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有约18000个字,最好在时间充裕的时候阅读,拿出四、五十分钟阅读,且有很多概念需要自己的思考,我尽量用了最简朴的词语,这样以便于理解,在后半部分关于“道”的价值观的部分也举了很多例子以便于理解,最后一部分是关于“道”与 科学和宗教 之间关系的一些思考
论“道”
论意识与自我意识
论决定人类行为的根本因素
心理问题的根源来源于社会偏见,社会偏见的形成是因为人类未解放自我意识。
什么是自我意识、“学习能力”?,以及如何解放自我意识?提升“学习能力”?
自我意识就是意识到自己意识过程的一种意识状态,这种意识状态也称为元意识。而要真正地解放自我意识还需要再加上三个字,即客观地意识到自己的意识过程。
那天在书上看到了下面这句话,便想着写点什么。
“动物适应日益复杂的生活环境的过程,推动了神经系统及其机能的发展,神经系统的发展又使动物更好地适应外界环境”
拿玩支付宝举例,我们第一次下载支付宝时,肯定都是有着目的的吧(不然为什么下载),它能解决我们的需求,我们便下载它,然后我们发现它有很多的其他功能,就去尝试着使用使用,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便会很熟练地使用了。
那么问题来了,我们为什么会这么熟练呢?
其根本就是因为我们的神经系统及其机能发生了改变,是它的改变才使得我们如此熟练地使用支付宝,而它改变的这个过程换句话说就是我们的所谓“学习能力”,而在目前已知的地球上的动物界中来说,人类的这个所谓的“学习能力”是最强的,也就是说,人类大脑的可塑性是最好的。
那么问题又来了,为什么有些人的“学习能力”发挥不出来呢?大脑的可塑性发挥不出来呢?是被什么限制了呢?
在这,我提出一个“标签”的概念,标签就是指自己对自己的评价、他人对自己的评价、社会对我们的评价。对于这些标签,我想说的是,不要无视,但也不要过于重视,客观看待,我从第三个倒着来说
①社会对我们的评价
社会对我们的评价其实反映了我们这个群体在他们那个群体的眼中是什么样的,也就是反映了他们的思想观念,也就是反映了我们的行为的另一种思考角度,而要让我们的行为与他们的观念这个冲突的解决是需要一个很漫长的过程的,大范围来说(我知道有特殊案例,但那是少部分),我们既要修正我们的行为,他们也要修正他们的观念。社会会给我们贴上各种标签,但如果我们只是不加思考地把它发展为自我标签(即自己对自己的评价),而不是认真思考自己内心的需求的话,那只会让自我迷失在这些标签之中,永远无法看清自己。而当我们的观念成为时代主流时,希望我们不要成为自己当初不喜欢的那类人,给未来的后辈强行贴标签。还是那句老话“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②他人对自己的评价
如果过于重视一些他人对自己的恶意评价,那么必将限制自己以后的发展,因为它会发展为自卑式自我评价,而自卑式自我评价是只有自己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的,他人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如果过于在意好听的话带来的快乐,那么它也有可能会发展为自我膨胀式自我评价,而它的解决也只有靠自己才能真正解决;如果完全无视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也会限制自己以后的发展,因为这样会目中无人,自以为是,最后摔个大跟头?;故且痪淅匣埃肭宄嫡饣暗某『稀爸已阅娑谛小?/p>
③自己对自己的评价
就是自我评价,如果过于看重一些对自己的负面评价、一些社会标签,那么就会发展为归因式自我评价,这个归因式自我评价,就是我主要想说的东西,因为它就是限制“学习能力”的根本原因
什么是归因式自我评价?
归因式自我评价分为外归因式和内归因式两种自我评价。外归因式自我评价与内归因式自我评价就像两张禁锢标签一样把“学习能力”给封印了起来,给它上了锁,而真正能够解除这个封印的、能够打开这个锁的,正是每一个人他自己。
①内归因式自我评价
先从一个方面来说,内归因式自我评价的一面是自卑式自我评价,其会导致一个人自卑,诸如“我可能本身就不行”“我可能本身就不适合”“我确实没有学这个的天赋”此类的话语便是如此,这些意识过程的作用就是在加强这个“学习能力”的封印,使人失去自我,失去信任他人的能力,而客观地意识到这些意识过程的意识状态的功能就相当于是解除这个封印、打开这个锁的关键钥匙,从而解放“学习能力”
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内归因式自我评价的另一面就是自我膨胀式自我评价,其会导致一个人自我膨胀,诸如“这肯定是我的功劳”“没有我你们肯定不行”“是我拯救了你们”此类的话语便是如此,这些意识过程也会让人迷失自我,失去自我,失去信任他人的能力,并且它也会继续加强这个封印。
因此,内归因式自我评价的两面就像是心电图一样需要来回跳动,而控制它跳动的那把关键钥匙就是,保持自我意识的同时也要保持客观性,保持一种带有客观性的自我意识。
②外归因式自我评价
诸如“没办法,我也不想这样,只是因为……”“别人都这么说,那我肯定……”“我无力改变,因为这就是现实”此类的话语,直接看这些话语、不结合语境的话,它们都有着双重语意,所以具体是什么语意需要结合当时的语境。先说其中一种语意,这种语境就是,在说客观事实的语境,所以这个时候的回应方式就见仁见智了;而另一种语境就是把自己主观认为的、但并不是客观事实的东西当成了客观事实,从而限制了自我意识的解放、“学习能力”的解放,而破解方法就是反思自己的这个主观认为的东西。(反思就是一种元意识,但大多数人只是反思自己的行为,而很少去反思自己的意识过程)
但是评价在生活中总会不可避免地发生
评价是对人们自身发展的一种负反馈,客观的评价会修正一个人的发展;不客观的评价会扭曲一个人的发展当一个人接收到了一个客观的评价时,客观地看待这个评价将会修正自身的发展;不客观地看待这个评价将会阻碍自身的发展当一个人接收到了一个不客观的评价时,客观地看待这个评价将会防止其阻碍自身的发展;不客观地看待这个评价将会扭曲自身的发展
评价分为褒义、中性、贬义
忠言逆耳利于行就相当于是当一个人接收到了一个客观的贬义评价时,不客观地看待这个评价将会阻碍自身的发展,结果就是目中无人;而客观地看待这个评价将会修正自身的发展
溢美之词就相当于是当一个人接收到了一个不客观的褒义评价时,自己也不客观地看待这个评价将会扭曲自身的发展,结果就是不自量力;而客观地看待这个评价将会防止其阻碍自身的发展
过于高估自己就相当于是当一个人接收到了一个客观的褒义评价时,不客观地看待这个评价将会阻碍自身的发展,结果就是自负;而客观地看待这个评价将会促进自身的发展
过于低估自己就相当于是当一个人接收到了一个不客观的贬义评价时,不客观地看待这个评价将会扭曲自身的发展,结果就是自卑;而客观地看待这个评价将会防止其阻碍自身的发展
而偏见的形成正来源于不客观地看待对于自身的评价,而这时消除偏见需要自我意识来调整自己的不客观意识,使得自己的意识客观化,从而消除偏见,即保持一种带有客观性的自我意识
好了,说了这么多,其实汇总为一句话就是不带不客观的评价、真正客观地观察自己才能解放自我意识、提升“学习能力”。
方法:不带不客观的评价、真正客观地观察自己
结果:获得自我意识的解放,“学习能力”的提升
适用范围:研究者是自己,研究对象也是自己,所以是自己对自己使用
一定要保持一种带有客观性的自我意识
带有客观性的自我意识
保持一种带有客观性的自我意识,再讲细一点的话,就是
客观决定主观,主观能反映客观,并对客观有能动作用。
什么意思?
