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人们喜欢看动漫作品,因为动漫作品中的世界足够简单,人与事不是黑的就是白的。
坏人永远是坏人,好人永远是好人。如果一个人物是潜伏的坏人,你肯定能看到这家伙与坏人头子暗中对白。
一切都是那么清楚明白,爱憎分明。
于是,有了《守望者》,有了《超人大战蝙蝠侠》,有了《内战》。
我们发现,灰天鹅比起黑天鹅来,更美。
协议
整部电影的焦点,就在于由《奥创纪元》中的索克维尔城的陨落以及之后的瓦坎达市区内的爆炸案而引发的大量平民的死亡,以及由此而来的《索克维尔协议》。
在动漫原著中,导火索是“新战队”在一次追捕超能力恶棍的过程中引发其中一位自爆而导致的史丹福惨案,超级英雄被人冠以“婴儿杀手”之名,公众对英雄们失去信任,从而原本迟迟无法通过的《超级英雄注册法案》被快速通过,要求具有超能力或者魔法或者超级科技的且希望进行超级英雄行为的人必须去神盾局注册备案。
无论是动漫的原版还是电影中的演绎版,协议的达成都建立在超级英雄的行为导致大量平民死亡,且在一次惨案中大量平民集体因为超级英雄的行为而死亡,这么一个大前提下。而协议的内容也很简单,就是超级英雄必须服从政府的管理,在政府的统一调度下进行活动。
从表面上来看,这个协议似乎无可厚非。因为很显然,人们不可能随意擅自持枪上街,即便是在美国枪支是合法的,也是要求注册备案的,就是避免枪支滥用。
有一个事实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做一件无论好坏的事所需要的资源基本是没有多大的变化从而使固定不变的,而与此同时随着科技的发展每个人能使用的资源其实是在越来越多的,因此每个人能做的事也在变得越来越多,带来的影响也在越来越大。
而不论好事还是坏事,整体趋势都是如此。
这就是说,过去冷兵器时代你要杀一个人可能会非常麻烦,而在火器时代这事就可以相对来说更加轻松搞定,因为冷兵器时代拼物理,热兵器时代拼扳机,而后者相对来说压根不需要什么训练。因此,当我们看战争史的时候,就能发现那些越来越容易让人杀人的兵器的出现每一次都能改写整个战场上的游戏规则。英格兰长弓手被法国火枪手淘汰了,因为前者相对来说培养成本实在太高。
杀人只需要扣动扳机,就好比《哈利波特》中伏地魔一直在蛊惑哈利的那句话:你知道咒语的。一条非常简单的咒语,使得最大的障碍不在于你是否知道这条咒语,而在于你是否知道不要使用这条咒语。
这便是人类社会所一直面临的问题——如何在拥有力量的情况下,不使用力量。
《超级英雄注册法案》或者说《索克维尔协议》,从表面上看就是针对这一问题而提出的。
英雄与罪犯们的能力都过于强大,以至于任何差错都有可能造成大规模的人员伤亡,这是一个无论如何都绕不过去的问题。
那么,面对这样一个必须要处理的问题,漫画与电影中的一个解决方案就是,然政府来决定什么时候、以什么样的形式来使用超能力。
这就好比是控枪法案,人们可以持有枪支弹药,但只能在规定的范围内使用,比如当自己的生命财产收到威胁或者侵犯的时候。英雄们的能力只有在法案允许的范围内使用,或者就是当政府需要的时候使用。
这一法案的本质,是英雄对自身超能力的使用权的部分让渡。英雄本身被分裂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能力的使用者,另一部分则是能力本身,而法案要求收缴后者,同时对前者的权力进行约束。
这点虽然听上去似乎很没道理,但实际上在现实生活中却是无所不在的——政府的权力本身就可以看做是每个人将自身的部分自由与权力让渡出来的产物。
而,法案的本质既然是权力的让渡,那么这种行为是否可以支持法案的目的——控制因英雄的能力的滥用而导致的非必要的人员与物资的损失——呢?这点却其实是未必的。
除非超能力者从英雄转变为犯罪者,或者就是纯粹的暴走,否则一般而言所有上述的损失的来源,都是因为罪犯与英雄之间的冲突,即要么是罪犯想要伤害英雄,要么就是英雄在追捕罪犯。因此,上述非必要的人员与物资的损失在很大程度上,是源自罪犯与英雄这两方面的——这也就是说,即便按照法案,英雄们都注册备案,将自己的真实身份公开给政府或者大众,上述冲突还是存在,应该爆发的矛盾还是要爆发。
难道需要政府判断每一次英雄或者罪犯的攻击所可能带来的伤亡损失,然后来通知英雄他/她的下一步攻击到底是否得到被使用的允许?
