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局面,小到普通的吃瓜群众,大到一国一邦,都希望自己能够成为渔翁。但成为渔翁的前提是有鹬和蚌的配合,其次是渔翁的操作。鹬与蚌配合的事情其实并不少见,但渔翁的操作是否得当,则关系着渔翁最终是得利还是失利。
《战国策:邯郸之难》讲述的就是这么一个因为“渔翁”的操作,产生得利还是失利的故事?;八档蹦辏汗ゴ蛘怨?,围困了邯郸,救赵还是冷眼旁观一时成为齐国朝堂上热烈讨论的问题。
邹忌的意见是不救,其实他做出这样的决定的原因也是想做“渔翁“,让赵国和魏国打去吧,两个国家都耗尽国力,最终齐国就是”渔翁“。
但段干纶则是救,并且以一句“夫魏氏兼邯郸,其于齐何利哉(如果魏国吞并了邯郸城,这对我们齐国有什么好处呢)!”让邹忌无言以对。
这句反问的话,反映出想做“渔翁”的邹忌考虑的并不周全,他只考虑到赵国和魏国相争,但并未考虑到一方一旦被击垮,另一方的实力就会增强,这种局面下,“渔翁”绝对是不可能得利的,甚至还会失利。
齐王认可了段干纶的观点,派兵就赵,但在操作的过程中,却又犯了一个错误,要求士兵“军于邯郸之郊(在邯郸城外驻军)。
魏国进攻赵国邯郸,齐国派去救援的部队在邯郸城外驻扎,增援救赵,看这架势,齐王是把自己当成了鹬或者蚌的同类,一心一意的对抗敌人,丢失了段干纶劝他出兵的本意“渔翁得利”。
在这个节骨眼上,还是段干纶出面说服了齐王“臣之求利且不利者,非此也。夫救邯郸,军于其郊,是赵不拔而魏全也。故不如南攻襄陵以弊魏,邯郸拔而承魏之弊,是赵破而魏弱也(我所说的救赵有利或不利,并非指出兵驻守邯郸。救援邯郸,如果在邯郸城外驻军,那么会造成邯郸未被攻下而魏国兵力无损的局面。所以还不如向南出兵攻打魏国的襄陵,使魏军南北奔波疲于奔命。如果邯郸城被魏军攻克,这时候我军就趁魏军疲乏之际出兵,必然削弱魏国。这样一来,邯郸虽然被魏军攻占,赵国残破,但是魏军又被我军攻击而削弱了兵力)?!?/p>
看到没,这才是段干纶的目的,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成为“渔翁”。
而且历史证明,在这次事件中,齐国也真的成了“渔翁”,据《战国策:邯郸之难》记载,这个事件的最终结局是“七月,邯郸拔。齐因乘魏之弊,大破之桂陵”。魏国攻陷了邯郸,打伤赵国的元气,但在桂凌又被齐国的军队打败。真实的演绎了“赵魏相争,齐国得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