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有两位“传奇人物”一直被人津津乐道。一位是明英宗朱祁镇,一位是曹国公李景隆。说起他们的事迹,人人都会竖起大拇指,说一声“佩服”。
数千年历史上,只有他们两人以一己之力颠覆了国运,以自己的愚蠢,将己方数十万精锐兵力丧尽,败光了家底,给了原本没有胜算的敌人一本万利的胜利,也带给了自己的国家改朝换代的灭顶之灾。
这样的成就可以说千年未有,后世子孙给他们起了一个响亮的称呼:大明战神。
让己方在绝对的兵力优势下不战自败,全军覆没,让敌人不战而屈人之兵,以少胜多,取得大胜,对于敌人来说,他们是当之无愧的“战神”,没有任何人可以取代他们的地位。
“朱祁镇的失败情有可原,因为没有成功的教育”
话说回来,朱祁镇把事儿办成这样还情有可原,他老爹朱瞻基死得太早,没有传他多少治国理政和调兵遣将的本事,虽然宫中名师众多,大多数却都是纸上谈兵之辈,能教出什么有用的东西?
即使有少量的实干家,又哪里能比得上好圣孙朱瞻基从战场上摸爬滚打得来的经验对儿子的言传身教呢?
朱祁镇登基之时,不过是一个10岁的孩童,对于治国大事一无所知,只是靠着太皇太后张氏和皇太后孙氏的教导成长。
这两个女人算是聪慧,但与治国的大智慧相比,他们的聪慧显然不够看,不是哪个都有武则天的能力,几千年历史,也只是出了一代女皇而已。
张氏和孙氏能教给朱祁镇的,只有靠着年纪大积攒的生活理念而已,想要成为一个盛世明君,明显是不可能的。
朱祁镇的运气不好,他不像之前的几代皇帝,都有起码二十年的实战锻炼机会,有人陪伴指导,即使失败,也有人擦屁股扶他起来从头再来。所以,他们个个都能成为盛世明君。
朱祁镇年龄虽小,却心有壮志,他想追随先祖的荣光,上马定乾坤,驱逐鞑虏。
当瓦剌也先来袭时,他毫不犹豫的御驾亲征了,满心期盼复刻先辈的壮举。
可是朱祁镇忘了,不管是他爹还是他爷爷,或者他太爷爷,能有所成就,都是有所倚仗,有长辈精英陪伴指导的。朱元璋和朱棣的本事,历代皇帝能比得上的都没有几个,可是朱祁镇没有这种倚仗,他的依靠是一个太监:王振。
朱祁镇不出意外的战败了,精锐大军全军覆没,武将死伤惨重,出现了断层,他本人也成了历史上仅有的浪得太过被俘的皇帝。
幸运的是,于谦出现了,似乎冥冥之中真的自有天意。朱元璋死得那一年,于谦出生了。
“朱祁镇历经大难有所成长,但是物是人非”
到了朱祁镇兵败如山倒,大明天塌的时候,于谦力挽狂澜,救明朝社稷于生死存亡之中。如果没有于谦,大明朝从此成为历史。
于谦的诞生,似乎就像是为了拯救明朝而来,危局过后,他的使命好像完成了,所以朱祁镇回来又当了皇帝后,于谦死了。
朱祁镇因此臭名昭著,可事实上,于谦的死换个角度来说,又像是预料之中的事情。
朱祁镇经过社会的毒打,考虑事情有了深度,囚徒生活让他有了城府。
于谦的功劳足够功高盖主,大明朝因他而存续,皇帝只能活在他的影响力之下。虽然于谦忠心耿耿,但是这样君不君,臣不臣的局面长久下去,只会给有心之人机会,造成国家大乱。
作为皇帝,卧榻之侧又岂能他人酣睡?于谦活着,等于时刻都在提醒着朱祁镇当初的失败和屈辱,只有于谦死了。这一切都将烟消云散。