这样的情况显然是不可能的。
而且,就算这样的行为可以做到,那么如果罪犯用杀死大量平民作为要挟的话,难道政府管理英雄的人就必须下大命令让英雄停止攻击而对罪犯唯命是从了么?
这显然也是不可能的。
因此,从本质上来说,要求英雄注册备案,与降低伤亡损失,这两件事之间是没有半毛钱联系的。
那么,既然协议不是为了降低人员物资的非必要损耗,那么协议的存在是为了什么呢
答案其实很明显了,就是为了控制英雄们。
由此,我们发现,政府的这项法案虽然源于平民的死亡,但本质上却不是为了平民而设立的,而是为了控制英雄,更准确地说是为了控制并掌握英雄所有的超能力,为了这个目的而设置的。
所谓来自平民的民意,不过是政府为了推行这一法案协议而恰逢其势地借用的助力罢了。
倘若说超级英雄们的超能力都可以像托尼·斯塔克的钢铁铠甲一样可拆卸可替换,可以从一个人的身上安全地转移给另一个人,那么政府恐怕必然会让所有的超级英雄都交出自己的超能力,而让自己培养出来的最忠实的士兵来使用这些超能力。
而且,如果协议真的是为了将风险控制起来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的话,那么协议本身就不应该要求英雄提供自身的真实身份,更不应该将调遣与指挥英雄的权力交托在一个单一的组织手里。因为前者增加了英雄被控制的可能——别有用心者可以通过控制英雄的亲友来控制英雄,这样的情况已经可以看做是超级英雄作品中的??土?。而后者则等于是将所有的鸡蛋放到一个篮子里,完全与风险分散原则违背。
这种将自身弱点暴露出来的同时将所有资源放在一起的方式,显然只能提供更糟糕的事情发生的概率,从而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加入控制英雄的政府部门是九头蛇或者洛基或者奇瑞塔星人所控制的,那么这等于是将英雄直接送入洗脑房。
因此,无论是从保护平民与物质财产的非必要损失上来看,还是从降低整体风向来看,法案都是文不达意的,其背后所透露出来的,无非是两点:
- 政府对英雄团体的能力的畏惧;
- 政府对英雄团体的能力的渴望。
政府惧怕英雄走到自己的反面,同时政府也需要英雄的能力以防自己什么时候走到了别的什么人的反面。
至于说民众,那不过就是个幌子。
既然政府的法案的目的是为了自己掌握英雄的能力,那么难道以钢铁侠托尼·斯塔克为代表的人就看不出这点从而心甘情愿被政府当枪使么?
显然也没这么简单。
以电影为例,当托尼在劝罗杰在协议上签字的时候,其实我们可以听出,托尼的真实用意有两点:
- 就他自己来说,他希望可以通过这样的行为来赎罪,来表达自己的忏悔;
- 复仇者们现在正处于一个很尴尬的状态,那就是失去了来自民众的信任与支持,所以在开展接下来的行动之前,重新获得人们的支持才是最紧要的工作。
所以,托尼会说在协议签署后,过段时间,可以修改协议。
在这里我们事实上就可以看到在《复仇者联盟》中已经埋下的一条伏笔了——《复仇者联盟》中罗杰与托尼在航天母舰上激烈地讨论,罗杰说:“你不是那种会在看到铁丝网后用自己的身体压住它们好让队友通过的人?!倍心嵩蛩担骸拔一岚烟客舻?。”
在面对《索克维尔协议》这堵铁丝网墙的时候,罗杰的做法就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宁愿用自己的身体硬堵,也要让自己的队友可以安全地通过,所以他完全无法接受托尼提出的先签字以后改协议这样的剪断铁丝网的行为。
他们俩在面对协议的时候,出发点的不同导致了最后道路选择的不同,从而导致后来的决裂。
托尼对复仇者的行为带来的后果表示忏悔,同时也为了赢回公众的信任,从而选择暂时的妥协。而队长则看出了协议中的不安全成分,从而从一开始就拒绝妥协。
那么,是坚决不妥协正确,还是先妥协后反抗更正确呢?