比如说看见了石头,所以脑袋里有了石头的形状与概念,然后把石头扔到其他地方的这个行为就是指主观对客观的能动作用
①当主观正确反映客观,并作用于客观时,将会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或推动作用;②反之,对事物的发展就起阻碍作用。③因此要想推动社会的发展,就必须使主观符合客观。
举两个例子
①比如说正确地认识到自己失败的原因,就会使自己的发展更加顺利;②反之,不正确地认识到自己失败的原因,就会使自己的发展受到限制①或者说我认为石头砸人会疼,那么当我遇到恶狗时我就会用石头砸它以此来?;の易约?,那么,我就会从我认为变成我知道;②反之,我认为石头砸人不会疼,然后我就去拿起石头砸别人,那么,现实会教育我,即那个人会打我一顿使我知道石头砸人会疼这个客观事实③要推动社会的发展就要思考社会偏见的来源,即标签,社会偏见造成社会孤独感(即所谓的心理问题),社会孤独感可能又会反过来加强社会偏见,而解决这个矛盾需要全人类的主观符合客观,即“道”,“道”就是主观符合客观,主观符合客观也就是“道”
(对于现在的科学来说,“道”的思想具有客观性和不可证伪性,关于这两点,我会在后面的科学与宗教里讲到)
因此,当主观符合客观,事物发展就会受到推动作用,比如说客观地认识自己,不要给自己贴标签,那么自身的发展就会受到推动作用,这个就是主观符合客观;当主观不符合客观,事物发展就会受到阻碍作用,比如说不客观地认识自己,给自己贴了标签,那么自身的发展就会受到阻碍作用,这个就是主观不符合客观。
如果接下来我把这个理论适用范围扩大,使得自己对他人、他人对自己也使用的话,你就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
先举个例子,比如说在一件事情当中,你的朋友没有客观地认识自己,给他自己贴了标签,那么这个时候他自身的发展就受到了阻碍作用,而这个时候如果你想要改变他的想法的话,就可能会使你们的关系恶化,因为他对于你来说也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人,而你想改变他的想法这个过程就相当于主观不符合客观了,所以导致了你们的关系发展受到了阻碍作用,但是如果你表示认同他的想法的话,他的想法可能就会在这一瞬间又发生了变化,使得你的主观又不符合客观了,这又导致了你们的关系发展受到了阻碍作用。
再具体点就比如说一件客观事实的发生并不是他的错,但他却在自责,而这时你安慰他说这不是你的错,然后他还是认为这是他自己的错,那么你也并不能改变他的想法,只能随着时间的流逝,让时间来治愈他,但也有可能随着时间的流逝,永远出不来了;但如果你指责他说这就是你的错,那么他就有可能跟你干一架,也可能继续自责加强自身发展的阻碍作用。
发现了吗?自己对他人使用需要他人有一定的自我意识,能够从根本上认清自己的只有自己,同理,他人对自己使用的前提也必须建立在自己有一定的自我意识上。
这虽然是一些可能的情况,但它也是不争的客观事实。但是我们也一定要去帮助他,因为人是会相互影响的
明明不是他的错,但他却自责,其实也能看出来他的心很好,但是他如果不能够真正客观地认识到他自己的话,接下来的发展可能就是人间悲剧了,过于自责而自杀,想要复仇而付出了更沉重的代价,这或许就是人类被现实玩弄的无奈吧
所以要让人类逃离这个怪圈的话,就要解放全人类的自我意识,解放全人类的自我意识就需要使全人类获得“道”的思想,建立新的世界观与人生观,以“道”的思想为基础的世界观,继而影响人生观,把人生观建立在死亡之上,又以此来促进获得“道”的思想
所以我再补充一下上面的第三个点,“道”的意思就是主观符合客观规律,而主观符合客观规律也就是“道”,但“道”本身也是一个客观规律,也就是说,主观符合客观规律这句话本身也是一个客观规律,你可能会觉得很奇怪,客观规律不是通过观察并检验得到的吗?为什么主观符合客观规律它也是客观规律???但是你这么想想,主观符合客观规律能够推动客观事物发展这句话本身不就证明了主观符合客观规律是一个客观规律吗?因为它自己就是个客观规律,所以才有主观符合客观规律能够推动客观事物发展这句话,所以接下来所以接下来在讲“道”之前,我要定义一下规律的含义
规律是什么?
