可视,一张张卡片铺在桌上,你会产生联想,涌现体系。
读完书,记不住,不是降低难度,而是给自己设立小目标,聚焦在为什么学。
读书是一场爬坡,每一张卡片都是台阶,与其期待记住书本,不如生产更多的卡片。
行动没有边界
记住了知识,依然用不好,怎么办?
是不是韩寒如所说:知道那么多道理,却仍然过不好这一生。
用不好,你是不是在怀疑方法。做不到,你是不是在怀疑自己。
但这忽略了,知道和做到之间有一道鸿沟,前者是大脑在发挥,后者是身体在作用。知识从大脑中融入身体,唯一方法是行动。要聚焦在怎么学,沉下心,迈开腿。
条条大路通罗马,但如果不断变换道路,反而真的到达不了。
确立目标、寻求导师、根据反馈不断改进,从小工到高手。
现实中,行动有阻碍,没条件,也存在压力,但哪怕情况再坏,你依然可以行动,你还有思维的自由。
哲学家丹尼特,在《心灵种种》中提出人和动物的一个根本差别:动物只能通过行动来学习,人还能通过思维来学习。
电影《黑客帝国》中,尼奥可以做任何想做的事,还不用承担现实的后果,这就是思维实验。
思维实验的方法很多,我常用的是时光机。
学到一个知识,回忆一下,在过往的经历中有没有类似的场景,当时是如何来行动,如何来思考的。
假设拥有一台时光机,如果时光倒流,再给你一次机会,会如何去思考,你会如何行动。
通过来回的时光穿梭,知识默默地融入身体里去。
思维实验的载体是故事,足够生动地描述,是为了生成故事,故事会全面调动大脑。
思维实验里,一切都有可能,如果连想都不敢去想,你怎么可能真的去行动。
我是个自律星人,背后的秘密是连续600多天的语音写作。有朋友问我,几百天写下来,不会才尽么。
并不会,我并不是在记录生活,而是在思维实验中创造生活,生活有无限的可能。
改变来自持续不断的行动,既可以在现实中,也可以在思维里。
聚焦在怎么学,行动没有边界,知识终将融入身体。
读书的修行
书读不完,不是读的慢,而是读太多,用抽样来读,从被动读,到主动学。
读完了,记不住,问题不在输入,而是输出,以卡片为目标,构建你的记忆。
记住了,用不了,不是怀疑意义,而是聚焦行动,死磕细节,不仅知道,而且做到。
这我的读书生活,也是我的心中修行,但愿给爱读书的你一点启发。
费了这么些劲,总忍不住想,学了这么多,有什么用?
我想到了马奇所说:如果只在不被辜负时去信任,只在有所回报时去爱,只在学有所用时去学习,那么就放弃了人之为人的特征。
为什么要有用,人之为人的特征是,你可以自己评价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