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传统文化研究的进展与局限
文化是一个古老的词汇,它的渊源可追溯至古罗马时期。两千多年来,文化主要指西方占统治地位的主流文化、与西方教育理想及个人修养的标准密切联系在一起,反映了以欧美为代表的西方内部统治阶层的中心主义,和在世界范围内的种族中心主义。现代意义上的文化概念始于十九世纪后期被誉为“人类学之父”的英国学者Edward B.Tylor在人类学研究中对文化的定义,文化因而成为人类学中基础的和核心的概念。一百多年来,文化也因而在以人类学为中心的学科研究基础上得到相对全面和深刻的认识。
(一)传统文化研究的进展
汉语中“文化“一词,来自日语对西文的翻译,相当于英文“Culture”和德语“Kultur”,此二者均来源于词根为“colere”的意指栽培(to cultivate)的拉丁语“Cultura”(Harper 2011)。古罗马哲学家Marcus T. Cicero(2010)最早藉以指精神的培育,用以比喻心灵的修养,通过修养减少原初的野蛮,达到人性的完美。在18世纪和19世纪早期,文化主要指居于统治地位的欧洲城市精英文化,与艺术、古典音乐、高级烹饪等联系在一起,被称为“高级文化”,与之相对的是非精英的、乡村的“低级文化”。高级文化是居于主导地位的主流文化。文化的概念主要反映了欧洲社会内部“高级文化”?对“低级文化”的优势影响(Mikhail 1981:4)。随着新大陆的发现和欧洲殖民主义的逐渐发展,文化的概念还反映了在世界范围内的欧洲(西方)中心主义。在欧洲人看来,从16世纪开始被欧洲征服的美洲印第安人还处于原始和野蛮的自然状态,因而是非文明的。欧洲与美洲的这种文化反差导致十九世纪英国哲学家、生物学家和社会学家Herbert Spencer?提出社会达尔文主义,英国人类学家Edward B.Tylor(1871)和美国人类学家和社会理论家Lewis H. Morgan(1877)提出文化进化理论。在西方这种文化观的主导下,整个世界的文化研究依据西方与非西方、殖民与被殖民、文明与野蛮的差异,逐渐形成了中心与边缘的格局(王铭铭?2004:5)。
19世纪下半叶开始,随着生物学、人类学、社会学、考古学、语言学等学科的兴起,文化问题逐渐受到广泛而深入的研究。1871年被誉为“人类学之父”的英国学者?Edward B. ???Tylor(1871:1)第一次定义文化,从此文化便成为人类学中基础的和核心的概念。随着对文化研究的不断深入,不同领域的学者分别从各自的角度对文化进行定义,力图揭示文化的本质。
美国人类学家将对文化的研究分为具有全球性影响的生物人类学、语言学、文化人类学和考古学四个领域,不同领域的人类学家分别从各自的角度对文化进行研究。语言学着重对语言本身进行分析,认为语言是文化最核心的载体,同时语言也是文化的组成部分(Haas 1944:142-149)。语言学对文化的研究清楚地描述了文化的符号化特征。考古学为文化的研究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觉。20世纪20-30年代澳大利亚人Vere Gordon Childe、美国人Willian C. McKern以及80年代英国人Ian Hodder等考古学家提出考古发掘出来的文物即为文化?(Childe 1929;Hodder 1982)。40年代美国考古人类学家Walter W.Taylor Jr.(1967:96)则认为文化既不是物质性的文物,也不是可观察的行为,而是一种精神现象??脊叛г诳脊盼奈锸欠裎幕饫辔侍馍险箍姆锤刺致凼谷嗣歉忧逦厝鲜兜轿幕木裥蕴卣?。在生物人类学中,文化的讨论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1. 文化是人类独有的还是和其它生物,特别是灵长类动物共有的?2. 人类的文化是如何进化的? 在生物人类学研究的早期,文化就被认为是一种人类和非人灵长类动物共有的学习行为(Yerkes 1943:51-52, 189, 193;Goodall 1963:308;Bryan?1963:297;McGrew 1998:301-328)。但与非人灵长类动物不同,人类的学习行为是有意识的和社会性的,并在三个方面体现出独特性:1. 包括语言符号、数学符号在内的通用符号的创造和使用;2. 复杂工具及技术的创造和使用;3. 复杂的社会组织及机构的创建与参与(Tomasello 1999:510)。生物人类学特别强调人类符号化的认知、交流和社会性的学习三者的共同作用孕育了人类独特的文化(Deacon 1997)。生物人类学使人类认识到了人类文化的独特性,但将文化的研究集中于学习,甚至认为文化就是学习行为,无疑是片面的。
文化人类学对文化进行了深入而广泛的研究。文化人类学家对文化的理解建立在19世纪德国人类学家Adolf Bastian提出的文化是人类精神活动的整体的思想基础上,Bastian的这一文化观念冲击了文化是欧洲精英阶层的生活方式这种片面的传统认识?(Koepping ,Bastion?1983)。文化人类学对文化的研究是多方面的。首先,文化人类学对文化应该包涵的范围的认识在不同的学派之间有较大的分歧,不过一般都认为文化是超生物学的。1871年文化进化论的开创者英国人类学家Tylor(1871)第一次在人类学领域中为文化提出了一个极为有名的枚举式的定义:“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是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它的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 Tylor列举了在人类精神活动领域被认为属于文化的各个方面,虽然未能揭示文化的本质,却有助于人们对文化的认识,因而该定义被广为引用,影响较大。文化相对论的开创者德裔美国人类学家Franz Boas的学生Kroeber(1917:163-213)认为文化是由次序与法律主导的,不能被生物学所解释或还原的超生物学的领域。1973年Gerald Weiss(1973:1382)总结了各种文化定义后提出了一个被认为最为科学的定义,即文化是描述人类非遗传的、超生物学的所有现象的通用术语。结构-功能主义的文化观与文化进化论和文化相对论均有较大差别。结构-功能主义把社会交往而不是文化作为他们研究的主要对象,把人类学看成是社会科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人类的一部分特征。因此结构-功能主义缩小了文化的范围,并重新定义了文化的概念。这一看法集中反映在美国社会学家哈佛大学社会关系系的创立者Talcott Parsons的文化观中。Parsons把人类的行为看成是行为(满足生物学需要的)、人格(属于个体特征的)、社会(社会交往模式构成中的)和文化(调节社会行为的)四个系统的结果,其中,文化不再是指超生物学领域的所有现象,而是被缩小为调节社会行为的符号化的规范和价值的系统(Parsons 1937,1951)。针对结构-功能主义对文化的这种认识,Leslie A. White创立的新文化进化论坚持认为是文化,而不是社会,才是人类的特性(White 1949)。