①规律的根本属性
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的所有规律都是无形而实存的,如何获得它?去感受,感受到规律的一瞬间被称为灵感,有些灵感瞬间就能感受到、有些灵感花一个小时左右就能感受到、有些需要一天、有些需要一年、更多的则需要二十年、三十年、五十年、七十年,还有些可能一辈子都感受不到,而获得灵感所付出的汗水也是因人而异的,这也是为什么有天才、疯子、聪明、笨蛋这样之类的词语,所以如果可以的话,去做自己感兴趣的、热爱的事吧,这样,获得相对应的灵感的概率会很高。
②具体如何获得规律以及规律的交叉性
去感受?怎么感受?在失败中寻找,总结失败经验,这些经验都是它们规律的一份子,记住,是一份子,不是全部。然后当你慢慢地积累了这些规律的各个小份区域后,有一天,你会突然感受到这个规律的整个区域,然后你就能用它来解决规律区域中的其他问题了。
我们看过的书、行过的路、遇到过的人、高人指过的路也会帮助我们去悟这些灵感。它们就像我们吃过的饭一样,已溶于我们的骨与肉之中。
另外,规律还具有交叉性,在解决规律之间交叉部分的问题时,你就不能用一个规律来解决了,要同时掌握两个或更多的规律才能真正解决。
③规律的时代性与不具备时代性的规律
规律都是很狡猾的,因为它们都藏在了失败里面,也就是说,规律永远在那,去不去继续探寻它完全取决于你自己的决定?;褂芯褪怯行┕媛墒蔷哂惺贝缘?,它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比如说过去一些名人的成功在今天是不可能以完全相同的条件复制的。
还有些规律则超出了时代的局限性,适用于各个时代。
如果你问我这些超出时代的局限性的规律是什么?我会说,就算我知道我也是说不出来的,因为它超出了时代性啊,很早以前是没有文字的,又或者说以前的文字语言与现在一样吗?现在的文字语言又会与未来一样吗?未来的未来还会有语言吗?文字语言是具有时代性的,所以它是不能描述这些超出时代性的规律的;并且思考也是得不到的,因为思考的内容会受限于现有的所有知识,未来时代的知识又不可能瞬间得到。只有一种方法,就是去感受,我们看过的书、行过的路、遇到过的人、高人指过的路都将促使我们最终的这个“悟”。
李小龙在教他徒弟功夫时说过这么一句话:“don't think,to feel.”(不要思考,去感受。)
这个时候你再看看下面这段话,如果你感受到了“道”,你就明白了这段话;反过来,如果你明白了这段话,那就说明你感受到了“道”,“道”是真正的当下,真正的现在,所以明白与感受是同时进行的
“道”的意思就是主观符合客观规律,而主观符合客观规律也就是“道”,但“道”本身也是一个客观规律,也就是说,主观符合客观规律这句话本身也是一个客观规律,你可能会觉得很奇怪,客观规律不是通过观察并检验得到的吗?为什么主观符合客观规律它也是客观规律???但是你这么想想,主观符合客观规律能够推动客观事物发展这句话本身不就证明了主观符合客观规律是一个客观规律吗?因为它自己就是个客观规律,所以才有主观符合客观规律能够推动客观事物发展这句话
我再举个例子,一道找规律的小学题
1,__,5,7,__,11,13。(请把未填出来的数字填上)
是不是觉得这题超级简单,你找到了规律,是吧,那么,它在哪呢?无形的,是吧,但是为什么你又找到了呢?那说明它是实际存在的吧,怎么找到的呢?通过观察,是吧,那为什么观察就能得到呢?因为我们在观察后并进行了思考,并且0~9的概念我们也明白,也就是说,我们对我们掌握的知识进行了思考并解决了现实中的问题,而0~9本身就是一个规律集合体,所以当我们掌握了这个规律集合体后,再来观察这道题,观察与思考的过程就相当于在这个规律集合体里找与之对应的规律,找到对应规律的那一瞬间,便是灵感,便是明白了,从而解决了现实中的问题,发现了吗?知识与概念是人定义的,而人自身的思想具有时代性,所以通过人的思想产生的产物也就具有时代性,所以文字语言与思考也是具有时代性的,“道”是超出时代性的规律,但是老子获得了“道”,为什么?你想想,什么东西它也是超出时代性的,意识?不不不,是物质,在到目前为止的宇宙里,是物质在不断演化,而意识不过是物质演化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而人本身又是由物质组成的,所以人本身就是具有超越时代性的属性的,而人又通过感受来反映物质、反映客观世界,因此,感受是获得“道”的唯一方法,而获得“道”的结果就是你会发现你的生活里到处都是规律,也就是说,你时时刻刻都在感受到灵感,时时刻刻都在明白,时时刻刻都在顿悟,而顿悟那一瞬间的开心与兴奋,我想你是知道的。
这个时候再回过头来看看上面的那一段话,能明白的
“道”是超出时代性的规律,而文字语言与思考都具有时代性的属性,所以道可道,非常道,所以无法用语言表述、无法用文字描述,且思考也无法悟“道”,所以它是无法观测的,当你能够接受它无法观测这个客观事实,就意味着你的主观符合了客观,也就意味着你得到了“道”
为什么一本教材要写那么多的字?当我们在学习的时候,我们到底在学什么?