这是帝王心术,如果朱祁镇早些明白,就不会有土木堡的惨败,也不用杀于谦树立君王威望,这是两败俱伤的结局。
如果朱祁镇像朱瞻基一样,有得力的长辈陪伴指导,早早掌握这些帝王该掌握的能力,或许,他的帝王生涯成就的又是另一个盛世。
可惜,这一切都太迟了。朱祁镇注定在历史长河中骂声一片。
“相比于朱祁镇的太多遗憾,李景隆的失败实在是没有道理”
可是李景隆的失败,就让人不理解了,甚至是匪夷所思。作为降将,却在1402年被朱棣评为靖难第一功臣。
按照李景隆对朱棣起到的作用,成为第一功臣似乎合情合理。
可问题是,他李景隆曾经是和朱棣对战的敌军主帅啊。朝廷百万大军都在他的带领之下。
可偏偏又是是李景隆的不断失误,给了朱棣机会让他崛起反击,这似乎并不是李景隆蓄意为之啊。
不可否认的是,朱棣之所以能成功,正是因为李景隆在关键时刻的失误造成的。
所以,很多人怀疑,李景隆本就是朱棣的卧底,不然解释不了这一切。
“李景隆率领数十万大军攻城失败,给了没有胜算的朱棣机会,成功站稳脚跟,不断壮大”
当初,朱允炆登基后,被黄子澄等人一顿忽悠,就大刀阔斧的开始削藩,手段狠辣,不留活路。别人是削藩,朱允炆是削命啊。一年之内,五位叔叔藩王死的死,废的废,流放的流放。
朱棣一看这情况,不反不行啊,不能坐着等死啊??墒呛统偻虼缶绕鹄?,兵力差距太过悬殊,作为藩王,他手里掌控的兵力只有800府兵而已。
封地虽有驻军,平时却不归他燕王调动掌管,而是由朝廷指派将领统领,定期调换,只有外敌入侵时,藩王才能统兵御敌,这正是朱元璋的智慧留下的后手。
但是朱棣要反了,他只能一边装疯卖傻吃猪食,蒙骗朱允炆,一边暗地里招兵买马积蓄实力,同时用自己在军中的威望和钱财许诺,对驻军将领恩威并施进行收买。
掌控了四万驻军之后,朱棣明白,这样的力量还不足以和朝廷对抗,所以,他想到了一个人:宁王朱权。
在朱棣身后不远处的辽宁,正是他的十七弟,宁王朱权。
相比于朱棣,朱权的实力更为强大,朱权靠近瓦剌和女真,时常有战事发生,他一直都是当地驻军和卫所兵的统帅,手底下还收编了一只精锐骑兵——朵颜三卫。
这支骑兵全都是由外族胡人组成,战力强悍,是让朱棣非常忌惮的存在。再加上朱权直接掌管的兵力达到了五万多人,总体实力比朱棣高出了太多。
朱棣经过一番思考后,留下五千人马让不擅军事的长子朱高炽带领镇守北平。自己带着勇猛善战的二子朱高煦和擅出奇谋的三子朱高燧,以及三万多人马向东北方向而去,打算对宁王采用各种策略拉拢过来成为自己一方,壮大实力。
在这期间,朝廷出兵了,五十万大军精锐倾巢而出,直扑北平,统帅正是李景隆。
三军装备精良,武器先进,物资充足,攻城器械应有尽有,五十万大军攻打五千人驻守的北平,50:1的比例,再加上各种物资配备,北平一地根本无法和诺大的明朝江山相提并论。
这样的差距,朝廷一旦兵临城下,就是泰山压卵之势,甚至都不用什么战略,直接推进就行,这场仗朝廷应该胜的没有悬念。
一旦北平城破,朱棣的大本营就荡然无存了,即使他拉拢到了宁王壮大了实力又如何?一支孤军而已,进退无路,最终就会因为粮草物资缺乏,造成哗变,不战自败。
朱棣的末日似乎能够看到了,这是所有人都认为的。
可是谁也没有想到,奇葩的一幕出现了:
五十万大军攻城一年,竟然没有攻下五千人驻守的北平,而且守将还是不擅长军事身体肥胖气喘的朱高炽?
