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前段时间看《西南联大行思录》,时而心潮澎湃、时而热泪盈眶。在那段幽暗的岁月里,以往我们关注的是政治、战争、生命…,有过不屈、有过愤怒、有过呐喊、有过悲叹…,而当视角转向当时的知识分子时,我发现了原来唯一忽略的东西——“生气”,那是一种无论面对任何困难都不绝望的勃勃生气,是对未来至死不渝的坚信,是对未知道路的满怀希望。
文化应该是什么样子的?知乎上有个问题是“如何反驳‘现实点,这个社会就是这样?’”有个高赞回答是“你是怎样,你的世界就是怎样?!?/p>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问答?如果让我找两个词来形容我所看到的人,我觉得这俩个词是“抱怨”和“焦虑”。所有的事情都能抱怨一下,甚至吐槽成为文化形式的一部分,譬如一些脱口秀的噱头包袱、《吐槽大会》这些节目等等。如果说这些还带着一些对社会的思考的话,那么很不幸,他们思考的东西要么没有得到回应,要么没有得到满意的答案,所以才引出来另一个词“焦虑”。似乎这个时代的每个人都在焦虑着什么。单身的焦虑,结婚的也焦虑;有车子房子的焦虑,没车子房子的也焦虑;有工作的焦虑,没工作的更焦虑;没病的为有病的焦虑,有病的还为没病的发愁…做一个搞文化的,我经常在问,“我们到底怎么了?”
对未知的茫然与恐惧,是文化自信缺失的表象?;氐角懊嬷醯哪歉鑫侍猓蛘呖梢杂酶徊降摹澳阆嘈攀裁?,就会看到什么”来作答。如果也用两个词来形容我们缺少的东西,那这两个词是“相信”与“希望”。
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乃至后来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对中国的战争、政治、文化、意识形态影响最深的无非两所学府,一所是黄埔军校,另一所就是西南联大。在这本书中,你会看到一群衣衫褴褛的知识分子,器宇轩昂地屹立于天地之间,在西南联大存续的短短8年时间里,培养出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8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171位两院院士以及上百位人文大师。
这本书最大的益处,是引人思考,而这种思考放在当下也是适用的:比如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专才还是通才?我们缺失的是风骨还是媚骨、是血性还是奴性?是信息还是信仰,是自由还是主义?
这种思考无关对错,无关好坏,无关是非,仅是思考本身,就是最大的意义所在。
我们终究会相信,那些在磕磕绊绊的生命中,显得弥足珍贵又能赋予我们力量让我们勇毅前行的东西:
风骨胜于媚骨,
血性胜于奴性,
信仰胜于信息,
拼搏胜于拼爹,
规则胜于潜规则。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end~
后记:1、《西南联大行思录》还是21年读的,后来每每回想起来,依然有些零碎的画面让人震撼和感动。所以23年5月,应邀出席昆山高新区读书节并做读书分享时,我毫不犹豫的想分享这本书,受时长影响,文稿几经删减,只有上面的一半不到;另一半收录于21年底企业的百期内刊纪念版的后记中,今集于一处,并尽量不做修改,以饕读者~
2、曾云南一行,两处地方行程未至,甚为遗憾,一处为西南联大旧址,另一处为腾冲滇西抗战纪念馆(国殇墓园),有机会再去瞻仰。
3、读书节分享后跟一位领导聊天,我感慨到“没想到我这个没上过大学的人有一天会为大学上台发声”,世事玄妙,莫过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