物理世界:
你会发现,教材之所以要写这么多字是因为它在“解释”,那么,它在解释什么呢?它在解释规律。那它为什么要解释规律呢?因为我们掌握了规律,就能用它来解决现实问题,既能解释过去的一些客观现象,又能预测未来的一些客观现象,这也是为什么教材的文字总是那么地抽象了,但是物理世界的规律是具有超越时代性的属性的(因为在恐龙时代也有重力、浮力、速度这些什么的?。?,所以它的规律的稳定性也就特别地强,也就是说,物理世界规律的时代性大于人类自身的时代性,掌握了物理世界的规律,就能受用一生。但是在物理世界里,研究者是人,研究对象是客观物质的规律,但是它不研究人类大脑这个客观物质的规律;
文字语言:
接下来说说文字语言这个东西,它的规律体现在什么地方,体现在“概念”这两个字,概念就是语言的规律。当我们理解了词语的概念后,然后别人说了一句话后,我们就会明白别人在说什么,这个“明白”,就是感受到了语言规律,也就是说,我们可以解释对方说了什么,可以知道别人了解了什么东西;但是如果有一些词语的概念我们不明白,那么别人说了一句话后,我们就不明白别人在说什么,这个“不明白”,就是没有感受到语言规律,也就是说,我们不能解释别人说了什么,也不能知道别人了解的东西有什么用。接下来是为什么一门语言不好掌握呢?因为文字语言规律的时代性与人类自身的时代性差不多,且不稳定,为什么?因为你会发现语言带给人的感觉变化得特别快,比如说“呵呵”这个词,在以前就跟“哈哈”是一个意思,但是现在呢?带有一定的贬义吧,所以这也是为什么一门语言特别难学习的原因,因为它的规律的时代性不稳定,一会儿长,一会儿短,还有地域差异性,所以一个国家就得设立一个官方语言,以此来保持语言规律的稳定性,使得它较易于学习。但是在文字语言的世界里,研究者是人,研究对象是人类思想的产物,即文字语言的规律,但是它不研究人类大脑这个客观物质的规律。
物理世界的客观物质有客观规律,人的产物文字语言它也有一定的规律性,那么,人类大脑这个客观物质也存在着规律吗?
当然存在
人类大脑的神奇之处在于两个字“意识”,意识本身就是无形而实存的,也就是说,它本身就是个规律,且它也具有超越时代性的属性,因为它是物质的产物,而人类大脑的矛盾在于意识与自我意识的统一性与斗争性。人类大脑的神奇之处在于两个字“意识”,意识本身就是无形而实存的,也就是说,它本身就是个规律(所有感觉的集合体),语言促使了意识和自我意识的产生,意识的产生是因为人类借助语言来概括和区分了自然界中的物质,自我意识的产生是因为人类使用语言区分开了“我”与客观事物(关于动物有无自我意识其实可以通过镜子测试来说明),而意识与自我意识的产生又会反过来促进人类语言的发展与变化,即语言规律的时代性问题,所以人类的意识与语言其实是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但是从根本上来说,还是因为自然演化的过程中人体的生理结构发生了变化,特别是关于发声的嗓子与舌头,使得人类产生了语言,语言的产生便又促使了意识与自我意识的产生,意识与语言之间的相互作用又使得意识得以发展,而人类大脑的矛盾就在于意识与自我意识的同一性与斗争性。
意识与自我意识的同一性与矛盾性
那么,意识与自我意识的同一性与斗争性各体现在什么地方呢?
意识决定自我意识,自我意识能反映意识,并对意识有能动作用。
当自我意识正确反映意识,并作用于意识时,将会对自身的行为起推动作用;反之,对自身的行为就起阻碍作用。因此要想推动自身的行为,就必须使自我意识符合意识。(这也是为什么人们的观念很难被改变的根本原因,因为人们的自我意识总会保护它自己不被改变)
意识与自我意识的同一性体现在自我意识符合意识时,身体的行为将会受到推动作用,且不会产生负面情绪。用俗话说就是三观符合客观现实,又或者说是一些自认为是客观的现实,但是还没有遇到过新的客观现实来修正自己的三观,所以在遇到冲击三观之前的现实时,自身的行为也就不会受到影响;
而意识与自我意识的斗争性体现在自我意识不符合意识时,身体的行为将会受到强烈的阻碍作用,随之产生负面情绪。用俗话说就是三观受到了冲击,三观崩塌,使人迷失自我,让人感到绝望,而自我意识为了抵抗这种观念崩塌产生的负面情绪,就会使人产生指责的行为,以此来保证精神不会崩溃。
意识也可被称为主观,而主观符合客观,才能对客观事物起推动作用,因此,当自我意识符合客观时,身体的行为将会受到强烈的推动作用
如果意识是客观的话,那么自我意识也就会被它客观化,而如果意识不够客观的话,那么自我意识也就不会被它客观化,自我意识相当于是潜意识层面里的意识,也就是说,意识会作用于自我意识,而自我意识回反过来作用于意识。
如果意识接收到的信息是客观的,那么自我意识就会保存这个客观信息并在意识有需要时提取出来发送给意识,这个时候的意识就是客观的;
如果意识接收到的信息是不客观的,但是意识以为是客观的,那么这时自我意识也就会保存这个实际上不客观的信息并在意识有需要时提取出来发送给意识,这个时候的意识就是不客观的,但是意识与自我意识都不知道,因为自我意识是意识来决定的,而自我意识又会反作用于意识。
比如说在一次任务失败后我认为“我不适合做这个”,那么我的自我意识就会保存这个想法,而当我再次失败时,我的自我意识就会发送那个想法给我的意识,然后我就会说,“我果然不适合做这个”,这个时候,自我意识接收到了意识的新的想法,那么它就会保存这个新的想法,长此以往,大脑在这个相关方面的知识接收能力就会被逐渐封锁起来,阻止相关知识进入大脑,最终失去这方面的学习能力;
“我不适合唱歌”,那么关于唱歌的学习能力就会逐渐被封锁起来;“我不适合看书”,那么关于看书的学习能力就会逐渐被封锁起来;“我不适合打篮球”,那么关于篮球的学习能力就会逐渐被封锁起来;“我不适合在很多人面前讲话”,那么关于演讲的学习能力就会逐渐被封锁起来;“我不适合学理科”,那么关于理科类知识的学习能力就会逐渐被封锁起来,等等等等都是如此;
而如果在一次任务失败后我认为“我失败是因为这几个方面没有注意到”,那么我的自我意识就会保存这个想法,在新的一轮任务里,自我意识保存的想法将会作为意识的指导思想来指导意识上一次没有注意到的方面(而在上一个例子里自我意识对于意识来说没有任何帮助),在新的任务结果出来后,就算没有成功,结果也必定会有提升。