最终,被朱棣成功吞并宁王的势力壮大后折返回来打的大败,朱棣分兵四万乘胜追击,神州大地的北方就此出现了华丽的一幕:
四万武器装备落后的军队追着四五十万装备精良的大军身后疯狂砍杀,一路上血流成河,直至朝廷大军全军覆没。
如果不是史书记载,真的以为这是谁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但这就是事实。
朝廷这一败,是李景隆送给朱棣的第一次“助力”,让人很难怀疑李景隆不是故意的。
“朱棣在黄河北岸节节败退,走向灭亡,就要撤兵之机,李景隆恰巧赶来,让朝廷兵败,朱棣绝处逢生,一飞冲天,大局已定”
朱棣也没有辜负李景隆的这份“心意”,整合部队后,实力空前壮大,靖难起兵算是站稳了脚跟。
紧接着,朱棣率军南下,北方各地崇拜燕王杀胡威名,悉数不战而降,朱棣的实力进一步壮大。很快濒临黄河沿岸。
朱棣的脚步却在此地不得不停下来,因为徐辉祖死死地率军驻扎在黄河北岸,朱棣无可奈何。
奈何祸不单行,驻守山东的开国名将耿炳文也率军包抄而来,朱棣被打的节节败退,耿炳文麾下大将盛庸更是彪悍异常,连斩朱棣多员大将,就连朱棣的第一猛将张玉都死在了盛庸的刀下。
朱棣的军队士气跌落谷底,败相已经无法阻挡,尽管朱棣知道,此刻后退便是万劫不复,但是没办法,他只能退兵再作打算,不然就得死在这里。
原本朱棣的造反就终止在这里了,大明朝也即将再一次天朗气清,干戈止息。
可是谁都想不到的是,朝廷的骚操作又开始了:
徐辉祖被调回南京了?原因竟然是徐辉祖是朱棣的大舅哥,朱允炆担心徐辉祖倒戈,所以换来了李景隆……
这是多么奇葩的思维!如果徐辉祖会倒戈,还会有朱棣的战败和将要退兵的行为吗?真不知道朱允炆的脑子是怎么长的。
也许这就是天意吧,注定朱棣要颠倒乾坤当皇帝了,所以送来了李景隆这个大礼包……
不出意料的,朝廷再次败了,尽管朝廷仍然占尽兵力优势,但架不住李景隆表现出来的废物属性啊,耿炳文独木难支,最终兵败被俘,盛庸也被俘虏,只有李景隆逃回了南京。
这一点也让人怀疑,强如开国名将耿炳文,猛将盛庸都难以逃脱,为什么李景隆这种草包能够一次又一次的死里逃生?难道不是故意为止?
或许,这正是燕王朱棣的聪明之处吧,有个李景隆这样的“战神”存在,他才能势如破竹。否则要是换了一个正常人,哪怕是常规操作一次,都能把朱棣逼上死路。
正是因为李景隆的存在,才有了朱棣的成功,这里放他回去,很快他就会再次为朱棣送上一份大礼。
“李景隆开城投降,再一次成全了朱棣,让他避免因为进攻皇城被千夫所指”
逃回去的李景隆,多次损兵折将,导致大祸发生,按道理来说应该斩首示众才对,可是出乎意料的,朱允炆不但没有责罚他,反而让他再次担任南京城军事最高统帅。
嗯?
没错!你没看错!就是这样!
只能说,不作不死,朱允炆亲手把自己送上了绝路。
当朱棣兵临南京城下时,南京城的最高军事统帅李景隆,开城门投降了?
宫里发生一场大火,朱允炆不知所踪,朱棣理所应当的登基称帝,号永乐大帝。
接下来就是封赏功臣了,李景隆成为了第一功臣,加官进爵,世袭罔替。这一幕,在众臣眼里既是理所应当又是意料之外的。
毕竟李景隆表面是降将,不是功臣,封为第一功臣不合适,但是没有李景隆三次的成全,就没有今天的朱棣,这么封赏似乎理所应当。
那么,大多数人就不应该只是怀疑了,虽然没有肯定的证据证明,但是心里都清楚,李景隆大概率本就是朱棣的人,是卧底。
不然的话,从小熟读兵书,家学深厚,文武双全的李景隆再蠢,也不可能蠢到开战时完全帮倒忙坑自己人坑到死。
可是,李景隆真的有必要做燕王的卧底吗?这样做值得吗?或者说李景隆有这个必要吗?
