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我听了一节一年级语文和一节一年级数学校内公开课,两位老师都是定向师范生刚毕业,参加工作三年的年轻教师。听课之后我的内心还是蛮欣慰的,因为她们的课都上的比较完整。
首先,谈谈她们上课中值得肯定的地方。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两位老师都是教的一年级学生,这些孩子从幼儿园的开放互动游戏式的课堂教学,向小学平行点对点的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方式转变,学生的心理、行为、以及与老师沟通的思维模式都发生了改变。通过这两节课,两位老师在平时的课堂训练中没有少花功夫,整堂课都能抓住学生的吸引点,学生注意力集中,在与老师轻松、良好的互动活动中完成了学习任务。
其二,两位老师都能把握授课知识点的重难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比如说:《10的认识》这一课,老师运用故事情境引出0-9的数可以自由组合,成为一个新的数10,这就打开了学生对数的认识边界,为后面教学更大的数作了很好的铺垫。在讲到这些颜色不同、形状不同的物体为什么都可以用10来表示时,学生的思维陷入沉思,通过老师反复引导,学生也懂得了数与数量的概念。
如:《江南》这首诗是通过河塘中莲叶与鱼的轻欢这种以物写景的写作形式来突出江南的美。老师让学生在形式多样的朗读语境中感受荷叶的妩媚以及鱼儿的轻欢,突击重点句子的朗诵,重点字词的演绎让学生融入江南的水乡景色之中。整堂课没有硬生生的讲授,没有单一的灌输,因此学生学的比较轻松。
两堂课的不足之处:第一堂《10的认识》这节课,老师虽然上的比较完整,但是在难点突破中没有让更多的学生发现问题。比如老师在听到有一个孩子回答到了不管是颜色不同、形状不同但它们都是10个,这时老师应该举一反三列出些例子,让更多的学生理解数与数量的关系。授课老师只是用简短的一句话带了一下就接着讲下一步去了。
第二堂《江南》这节课,老师也非常注重学生的朗读,用了单人朗读、多人朗读、齐读、重点句子反复读,但是老师的范读没有,学生听不到很美的朗读,他们自己一下子也感受不到江南的美。一年级学生对词语的理解还非常有限,所以我建议在课堂中呈现一些动态的场景,让学生通过眼、耳、皮肤等全方位的器官感受江南春风佛面,美图如画的景致。
总之,一堂有效的课堂要有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欲望,大脑思维活跃的不断提升,学科知识掌握牢固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