因为在这两个例子里任务是什么不清楚,所以失败与成功这两个词的定义也是相对的、模糊的、没有量化的。
再来说说如何提高身体的执行力,因为意识决定自我意识,自我意识能反映意识,并对意识有能动作用。所以,当意识产生的当下需求输入到了自我意识时,自我意识就会再反馈于意识,从而产生了行为,意识会消耗精力,而自我意识不会消耗精力,它只会驱动意识产生行为去执行想法消耗体力,这样,就节省了精力、意志力;
而当意识产生了对于当下来说不客观的需求时,自我意识应该是不会驱动意识产生相应行为的,如果产生了相应行为,基本上都是犯罪的形式。理想也是一种对于当下来说不客观的需求,但是它相当于是给自我意识定了一些目标,如果意识能够细化这些目标,那么自我意识将会驱动意识产生行为去达成小目标;如果意识只是对自我意识输入理想,那么,自我意识也就只是会保存这个理想,并不会驱动意识产生行为。
“道”的三观
先入为主这个成语很有意思,入对了,那便是真理;入错了,那便是轮回
接下来我说的将会刷新很多人的三观,放平心境,我会做一个由浅入深的比喻
我认为石头砸人不会疼,那么我在砸了别人后还是这样认为,那我就会在被揍与准备挨揍的路上轮回。
我认为我失败的原因肯定是我太笨了,太傻了,我不太适合,那我就会在自愧不如与再次失败的路上轮回。
第一个例子是有客观现实在提醒你你错了,而第二个例子的客观现实是不会提醒你的,因为这个客观体正是你自己本身。
另一个反面例子就是,我认为成功的原因肯定是我太聪明了,简直就是个天才,没有我就没有这次的成功,那我接下来迈出的下一步可能就是万丈深渊,结果便是粉身碎骨。
这一个例子的客观现实也是不会提醒你的,因为这个客观体也是你自己本身。
而“道”的获得是没有任何客观事物提醒你的,又或者说,任何客观事物都在提醒你去获得它
因为客观事物都是由物质组成的,人这个物质与客观事物这些物质的交流是通过感受交流的,所以如果你太注重你的意识、注重你的主观的话,你便不能感受到,这也是我为什么说“道”的获得没有任何客观事物提醒你;但是物质都是具有超越时代性的属性的,所以我还说任何客观事物其实都在提醒你。当你明白了,你便会发现,“道”,无处不在,“道”超越了时空,是贯穿了一切的存在
也就是说,只有具有唯物主义思想,才能感受到“道”,有一点点唯心主义,都不可能感受到,唯物主义思想的意思就是使得意识客观化,与物质达到同步,因为人本身具备的矛盾就是意识与物质这两者之间的矛盾,而当意识客观化后,便与物质达到了对立而统一,但是这只是一种带有客观性的意识,而不一定是带有客观性的自我意识。其只解决了人与自然宇宙之间的矛盾,没有解决人自身这个矛盾,所以带有客观性的自我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即“道”的思想。
现实对我的教育,周围人对我的帮助,自己对自己的反思,慢慢让我收获到了现在的世界观与人生观,如果你能明白我的世界观与人生观,那么我说过的所有话,你都能明白
想要悟“道”,就要建立与之对应的世界观、人生观,特别是人生观,因为它会扩大你的感受,而“道”的价值观是解决人际关系问题、自身问题根本的价值观
世界观
这个世界观就是“万事万物都有它的两面性,包括这句话本身也是”,意思就是自己的思想能够兼容对立的思想,但不一定采取中立的立场,而当自己的思想能够兼容一切对立的思想时,那便是悟“道”之时
人生观
所以在这样的世界观下的人生观也能够兼容两种对立的思想,即人生既有意义也没有意义
为什么人生没有意义?
这个很好理解,但是要知道自己的思考角度,即站在科学的角度思考,人体不过是由各种各样的物质组成的,死后又变成了各种各样的物质,所以站在科学的角度想的话,人生没有意义,人间不值得
那么为什么又说人生有意义呢?意义是什么呢?
人生的意义因人而异,各有各的意义,正是因为各有各的意义所以世界才如此精彩,很多人找不到人生的意义便认为人生没有意义是因为没有找到自己热爱的事物、在意的人或事物,或者说被在意的人重重地伤害了之后而觉得人生没有意义。而有人在某一瞬间认为人生失去了意义是因为在意的人或事物消逝于世了。这些人生的意义都是建立在人或事物上的
那么,人生的意义还能建立在什么上呢?
那便是人们避而谈之的东西,死亡,以一个活人的角度来看死亡,再从死亡的角度来思考人生的意义让我真正地明白了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你想想看,什么是死亡没有的,而人生拥有的?那便是感受与体验,死去后我们不能够感受到自己的快乐与哀伤,愤怒与兴奋,希望与绝望,我们再也不能够体验到拥抱那一瞬间的幸福,再也不能体验到美食在味蕾上的绽放,再也不能体验到夜晚的星空在心灵上的那种震撼感,再也不能体验到自己的哈哈大笑了,再也不能体验到自己一个人在家时的中二逗比的模样了,再也不能体验到看各种比赛时的那种振奋人心的感觉了,再也不能体验到别人为了我们的需求而牺牲自己的需求了,再也不能体验到别人为了让我们开心的用心付出了,再也不能体验到见到想要见到、期待见到的人的那一刻的兴奋与开心了,再也体验不到与人聊天聊到很远很远的那种向往与快乐了,再也不能体验到很多……很多……了,这样的人生观,让我懂得了什么叫珍惜当下、珍惜现在,与之带来的,便是对生活的全部热爱
人生就是一场感受与体验,与之带来的珍惜一切、热爱一切的能力,这,便是“道”
价值观
接下来我写的东西可能会冲击很多人的观念
用“道”的思想来给价值观排序的话,就是,自己→父母→朋友,如果有伴侣了,就是自己→伴侣→父母→朋友,如果有孩子了,就是自己→伴侣→孩子→父母→朋友,为什么要这么排序?
我一直记得这么一句话,矛盾贯穿一切事物的发展,而矛盾的顺利解决是事物往下一步发展的前提。
矛盾是对立的,而矛盾的解决就意味着矛盾达到了对立且统一的状态,然后接下来就会有新的矛盾出现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就是一个统领一切规律的规律,而关于规律的定义,我以前说过了,不明白可以找来再看看,一就是最初的那个对立而统一的矛盾,即宇宙大爆炸,二就是接下来未被解决的还处于对立状态的矛盾,一矛一盾,所以是二,三就是前面那个“二”被解决了,然后又生出了对立的一矛一盾,“二”的统一,加上一矛一盾,所以是三,然后就是不断重复,便生万物了。
现在来解释解释为什么自己要排第一?