第二,文化人类学对文化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文化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也就是文化的共性和个性这一方面。文化人类学家对此进行了长期的争论和深入的研究。这种争论最早源于Tylor提出的文化进化论和Franz Boas提出的文化相对论之争。Tylor的文化进化论认为人类社会经历野蛮、蒙昧到文明三个阶段;各个种族虽然体质上存在差别,但本质上是一样的,只是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把蒙昧部落同文明民族比较时,应该认识到文化现象的共同性和文化发展阶段的先后承继性。Boas是美国人类学的开创者,1896年在哥伦比亚大学最早开展人类学的研究生教育。他开创的文化相对论(Boas学派)认为在世界范围内存在着差别极大的多样的文化模式(Boas 1907:267-382),这些文化模式对个人有着极大的塑造作用和深刻的影响(Boas 1940a:564-592,1940b:281-289)但要建立一个人类文化科学有效的通用模式是不可能的。从Boas之后,文化人类学家对文化普遍性和特殊性的争论在冷战时期又变得激烈起来,主要是Sidney W. Mintz和Eric Wolf等人类学家开始怀疑文化相对主义的合理性及价值。他们觉得,文化相对主义忽略了帝国主义、殖民主义以及国际资本主义经济对人类文化的影响,从而又开始了以文化全球性和地区性关系为新形式的,实际上仍然是文化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传统争论。White创立的新文化进化论所主张的单线进化与Kroeber的学生Julian?H. Steward创立的文化生态学理论主张的多线进化实际上也是同样的争论(White 1943;Steward 1955)。
第三,文化人类学对文化的生态适应性进行了研究,这方面主要集中在新的文化进化理论、文化生态学及文化唯物主义等理论中反映出来。与主要关心从原始社会如何产生文明社会的19世纪文化进化学家不同的是,White的新文化进化理论主要对纪录作为一个整体的人类如何通过文化发现更多的途径以从环境中获得文化的能量感兴趣(White 1943:339)。White把文化看成是人类的调节和控制机制,其关键在于适应(White 1949)。几乎在同时,?Steward创立了文化生态学的理论。1938年他发表了Basin-Plateau Aboriginal Socio-Political Groups,在这部著作中他认为不同的社会适应不同的环境,并不存在多少进化(Steward 1938)。White把文化整体地理解为整个人类的特性,Steward则将文化分别看成是各个独特社会的特性。与White一样,他把文化看成是适应环境的途径,但批评文化进化理论的单线性,认为每个社会都有自己的文化历史,是多线进化的(Steward 1955)。二十世纪40-50年代绝大多数美国人类学家还发展了文化唯物主义。美国人类学家Marvin Harris、Roy A. Rappaport和印度尼西亚人类学家和生态学家Andrew P. Vayda对文化唯物主义和生态人类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Harris 1979;Rappaport 1967;Vayda 1969)。这两种理论都认为文化构成了人类适应环境的超生物学的途径。
最后,文化人类学还对文化的符号化特征进行了研究。 Parsons的学生Clifford J. Geertz和David M. Schneider,及Schneider的学生Roy Wagner创立了符号人类学,主要研究符号的社会学意义及影响,认为符号的意义基本上都要依赖于符号本身的历史和社会语境(Geertz 1973;Schneider 1968;Wagner 1980)。White的新文化进化论也把文化定位为超生物学语境中理解的符号(White 1949)。
(二)传统文化研究对文化本质认识的局限
文化研究涉及到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是高度复杂的,的确需要一个长期的认识过程。在一百多年的人类学文化研究中,先后产生了各种学派,并出现了多种文化定义。这说明人类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分别对文化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揭示了文化多方面的特征,如文化的共性和个性、文化的符号化、文化的生态适应性等。但是一百多年的文化研究对人类的文化现象仍然缺乏统一的认识,文化概念极为混乱。1952年,美国人类学家?Alfred L. Kroeber 和?Clyde Kluckhohn 收集了164个关于文化的定义(Kroeber, Kluckhohn 1978),此后新的定义仍然层出不穷。这实际上反映出文化研究对文化本质仍然缺乏清晰的认识。文化研究所展示的文化图景犹如一幅未能对焦的的照片,模糊、混乱而又易变,人类学家离对文化本质的彻底认识还有不小的距离。
从根本上来说对文化的认识就是人类对自我的认识,这其实是不容易的。人类常常迷失于自身的文化中,认识文化如同辨认浓雾中模糊的阡陌。影响人类对文化本质认识的因素主要存在于两个方面:一方面,人类对文化本质的认识受到科学研究进展的限制。人类对自身与生物界的连续性的认识是当今科学研究的热点,并取得了多方面的研究成果,如对人类脑、认知、意识等的研究(Nicolls 2001;?Changeux 2009; Searle 2009),但人类对这种连续性还远未达到彻底了解的程度,更谈不上被大众所普遍理解,这极大地限制了人类对自身与生物界的连续性的深入认识。另一方面,在文化研究中普遍受到统治阶层的、种族的和人类的等各种中心主义的影响,这些各种各样的中心主义所形成的偏见严重阻碍人类对文化本质的正确认识。
在不同的国家中,统治阶层的文化无例外地都是占据主流位置的、起到主导作用的文化,对其他文化采取各种方式进行压制和排斥。而种族的中心主义是种族之间的不平等关系的反映。在文化研究中,首先是欧洲的、接着是美洲的的西方中心主义是最典型的同时也是影响最大的种族中心主义,至今仍然深刻地主导着世界文化的走向。但实际上在世界上的所有文化都认为自己创造的文化是世界上最好的,19世纪欧洲人和美国白人只不过是表现出了他们自己的种族中心主义罢了。
