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旨,最后问你一次?!?/p>
“今年入冬以来为什么不下雪?”
如果能为皇帝弭谤,身为东厂提督太监的冯保,是不会愿意打死周云逸的。但同理,如果眼前的周云逸执迷不悟,打死他,同样也是弭谤的一种有效手段。
很遗憾,冯保又听到了那番心惊肉跳的话,不识时务的周云逸依旧在口出谰言。
“宫内开支无度,阁衙上下贪墨,国库空虚,民不聊生,这是上天示警!”
杖毙周云逸
上天示警!这样大逆不道的话,就是在明晃晃的直指圣上了。
在嘉靖朝,这是最大的忌讳!
既然如此,冯保也就不再留情,他长叹一口气,双脚站成了内八字,对行刑的四个太监说道:“廷杖吧?!?/p>
“这是死杖的信号!”
腊月二十九,东厂提督太监打死周云逸,本是一件不经意的小事,却意外被推上了朝局的风口浪尖。这个结果,是冯保当时想不到的。
所以,直到次年(嘉靖四十年)的正月十五,查出周云逸的后台,就一直是「严党」攻击清流党的主要借口。
正月十五,天降瑞雪,满朝大臣都“知道”这是嘉靖的精诚所至,是上天皇帝的爱民之心感化的结果。
最重要的是,这场大雪,证明了周云逸是在满口胡沁,所谓“上天示警”纯粹是子虚乌有。
嘉靖四十年的御前财政会议,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召开的。此时,嘉靖的心情不错,严嵩父子成竹在胸,只有以徐阶为首的清流们惶惶难安。
严嵩父子已经打定了主意:不管是谁,敢在这次御前会议上别有用心的发难,都要将他们打成周云逸的后台,定性为暗中攻击皇上的主谋。
“将他们「立斩」在御前?!?/p>
一直以来,这都是他们屡试不爽的武器,任何不利于自己的言行,只要引导到嘉靖头上,就相当于把有不良企图的人引向了灾祸与死亡。
果然,在御前财政会议上,徐阶、张居正、高拱三人,虽然处处大义凛然的算财政账,但其居心无一不是在指向「严党」的贪墨。
换句话说,他们试图趁着这次对簿御前的机会,在嘉靖帝面前试探性的倒严!
所以,好好地一场御前财政会议,本质上却变成了「倒严」与「反倒严」的政治斗争。
在与高拱、张居正的争论当中,严世蕃明显占据了下风,所以在严嵩的事先授意之下,他开始把话题往皇帝身上扯。
“我就知道你们算来算去就为算到皇帝头上!”
而不出所料,这招一使出,向来咄咄逼人的高拱便有些乱了方寸,言辞之间有了明显的失态。
“小阁老,你要杀人,干脆直接动手就是。用不着这样子欲加之罪!”
这样一来,暗斗就变成了明争,这不符合清流党试探性「倒严」的宗旨,所以作为清流领袖的内阁次辅徐阶,马上出言化解了两人之间的这种戾气。
然而,精舍里的嘉靖帝尚没有表态,架还得接着吵,吵着吵着就扯出了死了的周云逸。
“奸臣自己跳出来了!”
“高拱是一个!还有张居正!”
“我看你,还有一些人就是去年腊月二十九周云逸诽谤朝廷的后台!”
这是要杀人了!严世蕃终于还是祭出了最后的杀手锏,杀手锏一出,任何人都不敢再多说话了。
周云逸后台
一切只能点到为止!
点到这里,就相当于摊牌了,只能等着嘉靖帝表态。
因为严世蕃的这一番话,不管是徐阶,还是高拱、张居正,任谁都不敢反驳:
如果你说周云逸没有后台,就意味着他诽谤朝廷的话都是实情;如果你说周云逸有后台,清流党就自然而然变成了始作俑者;如果你说周云逸胡说八道,就意味着否认了严党贪墨的事实。
所以,一方面是为了自保,一方面是为了日后真正的「倒严」做铺垫,徐阶三人只能沉默。
接下来要做的,就只有等,等嘉靖帝宣布最后的赢家与输家。
然而,一番“死一般的沉寂”以后,等来的不是嘉靖帝的“宣判”,而是一首诗,一首唐代诗人李翱的《问道诗》。
“练得身形似鹤形,千株松下两函经。
我来问道无余说,云在青天水在瓶?!?/p>
在场的各位都是人精,尤其是严嵩,很快就从中体会到了皇帝的旨意。他明白,皇帝要杀的人谁都保不住,皇帝要用的人谁也倒不了。
他很快就意识到,这一次挥出去的刀要砍空了,不快速收回来,反而可能会伤到自己。
所以,面对嘉靖帝的询问,他只有快速的改变说辞,收回了对徐阶等人的杀意。
“回皇上,这里没有周云逸的后台?!?/p>
对此,嘉靖帝是十分满意的,老严嵩一直都能体察他的用心,这也是也一直离不开严嵩的原因之一。
至此,关于周云逸的案子,算是有了正式的结论与定性。
周云逸没有后台,“云在青天水在瓶”,大家各自做好各自的事,没有谁是奸臣。
从此以后,周云逸的事情就正式翻篇了, 不会有任何人再敢拿出来说事。
但,这只是嘉靖帝的制衡之术而已,周云逸真的没有后台吗?
