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历史剧《大明风华》中讲到,明成祖朱棣病逝在了在外出征战的途中,死前欲传位于汉王朱高煦。在其驾崩后,太子党人内侍于深夜急召杨荣、金幼孜秘密商讨,决定暂时隐瞒皇帝驾崩的消息,秘不发丧。
因为朱棣驾崩于七月,正值炎炎夏日,他们为了封锁消息,用咸鱼掩盖朱棣尸身的腐臭,并且派人秘密回京向太子朱高炽报丧,使得太子顺利登上皇位,完成了皇权的交接。
那么在真实的历史中,这一段是否如剧中所演呢?
移花接木
在历史上,确实有皇帝驾崩以后秘不发丧,用咸鱼掩盖尸身的事件,不过却不是明成祖,而是秦始皇。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于第五次东巡途中在沙丘宫驾崩,临死前留下了遗诏命长子扶苏回都城咸阳主持葬礼,继位为帝。不过这一道遗诏还没有发出去秦始皇就驾崩了,于是遗诏便落到了宦官赵高的手里。
赵高和扶苏不和,和秦始皇的幼子胡亥十分亲近,于是他便说服了胡亥和丞相李斯,密谋矫诏用秦始皇的名义赐死了扶苏,扶持胡亥继承了皇位,是为秦二世。
当时为了不使阴谋败露,他们对秦始皇也采取了秘不发丧的措施,让出巡的车队继续摆出出巡的架势,按照原计划返回咸阳,作出了秦始皇还在世的假象。为了掩人耳目,他们命人买了许多鲍鱼装在车上,混在车队里,掩盖住了尸身的腐臭味。后来得到扶苏已经自杀身亡的确切消息之后,胡亥、赵高、李斯这才命令车队日夜兼程,迅速返回咸阳。
遂从井陉抵九原?;崾睿党?,乃诏从官令车载一石鲍鱼以乱之。从直道至咸阳,发丧。太子胡亥袭位?!蹲手瓮?/p>
这一事件在历史上被称之为“沙丘之变”。这三人对秦始皇秘不发丧,主要是为了保住自己的高官厚禄而谋朝篡位,最后三人也都没有得到善终。
赵高自己也有想做皇帝的白日梦,他先是诬陷李斯勾结反贼令其腰斩而死,然后把朝中对自己有威胁的大臣和宗室子弟屠了个干净,最后又把胡亥给杀了,等到准备登基的时候赵高发现自己已经天怒人怨,满朝文武无人支持,只得又选了个傀儡皇帝子婴即位,最后被子婴设计一刀捅死了。
朱棣之死
在历史上朱棣死后确实也是秘不发丧的,但是并不是如《大明风华》中所演。
《大明风华》中和《明史》中主要有两点出入,第一点是并未使用咸鱼掩盖尸身,第二点则是朱棣死前并未传位于汉王朱高煦。
1424年,即永乐二十二年七月十八日,朱棣于北征回师途中的榆木川病逝。朱棣驾崩以后,太监马云不敢宣扬,而是秘密地将消息通报给了朱棣的近臣大学士杨荣和金幼孜。经过商议,两人一致认为皇帝驾崩的消息不宜外泄,因为当时明军北征和蒙古交战,榆木川距离京城遥远,离敌境十分近,皇帝驾崩的消息一旦传出,一来将士们军心受挫,二来万一敌军趁机偷袭就麻烦了。
但是七月正值炎炎夏日,他们同样遇到了尸身腐臭的难题,于是杨荣和金幼孜商议了一个方法。他们命人将军中的锡器收集起来熔成了一具椑棺,将朱棣收殓了,这样腐臭就不会外散被人察觉。他们又将匠人杀之灭口,然后将椑棺放在御辇上,每天早晚照常上膳,再命大军继续朝京师进发,同时又派人密报太子,使得太子朱高炽掌控了局面。
辛卯,崩,年六十有五。太监马云密与大学士杨荣、金幼孜谋,以六军在外,秘不发丧,熔锡为椑以敛,载以龙举,所至朝夕上膳如常仪?!睹魇贰?/p>
而汉王朱高煦和赵王朱高燧在历史上确实有过夺嫡之心,但是此二人在朱棣驾崩之时已经对太子没有威胁了。汉王朱高煦因为想要夺嫡而犯下了不少事,在永乐十五年就被剥夺官服圈禁了起来,后来又被赶往山东就藩了。赵王朱高燧在永乐二十一年的时候趁着朱棣病重,企图毒杀朱棣再矫诏即位,后来被人告发差点被处死,最终虽然逃过一劫但是却也遭到弃用无权无势了。
结语
虽然同样是对皇帝秘不发丧,但是真实历史上朱棣死后大臣们隐瞒死讯其实是出于对朝局安稳的考虑,只不过《大明风华》通过了影视剧的艺术加工,给移花接木上了秦始皇之死的剧情,最终又衍生出了一场夺嫡之争的戏码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