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剧本接触不多,初读剧本,阅读感受不如小说顺畅。
? ? ? 小说中,对话是体现人物性格,情感色彩的重要手段,适当的对话有时能起到点睛之效。在戏剧中,对话则是整个剧本的重中之重,可以说几乎是撑起整部剧的梁柱。剧本要搬演到舞台上,最须倚仗的便是对话,不然观众就不明所以。剧本的演出,受舞台布景的限制,在一幕中,背景和演员穿着是相对固定的,仅靠肢体语言,对观众的吸引力实在有限,且观众席看肢体动作有视角上的局限。对话的进行可以缓解观众的审美疲劳,将观众带入故事情境。
? ? 小说中描写可以穿插于故事中,适当的出现,能有效营造故事氛围,还可交代清楚故事背景,情与景往往浑然融为一体。戏剧中,因为故事搬演的需要,对话是主体,描写作为旁白,在一幕的开头就必须交代清楚,而这段旁白里有时会提早泄露剧情,以及人物关系。不像小说可以用象征暗示性的描写让读者自己体会人物性格情感。剧本里可供读者品位的空间较小说更狭窄。场景介绍也必须提前说明,景往往是旁白中单独提出,情则是由故事情节的发展,人物语言的讲述和肢体动作传达出来。另外要提到的一点,剧本对话插入的表情绪的词语相当对理解人物情感相当重要。
? ? ? 《雷雨》的悲剧源头在于封建大家庭的门第观念、阶级观念以及父母对子女婚姻的强大掌控权。由于阶级观念,侍萍虽然为周朴园生了两个孩子,她仍然不能被周家人接纳。反而认为这个女人给周家抹了黑,必须在新媳妇进门前把这一污点除去。社会对侍萍也是不友好的,她被指指点点,成为人们口中“不大规矩”的女人。阶级伦理道德,周家的强逼,社会的不公平对待杀死了过去的侍萍。主题上,抨击旧道德,社会意识浓厚,是现当代文学家的普遍习性。
? ? ? ? 侍萍与另一个男人所生的女儿又与周家发生了牵扯,这种无巧不成书的情节颇有中国古典小说的构思技巧。但这种巧合从现在的眼光来看,其实是一种几乎不会发生的小概率事件,使故事的真实感有所折扣。
? ? ? ? 故事中周冲与四风的死,写得出人意料。剧中讲到侍萍三十年前投过河,又提到四凤自尊心强,要面子,四凤的家附近有条河,侍萍担心四凤投水。故事在一步步引导人们四凤将要投水而死。然而,最后四凤与周冲却是被花园里漏电的电线电死的,由此我们才发现故事前面总在关键时刻提到的花园里电灯线坏了需要找人修这件事并不是多余,看似是紧凑剧情中的一个鸡肋插曲,其实是作者有意埋的伏笔。在最后收拢故事结局时派上了用场。四凤的死在意料之中,此时的她身怀有孕,与周萍的地下情被揭穿,羞愧难当,连最后私奔的念头都破灭了,周萍与四凤是同母的兄妹。四凤被电死则是意料之外。
? ? ? ? 剧中,周朴园挑明鲁妈是周萍生母这一节里,剧情有些不自然,周朴园显得有些过于镇定和平静。像个扁平的旁白人物在介绍人物关系。没有周朴园本身形象的立体感。个人认为,周萍与鲁妈的母子关系换做繁漪来揭穿更好。周萍与四凤已有夫妻之实,出于对子女幸福的考虑,鲁妈不会说出这段母子关系。周朴园在与鲁妈的上一次见面中显然是不愿意鲁妈与周萍相认的。因此,剧情下半部分周朴园冷静介绍二人母子关系有些违和。繁漪希望破坏周萍与四凤的关系,而将这段母子关系说出更符合故事走向。并且周萍与四凤私奔之时,繁漪已经有鱼死网破的心态,连他与周萍的不伦情都不遮掩了,这时由她使出杀手锏,挑明周萍与四凤的兄妹亲情更合适。
周朴园? ? 三十年前听从父母的安排,没能极力保全侍萍母子,显出他的懦弱无能,缺乏反抗精神。她对侍萍的怀念只是为了缓解内心的罪恶和不安。当侍萍真正出现在眼前立马变了一副嘴脸,打着爱的名义,实际很虚伪。子女面前,他是传统父权主义的代表,要求绝对的威严,专制独裁,没有商量的余地。
繁漪? ? 阶级婚姻里的牺牲品,实际也是苦命的受害者,与丈夫周朴园没感情,却要被这个家庭圈禁一辈子。年轻的周萍是她生活的全部希望,是她看不到尽头的生命深渊里抓住的唯一稻草。周萍的刻意疏远让她最后的稻草也抓不住了。长期的压抑让她变得阴鸷。
周萍? ? ? 有着像他父亲一样的懦弱,一方面,繁漪吸引过他,让他快乐过,另一方面,他又深感这种乱伦关系的不正常,带给他罪恶感。他陷入极度的悔恨,他想重新开始,但繁漪的存在提醒着他那段不光彩的过去,并想让他继续保持这种不正常的关系。年轻有朝气的四凤,是他所向往的,阳光一般的生活,阳光一般的女人,但由于四凤出身低,他不敢向父亲挑明他与四凤的关系。白月光和朱砂痣都得不到的时候,他想去矿上证明自己。最终也未能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