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桥驿兵变一声炮响,宋太祖赵匡胤闪亮登场。
关于五代的故事,我在《你一定爱看的极简五代史》中已经为大家讲的差不多了,五代后期,雄才大略的周世宗郭荣英年早逝,撇下了小皇帝周宗训孤儿寡母。赵匡胤于是趁着幼主登基的机会,发动了一场兵变。
赵匡胤的兵变可以说是简约而不简单,自梁朝以来,五代历朝君主都深感唐末的藩镇军阀政治实在是太糟糕了,十分不利于中央集权统治。于是从朱温(梁朝的开国君主)开始,大家都有意识的加强中央军队建设,不断削弱藩镇军力,到了周朝的时候,唐朝末年那种强枝弱干的趋势已经被彻底的扭转了过来。中央禁军成为了中原王朝战斗力最强的部队,各地藩镇节度使的队伍反而成了二线部队。
然而五代时期那种骄兵悍将飞扬跋扈、目无尊长的作风却被保留了下来。大部分士兵依然奉行“有奶便是娘”的理念,而将领们更是把军队看成是自己的私人财富,周世宗几次试图整顿这种情况,然而没等他真正找到什么行之有效的办法就驾鹤西游了。他死时,赵匡胤正是殿前都点检,用今天的话来讲,相当于中央禁军总司令。
赵匡胤是个典型的武将,能打,心大,号称“一条哨棒等身齐,打下四百座军州都姓赵”。军队里自然喜欢这样的汉子,当时禁军上下将领都和赵匡胤关系密切,其中有些人和赵匡胤还是拜把子兄弟,号称“义社十兄弟”。在“高平之战”中,赵匡胤出色的表现让周世宗对他另眼相看,将选拔禁军的重任交给了他。由此,赵匡胤在禁军系统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 帝(世宗)自高平之役, 睹诸军未甚严整, 遂有退却 。 至是命今上(赵匡胤)一概简阅, 选武艺超群者署为殿前诸班 ……自龙捷、虎捷以降, 一一选之, 老弱羸小者去之。 诸军士伍, 无不精当?!薄毒晌宕贰ぶ苁雷诒炯汀?/p>
然而只是这样,还不足以让赵匡胤踏上造反的道路,毕竟交情归交情,造反是造反,周朝开国以来势头很好,人心也比较安定,而禁军的将领们在当时地位极高,可以说严重缺乏造反的动力。赵匡胤本人作为一个武将,严重缺乏串联策划非组织政治活动的能力,但是一个人的出现,弥补了他的这个弱点。
这个人就是赵普。
赵普是幽州人,赵匡胤的首席智囊。五代时文人的地位很低,一般的武将都将这些文人谋士视为手纸——有用,但是不太重要。赵匡胤却对赵普格外的言听计从,野心勃勃的赵普在私下为赵匡胤奔走串联,坚定不移的实施着推动赵匡胤上位。而周世宗的病逝更是让赵普喜出望外,本来或许他只是想让赵匡胤爬到一个更高的位置上,但是现在既然有机会,要不要试试把赵匡胤推上皇帝的宝座?
答案是很明显的:要!
周世宗并非不知道自己死后可能会有人蠢蠢欲动,他预留的后手也是一个人:王著。在驾崩前,周世宗召集宰相范质等人留下遗命,总体上讲了两点意见:1、我死之后你们要照顾好大周;2、任命王著为新的宰相,和你们共同治理大周。讲完这两条意见之后周太祖就撒手人寰,一命呜呼了。
王著这个人才华横溢,是周世宗以前的幕府旧僚,很受周世宗器重,在士人中也颇有人望。然而这个人有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好酒。周世宗平时治国颇严,因此这哥们喝酒误了几次事之后挨了不小的处分,暂时被搁置了,不过周世宗并没有忘记他,在自己人生的最后阶段,周世宗试图重新将他提拔回来,与范质等人互相制约,为自己的儿子保驾护航。
但是范质却不想大权旁落,在他看来,周世宗的死是一个自己揽权的天赐良机。赵普果断的洞悉了范质的这一心理,经过一番运作,赵匡胤和范质一起隐瞒了周世宗的遗命,两个人达成了“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约定文官归你,武将归我,咱们趁着小皇帝什么都不懂,把权力都揽过来。
在这种情况下,赵匡胤开始了禁军系统内部的大调动,总体思想是把和自己不对付的都调走,把和自己关系好的都安排到最有利于发动政变的地方上去。一来二去,有人觉得不对劲了——赵匡胤这么折腾,不是想造反吧?范质对此嗤之以鼻:扯淡,人家不过是想强点权、捞点钱罢了,你们至于这么紧张么?
郑起…… 显德末为殿中侍御史, 见上握禁兵, 有人望, 乃贻书范质,极言其事,质不听?!缎手瓮け唷ぞ硭摹?/p>
于是公元960年春,愚蠢的契丹人违背自然规律,在冬天悍然出兵入侵周朝领土(关于这事为什么违背自然规律,请参见极简五代史)。赵匡胤挺身而出,这事就由我赵某负责搞定了,小皇帝、范丞相,你们安心等着,末将去去就来!
好咧,赵将军,一路小心?。?/p>
于是赵匡胤回到家里,开始了轻松愉快的兵变之旅。
赵匡胤的兵变分为三步:
1、以打契丹人为名,向除了禁军之外大周最大的一股军阀势力——河北藩镇派出重兵,以防止有人闹事。
2、利用自己的权力,让自己的人手全面接管京城的防卫工作。
3、自己领着一支军队武装游行到陈桥,在那黄袍加身,然后“被迫”回京登基。
不得不说,这个计划其实十分粗糙,尤其是整个计划的保密工作简直是个笑话,以至于兵变前夕整个京城里的老百姓都知道这事儿了。不过架不住范质同学的智商已经下线,城里吵的沸沸扬扬,他却一笑置之——没事,赵匡胤我了解,傻老粗么,这种人哪有那个心眼当皇帝啊。
第二天,赵匡胤带着兵变的队伍回到了京城,范质的心情是崩溃的。
时, 宰相早朝未退。闻变范质下殿执王薄手曰: “仓悴遣将, 吾辈之罪也。”爪入薄手, 几出血——《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
然而大错已经铸成,范质也没有什么办法,只好打落牙齿和血吞。当初说好大家一起权倾朝野,现在你却偷偷做了皇帝……
赵匡胤回京之后,找到小皇帝和太后痛陈自己的无奈——不是微臣要反,实在是人民的心声我难以拒绝。在许下优待后周皇室的诺言后,大家掏出事先准备好的禅位诏书和仪仗火急火燎的为赵匡胤办理了入职手续,由于赵匡胤任节度使的地点是宋州,因此国号就被定为了大宋。
下集预告:南征北战,定大宋三百年社稷;杯酒释权,终五代八十载乱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