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年龄的增长,骨骼密度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当骨骼密度不断下降的同时骨骼也会变得更薄更脆,也就是说年龄的增长会增加骨质疏松的风险,而骨质疏松患者常见的危害就是各种不起眼原因导致的骨折。
随着年龄的增长,骨密度的测量就变得相当的重要,骨密度测量是评估骨骼强度相当重要的一个方法,两种情况下应开始考虑接受骨密度测量:
● 判断是否已患有骨质疏松或需提前评估骨质疏松风险;
● 骨质疏松患者需接受治疗后骨骼强度评估。
哪些人应接受骨密度测量?
根据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2017年制定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中的建议,以下人群应及早开始骨密度测量:
● 65岁以上女性,70岁以上男性;
● 有一个或多个骨质疏松危险因素的65岁以下女性和70岁以下男性;
● 有脆性骨折史或脆性骨折家族史的成年人;
● 各种原因引起的性激素水平低下的成年男女;
● X线检查发现已有骨质疏松改变者;
● 接受骨质疏松治疗、进行疗效监测者;
● 有影响骨代谢疾病或使用影响骨代谢药物史;
● 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IOF)骨质疏松风向一分钟测试题回答结果阳性者;
● 亚洲人骨质疏松自我筛查结果≤-1者。
此外患有类风湿性关节炎、体重低于57.6公斤的成年人也应及早开展骨密度测量。
三种常用的骨密度检查方法的优势与选择
双能X线是目前较常使用的骨密度测量方法,能测量身体不同部位的骨密度,可预测骨折几率和评估治疗起效情况。
定量CT在测量脊柱骨密度上具有较高的优势,由于CT值对密度的分辨率更高,可经过大量的数据统计形成标准体,通过与标准体比较来判定骨密度的高低。三维密度拍摄能尽可能地避免骨密度重叠,也可明确分辨骨头增生部位和正常部位的界限。
超声检查是相当方便的骨密度检查方法,但其精度不及前两者,在评估骨折风险方面有一定的价值,无法追踪骨密度在时间推移中的变化。
骨密度测量注意事项
● 孕妇、哺乳期女性不建议做骨密度检查;
● 若有行造影检查、钡餐检查、PET/CT等影像检查者,需在检查三天后方可行骨密度检查;
● 体内有金属植入物者不建议行骨密度检查;
● 脊柱变形无法平卧者不可行骨密度检查;
● 20岁以下青少年由于骨头发育还未完全,并不建议行骨密度检查;
● 有皮肤溃烂或出现感染症状时不可行骨密度检查;
● 有关节处置换手术者不建议行骨密度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