认为人类位于宇宙的中心,是超生物学的这种思想实际上就是相对于生物界来说的人类的中心主义。Boas的学生Kroeber认为,文化是超生物学的,是不能用生物学进行解释和推导的领域。1973年Weiss总结了各种对文化的定义后提出,文化是描述人类非遗传的、超生物学的所有现象的通用术语。对文化的这种反科学的超生物学思想是人类中心主义在文化研究领域的典型表现,并且是人类学家普遍认同的传统认识,造成的结果就是“用自己的一套术语在自己的领域里兜圈子”(Brockman 2003)。这种看法过分强调了人类与生物界的间断性,忽视甚至否定人类与生物界的连续性。实际上,随着科学的发展,人类中心主义已经历了两次根本性的打击。哥白尼的日心说使人类认识到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这是对人类中心主义的第一次打击。达尔文的进化论使人类认识到人类自身是进化的产物,是生物界的一员,与其它生物有或远或近的亲缘关系,这是第二次打击。
总的来说,科学研究的局限及各种中心主义的存在使文化研究不可能全面客观地认识和评价人类文化,更不可能从人类与生物界的连续性和间断性来深入地认识文化,而往往是过分强调间断性,因而也就难以真正认识文化的本质。
二、从人类与生物界的连续性与间断性来认识文化的本质
要认识文化的本质,首先要在与文化相关的部分对人类与生物界的连续性和间断性进行全面地考察。根据以生物学为中心的学科研究成果,与文化相关的能够反映人类与生物界的连续性和间断性的部分主要包括信息处理、神经系统(特别是脑)的进化、行为的进化、社会的进化等几方面。
(一)生物的信息处理
这里所说的信息是指能引起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生物产生应激性反应的细胞内外或机体内外的所有信息。信息处理就是细胞对胞内外信号的接受、转导并产生效应的过程,对多细胞生物来说,还包括对体内外信号的获取、信号(化学信号和电信号)形成及传递到靶细胞的这种细胞间通讯的过程。通过信息处理,生命对胞内外环境信号能够产生特定的反应,进行自我调控,维持系统稳态,表现出生命对自身生命活动的组织性和秩序性,表现出对环境变化的应激性和对环境的适应性。信息处理决定了生命的行为,行为是生命应激性的重要方式,是生物适应性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生命从低等到高等的进化,行为方式越来越复杂,功能随之逐步增强。
原核生物已经具有复杂的信息处理能力,如细菌的向化性和向光性。双组份调控系统是包括原核生物在内的大部分单细胞生物,甚至多细胞生物中的部分细胞,如植物细胞、动物中的吞噬细胞等都具有的信息处理系统(Stock, et al. 2000:183-215)。
多细胞生物的信息处理更为复杂,包括了细胞间的通讯和细胞内的信号转导两个过程。
细胞间的通讯主要分为包括神经递质在内的化学信号的方式和电信号的方式,前者包括外激素、旁激素、内激素、植物激素、神经递质等化学信号分子。其中,外激素又称为信息素,通过空气、水等途径传递到其它个体并产生效应。有学者认为,信息素是最原始的化学通讯,可能是在单细胞生物中就存在的化学信号分子,是多细胞生物中激素的直系祖先(Wilson 1975)。旁激素通过扩散方式到达临近的靶细胞,内激素则通过血液的运输到达远处的靶细胞发挥调控作用。神经递质及以动作电位或神经冲动形式出现的电信号都是神经细胞产生的,通过位于突触中的间隙连接在神经细胞间或者神经细胞与靶细胞间进行传递(Kandel et al. 2000)。细胞间也可通过表面蛋白进行直接通讯?(Krauss 2003)。
细胞内的信号转导是指通过一种胞外的信号与受体结合而引发的一系列过程并最终触发一种或多种特异的细胞应答,包括信号接受、信号转导和效应三个阶段?(Gomperts et al. 2002)。信号分子传递到靶细胞后,靶细胞接受和转导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水溶性信号分子的方式,不能透过细胞膜,属于细胞表面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另一种是脂溶性信号分子的方式,能透过细胞膜,属于细胞内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Beato et al. 1996:240-251)。细胞表面受体中,一类是配体控制的表面受体,配体和受体的胞外部分结合,继而引发信号的传递和产生效应的过程;一类是离子通道,包括配体门控离子通道和电位门控离子通道;前者的配体与作为受体的胞外部分结合,引导通道打开,从而产生离子流或膜电位的变化;后者的离子通道从开到关的转换中发生膜电位的变化。从被启动的受体开始,效应蛋白也依次被启动,并产生胞内第二信使扩散到并启动胞质中的靶蛋白。亲水性的信息分子也可能留在细胞膜上并扩散到位于膜上的靶蛋白。脂溶性激素和位于胞质内或核内的细胞内受体结合,再与在调节基因启动子区域发现的DNA结合区结合,发挥转录因子的作用。信号在传递的过程中同时产生级联放大作用,并可能产生回馈抑制作用,甚至存在一个具交互作用的层次结构(Krauss 2003)。
(二)神经系统的进化
对动物来说,激素主要影响动物的生理活动,但作为行为的控制因素,激素是相对粗糙不够精密的,效应也不能很快地打开和关闭,因而不能像神经系统一样指导实时的活动或决定?(Wilson 1975)。海绵动物是多细胞动物中唯一缺少神经系统的一个门类?(Sakarya et al. 2007:506)。刺胞动物出现了最简单的神经系统,所有的神经元都是相似的,相互连接形成神经网,称为网状神经系统?(Ruppert 2004:111-124)。刺胞动物缺乏协调的运动,对复杂的运动没有控制力,没有协作能力。具有最简单协调运动能力的神经系统的动物是营自由生活的属扁形动物门的扁虫,两条神经索分布于身体的两侧,周围神经与全身肌肉相连。这两条神经索会合于身体的前端,形成较大的神经组织,其中的中间神经元通过突触相互连接。这种简单的“脑”是最原始的中枢神经系统,具有产生比刺胞动物更为复杂的运动的控制能力。扁虫的这种神经系统称为梯状神经系统?(Adey 1951:57-103)。
扁虫的神经系统具有后来出现的所有神经系统的雏形?(Raven?et al. 2008)。不过,后来的无脊椎动物中,神经节通过神经纤维形成位于消化道腹面的链状神经系统。蚯蚓的中枢神经系统由咽上神经索(脑)、咽下神经索及腹神经索构成,通过周围神经和身体其它部分连接。软件动物、节肢动物中,实心原始的中枢神经系统也位于消化道腹面,头部的神经节愈合程度更高。从脊索动物开始,出现背神经管,中枢神经系统位于消化道的背面,称为管状神经系统。
从网状到梯状、再从链状到管状的神经系统的进化方向是由分散到集中。无脊椎动物的神经节是神经细胞体在周围,神经纤维在中央,有简单的脑和腹神经索。脊椎动物的神经系统高度集中,来源于胚胎背部外胚层内褶而成的神经管,由脑和脊髓构成的中枢神经系统位于背部。
