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2017年
上海的清明没有下雨,仅仅是雾蒙蒙了几天,外滩的万国建筑因此看起来更加泼墨厚重,靠海的天空虽然越发的低垂,我却在这里嗅到了一丝安心的味道。
有人说,融入一个城市最好的标志便是浸染她的城市气息,熏陶她的城市文化。
人真的可以浸染一座城市的气息
提到上海,总会令人想起十里洋场,纸醉金迷。张爱玲在《流言》里谈及到底是上海人,形容也是精致优雅,讲究十足,又自持些嘲讽。我接触过的生活在上海的女生,光鲜亮丽,个性十足,如果说衣服是一部不会说话的默剧,那她们每天都在上演着百老汇的经典。踩着MiuMiu高跟鞋的女孩会走路带风的过马路,穿着CHANEL套装的女士从金融街的高楼里走出来,像正被街拍的模特一样的年轻女孩低头等在路边看手机,种种风格交织在一起。
办公室的老师大都海外留学归来,在令人向往的巴黎、伦敦,东京等城市生活过,观察她们平日的生活方式,你会窥见那种城市气息,那是一种真正在那里生活过的人们才会有的,一种无形地融入到骨子里的感觉。
“人是要感染一座城市的气息的”在巴黎生活了五年的徐老师说,“就像全世界都爱法国女人,没去巴黎前,我问过为什么,去到巴黎后,我告诉自己,就在这里生活吧?!?/p>
坐在我对面的徐老师完全是我心目中法国女人的模样,慵懒又迷人,穿着得体的衣衫,颈间系着精致的方巾,办公桌上放着暗红色的骨瓷杯,抬手轻呷一口咖啡都流露着优雅的风情,好闻的香氛味道充盈着整间办公室,我最喜欢听她讲巴黎的故事。
“我在巴黎上学的时候,有一段时间住在同学家里,她的妈妈是一位地道的巴黎女士,在出版社工作,家里有很多很多书,每天早上放着轻音乐为家人准备早餐,定期更换家里的鲜花,我住的那段时间,碗池里一次也没见过积攒下的刀叉,她的工作也很繁忙,可是并不拖延?!?/p>
徐老师就是这样呀,喝完咖啡一定会立刻清洗杯子,桌面上永远干净整洁。她告诉我“法国女人的慵懒不是懒,而是在做好自己的事情后的那种从容?!?/p>
带我学习的周老师有着各式的帽子,尤其是小礼帽,她会开一些幽默的玩笑给我,帮我缓解紧张变动的情绪。不同于法国回来的徐老师,周老师大多时候是安静若然的,就像伦敦的东区与西区,最爱的音乐是摇滚,她说参加格拉斯顿伯里摇滚音乐节的感觉太棒了。有事要求我做的时候,也会先露出一个歉意的微笑,再详细的告诉我如何去做,那种英式的执着和严谨深受我这个强迫症的喜爱。
还有以前坐在我旁边的顾老师,从日本回来,带着霓虹的气息,会发出二次元的笑声,有着萌萌的表情。无时无刻不在利用便签和收纳盒,隔板上贴满了To do list,办公桌一侧放着整齐码好的收纳盒,里面的东西多而不杂,随处都是空间利用。
人浸染一座城市的气息是需要时间的
人总是需要一段时间去适应环境,所以当你想拥有一座城市的气息时,要学会花时间去生活,去感受。
住在一起的姐姐最常说的便是“女孩子要活的讲究一点”,这种讲究是上海影响她的,一种生活态度的改变,就像法国女人的慵懒是处理好事情后的从容,这种讲究更多体现在生活习惯和与人交往。屋子潮湿是否经???,整理的垃圾是否做好分类,外出衣着是否得体,鞋子是否干净等等。
就像养成一个习惯需要时间,浸染一座城市的气息更加需要时间,生活在当下的我们都太过着急了,对于一件事吝啬地给予着耐心,期待着速成,忘记了有时候慢慢来反而更快一些,避免因急于求成带来的弯路,一点一点扎扎实实的成长。
所以,明白自己想要什么,不急不缓的踏实去获得的女孩子真的太难能可贵了,这样的女孩子才是真的讨人喜欢。不是虚张,不是浮夸,是内心明澈的知道,是的,这就是我想要的,我就是这么好。
其实哪种风情的背后都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自律,明朗的生活方向。因为深深爱着生活本身,所以才能举手投足光芒万丈。
希望我们都能活出自己想要的模样,生活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看清生活的本质后,依旧热爱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