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尾巴,春假连着五一,和娃娃盘算着要不要去哪里蹓跶一下,一时兴起,问了下老板娘还有没有房间,第二天一早便不紧不慢地出发了。
我是一个路盲,紧握方向盘,聚精会神地开了将近三个小时,穿越大半个千岛湖,终于来到金峰山庄,如果没有导航,估计是我是到不了那里的,儿子上楼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看房间,二楼寻了个遍,最后决定入住靠窗的湖景房,躺在柔软的铁床上,把一双热气腾腾的脚丫框进远处的湖光山色之中,挑剔的儿子甩过来四个字:我很满意。为娘我的一颗心算是落地了。
下楼不一会儿,阿姨捧上一碗热气腾腾的米线,打了两个荷包蛋,这绝对是我吃过的做好吃的米线,一半是因为真饿了,一半是因为手工制作的地地道道。
回房,爬到床上望风景,湖水碧绿,几只小船浮在上面,阳光洒在湖面上,泛着白光,四周青山环绕,感觉心里宁静了许多,翻着随身携带的书本,生活真是太惬意了。
儿子比我会享受,拿着草垫直接坐在阳台上,泡着咖啡眺望远方,留给我一个潇洒的背影,任时间悄悄溜走。
五点以后,太阳渐渐西下,我们俩这才出门,在楼下的露台处看看花花草草,和大屁股的母鸡妈妈打招呼,走到一旁的樱桃树摘几颗果子,田园慢生活,也是种享受。
六点半,与爸爸顺利会和,在湖边餐厅品尝老板娘妈妈亲自操刀的一鱼二吃,还有鲜美的农家小炒,嘴巴在留恋,美景在眼前,味觉和视觉结合在一起,完美!
山里的夜晚特别安静,星空格外明亮,我们趴在栏杆上和老板娘聊家常,抬头望望漫天星光,远处渔船星星点点,告别烦躁的都市生活,此刻让心静一静。
一觉醒来,窗外些许吵杂,拉开窗帘,楼下有人在凹造型拍照片,有人驱车几百公里为钓鱼,有人开着哈雷摩托骑行来这里,五一长假,这个小小的天地迎来她热闹的时刻,我们原本并不相识,却在这里擦肩而过,就如她的名字:初见,你原本最朴实的模样。
热情的老板娘向我们介绍了金峰乡的摄影基地—百照村。没有刻意的告别,因为我知道,我们还会再相逢。
沿着绵延的山路,我们驱车前往百照村,这座海拔600多米的小山村,静静地镶嵌在群山之中,在转过无数个180度的大弯以后,我们终于达到村口,一座廊桥伫立在那里,几位老人友善地打量着我们,有礼貌的娃娃在问路的时候有幸认识了村里的老支书,爷爷热情地为我们指路,沿着梯田我们看到了饱满的菜籽,没有文化的我还以为这是缸豆或是小辣椒呢,还好忍住没开口;沿途看到各种各样的高山蔬菜,在充足的日照下欢快地生长,抽着芽披着绿调皮可爱;这个古村里常驻人口不到五十人,基本都是留守老人,都是高龄,但大多行动自如,劳动最光荣看来是真理!老支书健步如飞,我们只有咬牙紧跟,没有见识的我们,有幸看到了几百年历史的松柏,连四个成年人都环抱不过来,已700多岁的红豆杉,一睹300多高龄野生杨梅树,突然觉得自己好渺小,突然觉得时间太无情,突然觉得自己太荒废。还没等我感叹完,老支书带着我们走进后山的果林,那里曾经是计划经济时代的养蚕基地,后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就转化为果业,枇杷已经挂在枝头等着成熟,李子努力撑着肚皮,野生猕猴桃悄悄探出小脑瓜,樱桃羞羞答答地挂在枝头,鲜嫩的模样让人垂涎三尺,野草莓红得奔放,小心翼翼地送到嘴边,挑动你的味蕾,老人如数家珍般的向我们介绍远处的板栗树、核桃树、柿子树,大山给了人们最丰厚的馈赠,勤劳的山里人也用自己的勤劳来守护这份深情,人与自然,本应如此和谐。
这里的房子有着徽派建筑的烙印,青石板路敲打时间的脚步,耕田回来的黄牛摇着尾巴走在前面,主人挑着一捆干柴跟在后面,大黄狗在晒谷场的角落里打盹,老人捧着饭碗在自家门前细嚼慢咽,这种安静的生活只有在清明、过年的时候被打破。
百照山上百照村,云雾缭绕仙气十足,四季如画民风淳朴,带着一份不舍,我们启程回杭,老支书的孩子也在杭州工作生活,但他说他觉得最美的地方还是这个小山村。是啊,家才是我们最渴望,最温暖的港湾!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