一种5亿年前的无颌类化石揭示了脊椎动物脑的早期进化状况?(Shu et al.. 2003:526-529)。这种很小的脑已经可以分为后脑、中脑和前脑三个部分,和现代脊椎动物类似。后脑是这些早期脑的主要部分,同今天的鱼一样,可以看成是脊髓的延长部分,主要协调运动反射。脑的其余部分主要负责感觉信息的接收和处理。中脑主要由接收和处理视觉信息的视叶构成,而前脑主要负责嗅觉信息的处理。鱼脑在以后的生活中还能继续生长,其它的脊椎动物基本上在婴儿期就停止了。人类脑的生长一直持续到童年的初期。
从两栖动物开始,爬行动物更为明显,感觉信息的处理越来越集中于前脑。这是脊椎动物脑的进化趋势?(Striedter 2005;?Finlay 2001:263-308)。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和哺乳类的前脑由功能上差异明显的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由丘脑和下丘脑构成的间脑,丘脑在传入感觉信息和大脑之间起整合和传递功能,下丘脑参与基本驱动力、情绪及垂体腺的分泌控制。另一部分是端脑,位于前脑的前端,主要负责关联活动。哺乳类的端脑称为大脑。
人类的大脑占的比例很大,已将脑的其余部分包裹起来。大脑分为左右两个半球,通过胼胝体相连,由前叶、顶叶、颞叶和枕叶构成。大脑的神经活动主要发生在表面几毫米厚的灰质中,称为大脑皮层,是神经细胞最密集的部位。人类的大脑皮层包含10多亿个神经细胞,占脑所有神经元的10%左右。大脑表面沟回纵横,尤其是人类的大脑,这些沟回使大脑表面积增加了近3倍?(Jerison 1973)。
大脑皮层以脑沟回为标志可分为不同的功能区。在脑干中有一个神经元构成的网状结构,其中一部分为网状启动系统,控制着意识、警觉和睡眠?(Kandel et al. 2000)。所有的感觉信息途径都进入这一系统,通过这一系统监控进入脑部的信息并识别出重要的刺激。当这一系统被启动从而进入觉醒状态时,脑的很多部分的活动状态都提高了。大脑的两个半球结构相似,却各有分工。左脑擅长推理,负责语言的神经处理?(Kandel et al. 2000;?Campbell,?Reece?2005)。左脑中存在韦尼克氏区和布罗卡氏区这两个主要语言处理区构成的语言中枢。韦尼克氏区位于顶叶中听觉区和视觉区间,主要负责语言的理解和表达。韦尼克氏区受到损伤将会出现失语症,患者语言快速流利但缺乏意义。布罗卡氏区靠近控制面部的运动皮层,主要负责语言交流所需要的语音生成。布罗卡氏区的损伤将导致运动性失语症或者表达性失语症,患者对语言的理解不受影响,但发音困难,说话缓慢费力,不能使用复杂句法。右脑擅长空间思维,并与音乐相关,对非语言的经验记忆巩固非常重要。在脑中没有一个区域专门负责记忆,相对较大的皮质损伤也未能造成选择性的失忆。去除脑的一部分,特别是颞叶,记忆会受到损害,但不会全部失去,许多记忆还能够逐渐恢复。据研究,短期记忆可能是以短暂的神经兴奋形式存储的,长期记忆则涉及到脑部的结构变化。颞叶中的海马和杏仁核两区与短期记忆及其转换为长期记忆有关。这两个区的损伤会影响长期记忆的形成。
(三)行为的进化
行为属于生物应激性的一种外在表现,包括微生物和植物在内的大部分生物都存在某种行为,动物特别是人类的行为最为复杂和高级。行为按复杂性从高到底分为趋性、向性、反射、本能、学习、判断和推理。其中,趋性、向性、反射和本能属于先天性行为,学习、判断和推理属于后天性行为。
最简单的行为是单细胞生物的趋性运动和静止性生物的向性生长。趋性是指具有自由运动能力的生物对外部刺激的反应而引起的具有一定方向性的运动?(Dusenbery 2009)。按刺激种类的不同,趋性可分为趋化性、趋氧性、趋旋光性、趋磁性、趋触性、趋渗透压性、趋湿性、趋地性、趋电性、趋温性、趋流性、趋音性等。不论在哪种情况下,凡向刺激源方向运动者为正趋性,向刺激源相反方向运动者为负趋性。趋性行为对于低等生物来说具有极重要的意义。植物、真菌及水螅型腔肠动物等等静止性生物具有向地性、向旋光性、向触性等生长的特性,这种行为属于生长性运动,具有缓慢和不可逆性等特点,统称向性?(Hangarter, Gravity?1997:796-800)。
刺胞动物开始出现神经系统,产生了简单的反射活动?(Ruppert 2004)。一般来说,反射是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刺激感受器所发生的规律性反应。反射活动是通过单个反射弧完成的。在某些反射弧中,传出神经元不是直接支配效应器,而是分泌某种神经激素或者直接支配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均由血液运输到效应器发挥作用,此称为神经体液反射。无脊椎动物中反射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由两个以上反射弧连贯起来的活动称为本能,是先天性行为中最高级的行为模式,可以达到非常复杂的程度?(Campbell 2005)。本能行为是在个体发育的适当阶段陆续出现的,在种内个体间的表现大都相似,在低等动物中占优势。
随着神经系统的进化,动物的行为也逐渐变得复杂多样。学习指用经验调整行为以更好地适应环境的一种过程?(Raven?2008;?Tomasello 1996:319-346)。学习是由经验或者练习引起的个体在能力或倾向方面的持久变化及其获得这种变化的过程。学习的形式包括游戏、习惯化、模仿、印随、试错、?记忆、经验、悟性等。据研究,环节动物蚯蚓已表现出学习行为,能够根据经验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调整。学习能力是随着动物的进化,特别是脑的进化而不断发展的,灵长类动物的学习能力比一般动物都高。学习对改善动物的行为极为有利。好奇心是个体遇到新奇事物或处在新的外界条件下所产生的注意、操作等心理倾向,是个体学习的一种内在动机,它既具有认知性特征,能够引发个体的探索行为,又具有情感性特征,可以使个体从探索中获得愉快的体验。
原来不能引起某一反应的刺激,通过一个学习过程,就是把这个刺激与另一个能引起反应的刺激同时给予,使他们彼此建立起联系,从而在条件刺激和无条件反应之间建立起的联系叫做条件反射?(Pavlov 1960;?Dayan et al. 2000:1218-1223)。条件反射是动物在后天的个体生活中经过学习和训练而获得的,是反射的高级形式。如果动物的生活条件发生改变则已形成的条件反射会消退,并可重新形成新的条件反射。因此,条件反射的反射弧不是固定不变的,其形式是多样的、数目是无限量的。条件反射扩展了机体对外界复杂环境的适应范围,使机体能够识别还在远方的刺激物的性质,预先作出不同的反应。因此,条件反射使机体具有更大的预见性、灵活性和适应性。根据引起条件反射的信号的类型,条件反射又可分为第一信号系统的反射和第二信号系统的反射。由各种视觉的、听觉的、触觉?的、嗅觉的、味觉的具体信号引起的,叫做第一信号系统的反射,是人和动物共有的。人类在与大自然斗争的过程中,在社会交往中产生了语言,大脑越来越发达,在大脑皮层形成了语言中枢,于是?人类能对抽象的语言文字形成条件反射,这是人类所特有的,属于第二信号系统的反射,例如谈梅止渴。
