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标题我是借用了周国平的书名,周国平的书是我在最低潮时期最喜欢的书籍,娓娓道来的生活哲学,让我颇受慰藉、受益匪浅。
今天我主要想说的是:习惯了优秀,就忘记了平庸。
小学生的期末考试已经结束两天,期末考试成绩相继公布,读五年级的大外甥的语文考了93.5分,除了作文扣分,失的分是因为太马虎,这个分数当然不是最好,但是每次都能考到九十分以上,说明知识掌握的还算牢固。
从他一年级时说起,数学考一百是常态,但是语文经常不及格,为啥?因为不会拼音,没入门。后来我大姐天天晚上啥都不干,所有的时间和精力全部用来教她儿子拼音,慢慢的,语文考七十多分,再考到八十多分,再上升到九十多分,慢慢的就稳固了。
用我外甥的话说,要是考不到九十分就得挨打,就算是为了不挨打也得考高分。
有点说笑了,现在的孩子自尊心强,如果他一直都是考班里前几名,突然有一次考试名次落到后面去,他自己心里也会很难过,怕就怕习惯了平庸,从而潜意识里认为自己生来如此。
小学、初中都是在给高中打基础,就好比盖房子,地基打牢了,才好往上盖楼,地基越坚固,楼层盖的越高。
当小孩子从小一直都很优秀,会进行自我催眠:我本来就是这么优秀。小孩子就应该多夸,精神鼓励也不失为一种好的教育方法。
老话说的好,长时间不动脑子会生锈,这句话其实是有科学道理的,据研究表明,当你一直从事某项研究,大脑的神经元会建立一种快速反应的连结,so,大脑是越用越活的,越懒的人越笨,越笨越懒,恶性循环。
就像写文章一样,越写越好写,虽然中间有个瓶颈期,越不动笔越觉得难,但是过了瓶颈期就会发现,so easy!一件事只有实践了才知道深浅。
现在的计划生育是科学的,正是因为孩子少,家长才有精力去认真辅导、细致科学的教育,如果有一群孩子,整天去操心给孩子们提供物质了,哪还有精力去注重物质以外的教育?
如果想多子多孙,那得先有这个能力,量力而行。有人说张艺谋5个孩子,张艺谋交得起罚款、请得起育婴师、用得起保姆、孩子长大有能力给孩子请私人教师,你请得起么?
现在信阳月嫂的行市是9000元一个月,你请得起么?
大部分人都没有这个经济能力,而又想把孩子培养好,只能走少而精的路线,谁都想给社会培养个人才出来,而不是培养个废物。
《今日说法》里案例中留守青少年犯罪的比例很高,他们的父母也爱他们,每年饱受相思之苦,努力在外面吃苦耐劳的赚钱,尽自己所能的给自己的孩子提供最好的物质条件,但是精神、思想道德教育缺失,导致这些孩子走上了不归路,从而成为社会上的祸害、毒瘤。
我记得之前有看到一个新闻,四川还是贵州我忘了,一对父母生了七个孩子,没有结实的房子住、没有足够的衣服穿、甚至连吃饱都成问题,虽然政府有救济,但是一群的孩子成长、教育都令人堪忧。
政府就是强力作用下的杀富济贫,但是毕竟作用有限,不可能照顾社会上的每个人都共享社会财富,每个社会人享受物质条件的水平和个人能力息息相关,有多少能力就过什么样的生活。
农村的多子女家庭多是散养式培养、放养式生长,靠孩子自己的悟性去努力成为人中龙凤的概率太低太低了,父母的高度决定了孩子的起点,精英式培养和放养式生长,天差地别。
所以我认为,让孩子习惯优秀,也是一种教育催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