这个问题是无解的,事实上也不是一个好的问题。
一时的妥协未必就是坏事,比如我们可以想象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而绝不妥协也未必就是坏事,比如刘胡兰。一次这个问题无论你选择哪边,都是正确答案,所以也都是错误答案。
因此,双方其实都看出这份协议是存在猫腻的,只不过分歧在于到底是知道猫腻就不妥协,还是知道猫腻先妥协后改正。
这是路线之争,也是理念之争,更是不存在对与错的无法调和的矛盾。
因此,《内战》一直是漫威世界中最让人期待的一段剧情,就如同DC这边的《守望者》与《黑暗骑士归来》,或者《红色之子》与《不义联盟》。
身份
无论是漫画中的《超级英雄注册法案》,还是电影中的《索克维尔协议》,其本质是相同的,那就是要求所有具有超能力或者魔法或者超常战斗能力,并希望以超级英雄身份进行活动的人,都必须在政府注册备案,并听从政府的统一调遣。
两者的区别在于,漫画中的法案只在美国范围内生效,而电影中的协议则在全球127个国家有效。
这一法案或者协议为何能称为超级英雄四分五裂的导火索呢?这个问题可没有是否注册备案、将自己的真实身份公之于众,那么简单。
对于绝大多数的超级英雄来说,他的第一自然属性,便是人,而且不但是生物人,更是社会人。
DC这边的无敌与正义的象征,超人克拉克·肯特,他在生物意义上来说并不是一个地球人,但在社会意义上来说,他就是地球人。所以克拉克需要费尽心思地隐藏自己的真实身份,从而可以让自己在生物意义上的个体(超人)与社会意义上的个体(克拉克)之间保持一种共存。
每一个超级英雄,都是英雄-生物人-社会人这三位一体的,其中生物人是本我,英雄是超我,社会人是自我。这三者如何协调,是每一个超级英雄乃至于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蝙蝠侠与蜘蛛侠,他们的英雄身份与他们的社会身份是极端对立分裂的,从而我们可以看到在他们身上体现出一种自我认知的摇摆与彷徨,同时他们也会很担心自己的超级英雄身份被曝光给大众媒体,这样原本就无法自处的自我与超我就会更加难以协调。
与之形成对比的,就是钢铁侠的英雄身份在一开始就自己曝光了出来,而且在以后都没有为他的社会身份带来过多的干扰。这一方面是源于托尼·斯塔克自身的性格特点,即狂妄自大与目空一切,使得他根本不在乎他的英雄身份对自己的社会身份的干扰。这样的一类在整个漫画世界中都比较少见,当然也不是没有,比如同样习惯于自己超然身份的黑豹,他就不在乎自己的英雄身份对自己的社会身份会带来什么干扰——这两位之所以可以如此强势,其出发点正是在于:他们的社会身份要么具有超然于世的财富,要么拥有傲视众人的智慧,或者就是凡人无法企及的身份。因此他们的社会身份本就如英雄身份一般与大众脱离,从而他们才有可能将超我与自我融合。
美国队长也是如此——作为世界上仅有的超级战士(超级战士的失败作品倒是有很多,比如最著名的浩克,以及漫画中的卢克·凯奇等),他的社会身份还在二战的时候就已经变成了如图腾一般的超然,所以他的自我与超我也是高度统一的——他从一开始的社会身份就是英雄。
同样的,除了上面提到的几位的自我与超我的统一,超级罪犯们也是不担心自己的秘密身份与真实身份暴露的,因为作为反社会人格而存在的罪犯的社会身份本就是他们抛弃了的东西,所以根本不存在统一或者矛盾的问题。
而,在三个身份的对立与冲突上表现得最明显的,其实就要数绿巨人浩克了——他的生物人身份即他的本我是如此之强,以至于自我与超我都需要与之进行不断的对抗。他的每次变身都是自我让位给超我与本我的争斗的过程,从而每一次都有暴走失控的威胁,因为这两个我都过于强大,从而自我根本不知道最终体现的是英雄性的超我,还是野兽性的本我。