判断和推理是最高级的动物行为,也是人类行为的主要模式?(Stanley?et al.1999; Best et al. 1999:15-17;?Curtis 1968)。判断是大脑对外界具体事物信息的识别活动,推理是对相关判断的分析和综合。动物的推理是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判断来完成的。人类的推理方式和其它动物不同,人有语言,逐渐发展了第二信号系统,能够用抽象概念进行思维。
(四)社会的进化
生物的进化使一些物种产生了社会结构。所谓社会,就是属于同一物种并以协作方式组织起来的一群个体?(Wilson 1975)。非社会性种群成员相互间只有性别分化而无协作关系,独居。社会性种群除了性别分化外,还有各种协作方式。不过社会性种群也存在着一定的反社会性因子,如果反社会因子占优势,从理论上讲,社会性种群就有可能返回到较低级的状态,甚至返回到独居状态。
食物的获取、捕食关系、生境变化导致的迁移等因素强烈地影响着一个物种的社会组织形式和社会复杂度,与社会进化密切相关?(Wilson 1975)。社会性能够提高物种的防御能力。一般的成群防御、寻食、活动等聚集行为及同步化繁殖都能有效地抵御捕食者,类群内的协作行为还能够进一步提高防御能力,如蜜蜂的协作防御。社会性昆虫通过利他的本能行为组织起来的防御达到了昆虫的最高程度。社会性能够提高物种的竞争能力。用来进行防御的同一种社会行为也可以用来提高竞争力。社会性还能够提高物种的觅食和繁殖效率、出生成活率、提高改变环境的能力及对新生境的渗透力、改善群体的稳定性。
按照社会生物学家Edward O. Wilson(1975)的研究,以下十种社会特征都是可以测定的,并可据此建立社会的系统模型。这些特征是:1. 类群大小;2. 统计分布;3. 内聚性??类群成员相互间的紧密性是物种社会性的一个重要指标;4. 联络的数量和模式;5. 渗透性??与封闭性相对,不同社会具有不同程度的渗透性,如叶猴社会渗透性较弱,黑猩猩社会较强,类群不时融合,个体自由交换;?6. 分群??社会亚群作为具体单位发挥作用的程度,是社会复杂性的一个指标;7. 角色分化??类群成员的专业分工是推动社会进化的标志;8. 行为整合??与角色分化相对应的是将不同分工的类群成员整合起来(组织);9. 信息流动??社会的许多特征经过变通后都可包含在通讯之内;10. 贡献于社会活动的时间分数??个体努力于社会事务的量是社会化程度的一个合理的指标。
生物的通讯是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美国应用数学家和控制论的创始人Rorbert Wiener认为,社会学,包括社会生物学,基本上是研究通讯的方式。所谓生物通讯,是指一个个体(或细胞)作用于另一个个体(细胞),使参与的一方或双方,以适应的方式(遗传决定的程序化)改变另一个个体(细胞)行为的概率模式?(Wilson 1975)。通讯是信号发出方和接受方之间的适应关系,而与通道的复杂度和长度无关。
在生物通讯中,人类通讯和动物通讯有着很大的差异。人类通讯主要是通过语言进行的。语言具有近乎无限的组合能力和创造新词语的能力,从而具有极强的表达能力。动物的通讯,如蜜蜂的摇摆舞,与人类的语言比较,是有严重局限性的?(Curtis 1968)。首先,动物的通讯在遗传上是固定的和确定的,不能被重新处理,从而不能提供新信息。其次,动物的通讯所能传递的信息量极小。另外,动物通讯具有多次重复性,即冗余的特征。在结构上动物信号可分为离散信号和连续信号?(Wilson 1975)。离散信号与强度无关,是通过典型强度的进化而进化的?(Morris 1957:1-12)。连续信号是动物主要的通讯类型,是与增加变异性的方式进化的,信号强度与持久性与动物发出的动作幅度有关?(Wilson 1975)。信号多数具有较强的专一性?(Schneider 1969:1031-1037),有些信号可由几种动物共享?(Sanders 1971:911-913),还有一些信号缺乏专一性?(Marler 1973:223-247)。
由于动物的信号往往是通过行为来表示的,所以动物信号可定义为在个体间传递信息的任何行为。仪式化的生物学行为称为炫耀,或者表演,是动物大多数通讯的媒介,是信息传递进化过程中已经特化的行为模式,如仪式化捕食、仪式化的食物交换、仪式化的飞行等(Wilson 1975)。这种行为模式传递的是符号化的信息。一种炫耀就是一个信号。野外调查表明,最高等的社会脊椎动物,信息库中也只有30-40个的炫耀。与人类不同,动物通讯普遍缺乏信号的多样性。然而,人与其它生物间却有着惊人的相似性。如手势、眼眉活动等人类每一种文化的非语言或副语言信号大体上与动物的炫耀数相当。由单个信号传递的信息数可通过变化的方式提供新的意义。这些方式包括调节信号的消退时间、增加信号距离、增加信号的持续时间、连续变化,甚至将信号组合以产生新的意义。人类语言学意义上的句法排列中,信号组合的意义依赖于句子成分出现的顺序,在动物学中尚未得到证实?(Wilson 1975)。
表达信号的炫耀行为,同其它社会行为一样,具有异变性和异质性的特点。总体上来说,动物的通讯功能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保持接触、识别、等级、讨食、报警、求助、结集、领导、激励、同步孵化、运输的启动、邀请、恐吓、顺从、安抚、巢窝换班的仪式、性行为的进行、职别抑制等?(Wilson 1975)。很多人认为,大多数动物的通讯就是刺激和反应。这在低等生物中是真实存在的,但动物的社会行为却复杂高级得多。
Wilson认为,社会进化的四个高峰从下往上分别是:集群无脊椎动物、社会昆虫、非人类哺乳动物和人类。
1.集群无脊椎动物
黏球菌、黏霉菌、珊瑚、管水母、苔藓虫等物种通过集群的方式已接近完全的社会。作为个体成员的游动孢子在身体上具有巨大的可塑性,通过功能上的分化形成不同的职别,通过相互依赖的身体融合组装成的集群整体几乎与个体无异。集群具有多方面的适应意义。集群有助于浅海底栖生物对身体胁迫的抵抗,如珊瑚的钙质骨架能够提供支撑作用;集群中如浮标、游泳伞膜等由个体构成的游泳器官有利于海底座生生物的自由泳动、集群生物还能通过集群优势提高竞争能力、增强对捕食者的防御能力。
2.社会昆虫
包括全部的蚂蚁、白蚁、某些蜜蜂和黄蜂在内的这些昆虫组成了以不育职别为特征的高级社会。不同职别的昆虫在身体上有所变化,相互间保持着密切的内在通讯形式,各个体即使短期脱离集体也不能生存。昆虫社会的亲密性不是建立在个体基础上的,各个个体识别的不是单个的个体,而是职别。与无脊椎动物的集群不同,社会昆虫在身体上是一些分离的实体。