我认为没有,李景隆没必要给燕王朱棣当卧底。
“李景隆并非卧底,作为最尊贵的皇亲国戚,没有必要投靠燕王不忠不义”
李景隆是什么人?那是朱元璋的外甥孙,是开国战神李文忠的儿子,是开国六公之一的曹国公爵位继承者。
李景隆从小就聪慧异常,深得朱元璋的喜爱,对他器重有加,不断的培养,再加上家学渊源,父亲李文忠和一众开国武将的教导,李景隆文武双全,年纪轻轻就已经挑起了重担,执掌五军都督府。
这既是他能力得到了认可,也是朱元璋对他的喜爱。
朱元璋从小亲情稀少,所以他对有血缘关系的亲人格外珍视,就像当初侄子的朱文正,因为不满朱元璋的封赏,打算带人叛逃陈友谅。被朱元璋识破抓获后也没有杀他,开国后仍然等他为靖江王,子孙世袭。
朱元璋对官员狠,下杀手毫不留情,但是他的手上,却从来不沾那些有血缘关系的亲人的血。
所以,李景隆在朱元璋跟前,就是独一无二有恃无恐的大红人,朱元璋对李景隆除了君臣关系之外,还有者浓厚的爷孙亲情。
毕竟,李景隆的父亲李文忠不仅是朱元璋的外甥,也是朱元璋的养子,小时候叫朱文忠,和亲子没有区别。
这样家庭背景的李景隆,就是明朝最尊贵的皇亲国戚,政坛不倒翁,与国同休的存在。早已位极人臣的他,有什么必要去投靠朱棣?
“朱棣就算造反,也没有胜算,李景隆不可能拿自己全家老小这样冒险”
难道是担心朱棣以后造反成功后自己遭到清洗?所以一开始就提前下注,为的就是保住自己的前途?那更不可能。
首先,朱棣一开始就没想过造反,从他靖难开始才招兵买马就能说明,他之前没有为造反做过任何准备,也就没有反心。
要不是朱棣朱允炆步步紧逼,朱棣也不会走到这一步。李景隆自然更不可能提前就走这一步。
退一步来说,就算朱棣有反心那又如何?手中只有800府兵而已,能对抗朝廷百万大军?恐怕还没出北平,朱棣就被镇压了。
这是个正常人都能想明白的事情,李景隆自然没那么傻,安稳的日子过着舒适的贵族生活不要,偏偏陪着朱棣刀尖上行走。
也许有人会说,或许李景隆就有这种冒险精神呢?
那也不可能,因为你忽略了一个关键的东西:名声。
“李景隆这类权贵,在乎的不是钱财权力,而是身后名声,不会冒着身败名裂遗臭万年的风险做一些没有多大意义的事情”
自古以来,像李景隆这种贵族巅峰的身处朝局的人物,不可避免的,是要在史书留名的。
钱财对他们而言只是个数字,权力也已在掌中,除了皇位的诱惑之外,没有什么能让他们拿自己的名声铤而走险。
到了他们这个位置,在乎的早已不是身外之物,而是身后名。
这个名声不仅关乎他们是否会遗臭万年,也对他们家族的后世子孙是否繁荣昌盛有着深渊的影响,南宋的秦桧就是直接的例子。
所以,身后名是他们这些身居高位的人不得不考虑的事情。
作为顶级的皇亲国戚,李景隆不可能傻到拿自己的身后名和子孙后代的命运去成就自己的冒险精神。
“李景隆早早地就被朱棣处置了,这不是朱棣对待功臣的做法”
事实证明,李景隆也并非卧底,第一,自始至终都没有明确说明李景隆是所谓的卧底,终究只是众人的猜测;
第二,李景隆在永乐二年就被朱棣罢免了,不久后就在家里郁郁而终。
从这里可以看出,李景隆并不是朱棣的人,朱棣虽然不是什么善男信女,但也不是亏待功臣的人,更何况还是第一功臣。
只能说明,李景隆不是朱棣的人,当初之所以后赏李景隆,是因为他的失误确实成就了朱棣,算是朱棣内心的一个全始全终吧,另一方面,就是为了安抚前朝人心,树立形象。
要知道,朱棣就是说破天,也是造反,得位不正,这在以孝治天下的古代,尤其是最为注重嫡长继承制的明朝来说,是天理不容的人。
李景隆正是朱棣拉拢人心的榜样,等到永乐二年,一切稳定下来,李景隆这个纸上谈兵的“人才”当然就没用了,朱棣要的是精英人才共襄盛举,成就永乐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