事实上,美漫评论者们在浩克系列上的讨论,往往都会涉足到一定的精神分析的议题,就因为浩克-海德这一脉的漫画人物身上带有的人的三个我的冲突实在是太醒目了。
因此,就英雄自身来说,即便我们不考虑英雄身份的曝光对其自身与周围的亲友所可能带来的威胁,如何将自身的两个不同身份彼此协调地融合,这就已经是一个足以困扰英雄的问题了。
以蝙蝠侠为例,他的社会身份是超级跨国商业实体维恩集团的董事长,这一身份要求他必须遵守法律,否则非但自己要遭殃,自己的维恩集团也可能跟着倒霉;而他的英雄身份是蝙蝠侠,以为超越法律存在的骑士,从而本质上肯定要进行大量超脱于法律的界限的行为。这两个身份具有本质上的冲突,从而根本就不可能融合。
因此,如果《超级英雄注册法案》在DC的世界出现,那么蝙蝠侠显然会是带头走到反注册方一边的。而自我、本我与超我可以依托于其无匹的能力而无障碍地融合的超人,显然会站在注册方——因此,我们可以在DC两大经典之一的漫画《黑暗骑士归来》中看到,超人成了政府的“鹰犬”,与蝙蝠侠决一死战。这段剧情的设置以及超人会站在钢铁侠一边支持注册法的猜测,从心理分析的角度来说,几乎是必然的。
不过,所幸的是,如果真的是在DC的世界里,布鲁斯和莱克斯恐怕首先就不会让这项法案通过,取而代之的会是暗中对超级英雄的调查与管理,就好比在DC著名的“身份?;敝心茄?。而在漫威的《What If》系列中,内战的两个可能走向之一便是钢铁侠与美国对战在开战之前就谈好了,一起反对注册法案,但却一起暗中建立了一个以超级英雄管理超级英雄的NGO组织,从而事实上做到了注册法案所要求的事,只不过脱离于政府而独立运行罢了。
败笔
在讨论内战的缺陷之前,让我们来看看漫威的老冤家DC那边的情况。
在DC中也存在一场关于超级英雄的真实身份的?;碊C三大?;械纳矸菸;还嵋匀诵牡暮诎得婵悸鞘虑榈尿鹣牢吮苊庥幸惶斐队⑿圩龀霾挥Ω米龅氖?,而暗中调查并记录了每一位超级英雄(无论是否参与正义联盟)的真实身份与弱点缺陷。但这一份档案却很不幸地落入到了超级恶棍的手中,造成大量超级英雄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伤亡惨重。
事情的最后,当然是早有准备的蝙蝠侠带领众人将自己研发的克制各位超级英雄的方案破坏掉,从而解决了?;匆惨虼嗽斐闪蓑鹣烙胝辶酥斜鸬某稍钡母艉?,最终蝙蝠侠自愿脱下自己的面罩,告诉众人他的真实身份就是布鲁斯·维恩,这才缓解了和众人的矛盾。
在这场由秘密身份而引发的?;校颐强梢钥吹剿湍谡降淖畲蟛煌谟?,它里面存在一个显而易见的反派,以及这里蝙蝠侠不单记录了每个人的真实身份,还记录了他们各自的弱点,以及针对这些弱点的反制方案——比如,最经典的,就是为了克制超人,蝙蝠侠在蝙蝠洞里囤积了大量的绿色氪石。
DC的身份?;比换故潜冉先醯模淖畲罂吹阍谟诔队⑿勖娑愿髯缘淖畲笕醯闶?,是如何从一开始的被压制,变成后来的克服弱点走出困境的。当几位正义联盟的主要成员都走出了各自的困境后,身份?;目吹慊揪拖Я耍詈蟮恼绞し磁梢约坝腧鹣赖拇笏罕?,并没有多少深度,所以看过就忘,并不让人留恋。
而在这里之所以要提DC的身份?;褪俏颐欠⑾致娴哪谡接氲缬鞍娴哪谡?,恰好就在DC身份?;牧讲?。
虽然两者都有一个管理英雄的政府组织与法律框架,但在电影中的整条剧情线的导向,就是逐渐弱化这个协议:从最开始众人因为这项协议而大撕逼,到后来机场大战后就再也没人提这个协议了,而最后的东盾打铁更是和这项协议完全无关,纯粹的就是私人恩怨。我们看到,电影中这条导火索在点燃火药桶后,就整个消失了,于是当冬盾打铁把冬兵打成杨过把妮妮打得心碎后,还有谁记得那本五百来页的《索克维尔协议》?还有谁记得大家为何站队?