3.非人类哺乳动物
以哺乳动物为代表的非人类脊椎动物社会,没有发现不育职别,自私性支配着成员间的关系,利他主义行为是偶发的,一般只局限于自己的后代。社会中的每一成员,都在利用类群获得食物和隐蔽之所,并尽可能繁育后代。相互的协作通常是极初步的,这种协作能够提高繁殖率及成活率。
4.人类
人类社会处于一种高度复杂化的水平。自私性没有减少,依靠人类的智力而使人类社会和其它哺乳动物社会迥然不同;非常注重血缘关系;在协作方面人类社会接近昆虫社会;语言的使用使相互交往更为有效,通讯效率远远超出昆虫社会。
三、文化的生物学本质
(一)文化的本质认识
生物学等学科已经揭示,人类与其它生物之间在内分泌与神经系统、信息处理与行为、社会性等方面除了存在着明显的间断性外,同时也存在着不可割裂的连续性。这种连续性和间断性的统一决定了文化的本质。
1. 文化属于决定行为的信息
生物学等学科的研究表明,在信息与行为的相互关系中,信息决定行为,是更为本质的因素。除了信息,没有其它因素能够决定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生物的行为。任何生命,不管是低等的,还是高等的,都具有从环境中获取信息的能力。随着生命从低等到高等的进化,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等与信息处理相关的系统机能越来越完善,获取信息的能力不断增强,相应的,生命的行为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对环境的应激能力和适应能力随之变得越来越强。
人类的文化是决定行为的观念性的因素,许多人类学家对此都已作了明确了阐述。19世纪德国人类学家Adolf Bastian提出文化是人类精神活动的整体,这是现代人类学认识文化的理论基础?(Koepping, Bastion?1983)。美国人类学家和考古学家Walter W.Taylor Jr.(1948)定义文化为一种心理(精神)现象,由意识性的内容所组成,是看不见的,文化不包括由文化和材料所得到的看得见的物质形式,也不包括可被观察到的由文化产生的行为模式。William A. Haviland(2002)在Culture Anthropology中明确地表示,现在的文化概念更倾向于区分可观察的行为及构成行为原因的抽象的价值、信念及世界观,人们用文化解释经验,生成行为,而且文化也反映在行为之中??杉?,文化是决定人类行为的因素,这种因素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决定包括人类在内的生物行为的信息,是观念性的、抽象的信息。文化的这种信息本质反映了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生物在信息决定行为方面的连续性和统一性。
决定生物行为的信息的功能是使生物适应环境,因为文化是决定人类行为的信息,所以,White创立的新的文化进化理论和Stuward创立的文化生态学都把文化看成是人类适应环境的途径,认为文化是人类行为的调节和控制机制,其功能就是使人类适应自然界,以保证种的生存和繁衍(White 1949;Steward 1938)。
2. 文化属于适应社会交流需要的符号化信息
文化是信息,但并非所有的信息都是文化。因此,与决定生物行为的其它信息相比,文化必然有其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就在于文化是适应社会交流需要的符号化信息。
社会行为是在社会成员之间的协作中表现出来的,社会成员之间的协作又是在社会交流的基础上进行的。信息符号化的功能就是适应社会成员交流的需要,因此只要存在社会,可以说,基本上都离不开符号化的信息。社会生物学家Wilson(1975)认为,社会的进化出现了集群无脊椎动物、社会昆虫、非人类脊椎动物和人类四个高峰。集群无脊椎动物的符号化信息缺乏深入的研究。社会昆虫中蜜蜂表达食源方位的摇摆舞是符号化信息的典型。非人类脊椎动物中符号化信息以炫耀行为为主,信号更为丰富。这些信号可区分为离散信号和连续信号,并在专一信号的基础上发展出各种复杂的组合信号。人类也一样。人类学家Leslie A. White(1949)认为,文化具有符号特征,因此易于传播和传递而成为一个连续的统一体。他表达了人类学家共享的观点。
音节清晰的语言是符号表达的最重要的形式。当人类开始成为能用语言来表达并能使用符号的灵长类动物时,文化就开始出现了(White 1949)。除了语言之外,作为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艺术、巫术、宗教、货币、数学等都包含着符号的使用。艺术是一种类似于语言的符号系统,称为艺术语言。艺术语言不依赖于其它的语言,不求助于其它语言的协助,能够依靠自己体系中的各种因素,如音乐中的旋律、节奏,绘画中的色彩、线条等抽象符号构建有意味的形式,独立地表达人类的主观情感而成为众多语言中的一种(Bell 1913)。巫术、宗教都是人自身力量与另一种力量相遇时产生的独特现象。具有先在性的力量观念常常构成宗教的基础。对于原始的心理来说,任何有力量的东西都可称为上帝,不过人们崇拜的是上帝所代表的力量。因此,上帝只是力量的载体(Leeuw 1938)。
因此可以看出,同其它社会性生物一样,决定人类社会行为的文化同样也是一种符号化的信息。
3. 文化是决定人类社会行为的以语言为主的抽象性的符号化信息
显然,不是所有的符号性信息都是文化,否则,大部分社会生物就都拥有各自的文化了。作为决定人类社会行为的文化,与其它社会生物的符号化信息有明显差别。文化最重要的和最主要的符号是具抽象性的语言,用词代替对象,而不是具象的炫耀行为。美国人类学的开创者Boas(1911)认为,一个社会共享的语言是这个社会共有的文化最核心的载体,文化通过语言进行创建、共享和保持。进化人类学家认为,语言和文化是共同发展起来的?(Whorf?1941)。人类早期语言的进化开始于大型的社会生活,在这种社会中需要进行复杂的交流以保持社会联系。从本质上来说,语言和文化都属于符号系统,对语言的分析方法也适用于对文化的分析。
过去人们认为,人类的祖先离开森林,依靠双足直立行走是促进人类大脑发育的主要原因。但陆续发掘的化石表明,数百万年前直立行走的人类祖先的大脑是很小的,直到20万年前人类的大脑才发育到接近现代人类的程度。现在认为,除食物、社会关系、基因等因素外,文化也可能是使人类祖先大脑发育的重要原因(Robson 2011: 40-45)。作为决定人类社会行为的文化,尽管仍然存在具象的炫耀行为,但不再以炫耀行为为主,而发展成为以语言为主的符号化信息(Wilson 1975),具有符号的高度抽象性、符号的极其丰富性、表达能力极强和社会交流高效性的特点。这是与人类社会高度的复杂性相适应的。可以理解,抽象的以语言为主的符号化信息与人类的抽象思维具有极为密切的关系。极有可能的是,人类早期大脑的发育为符号化信息的抽象化提供了基础,为了高效率地进行交流,逐渐在社会交往中创造了抽象的以语言为主的符号,这些抽象的符号又促进了人类的抽象思维,并促进了人类大脑的进一步发育。在此基础上,人类才逐渐形成第二信号系统的反射,因此人类及其社会也才具备了极大的可塑性和极强的适应性。