周云逸在进言的时候,说“阁衙上下贪墨”,从表面上看,并没有刻意的去针对任何人。毕竟在内阁之中,「严党」和「清流党」的势力参半。
所以看起来,周云逸确实是个一心为公的纯臣,并没有参与到党争中去,更没有受到任何人的指使。
但事实上,这正是徐阶等人「倒严」惯用的伎俩,适度的自污,不过是在明哲保身。
而那位「纯臣」周云逸,实际上正是徐阶等人推出的“探路石”,也是必要时可以牺牲的替死鬼。
试探性倒严
嘉靖三十九年的巨额亏空,以及接踵而来的天灾人祸,让「清流党」人嗅到了「倒严」的机会。
因为站在嘉靖的角度上,是时候找个替罪羊来分谤了,在一片倒严的暗流氛围当中,严氏父子自然是最好的替罪羊人选。
但是圣意未明,对于「倒严」这种性命攸关的大事,牵一发则动全身,不得不加上十万分的小心。所以,找个人作“探路石”是最好的选择,而主管天象的周云逸更是可以让「清流党」摆脱干系。
周云逸被打死以后,嘉靖帝闭关求雪,并没有明确的表明对严党的态度。于是,徐阶等人就决定在御前财政会议上进一步的进行试探,这也就有了高拱、张居正与严世蕃的抗争。
这两件事情,是一以贯之的,是「清流党」试探性倒严迈出的两步而已。
所以在徐阶等人进宫时,身为太子的裕王才会那么紧张,以至于见到徐阶等人之后,竟然一下子瘫坐在了椅子上。因为这一切,都是他们早就计划好的。
如果指使周云逸的事情被捅了出来,接下来的?;鼍秃苣言ち狭?。
“玉熙宫御前会议的抗争,在前一天晚上高拱和张居正就告诉了他?!?/p>
然而一场大雪下来,周云逸的“诽谤”之言已经不攻自破,此时的嘉靖帝最首要不是要找替罪羊,而是要想办法为自己、为国库多搂银子。
在这种情况下,「严党」是不能倒的,因为大明国库的“钥匙”掌握在他们手里。
事实上,对于周云逸的后台,几乎所有人都是心知肚明,只不过大家是心照不宣而已。严嵩父子,也不过是在遇到威胁之时,才会把这个事情拿出来自保。
在御前会议之前,司礼监掌印太监吕芳就和严嵩、徐阶通了气,希望他们都不要再提这个事情,更希望徐阶等人不要在这次会议上发难。
“腊月二十九周云逸的事情大家都知道?!?/p>
“我还是那句话,天大的事情,端赖我们同舟共济。”
说这话的时候,严嵩深深地表示了赞同,而严世蕃则是看向身后的徐阶三人,徐阶等人则是不置可否。
由此可知,嘉靖四十年初,对于在御前会议上「倒严」,徐阶三人已经是志在必得,此时的「清流党」对倒严也是一片乐观。
而这一切的乐观,都是以周云逸为直接的契机,换句话说,周云逸的死给他们换来了一次倒严的机会。
正因为如此,在这次「倒严」试探失败以后,不管是徐阶、高拱还是裕王,都异常的沮丧。
看破不说破
而对于周云逸的后台,严嵩父子同样是知道的,严世蕃提出的问题实际上非常有道理。
“周云逸一个钦天监管天象的官员,为什么把朝廷去年的用度说得那么清楚?”
严嵩在体察了嘉靖帝的“圣意”以后,迅速的把严世蕃砍出去的刀收了回来,说这是“朝廷无私账”。
这样一来,既能迎合了嘉靖帝的心意,又可以买徐阶等人一个好,希望他们可以从此休战。
到此时,三方基本上算是达成了共识,徐阶等人也就着这个台阶偃旗息鼓。只有严世蕃脑子还没有转过弯来,没有体察到老父亲的良苦用心,执意想让自己挥出去的刀粘上「清流党」人的血。
“回皇上,高拱和张居正刚才的言论和腊月二十九周云逸的言论如出一辙,叫臣等不得不怀疑。”
可嘉靖帝没有理会他,却转头让吕芳去查是谁打死了周云逸,又下旨让从大内拿出银子抚恤周云逸家属,接着才把矛头直接指向了严世蕃。
“严世蕃,刚才高拱说你昨天娶了第九房夫人是怎么回事?”
严世蕃闻言后诚惶诚恐,直到这时,他才真正搞清楚嘉靖帝的心意,不敢再提周云逸的事情。
事实上,根本用不着他提醒,嘉靖帝不可能不知道周云逸的后台是谁。
在充满党争风气的嘉靖朝,所有的朝廷官员,几乎可以说是「非严即徐」,不是严党就是清流党。
而嘉靖帝也乐得看到他们去争,这是他大搞制衡之术的筹码。相反,如果严党和清流党不争了,才会让他觉得紧张。
而嘉靖帝的原则很简单:你们争你们的,不要牵扯到我身上。
所以,对于周云逸的后台,整个朝廷的三方势力都是心知肚明,只不过大家都看破不说破而已。
代表皇帝利益的吕芳选择调和,代表「清流党」利益的徐阶等人选择借此「倒严」,而严氏父子则是拉着皇帝做挡箭牌以自保。
所以,在严嵩说出“朝廷无私账”以后,嘉靖帝又着重的问了一句严世蕃没敢说的话。
“宫里修几座殿宇的费用他怎么也知道?”
这个问题有两个意图:
一是把自己身上的脏水洗清,二是让严嵩给徐阶等人寻找一个台阶,从而达到他调和均衡的目的。
所以,直到严嵩回答完这个问题以后,嘉靖帝才露出了笑容,才决定给周云逸“平反”。
由此可知,周云逸有没有后台不重要,周云逸死没死同样不重要。重要的是皇帝的“圣名”不能被玷污,重要的是权力的天平不要倾斜。
整部《大明王朝1566》,从一开篇,实际上严氏父子已经走到了末路。所以,看似强势的严氏父子,实际上一直都是在自保,而弱势一方的徐阶等人则是处处在寻找进攻的机会。
【原创】王玄陵
创作不易,请多多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