因为每个人自身就是个矛盾体,如果不能解决自己这个矛盾体,那么,其他的一切和与他人的关系深入发展都会受到阻碍,矛盾最终还是会回到自己身上,这个矛盾就是社会孤独感,不会独处,不会自己和自己相处,而解决方法之前我说过,即保持一种带有客观性的自我意识。
再来解释解释为什么伴侣排第二?
因为这是一个陪伴你整个后半生的人,如果与伴侣间的矛盾没有解决,那么,你俩和孩子间的关系深入发展便会受到阻碍,你在外面与他人的关系深入发展便会受到阻碍,矛盾会反复轮回,矛盾解决不了就会失去家庭归属感,而解决方法就是沟通,表达自己的需求与感受,体会对方的需求与感受,你会发现,争吵的时候正是一个人需求与感受最真挚的表达的时候,所以对于争吵这件事,如果你细心一点,就会体会到对方的需求与感受
接下来是为什么孩子排第三?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矛盾,你仔细看,是父母,与,孩子,矛盾就像是一阴一阳,合在一起,便是对立而统一,所以如果孩子的父与母他俩之间的矛盾都没解决,那这个阴阳合在一起也是残缺的,没有真正统一矛盾,这又证明了伴侣需要排到孩子之前,如果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矛盾没有解决,那么,孩子在外面与他人的关系深入发展便会受到阻碍,即一种相对的内向与拘束,或者是极端的外向与开放,情感的压抑与释放不平衡,人格发展受到了限制,而解决方法也是沟通,表达自己的感受与需求,倾听孩子的感受与需求,一样的,争吵会把矛盾体现得很明显,这时一定要冷静地体会孩子的需求与感受(如果这个时候还没有体会到孩子的需求与感受,那么这个时候孩子的价值观可能会把朋友排到父母之前,而在外面如果遭遇了朋友的背叛,那么他的价值观可能就会只剩自己了,而如果这时候他的意识觉醒了,即获得了一种带有客观性的自我意识,那么他在以后便可能会在自己组建家庭后重新获得“道”的价值观;但是如果他没有意识觉醒的话,那么可能就是一场人间悲剧了,具体是什么我也不清楚,对社会影响产生或大或小的事都可能发生,而这个社会影响就是在提醒社会该消除社会偏见,但是在这之前,除了他周围的人,谁又能意识到呢?)
为什么父母排第四个,朋友排第五个?
因为前面的矛盾解决了才能使你到这里,而其实这两个关系又会影响第一个矛盾,即关于自身的矛盾,这些矛盾的解决都是相互影响的,也就是说,不仅自己要有意愿,对方也得有意愿,父母是养育了你上半生的人,所以父母对你的教育将会直接影响你的后半生,在孩童时期,他们的价值观将会影响你价值观的形成,但你与同学朋友的相处过程中,他们也会影响你的价值观形成。一个人在青少年时期的价值观是多变的,所以有一个好的引导是很重要的,而最好的引导方式就是言传身教。
我小时候经常因为去游戏厅而挨打,但后来与父母的互相交流使得我们互相了解了彼此,使得彼此都得到了发展,我之所以能写下这些东西也要特别地感谢我的父母。与我的朋友的互相交流中也使得我更加地认清了我自己,知道了自己有哪些地方是不对的,知道了自己有哪些好的地方因为自己的自卑而被掩盖了,我能够写下这些东西也要特别地感谢我的朋友们。
未来,我们一起共勉
这个价值观在人的身上是有流动性的体现的,也就是说每当解决了一个现实矛盾,它的排序便会发生变化,不同的现实矛盾有对应的不同的价值排序,一定要想清楚它们的联系,对症下药。
如果不是很明白这个价值排序,我可以举一个形象的例子,现在,让我们把这个价值排序扔到一边去,来看一个现实矛盾问题
比如说你和你的伴侣现在因为孩子的一些计划吵了起来,那么,你们为什么会吵架呢?你可能会说,这还用问吗?当然是意见不合??!嗯,意见不合,意思就是你俩之间产生了矛盾,那么,你俩之间的矛盾都没解决,孩子的计划能执行吗?你们可能会越吵越厉害,甚至为了孩子的计划而大打出手,那么,这又是为什么呢?如果你连自己这个矛盾体都没有解决,你俩之间的矛盾会解决吗?你光顾着表达你自己的需求与感受,而忽视对方的感受,而你的伴侣也是如此,你的矛盾来源又恰恰是对方的思想,你想想,这能解决问题吗?那么,如何解决自身以及你俩之间的矛盾呢?你要尝试表达你自己的感受,且要理解对方的感受,解决方法就两句话,表达自己的需求与感受,体会对方的需求与感受,并且双方都做到才是最好的。当双方都互相理解后,你们可能就会说,原来你是这么想的啊。问题解决完了,最好再给对方一个拥抱,不要觉得难为情,情感该表达就表达,因为当你失去对方后你才知道什么叫做情为难,再后悔都来不及。
看完后,你明白为什么要这样价值排序了吗?如果还不明白,那我再强调一下那两句话,表达自己的需求与感受,体会对方的需求与感受。
“道”的价值观只是看起来自私,但是根本不自私,嗯,看起来自私,那么自私的价值观到底是什么呢?
自私的价值观就是价值观体系里只有自己,其他的都是黑名单,而造成自私的价值观的根本原因就是社会偏见,感到被父母各种伤害,好,到一定程度后父母这个价值就会被排到后面,再到一定程度,就会加入黑名单,朋友?还是一样的道理,伴侣?还是一样的道理,孩子?没伴侣哪来的孩子?嗯,存在这么一种社会现象,单亲家庭,但是如果这个父或母的价值观是把孩子排到自己之前,那么以后他/她的孩子可能会觉得父或母的好都是理所当然,并且瞧不起父/母,继而瞧不起自己,而当他/她意识觉醒的那一天,他/她可能才会明白你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他好,而那一天的到来,容易吗?;而如果这个父或母把自己排到孩子之前,做到言传身教,那么这个人便是一个独立男性或独立女性,而他/她孩子在外面的发展也会变得顺利。
所以,现在明白了“道”的价值观吧,不明白也没事,继续往下看
人际关系的价值观,价值观相似的人会相互吸引、相互喜欢,价值观相异的人会相互排斥、相互指责
人的价值观是多变的,但是“道”的价值观是解决问题根本的价值观
为什么很多情侣过着吵吵合合的生活?