人类发明了文字后,文化就从口耳相传发展到了通过文字进行记录和储存、交流和传承的文明时代。文字的发明极大地促进了文化的发展。纸张及计算机网络的发明更使文化出现了革命性的变化。
综上所述,作为决定人类社会行为的文化,其本质就是以语言为主的抽象性的符号化信息。与其它社会生物比较,虽然同属于符号化信息,但决定人类社会行为的以语言为主的符号化信息,有别于以炫耀行为为主的符号化信息,表现出越来越抽象性的特点。相应地在行为模式上,人类逐渐摆脱本能,发展到在抽象思维的基础上以学习行为、判断和推理行为为主的行为特点。因此,文化是人类独有的,但更重要的是,文化从本质上来说并不是超生物学的。
(二)文化系统的复杂性
1. 在文化的多样性中认识人类自身
从有文字记录的历史以来,人类就在不断地认识文化,但对什么是文化的问题依然没有一致的看法。这是因为,文化包含于人类活动的方方面面,认识文化其实就是认识人类自身,而对自身的认识恰好是最困难的。
各个民族生存和发展都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这里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族际或国际环境等。族际或国际环境是指与该民族发生各种关系的其它民族或国家所构成的人类环境。由于不同的民族生存的环境不一样,在发展道路上选择不一样,所以产生的民族文化也不一样,人类的文化也随之出现多样性。人类文化的多样性表现在: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国家其文化都是不一样的,在民族和国家内部又有一种居于主导地位的主流文化,对其他文化产生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的文化相互之间也存在交流,吸收和借鉴,同时也存在抵制和排斥。各种文化之间的这种复杂关系是阻碍人类进行自我认识的一种重要因素。
至少有三个障碍影响了人类对文化的正确认识。一个是统治阶层对文化的垄断,因为文化是一种重要的统治工具。另外就是种族中心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这些障碍使人类在认识文化的过程中充满了各种偏见。因此,要正确地认识文化,就必须充分地认识到这些因素的有害影响,站在整个人类的角度,站在整个生物界的角度来看待文化,才能够全面地认识文化。
2. 文化是一个包括知识、应用和价值观三个体系整合而成的复杂系统
各种人类文化自身都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从构成上来看,文化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知识体系、应用体系和价值观体系。知识体系包括了人类对事物的本质认识所形成的认识部分,这种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入的过程,在这个基础上形成了人类的自然观或世界观。应用体系是在知识体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关于如何进行应用和制造的方法或技术部分,人类通过应用体系制造工具、组织生产、改造自然、改造社会,获得符合自身意图的结果。价值观体系是人类的价值部分,是人类的意义之网,比较集中地体现在宗教、道德、法律、规范、规则、准则等各部分中,是各民族、国家等组织形式中最能体现个性和差别的部分。狭义的文化主要就是指价值观体系(Haviland 2002)。
这三个体系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知识体系决定应用体系。一般来说应用体系是在知识体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有什么样的知识水平就只能达到什么样的应用水平。应用反过来又会通过提供认识工具等方式影响人类的认识能力,进而对人类的知识体系产生影响。如有关透镜的知识促进了显微镜的发明,显微镜又为人类提供了认识微观世界的工具,为人类打开了微观世界的大门。而价值观是在知识体系和应用体系二者的基础上确立的意义部分。
文化是一个整合的系统。Haviland(2002)认为,人类学家习惯上把文化分解成许多看起来分离的各个部分,这种分解是武断的,是为了便于比较和分析才进行的;人类的任何系统中文化的各个方面都必定是合理地整合在一起的。如果这种整合出现问题,就会导致文化的?;?。
3. 文化处于不断的发展中
人类与现存的其它灵长类动物比较,最大的差别是脑量的差别。从考古的结果来看,人类从原人发展到能人,再从直立人发展到智人,差不多经历了数百万年,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人类的脑量逐渐增加。伴随着脑容量的增加,人类制造工具的能力也在不断地增强,随后依次经历了石器时代、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等这些古老的发展阶段?(Roger?2005)。
从有文字以来,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就有了详细的记录,人类开始进入文明时代。语言和文字是文化最重要的载体。没有文字,文化的交流和传承只能通过口耳相传。文字诞生之后,文化就能够通过文字记录下来得到保存。这是文化发展的里程碑,极大地促进了文化的发展。纸的发明使文字有了最方便的和最可靠的载体,从此用纸张做成的书称为人类文化发展中最重要的工具,甚至成为文化的象征。最新的文化交流工具是电子网络,这种联通整个世界的信息之网大有取代书的趋势。电子网络以其实时、多媒体、海量信息和双向的特点彻底改变了文化交流的所有传统模式,这种改变对文化的影响到现在仍然不能完全估量。
伴随着交流工具的革新,人类对包括自身在内的世界的认识也从思辨到科学、从宏观到微观不断地得到扩展,旧的错误的知识不断被抛弃,新的知识加速到来,不断地改变着人类的世界观。世界观的改变又不可避免地引起人类改造世界的方法、人类的价值观地改变,从而使人类的文化面貌发生改变,甚至是惊人的改变。人类学之父Edward B.Tylor (1871)所说的遗留(survival)其实就是早期文化阶段的仪式、习俗、观点在较晚阶段上的遗存,已失去了当前的社会现实的根基,是文化历史发展的活证据。