我们记住的只有:妮妮被打得好惨,盾盾一看到冬冬就发神经,冬冬一脸呆萌地胖揍样真帅!
协议?早就忘到九霄云外去了。
而在漫画版中,最让人影响深刻的,就是当队长用EMP把铁人的铠甲宕机掉后对着铁人一顿海扁,就在最后很可能要打死托尼的时候,看到赶过来帮忙托尼的警察与平民,然后看着被自己的战斗摧毁掉的好几个街区,突然醒悟,自己的所作所为不正好成了支持《超级英雄注册法案》的最佳注脚了么?
队长停手了。
电影中,队长举着盾牌砸下的时候,还真让人担心他是打算砸断托尼的脖子,还好他只是砸坏了托尼的能源核心。这大概可以算是对漫画中那一经典场景的致敬了吧。
因此,如果说电影版的《超人大战蝙蝠侠》的最大败笔,是将被誉为美漫中最伟大的侦探的蝙蝠侠刻画成了一个无脑肌肉暴力男,那么《内战》的最大败笔,就是本应占据核心位置的《超级英雄注册法案》/《索克维尔协议》被边缘化了。
这导致的问题就是,虽然打得很美,但打完以后观众就彻底懵逼了:干嘛打来着?
核心被丢掉了。
我们可以理解这是不想娱乐电影过于严肃化甚至政治化,所以将国仇家恨逐渐代替为杀父之仇(钢铁侠与泽莫都是),维持冲突的同时又能保持政治正确,不失为一张很可信的安全牌。
但这样的安全牌依然是整部片子的败笔所在,这点毋庸置疑。
当然,这部片子的致命败笔并不只有这一处。
作为一部美国队长的电影,在这部片子中队长的形象可以说是近乎完美地高大上的,而且在应该秀肌肉的地方毫不含糊,手拉直升机的场景可以直接拿去参加健美先生比赛了。
从身到心的完美,让美队成为了旗帜一般的存在。
但也正是这种超越常人的完美,使得美队这个人物的形象变得异常地扁平而无质感。
反观作为对立面而存在的钢铁侠,在这部电影中的戏份虽然没有美队那么重,但情感变化起伏得到铺设合理,使得整个人物一下子就立体饱满了起来,所以难怪有人称这部电影为《钢铁侠4》。
我们实际上所看到的,是一个已经彻底神格化的美队,与一个已经彻底人格化的钢铁侠之间的战斗。
与之作为对比,我们可以看神格化的超人与人格化的蝙蝠侠之间的战斗,只可惜电影《超人大战蝙蝠侠》把这么好的看点给拍烂掉了。所以这方面还是要看动漫原著的《黑暗骑士归来》。
托尼为何不肯脱下铠甲?
在漫威电影宇宙中,有一个问题是一直让人非常着迷的,那就是为何托尼·斯塔克不肯放弃他的铠甲,而一直成为钢铁侠?
尤其在这部《内战》的开头,我们就知道托尼和小辣椒分手了,而分手的理由是托尼一直以钢铁侠的身份活动,让小辣椒很担心。
可以看得出,托尼本身对小辣椒的离去也是非常伤心的,那么这里就有了一个问题:既然托尼也不希望小辣椒离去,而他的铠甲显然也可以让别人来穿,那么托尼为何一直不肯放弃自己钢铁侠的身份呢?
比如说,既然托尼已经在《奥创纪元》之前就造出了压制暴走浩克的维罗妮卡系统与反浩克装甲,那么他为什么不能干脆为美国队长也打造一套这样的强大系统,从而自己彻底功成身就退隐江湖和小辣椒一起你侬我侬呢?
甚至于,他可以重新打造《奥创纪元》中被摧毁的钢铁军团,来复制复联打击罪犯,而不需要自己出场。
要回答这个问题,也许可以从两个角度入手。
首先,从第一个角度来说,托尼最担心的问题恐怕是由谁来接受自己的钢铁铠甲的问题。
好友罗德有钢铁爱国者的操作经验,所以接手钢铁铠甲问题不大。即便是两套铠甲在操作上存在差异,这种差异也不是不可跨越的。那么托尼为什么不让罗德来继承自己的铠甲呢?