比如说一对情侣的价值观都是伴侣→自己,这样的价值观一开始可能会是各种美好,但是时间长了就会发生这么一种怪象,“我天天为你想这,为你想那,你还不耐烦,你考虑过我的感受吗?”这时,说明了另一方的价值观是自己→伴侣,注意哦,不是只有自己,是自己→伴侣,而这个时候为了解决对方的矛盾,便又把自己的价值观变为了伴侣→自己,继而压抑自我情感,当然,另一方也是因为压抑情感而说出了那些话。长期的情感压抑就像是一个定时炸弹,有一天可能会产生一个爆发式的情感释放,就会吵得不可开交;
而如果一开始这个人的价值观是自己→伴侣,他/她就会说,“我现在感到很难受,我只是想要你认真地听我说说话”,而这时另一方可能会说,“我现在心情也有点不好,现在不是很想说话,我们等会再聊吧”(然后给对方一个拥抱)(在上一个例子里其实也可以选择这样做,这样做其实是把根本问题解决了的),表达自己的感受与需求就相当于是解决了自己这个矛盾体,而体会对方的感受与需求就相当于是自我矛盾解决后的下一步,即与伴侣之间的矛盾,所以我说解决这些问题根本的方法就是解放自我意识,使得自己能够意识到自己应该表达自己的感受与需求。
接下来是为什么家庭成员之间会存在在家里会感到难受、不舒服的现象?
如果父母的价值观都是孩子→伴侣→自己,那么孩子也就必须拥有对应的价值观排序,即父母→自己,因为如果不这样排序,就可能会发生家庭矛盾,即父母会指责孩子,“我给你的人生计划得这么好了,你却想做其他的,你考虑过我们的感受吗?”,这时,孩子为了符合父母的价值观、符合父母对自己的人生规划而不得不改变自己的价值观,继而压抑自我,当然,父母说出这些话也体现了他们的情感压抑状态,改变自己的价值观虽然会获得懂事这一评价,但是治标不治根,矛盾会反复轮回,当然,也有不轮回的方法,那就是每一个家庭成员都压抑自我情感,但是这样的家庭,有谁会说他是真正地喜欢呢?;
而如果一开始父母的价值观是自己→伴侣→孩子的话,他们就会说,“你的这个想法我们觉得你未来的生活会不好过,我们觉得你走我们给你推荐的方向发展会好一些”,这时孩子可能会说(我说可能是因为孩子的价值观是自己→父母才行,如果价值观只有自己的话父母可能会很难得到回应,但也不要担心,一定要坚持表达自己的感受与需求,其实孩子的价值观之所以会只有自己,与过去父母的相处经历肯定不无关系,但是父母一定要相信孩子是会明白的,千万不要指责),“但是那个我不喜欢,我知道你们的这个考虑会使我的生活过得比较轻松,但是我不希望我做一个天天让我不开心的事”,然后父母也可以选择深入了解孩子的想法,去提出自己的看法与自己的疑问,孩子也肯定会做出相应的回应,如果在这个过程之中双方都能保持表达自己的感受与需求,体会对方的感受与需求,那么,家庭还会不和谐,父母与孩子之间还会不愉快吗?
另一种情况:
就是父母之间因为孩子的人生规划问题发生了矛盾,而当矛盾激化后,吵得不可开交,可能有一个人突然意识到了不该这样吵架,要去道歉,他意识到的这一刻就说明了他的价值观排序变为了“道”的价值观排序,即自己这个矛盾体解决了,然后去解决和伴侣之间的矛盾,但是解决完后,价值观排序又变了回去,这对父母的价值观还是是孩子→伴侣→自己,结果就是重新开始压抑自我情感,矛盾周期性地回来,即矛盾的轮回,然后又用“道”的价值观来解决问题,解决完后,又回到了原来的价值观,不断轮回,不断吵架,不断谅解。(而在这个过程中,孩子敢说出自己的想法吗?)这也是为什么有人吐槽说在回家的路上才让他感觉到了这些时间是他自己的。对啊,因为在公司和家庭里你都在压抑情感,而这段路程你没有压抑情感,所以你喜欢那段路程;
而如果这对父母的价值观是自己→伴侣→孩子,那么一方会说,“你的想法我觉得对孩子某某方面的发展不利,而我想要你知道我这个想法对孩子某某方面发展的好处,或者说你的想法的好处我不太了解,而我的想法有我现在看不到缺点,你能够具体说说你的想法和对我的想法的看法吗?”这时我相信冲突已经慢慢消失了,当父母之间的看法达到了一致时,再来和孩子深入交流,表达自己的感受与需求,体会孩子的感受与需求,那么,家庭还会不和谐吗?
为什么我们会说“我不得不……”?