文化发展的结果使人类按照自己的愿望改造世界的能力不断增强。人类早期通过狩猎-采集这种寻食方式获得食物,在寻食的过程中逐渐加深对动植物的认识,在这个基础上开始发展畜牧业和农业,人类也随之逐渐从游牧生活转变为定居生活,并随后发展出乡村和城市。这个转变过程可能经历了几百万年的时间。人类文化的进一步发展是出现了动力机器,从最早的蒸汽动力、电力到现在的核动力,结束了人类以人力和畜力带动的手工业,手工作坊逐渐让位机器带动的大规模工厂化生产。这就是工业革命,约进行了两三百年的时间(Wells 1981)。最新的是信息革命,仅有几十年的时间。
四、认识文化本质的意义
(一)有助于全面深刻地认识文化
对文化本质的正确认识,有助于全面深刻地认识人类文化。
文化作为决定人类社会行为的符号化信息,既反映了人类与其它生物之间的连续性,又反映了间断性。文化的本质表明文化属于一种决定行为的信息。人类和其它生物一样都是通过信息处理的方式对环境的变化作出反应,从而表现出应激性以适应环境。这一点人类和其它生物没有区别。这就是人类和其它生物的连续性。文化作为一种符号化信息,是社会生物进行社会交流所需要的,是决定社会生物的社会行为的特殊信息,因此而和非社会生物出现差别。作为符号化信息的文化,只是决定人类社会行为的符号化信息。与决定其它社会生物行为的以炫耀行为为主的符号化信息相比,文化是以语言为主的符号化信息,具有符号的抽象性、丰富性和交流的高效性等特点。这就是人类和其它生物的间断性。
文化决定了人类的社会行为。与其它社会生物相比,人类的社会行为有着自身突出的特点。首先,人类能够创造和使用语言符号、数学符号、音乐符号等通用符号,能够应用这些符号表达复杂精细的思想和丰富细腻的感情,进行社会交流。其次,人类能够创造和使用复杂的工具。灵长类动物也能使用工具,如黑猩猩能用树枝将白蚁从蚁穴中取出。但人类创造和使用的工具则复杂得多。有人推测,人类使用最早的工具不是石器,而是木棍等“木器”,因为人类最早的生活是与森林密不可分的,然后才开始使用石器,并逐渐过渡到铜器、铁器等原始的金属工具。人类所使用的各种动力机器则更为复杂。第三,人类能够创建和参与社会组织及机构。从有文字记录的历史来看,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社会也在不断地改变,这是人类自身实现的社会调整。也就是说,人类不但有改造自然的能力,还有改造人类自身的社会的能力,以利于人类能够更好地生存和发展。
一般所说的文化其实是指一个社会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文化,通过教育所传承的文化往往就是这种主流文化。但实际上这是狭义的文化。所有决定人类社会行为的符号化信息都是文化,包括人类的知识体系、应用体系和价值观体系。这是非常广泛的,几乎包括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并在人类的行为、人类制造的工具及生产的产品、社会组织和机构等部分中反映出来。
(二)文化能力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之本
文化能力就是人类文化发展、传播及传承的能力,文化能力决定了人类的适应能力,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本,直接影响着各个民族的存亡兴衰。
文化发展主要包括知识体系、应用体系的发展及相应的价值观体系的调整。其中,知识体系是整个文化系统的基础和核心,它决定了所有其它部分在文化发展中达到的水平或所处的阶段。知识体系的发展过程是一个去伪存真的过程。通过认识活动,逐步地发现更为正确的知识和过去的知识中所存在的谬误,用正确的知识修正错误的知识。知识体系的发展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地向微观和宏观扩展的过程。以生物为例,人类按照生物个体水平、细胞水平、分子水平甚至量子水平的微观方向不断推进,同时也向着种群水平、群落水平、生态水平、生物圈水平甚至生物与宇宙关系的宏观方向加速推进。
知识体系通过转化为方法或技术而进入应用体系。应用体系是在知识体系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原始人类最初接触得最多的是石块,在接触的过程中逐渐加深了对石的认识,这是知识体系。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对其进行加工并开发出各种石器。这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并可以区分为以打制石器为主的旧石器时代和以磨制石器为主的新石器时代。很明显,在石器时代是不可能开发出铜器和铁器的,因为原始人类对铜和铁缺乏认识。知识体系向着应用体系的转化并走向应用是逐渐加快的。石器时代经历了几百万年,而人类认识了基因并发展出基因工程则仅用了几十年时间。
知识体系和应用体系的发展会引起人类价值观的改变。巫术在原始社会无疑具有最重要的价值,在现代极少数的社会中仍然如此。但巫术的价值在主流社会中早已被消弱了。宗教也是如此。随着科学的发展,宗教中包含的宇宙观逐步被摧毁了,宗教也随之在总体上走向衰落?(孙亦平?2002)。
文化的传播也是文化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播速度决定了新的文化信息以多快的速度被社会所认识和共享,并进一步影响到人类的行为。与文化传播有关的方面包括文化的记录方式、保存方式及文化的传播方式。在没有文字的社会,显然文化的记录与保存只能依靠人的记忆力及一些简单的非文字元号相助,并只能以口耳相传的方式传播。这是不可靠的,并且是低效率的,文化体系也是最简单的。文字的出现彻底改变了这种情况。通过文字,文化第一次能够在人类的身体之外得以记录并保存下来,并为文化信息提供了可靠的近乎无限增长的可能。文化传播也从口耳相传的方式发展到了以文字相传的方式,文字也成为文化的象征和符号。文字的出现也标志着人类文明的开始。纸张作为文字的载体加速了文明的进程,而电子网络的出现则使文化的记录、保存和传播的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对文化的整合将发生深刻地影响。
文化的传承在文化能力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文化的传承不但包括文化信息被下一代继承,而且还包括下一代的文化能力也要得到发展。也就是说,下一代在文化的传承中不但要掌握文化信息,更重要的,还要发展文化能力。这其实就是授人以鱼还是授人以渔的问题。文化的传承不但要授人以鱼,最重要的是授人以渔。只有使下一代提高了文化能力,文化才能够获得持续地和更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