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我们讲到,对父母应该言听计从的“孝顺”观念,阉割了多少年轻人的梦想-不敢去做自己真正想要做的事情,葬送了多少年轻人的婚姻-和自己不喜欢的人结了婚。我们以为这样可以让父母安心,因而委曲求全,多年以后发现,这样的做法,既没有让父母安心,又让自己痛苦了多年。
其实,这是错误的“孝顺”观念导致的。说道“孝”,大家肯定也会想起儒家文化,儒家是非常强调“孝”的。古代讲孝道,并没有说要孝顺??鬃幼⒅亍靶ⅰ保灰欢ㄒ八场?。
我想,我们对于“孝”,有两个比较大的误解,一是觉得应该对父母“言听计从”,不应该违反父母的意志;二是觉得父母健在的时候,不应该离父母太远。下面我们来看看孔老夫子是如何看待这两个问题的。
1.【原文】子曰:“事父母几(jī)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b>
【译文】孔子说:“服事父母时,发现父母将有什么过错,要委婉劝阻;看到自己的心意没有被接受,仍然要恭敬地不触犯他们,内心忧愁但是不去抱怨?!?/p>
“事父母”即服侍父母,“事”用在下对上,譬如事君?!凹岗伞奔赐裱匀摆??!袄汀敝改谛挠浅?。《孝经》里面也强调,子女要能够向父母进谏,就好像大臣向国君进谏一样,因为父母也可能做错事。
父母也是普通人,所以当然可能犯错。即使父母都关怀子女,也不见得可以做到适当的关怀。所以,父母虽有好心,但他们的智慧与作为,是否能使这份好心恰当得表现出来,却是一个问题。很多父母想到的只是世俗的价值观,希望子女走上一条他们认为比较安稳、愉快的道路。至于子女本身的想法如何,父母未必有时间充分了解。
总之,父母是人,自然可能犯错,子女最好事先就委婉相劝。如果行不通,仍须谨守不违不怨的原则,除此之外,就只有子女自己努力积德行善了。
从这一段话中可以看出,孔子并不是让孩子对于父母所有的话都是言听计从,相反,孔子认为,发现父母有什么过错,要委婉劝阻。
我觉得孔子自己提倡的“孝”并不是“盲孝”,他提倡的“忠”,也不是“愚忠”,但他的话会被统治阶级曲解,变成“臣从君,子从父,妻从夫”。
即使是现代社会,还是很多父母会觉得子女违背自己的意愿是“不孝”,而子女也会对父母的话言听计从,如果违背了父母的意愿,也会有罪恶感,觉得自己“不孝”,会有心理负担。即使是很多优秀的女子,当父母要求他们去相亲的时候,她们也无从拒绝。有时,当父母给子女安排了婚事,有些子女尽管不喜欢也听从了父母的安排。
2.【原文】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b>
【译文】孔子说:“父母在世时,子女不出远门;如果出远门,就必须有一定的去处?!?/p>
“父母在,不远游”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但是后面这句“游必有方”可能是常常被忽略的四个字。我自己以前也只知道“父母在,不远游”这一句,不知道“游必有方”这四个字。
用现代的观点来理解,就是,你可以去远游,但你不要让父母担心,你要及时告诉他们你去了哪里,你和谁同行。我想,这样的要求并不过分吧。
“父母在,不远游”这句话,也容易被用来说明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家庭对于孩子的压抑,为了“孝顺”这件事,孩子走不出去。所以学习《论语》,可以发现孔子哪些思想是被曲解了。
现在,很多年轻人离开父母,在大城市工作。对于这样的子女,我想,你应该做到不要让父母为你担心,要好好照顾好自己。正如孔子说的“游必有方”。
也有一些年轻人想要留在大城市,因为父母希望其在父母身边工作,因而离开大城市回到父母身边,接受父母为自己安排的一切。对于这种情况,年轻人应该去思考,回到父母身边工作,接受父母安排的工作是你想要的生活吗?
古典老师在他的书中《拆掉思维的墙》的第七章《幸福是一种转换力》里有三节讲的是:你活在父母的剧本里吗?父母爽-我不爽的双输游戏;我爽-父母不爽的双赢模式。我推荐大家可以去读一读。
古典老师讲过,父母最需要我们照顾的时候是他们六七十岁以后,那时候他们退休了,身体也不如以前健朗,这时候需要子女在物质上的付出,精神上的陪伴。而父母六七十岁时,恰恰是子女三四十岁的壮年期。如果在年轻时,你有了很好的积累,这时候你就能给父母提供相应的保障;如果这时候,你自己也发展的不好,那能给父母提供的保障也就减弱了。很多人在大学刚毕业之后,就回到了县城,回到父母身边,做着父母安排的工作,或者就开始啃老,那等父母年老了,在父母需要你的时候,你拿什么来赡养父母呢?
那到底怎么做到“孝”呢?作为子女应该怎么做呢?王阳明所倡导的孝的问题,其实就是一门不让父母担心的学问。良知告诉一个人,孝顺父母的终极目的是让他们心上安宁,物质条件还在其次。孝不是流于形式,而是将心比心。
作为子女,应该从心里思考如何不让父母担心。不让父母担心,不应该只是短期内不让父母当心,应该从长远的眼光来看。不让父母担心,并不意味着对对父母“言听计从”。我想,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子女幸福吧,但是父母认为的幸福,并不一定是子女认为的幸福,所以,很多时候,子女应该去追寻自己认为的幸福。
孔子虽然很强调“孝”,但也从来没有说过,对父母言听计从是“孝”,这样的行为有时反而是“不孝”??鬃咏残ⅲ⒉皇敲ば?,请看《孝经》谏诤章第十五。他在2000多年前就说明白了的道理,到今天,又有多少人明白此理并实行?
《孝经》谏诤章第十五
曾子曰:“若夫慈爱恭敬,安亲扬名,则闻命矣。敢问子从父之令,可谓孝乎?”子曰:“是何言与,是何言与!昔者天子有争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诸侯有争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大夫有争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士有争友,则身不离于令名;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
白话文翻译:
曾子说∶“像慈爱、恭敬、安亲、扬名这些孝道,已经听过了天子的教诲,我想再冒昧地问一下,做儿子的一味遵从父亲的命令,就可称得上是孝顺了吗?”孔子说∶“这是甚么话呢?这是甚么话呢?从前,天子身边有7个直言相谏的诤臣,因此,纵使天子是个无道昏君,他也不会失去其天下;诸侯有直言谏争的诤臣5人,即便自己是个无道君主,也不会失去他的诸侯国地盘;卿大夫也有3位直言劝谏的臣属,所以即使他是个无道之臣,也不会失去自己的家园。普通的读书人有直言劝争的朋友,自己的美好名声就不会丧失;为父亲的有敢于直言力争的儿子,就能使父亲不会陷身于不义之中。因此在遇到不义之事时,如系父亲所为,做儿子的不可以不劝争力阻;如系君王所为,做臣子的不可以不直言谏争。所以对于不义之事,一定要谏争劝阻。如果只是遵从父亲的命令,又怎么称得上是孝顺呢?”