因为价值观排序的原因,即学习→自己;上班→自己;各种各样的事情→自己,因为自己的情感受到了压抑,所以说出了“不得不”,而改变方法就是让自己真正的爱上这些事,去想想自己为了什么而做这些事,如果是为了自己,那么肯定会爱上的;如果是为了他人,那也是一种责任心的体现;如果始终无法让自己爱上的话,那就根据已拥有的客观条件去做自己喜欢的事吧。
我想,看完的应该都明白了“道”的价值观为什么这么重要了,为什么我特别地想要告诉你们“道”的价值观了
科学与宗教
如果你看到这已经真正明白了“道”是什么,那么接下来我要说明的科学与宗教这两种对立思想的统一你不用看也能够想明白了,就像我说的获得规律的那一瞬间的灵感是因人而异的,所以,我接下来写的是给还没获得“道”这个灵感的人看的
拥有纯科学思想的人与拥有纯宗教思想的人都不能获得“道”,因为纯科学思想是一种带有客观性的意识,缺少自我意识;而纯宗教思想是一种带有不客观性的自我意识,缺少客观性,而“道”的思想是一种带有客观性的自我意识。
现在所谓的科学与宗教也就是两种对立的思想,而当这两者思想在你脑中达到了一种和谐的统一时,便反映了“道”已存于你的思想中了,但是它们之所以至今都没有在你脑袋中达到真正的对立而统一就是因为科学的可证伪性思想与宗教的不可证伪性属性发生了矛盾冲突,科学的客观性属性与宗教的不客观性思想发生了矛盾冲突,客观性也可以理解为规律性,但是“道”是统领一切规律的规律,而科学只能通过观察与检验获得规律,而观察与检验本身就具有时代性,因为它是人类思想的体现,而思想具有时代性,所以观察与检验是无法获得“道”这个思想的,而宗教的问题出在不客观性思想这一块,它的思想本身就出了问题,所以它也无法获得“道”这个思想。
它们之间的矛盾冲突体现在什么地方?
①科学对宗教:
科学知道宗教有问题,但是它却不能证明宗教的错误的根本原因就是因为它自己的可证伪性思想的局限性,科学来源于观察和实践,而宗教是可以在它的可观测范围之外的,因为宗教具有逻辑自洽的属性,所以当宗教逃到了它的可观察范围之外时,那么科学便无法证明宗教有问题。
比如说上帝在宇宙大爆炸之前或宇宙之外控制着整个世界,那么如果科学家在未来永远无法观测到宇宙大爆炸之前或宇宙之外的世界的话,那么也就永远无法证明,如果你非要说未来也许会发现宇宙大爆炸之前或宇宙之外的世界,那么我问你,上帝这个时候在更以前或更遥远的地方,你怎么回答?
这个时候科学的可证伪性思想便暴露了问题,即这种主观思想不符合宗教具有不可证伪性这一客观事实,拥有纯科学思想的人缺少了自我意识,继而阻碍了全社会、全人类的发展,即科学思想与宗教思想的统一,即“道”思想的获得
②宗教对科学:
因为科学对宗教有质疑,却又无法证明,所以宗教对科学的这种行为感到很难过,便说:“你的心胸一点都不宽阔,你这么想证明我有问题,而我却容许你的存在,你的思想太狭隘了?!?/p>
比如说你用你的面包解决了一个人当前的饥饿需求,他却说:“是主让我们相遇,是主让我获得了面包,是主想要我继续活下去?!蹦阌媚愕拿姘攘怂锤行恢?,不感谢你,而你又说不服他。那么,问题到底出在哪了呢?
问题就是这个人先入为主了,并且入错了,即他认为是主让你们相遇,他这个时候的思想便暴露了问题,即他的主观不符合你给了他面包救了他这个客观事实,他不明白这阻碍了他自身的发展,拥有纯宗教思想的人缺少了客观性,继而阻碍了全社会、全人类的发展,即科学思想与宗教思想的统一,即“道”思想的获得。
当主观符合客观规律,事物便会受到推进作用,因此,当拥有纯科学思想的人能够接受宗教无法通过科学的方法证实这一客观事实,而自卑、自负、错误地认识自己的人,拥有纯宗教思想的人能够客观地认识自己、认识别人、认识每一件事,那么这个时候科学思想与宗教思想将会融合为一个整体,即“道”的思想。
当科学家在讨论的时候,他们到底在讨论什么?
你会发现科学家的讨论,都是建立在假设与定义之上的,而过去的假设与定义一定会在未来有新的研究成果时被指出过去的理论的局限性,这也是为什么科学具有可证伪性的原因。
比如说1为什么是1 ,2为什么是2,X为什么就是未知数?牛顿三大定律的适用范围是经典力学范围,相对论的适用范围是高速运动领域,量子力学的适用范围是微观粒子领域,因为我们的所有科学都是建立在这些假设与定义上的,是有适用范围的,所以知识是会不断更新的,这也是为什么博士得抑郁症的概率这么大的一些原因,因为他们发现了知识是永远学习不完的,继而转向思考人生的意义去了,去研究宗教去了,而人生的意义其实也是相对的,而与人生最为相对的就是死亡。未知生,焉知死;未知死,焉知生。没有生,何来死;没有死,何来生。这才是每一个人应该拥有的生死观,人生观,而“道”的人生观就能解决这些问题,死亡,不必恐惧,向死而生,才能真正地获得生命的意义。而“道”的人际关系价值观也能够帮助你解决人际关系的问题。
“道”的思想不具备科学的可证伪性和宗教的不客观性,但是具备科学的客观性和宗教的不可证伪性,对于科学来说,“道”是无法通过科学的观察与检验来获得的;而对于宗教来说,相信“道”便意味着他们会抛弃他们的宗教信仰,所以获得“道”,需要你客观地看待科学与宗教这两种思想,抛弃你的贴标签行为,抛弃你的偏见,因为“道”的对立统一性,所以“道”既有科学的属性,又有宗教的属性,是一个新的思想,一个具有不可证伪性的思想,所以对于拥有纯宗教思想的人来说,很难接受;而拥有纯科学思想的人也会想要检验其规律的可证伪性,所以他们也会感到很难受,但是“道”是需要先拥有才能检验的,而方法途径就是通过自己来解放自己的自我意识,即不带不客观的评价、真正客观地观察自己,继而不带不客观的评价、真正客观地观察全社会、全世界,继而实现全人类自我意识的解放。
最后,我想再强调一下前面那个理论:
意识决定自我意识,自我意识能反映意识,并对意识有能动作用。
当自我意识正确反映意识,并作用于意识时,将会对自身的行为起推动作用;反之,对自身的行为就起阻碍作用。因此要想推动自身的行为,就必须使自我意识符合意识。
意识也可被称为主观,而主观符合客观,才能对客观事物起推动作用,因此,当自我意识符合客观时,身体的行为将会受到强烈的推动作用
也就是说,
“客观”的自我意识是决定行为的根本因素
(“客观”之所以打双引号是因为意识有时候会把自以为的“客观”发送给自我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