这里的原因显然不会是因为不信任,而更多的是因为罗德的身份——他是军人,是政府的人。
托尼既然已经从军火制造商的身份中脱离了出来,那么他显然不可能再做出“为军方提供钢铁铠甲”这样的事。给罗德铠甲,那可以对外说是朋友之间的关系,而如果是讲整套钢铁侠铠甲给了罗德,那即便外界不说自己重操武器制造商德军就业,也要担心军方是否可能会破解自己的技术从而批量制造钢铁铠甲。
所以最合适的罗德显然无法继任钢铁侠。
而其他人,那就比罗德更多了一个信任的问题了。
天生傲世的托尼恐怕不会相信任何人,大约除了罗德和罗杰吧。
于是,托尼为什么不将自己的钢铁铠甲给美国队长呢?这样美国队长就可以拥有近乎完美的格斗能力与强大的远程攻击能力与飞行能力,在配合强大的火力和什么都能挡的振金盾,堪称漫威人类中的第一人。
但我们又都知道,托尼和美队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尤其《内战》电影中我们听托尼说过,他父亲霍华德提到美队罗杰无数次,从而从小就被父亲“遗弃”在家的托尼自然不会对父亲口中堪称完美的美队有什么好感。然后加上两人在很多理念上的不可调和,托尼选择美队称为铠甲的继承人也是不可能的。
那么,我们几乎可以确认,托尼是真的不知道自己的铠甲可以交给谁,从而托尼与钢铁侠就成了不可分割的两部分了。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托尼和钢铁铠甲之间还存在一个到底是托尼成就了钢铁侠还是钢铁侠成就了托尼这么一个很深刻的问题。
就托尼来说,他成为超级英雄的原始动机其实非常简单,那就是为了赎罪。
在电影第一部中,托尼看到是自己的导弹将周围炸成废墟,又看到当地的恐怖分子试图利用自己的军火来胁迫并控制美国,从而毅然决然放弃公司最大的金蛋,进军清洁能源与钢铁侠这两个领域。
在《复仇者联盟》中的纽约事件后,托尼也是认为正是由于自己的能力不足,这才导致了大量的伤亡,所以在《钢铁侠3》中托尼早了大量的铠甲,就是为了提升自己的能力,以应付未来更严峻的考验。
同样的,在这次的《内战》中,由于自己所造的奥创导致了索克维尔城的消失,大量的无辜平民一同死亡。这样的大事件在托尼的心中留下了巨大的阴影,使得他必须要赎罪才能还清这份罪过。
因此,赎罪是托尼成为钢铁侠的关键出发点。而在出发点后,另一个关键的因素就是他的信条: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当然这句话其实是蜘蛛侠的叔叔对蜘蛛侠说的。
因此,在《奥创纪元》中,当托尼发现自己有机会创造更完美的人工智能,从而可以让自己的钢铁军团具有更强的能力时,托尼立刻认为自己有这个责任和义务来完成这方面的对人类整体能力的提升。
所以,我们 可以说是托尼的愧疚感与能力越大责任越大的责任感,在不断推动托尼成为钢铁侠。而要托尼离开铠甲,成为已经凡人而不再是钢铁侠,这样的事情显然与这两个基本的心理出发点是矛盾的。
对于托尼来说,钢铁铠甲已经不单单只是一副铠甲了,而是托尼自己身体的衍生。钢铁铠甲让托尼有了“自己的愧疚、自己的责任,自己都可以一肩承?!钡拇砭?,铠甲已经成了托尼实现自我与完善自我的重要途径,成了托尼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漫画中,绝境改造后的托尼甚至将铠甲直接植入到自己的皮肤下面,从而等于时刻穿着自己的钢铁铠甲。
因此,我们可以说铠甲是托尼的补完,而托尼是铠甲的灵魂。
因此既不是铠甲成就了托尼,也不是托尼成就了铠甲,而是只有当铠甲遇到了托尼,真正的完整的钢铁侠才出现。
通过本协议,您可以分享并修改本文内容,只要你遵守以下授权条款规定:姓名标示 、非商业性、相同方式分享。
具体内容请查阅上述协议声明。
本文禁止一切纸媒,即印刷于纸张之上的一切组织,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的任何应用和衍生。网络平台如需转载必须与本人联系确认。
如果喜欢简书,想要下载简书App的话,轻戳这里~~
<small>私人推荐订阅专题:《有意思的文章》、《严肃码匠圈》</sm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